方舟 发表于 2015-7-12 15:53:39

鸡龙河湄风自凉



鸡龙河岸夏日的景色,无疑是一年中最美的。我之所以弃“岸”为“湄”,不仅仅为“湄”字古色古韵,只因为每每来到水边,总忘不掉数千年前“在水之湄”、葛布裙钗青春不老的“伊人”那“秋波流转”“回眸一笑”的“惊鸿一瞥”。自觉不自觉就写下这清逸雅致之“湄”字。

有河就有岸,有岸就有故事。河边的故事总是从花开始的,红红火火的石榴花树下,俗称“破竹竿”的野花率先染红了鸡龙河的两岸。此花名字虽不雅,枝叶却大有翠竹的形姿,粉红的小花特别艳丽。“照灼晚花鲜,潺湲夕流响”。夕照中,大片大片“破竹竿花”彩霞般飘落岸堤,恍惚“伊人”遗忘在河边的红色葛锦。紧接着波斯菊在夏日徐徐清风里绽放。小时候我们都管波斯菊叫做“扫帚梅”,那约是因为深秋霜降后,把波斯菊拔下晾干,用麻绳一绑,正好用来做扫院子的笤帚,因而农家命之为“扫帚梅”。在吴伯萧《菜园小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密密丛丛地长满了向阳的山坡。这种花开得稠,有绛紫的,有银白的,一层一层,散发着浓郁的异香;也开得时间长,能装点整个秋天。

这一点很像野生的千头菊。这种花称作‘菊’,看来是有道理的。”因为教学的需要,我在查资料时弄明白了波斯菊就是扫帚梅。不过记忆中和吴伯萧文章中的波斯菊都是秋天开花,而鸡龙河边的波斯菊夏日就盛开了,这应该是园艺师们的功绩吧?河边的波斯菊主要有三种颜色:粉红、紫红、雪白。花丛中,间或点缀几簇耀眼的金鸡菊,这让鸡龙河边花雨缤纷的韵味越发浓了。行走在花丛中,似是流连在唐诗宋词那行云流水的意境中。“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夏日里的燥热一扫而光,让人乐而忘返,乐而忘忧。波斯菊和金鸡菊都是八个花瓣,围绕着花蕊组成圆圆的花朵,鸡龙河两岸就似有了五彩各异大大小小铺天盖地的“句号”,虽说夏日刚刚来临,花儿们就给它画上了圆满的结局!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诗经》里的“游龙”,据说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的蓼花。“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不记得是谁的诗句了。小时候每到初秋,河滩沟叉间,一簇簇、一丛丛的蓼花,青青的叶,绿绿的芽,参差横斜,弱枝迎风。如今鸡龙河边的蓼花,不知怎么也会忘记了季节,葳葳蕤蕤,疯疯癫癫,有点蛮横,狗尾巴似的穗状花序上,一朵朵地绽放出小小的红色花儿,倾吐着对夏日的热情,点染河边绿波,绵延数里,让人生出许多诗意的幽情。

“惆怅多尘累,无由访钓翁。”鸡龙河两岸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垂钓者。三三两两,绿柳的浓荫下,河边的岸石上,或聚或散,或坐或立,碧水微波,一根钓竿,几多岁月。在中国的垂钓史上,最有名的垂钓者,当属姜子牙和严子陵。“愿者上钩”,姜子牙直钩垂钓,离水三尺,钓得是王侯将相,功名富贵。子陵滩上的垂钓者是孤独的也是孤傲的,更是令人敬仰的。严子陵钓得是高风亮节,不慕权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鸡龙河边的垂钓者,不知会不会想起他们的垂钓先师,我觉得他们的“钓”也并不全在“鱼”,而是在垂钓这份宁静,在享受这份安宁。

农谚云“夏日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知哪里飘来几朵浓云,噼里啪啦一阵太阳雨,河边的凉亭下躲一躲。“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你正嗅着荷风的香气,听着竹露的清音,寻找着凉风来自哪里,不经意间却会发现,一道彩虹扮靓碧空,彩虹的一端伸在鸡龙河那滢滢莲湖里,另一端则连向远山天然卧佛那慈眉善眼的脸庞上,佛光天色,难得幸会,住的城虽小,彩虹呈现已属难得,佛光耀空,更是难得一见……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听着鸡龙河的潺潺流水,坐在芬香的女贞树荫里,读一读清代才女吴绛雪这首回文诗,是最惬意的了。你会为作者只用七个汉字,回环反复,却创造出不同的情境和意趣的巧妙构思折服。鸡龙河畔的夏日,此情此景,真的是:不待秋日风自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鸡龙河湄风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