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4-7-20 13:11:58

公开征集现代乡土诗经典代表作19首

公开征集现代乡土诗经典代表作19首 [说明:按照《标准新诗典19首系列策划案》,本人受邀承接“现代乡土诗19首”选编工作。选诗时间跨度近百年,作品数以百万计,工作量大面广,无异于大海捞针。为避免出现遗珠之憾,我冒昧请求广大诗友集体参与进来,帮我从浩瀚诗海里选出最经典的乡土诗跟帖于此,然后再次遴选,投票决定。终选上榜作品推荐者,除真诚致谢外并将在正式出版物上予以著名。非诚勿扰!白公智敬上! 标准新诗典19首系列策划案 一、编辑背景 种种标志证明新诗已经到了应该把最精粹的“令人喜欢的新诗”挑选出来的时候了,否则就难以对新诗成就做出公正的肯定。现在已经出现了各种选诗编书人,终结性的特征已经很明显。存在的问题是:编选者的眼光不同,目标定位不一样(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圈子意识强烈,因此不公正是明显的。 二、标准新诗典19首系列的具体构想 1政治抒情诗19首2爱情抒情诗19首 ( 山东 东鲁散人)3讽刺诗19首4小品诗19首5极简体诗19首    (辽宁北斗      )6格律新诗19首 7交友诗19首8实验探索诗19首(山东王霁良)9现代乡土诗19首(陕西白公智)10现代城市诗19首11现代民谣19首12散文诗19首13现代新诗词(文人打油诗)19首14新赋体诗19首15朦胧诗19首16山水诗19首17禅诗19首    ( 陕西苦李子    )18军旅诗19首19儿童诗19首 三、新诗的现状 一个大致不错的判断是:新诗已经到了它的第一个晚期阶段。引起这种认识的原因恐怕是,新诗的种种“乱象”,表明它正处于一种“疾病终末期”,它的存在几乎已经降低到了“分行即诗”的地步了,已经根本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了,任何一首诗,都可以把它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任何几个人都可以举起一个旗号,排斥别人。严重的问题是人们无法拿斱诗来对儿童、青年做适当的启蒙;现行的中小学的教科书,大部分选的都是古诗,极少新诗。我们发现评论界对新诗的评选大都从社会学意义上评介,很少从体式-审美上做出分类。我们所看到的新诗现状处于不清晰如雾状态。惟有少数所谓的“优秀”诗篇,不能为很多人接受。事实造成了“新诗令人喜欢的不多”,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令人喜欢的新诗”选出来,一些可以让人喜欢的新诗被无以计数的“诗海”淹没了。 四 本案企划人的观念和同仁的合作可能 本案受“首届中国沙溪新诗论坛”列出的“经典新诗19首”启发。首届中国沙溪新诗论坛于2012年3月15日在江苏太仓沙溪古镇举行,论坛主题为“新诗的经典化问题”。 165首专家推荐的“五四”以来的新诗作品。“短诗、抒情性”,是评选的大致范围;“去蔽存真、只重文本,惟好诗入选”,是评选的大体尺度。最后评出19首。这19首诗是:北岛的《回答》、卞之琳的《断章》、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洛夫的《边界望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王家新的《帕斯捷尔纳克》、曾卓的《悬崖边的树》、张枣的《镜中》、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痖弦的《红玉米》、食指的《相信未来》、昌耀的《斯人》、闻一多的《死水》、多多的《阿姆斯特丹的河流》、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这是效仿中国《古诗19首》的做法,但经典新诗19首很难做到像《古诗19首》那样流传久远。本企划人认为不妨把“19”这个概念“强化”“做足”,针对沙溪“经典新诗19首”涵盖不足的的缺憾,我们企划19种“经典新诗19首”。可能更全面,更细致一点,成为“化”的过程中的一部分。本案19种的划分照顾到新诗内容的广泛性,也是对新诗形式规模型的思考;每一种仅选19首,计划有19个选家来做,相对容易一些。相比一下子要选300首,无论是个人还是几个人一起做,都是困难重重的。再说,我们的目标定在普及,能为大多数人接受这一点上,这就排除了那种过于个人化、学术化的做法,着眼于那些“令人喜欢的诗篇”,每个参与者不计名利,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总有一种热情让一些人愿意做这件事,因为总有一些人愿意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也总有一些机构(包括出版社和个人)会出于一种历史良心,拿出慈善的义举支持我们。 五、标准新诗典19首系列的存在意义    由于新诗典19首的编选首先出于教学的需要,出于一种这样一种认知常识:诗歌可以分为初阶、中阶、高阶,并非是简单化的做法,初阶的诗相对来说要通俗易懂,艺术比较完整,包含诗的基本元素;中阶的诗无论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强调的是个性表达;高阶的诗则要求能提供诗歌艺术可能性的探索。新诗典19首系列着眼点在中阶,至少高中生能读懂。选诗的标准有三条:一是真诚的;二是能帮助人们能够认识和感受世界的,三是艺术的。这样选诗的存在性意义相应于以下令人不能满意的状况:现在人们之所以觉得诗的状态比较混乱,那是因为认识错位的缘故;有些实验诗歌具有高阶认识价值,拿到初阶、中阶层面上来提倡,很有点不适宜;有些人用初阶的眼光看高阶的作品,自然会有不理解。 六、新诗典19首编选的新视点与业态构想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新诗诞生不是本体演进、而是文学革命的结果。它不是古典诗歌的自然延伸,而是受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在语法、修辞、体制、美学等诗学的各个方面都遭遇一次断裂,而这一断裂迫使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发生错位。也许,这是新诗的“先天不足”。这话主要指诗歌形式。一个大胆的假想是,如果中国诗歌没有受西方诗歌影响,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本体演进”呢?胡适先生的《白话文学史》,告诉我们白话文学其实早就诞生在旧体文学里面的,即使没有西方诗歌的影响,它也会自然走到白话这一条道路上去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学早就为诗歌接受西方影响做好了准备。因此把新诗孤立地看成“受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是一不恰当的判断。倒是朱光潜先生提出的西方的我们究竟有多少可以吸收?传统的究竟又有多少可以继承?(大意)——才是一个真问题。新诗典19首系列的编纂想努力回答这个问题,看看中国诗人掌握了什么样基本的民族的传统,融合了什么样的崭新的因素,引起了什么样的变革和什么样艺术层面上的新创造。我们的业态构想就是要搜检那些通过自己民族情感和理解、语言条件和习惯要求和传统的技术基础来吸收溶化西方诗歌种类的外来养料,创造出情感热诚所需要的诗歌艺术品,相信这能够体现新诗的表现及其艺术型类和作风,从而成为中国诗歌艺术史中重要一页;换句话说,我们要从汉语的立场重新审视新诗的审美创造,理解新诗在其发展过程中守正、出新、蜕变的理由。 七、选择活动和展开构想    1利用邮件和短信在各种人群、各种场合展开“令人喜欢的新诗”普查。   2 发动更多人做19首类型甄别。   3 对标准新诗典的概念争鸣。   4 写各类相关文章   5 市场调查   6 各种讨论会,营造“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   7 列入出版社计划和争取赞助同步进行八、实施时应留意事项    1 编选者自己的作品一概不入选。   2 以志愿者心态投入。   3 整个过程服从本案发起人统一调度 九、行动口号弱者做强者的事                                           本案发起人 铁 舞                                  二0一四年七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7c2c8c20102uygc.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开征集现代乡土诗经典代表作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