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德广,伴梦徜徉”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大礼德广,伴梦徜徉”主题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展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CAS学生会承办:上海海事大学创艺文学社
赫尔岑:“生活里最需要的是礼仪,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征文大赛简介“大礼德广,伴梦徜徉”主题征文大赛以“学礼端行,修身进德”为活动宗旨,通过向广大学生征集关于礼仪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杂文等文章,并对相关礼仪进行宣传教育,以促进我校大学生知礼、识礼、行礼,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礼仪修养,建设和谐校园。
征文活动进度经过半个月的征集,文理学院C·A·S学生和海大创艺文学社收到了几十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海大学子的高尚道德风范,展现了海大学子深厚的礼仪修养,对海事大学文明校园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现今,征文大赛进入作品评比阶段,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特选取一定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习礼,识礼阳光婧
微风轻扬耳际,阳光渐漫脸颊。徜徉文库书海,邂逅骚客文人。任思绪交织分明,凭遐想风起云涌。
习礼如品茗,斟而细呷之。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怡情悦性,淡泊寡欲;心注一境,体悟顿开。在静谥的沁泡中,让清新沁人心脾;涤荡肝肠寸断的长叹,演绎无与伦比的畅想。
识礼似赏花,踮而远观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历经温情的洗礼;锁入呼吸的脉络。灼灼芳华,殷殷期盼。迷蝶飞舞轻扬,花香染色相宜。在娉婷玉立的身影中陶醉,在如兰吐蕊的呼吸中依偎。素净明眸,惠风和畅。细腻亦是豪放,优雅亦是坦荡。徘徊在雨季的步调,叩响寂静的流年。动情处心托点墨,聚思成文。
礼仪,伴长久李英萍华夏文明五千年,文明礼仪孝为先孔融让梨敬相传,程门立雪尊师道三顾茅庐孔明出,负荆请罪将相和我辈承载文明史,礼仪为优蛮为耻
孔庙论礼陈五争枫叶飘零,楼阁高挺,孔庙越千年而气盛。上至将王帝相,下至平民百姓,非礼勿言孔圣,非礼勿视孔圣。青烟袅袅,孔圣非神灵而无所不通。芸芸众生,皆行于周礼之中。
日归西,从东升,逐暗趋明,春夏秋冬未停。时过境迁,周礼神韵未变,无言尽在法理间。儒学高雅博大,岂非冥顽不化。礼之体,法之用,德化天下秩序生。
两个故乡韩易可我出生在一个南方家庭。父亲是杭州人。母亲是绍兴人。杭,越。两座南方的历史名城。我最爱的两座城。一座可以令沉睡的人睁眼,令一座,则可以令烦躁的人沉睡。
很多来过杭州。或是定居过几年的人。都会觉得杭州好。哪里好呢?因为杭州会呼吸,而且与人频率相似。因为他不算是一线大城市,没有这么冷酷,没有这么大的竞争压力。因为风景,路边随处可见的是公园,身旁到处都是一对对的旅人,情人。他们带慢了城市的节奏。所以,这样的城市被叫做江南。走在杭州城区,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报亭的顺口溜都可以让你会心一笑,说下就下的雨也赠予了这座城市几分惬意,古城的存在更是丰富了城市的气息。正因为如此,这座城市是有自己的性格的。他内向,也外向。若要把中国比作一片海,杭州就像是海边的浅滩,浪会侵蚀他。却难以完全淹没他。
绍兴的城中老街。现代和古典竟能这么完美的融入同一座城市。可能这就是底蕴的另一种诠释吧。一条河道,两岸人家,他们享受着自知的乐趣,傍晚时分,夕阳的微光透过老槐树叶,散落在地上。这座城,让我懂得了一个理。真正的喧嚣不是一片景象,而是一个心结。远离城市喧嚣并不是跑到一望无际的麦田,而是步入一个红绿灯后的转角。大自然赐予的豁然开朗就在身边。终于明白,之所以称其为水乡,在我看来,并非光是因为傍水而居,而是绍兴,可以感受到水性,一种空灵,安逸,被滋养的感觉。这种水性也培养出了多个著名文人。这是别的水城感受不到的。说起来,我也算是半个绍兴人。在这里,对于居住地,有些人选择现代楼房,有些人则选择古式建筑。而我觉得,只要在这座城里,哪里都一样,一样的氛围,一样的心境,当然,因为一样的水性。
乘一叶扁舟入景随风望西湖渔火,转竹林深处灵隐小筑僧侣始复诵。苇岸红亭中抖抖绿蓑邀会稽对酌,丝竹声悠悠让人忘忧若兰亭一梦。举杯于杭,醉于越,沉睡于杭,醒于越。大概便是我的兰亭一梦,今生一梦罢。
她,礼仪,我吴恙初次见到她是两个月以前,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小坡跟凉鞋,绑着马尾,清新而文静。只一眼我便被她吸引,想搭讪却又缺乏勇气,于是便这么放弃了。但是她的身影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有时发呆便时不时的想起那抹倩影。
后来的事情有些超出我的预料。那天我正在办活动,向礼仪队借了两个人来做应援。我匆忙的疾走在大礼堂的不同角落,只恨一个人不能分成两个。但当我看见那个并不熟悉但印象深刻的人走进来之后,我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她对我甜甜的笑了笑,“你好,我是礼仪队派来的。”后面的事情我不太记得,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恍恍惚惚的过完了整个晚会,并且在晚会结束鼓起勇气,以请教礼仪为由向她要了微信。
在旁人甚至我自己看来,我的这个方式无非是非常拙劣的,很有可能被她拒绝。而意外的是,她答应了。而且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爽快的说了句:“好呀!”后来我才知道,她对礼仪有着近乎痴迷的喜爱,闲暇的时间也几乎与礼仪为伍。而她似乎很乐忠于把别人也带上这条道路,却一直没有得逞,毕竟跟她一样痴迷于礼仪的人很少,直到我的出现。
她以为她的世界多了一个同行者。于是她便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非常主动地与我进行互动。那时的我,出于对一个美丽女孩的爱慕,认为这是推进我们关系的强有力助力,于是也乐于同她讨论各种礼仪的问题。
后来我们经常约出来,她只是为了更方便的讨论礼仪,而我是为了制造见面的机会。后来,我们也有了不谈礼仪的时候,时不时也会约出来散散步。但是她任然固执的对我灌输着她的礼仪,可谓见缝插针。
直到那天吃饭,刚坐下来,她就评论了一番我的坐姿,并且跟我滔滔不绝的讲述了正确的适合吃饭的坐姿,我虚心受教。后来,她开始给我讲夹菜的礼仪,认真但又有点让人烦躁。一顿饭就在她的滔滔不绝以及我敷衍的回应中过去了。那晚我想了很多,我觉得我们之间这样的发展已经偏离了最初我设定的轨道,而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给她发了信息:“我希望我们以后不要再聊礼仪了好吗?”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知道你不是为了学礼仪来找的我,但是我依然觉得我能让你喜欢上礼仪,可现在看来我似乎没起到什么作用。再见。”这之后我们便没有再联系,但是出于不甘心,我任然时不时看看礼仪方面的东西,可能算作纪念,可能那时的我已经有一点点喜欢上了礼仪。
而几年后的一天,我又坐在母校的大礼堂里,这个我们真正意义上认识的地方。今天是学校的给学生做的礼仪培训专场讲座,而我是今天的特邀讲师。来的时候,接待的人告诉我我是第二个上场的,而我正准备用第一个人讲话的时间对我的演讲稿作最后的修改与校正的时候,我看见她被主持人请上了台并开始了她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我来到她面前,“你好,可以给我你的电话吗?我想跟你探讨一下礼仪方面的问题。”与几年前一样,她带着笑说好呀。但不同的是,这次我确是真心的。
塑礼仪之风,展海大之彩杨颖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灿烂的文化,它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儒家学说告诉我们,礼为天下先,以礼治国、以礼治家,可见,学会文明礼仪非常重要。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了无数文明雅士。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用文明礼仪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小范围来讲,树立良好的礼仪之风,不仅能为海大的校园文化添上亮丽的一笔,也能使海大的学子们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然而,缺少这种礼仪之风,会带来让我们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以前,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数都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做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都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国耻。”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的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然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口香糖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还有一个相反的例子,这个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众所周知,每周五从学校回家的同学十分多,往往16号线在第一站就没有了座位。由于终点站距首站有一小时车程,有时没有坐到座位就意味着要站到底。在惠南路站,一位孕妇上车了,她挺着大肚子躲避着推搡的人群,怕伤害到她的孩子,离车门最近的一位青年看见了,立马对身边站着的人群喊道“不要挤她,小心挤到孩子!”然后站立来,手臂挡着拥挤的人群护着那名孕妇,坐到了他原来的位置上。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不是吗?无论这位青年的人格品行如何,只单单看他那时绅士礼仪的行为,就足以给身边的人带去正能量、唤醒那些麻木不仁的心,让爱和正义流传下去。
以上的事例表明,文明礼仪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人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正能量的文明礼仪给人带来希望、让人感到温暖;负能量的文明礼仪给国人带来羞耻、让中国这个礼仪大国在别国面前抬不起头。其实有时候礼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对身边的人的一个微笑、对陌生人的一个礼让,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难。如果做到了,可以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觉到温暖。然后,现在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了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如果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从而产生一个消极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会变得积极向上。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则是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道德素质的培养,那么将来的我们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
海大的校训是“开拓,求实,创新,进取”,前三个词我把它们理解为学术创新上的成就,而“进取”是一种态度。是在之后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礼仪素质的培养必不可少。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我们身心发展的必然。礼仪行为的养成必须从我们这一代青年抓起,打好文明礼仪教育基础,在学校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树立德育教育品牌,形成持之以恒的文明养成教育,塑造良好的人文关怀和文明氛围是德育工作者要探索与研究的课题。而上述谈到的这些,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社团或者开设专门的礼仪选修课来达到。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文明就像一滴水,许多人的文明汇起来就是一片海洋,而海洋中总会有杂质;文明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让我们在心中亮起一盏文明的灯,在心中种起一朵文明的花,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多一点亲切的关爱,就会使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
让我们用自己的点点滴滴的行动,谱写文明礼仪的乐章,浇灌海大那美丽的文明礼仪之花。
和谐在于心杨婷婷身体站在高处,眼睛可以看得更远。灵魂站在高处,心可以超越一切世俗。
和谐,什么是和谐?
我奔走在四季之中,寻找和谐。在这里,我看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初春;在这里,我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仲夏;在这里,我看到了寂寞梧桐潇潇雨,半寸相思半寸寒的深秋;在这里,我看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隆冬。和谐,和谐是什么?和谐便是这四季应运而生的美。
我放荡于自然漫步,寻找和谐。我看到了鹰接受了蓝天的高远,蓝天接受了鹰的搏击;看到了鱼接受了溪水的宁静,溪水接受了鱼的活泼;看到了海鸥接受了大海的宽广,大海接受了海鸥的跳跃。和谐,和谐是什么?和谐便是这宽容的美。
我返回古代,寻找和谐。我看到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饱读诗书,胸怀大志,然而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游闲山乐水,倚马挥毫,信可乐也。在她们的背后,是因不能左右逢源左,不能八面不玲珑。遭谗陷,受排挤。在自然之中,他们放荡胸怀,坦诚心意于山水之间。没有落寞失意,没有自悲自怜,没有感慨时运不济。和谐,和谐是什么?和谐便是这心胸宽广苦中作乐的美。
我游弋于校园之中,寻找和谐。朗朗书声,高谈阔论,叮咛细语,奋笔疾书。或埋头苦读写写画画,或眉头紧锁忽而露出一丝微笑,或静静沉思,偶尔比划一二。秋风起,金黄的树叶随风飘散,落在三三两两的抱着书的行人肩头脚下,清爽的笑声回响在小道上。和谐便是这积极向上的美。
忽而,我又来到另外的一个世界,这里,黑暗凄凉。我看到海明威用一粒子弹给自己的生命注下了最后的一个标点,我来不及阻止;伍尔夫步入湖水成为留给英国人最后的画面,我还未能发出一声惊呼;茨威格服毒给他自己一个最后的绝望,我只能呆呆的看着。他们,他们只看到了社会的不和谐,却没有想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没有去追寻和谐,去创造和谐。
走过了许多场景,终于明白,和谐不在于你经历的好坏,而在于你如何对待。身体站在高处,眼睛可以看得更远;灵魂站在高处,心可以超越一切世俗。
勇敢地接受不和谐,坚强地创造和谐。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学会释然,在莫听穿林打竹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学会执着,在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珍惜。
将自己的灵魂置于高处,去适应自然,适应周遭的人和物,为自己找寻一个和谐的天地,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以礼存心,行于校园姚明辉刚来大学的时候的确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可以上很少的课写很少的作业,可以不受责罚随心所欲的玩,可以做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渐渐习惯了懒散的生活,习惯了上课迟到刷手机,习惯了做自己的事而不顾老师同学。
后来因事去蹭一个化学老师的课,老师来的很早,在黑板右侧写明要交的作业和当堂的任务,课件演示就绪之后,当上课铃打响,听到久违的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我怔怔地,站起来鞠躬,像旁边的同学一样,心里忽觉好笑也有些敬重。后来那节化学课我坐得很正,也听得很认真,像是回到了高中的课堂,我看到同班的同学,也并没有想象中对课堂规矩的不屑而更像是一种习惯,一种师生之间互尊互重的习惯。我震惊于老师对授课的认真态度和对学生的高要求,也由衷地钦佩学生能够严于律己尊以待师,更被这种坦诚相待却毫不做作的情谊所感动。
许是各个老师风格的不同,我的任课老师大多很认真负责,但出于种种原因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也习惯了上课做自己的事而无感老师的教导。我相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礼遇和感情不言而喻,也相信以礼出口,以礼规行,彼此之间会更和谐。
“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家人中的礼,“君子淡以亲”是朋友之间的礼,“为学莫重于尊师”是师生之间的礼,“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夫妻之间的礼,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则是我们每个人立于社会的礼。
懒散又匆忙的生活,每天匆匆忙忙地进出宿舍楼,偶尔会看见辛勤的宿管阿姨,或是在门前归整垃圾,或是清扫进出的走道和开水房,或是他们累了倚在桌子上睡觉。我也常想与他们打招呼说声阿姨好,每次又都欲言又止。后来有次下雨,阿姨在门口打扫阶梯,有个学生回宿舍楼收了伞,笑嘻嘻地说“阿姨好”,阿姨笑着说“你好”,学生又说“阿姨笑起来真好看”,我也被逗得笑,看到阿姨脸上的阳光,心里变得很温暖。第二天早上雨住风停,下楼的我看到垃圾桶旁整理垃圾的阿姨,笑着说“阿姨早”,阿姨也直起身看了我说“早”,心情顿时变得大好,我想人与人之间礼貌的话语,良言一句三冬暖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行走在校园的路上,书包没拉或是鞋带松散,总会听到善意的提醒;遇到小困难也会有陌生人施以援手;社团活动中有很多人总会记住他人的名字,以后每次遇见都会打招呼。我见过许许多多开朗,热情,满怀善意的同学,他们以和善的话语,礼貌的行为,像春风一样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感动。诚然,信息时代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习惯低头的我们也应抬起头,看看身边的人,以礼拉近彼此的距离。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以礼待人,以德服人,做好自己,感染他人,让礼字伴随我们的言行举止,让和谐奏响我们大学生活的最强音。
礼诚信,心中的一泓清泉邬振东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非常美好。——题记
父亲这一代人,大概是新中国最苦的了。十岁,喂鸡喂鸭;十六岁,砍柴挑煤,二十二岁又辗转于工作。父
是个党员,对自己要求很高,管我也特严。
他人讲话不许插嘴,行走站立要抬头挺胸,吃饭时,家人没到齐不许动筷子,出门、回家要向家里人一一道别;到外面去则要礼貌称呼别人;与人交往,谦诚礼让,言谈举止之间,文雅大方。这么多规矩,悉数如枷锁般缚在我的身上。由于父亲的强硬教导,我不得不从小学会自我克制和恪守纪律。这对于一个淘气爱玩的孩子来说,其实相当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条条框框赋予我的叫做责任和教养。举手投足之间展现的点滴细节,闪耀着人格的光辉。
于是,我总是将“请”、“对不起”、“谢谢”挂在嘴边,并由衷的说出口。高中阶段,我默默的担任了3年的劳动委员,干活时总是哼着小曲,在别人眼里,我升华成了文明懂事的人,是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伴。也许,德礼诚信是一把尺,它是衡量人的内在含金量的标准。含金量高的人,必定是个明事懂理的人。“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文明与礼仪聚集了人类最高尚的感情,最纯朴的感情,为我们每个人带来洗礼。德礼诚信就像一泓清泉,轻轻的涤去喧嚣城市的灰尘,让心有最自然的声音,最温柔的感觉,最纯净的感悟。
看看中外名人。周恩来总理衣容整洁,谈吐大方,岂是朝夕而成?屠格涅夫为了施舍路边的乞丐,翻遍了自己的钱包,却找不到一分钱,他只得紧握猪乞丐的双手说,“我很抱歉,朋友。”雷锋在与战友相处时,谦让友善,团队里有哪个人不说他优秀?
德礼诚信呵,你从远古走来,沧桑如海,厚重如地,清逸如云,灵动如水。你散发这淡淡墨香,你闪耀着智慧之光,你连接着千秋的历史,你传承着中外礼仪。你的地位,无可替代!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听听吧,孔老夫子站在历史之巅,向全世界呼吁文明礼仪。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修身”。我们要做一个含金量高的人。我们要摒弃野蛮,让本就风雅高贵的中华之风代代传下去!
德礼诚信啊,你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套用萧伯纳评价音乐的一句话——有着文明道德意识的孩子永远不会变坏。
要记得, 我本风雅。---后记
怀文知礼达四方许梦婕中国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誉。五千年历史积淀,当许多地域的人们还处于蒙昧状态,华夏民族的百姓早已将尊老爱幼、行孝悌等礼仪一代代传承发展。当新石器时代的火种在中华大地的黄河流域点燃,东方的苍穹便开始映衬出璀璨的文明之光。
你听,一声未经雕琢的欢呼,加剧了篝火的燃烧,“哔啵”的声响直击心底。震耳欲聋的尖叫与大笑,嘈杂而带有神圣的基调。这是兽衣石器时代的祭天之礼,我们的祖先在感恩上天恩赐与他们食物。
你看,那衣袂飘飘亭亭立于微风中的女子,粉面含春秋水目,安静地享受着母亲将自己三千如瀑青丝盘起。展眼间,稚气退却,娇媚凸显。这是封建时期女子的及笄礼。一根发簪,暗示着一个女子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提示着女子将要承担的重要责任。
隆重的礼仪如同夜空中的皓月,为夜空的美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力量。然而完整的夜空美景如何能容许星辰的缺席——众多渗透在民间生活的礼仪,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
萍水相逢探问方向,抱拳作揖谦和得体;亲友初见相对礼拜,平辈亲和长幼有序;礼尚往来互敬互让,齐手并进尽释嫌隙;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善报共创大同……
中国古礼尤其繁杂,经过历代执政者、文人骚客的推陈出新、删繁就简,当今中国的礼仪体系已经趋于完备。中国人对知书达礼的追求,使得其举手投足间充满了优雅与魅力。
厚重沉郁的钟鸣磬音穿越古今敲打在每一位华夏儿女心头,涤荡着每一个人的灵魂。每一位华夏儿女,都应该让文明扎根于心,将礼仪付诸行动,让中华民族的文明火种燎向更广阔的原疆!
不学礼,无以立黄诗楹隐约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女孩因无意冒犯一名女子而频频道歉,女子却依旧不依不饶,诟骂不止。旁观人群逐渐从沉默转为对女孩的同情,对女子的规劝。最后,女子生气大喊:“怎么,难道是我没理?”故事略带社会色彩,读完后不禁让我们恍然大悟:“有礼,无理变有理;无礼,有理变无理!”即使有理,还得有礼,才会赢得人们的尊敬,获得别人的赞赏。如若无礼,有理也会变无理。可见,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公孙侨。
礼仪,是交往时的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准则,是我们步入社会的“通行证”,更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立交桥”。
身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国,素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文化底蕴雄厚,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字的起源太过深远,已无法判断其真正出处。早年,在诸子百家争鸣的年代,礼仪这颗文明的种子,就已在各地生根、发芽、并开出美丽的花朵,其沁人心脾的芳香仍散发至今。孔夫子曾说,“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他认为,礼兴则万事共兴,礼废则万事具乱。荀子则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他看来,小至做人成事,大到齐家治国,礼仪,都是使之成功的必备基础。《礼记》中也有这么一句话:“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认为人因懂礼仪而被称为人。不同的人发出的感悟,但字里行间无一不传达着同一种思想:礼仪,为人之根本!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
在当代社会,礼仪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一方面,大学生扩招,人们平均文化程度得到上升。然而,对分数的过分重视使得重教轻德的问题暴露,分数不再是评价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知礼仪,懂礼仪,守礼仪逐渐成为大学生们融入社会,被社会认同的一项“软实力”。如此种种,使得人们对大学生的礼仪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礼仪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校园里,礼仪是遇到老师同学时的一声问好,是课堂上干净整洁的仪表,得体的称呼;在与人相处时,礼仪是与人相见时力度恰到好处的握手,是接待他人时脸上保持不变的45度微笑,更是不经意表露出来的优美的坐姿与优雅的谈吐。个人礼仪、社交礼仪、餐桌礼仪……礼仪无处不在,充斥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角落。就连孩童读物里朗朗上口的三字经中,也不乏“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循循善诱。
人们喜欢把懂礼仪上升为一种修养,由内而发散发的一种气质。它不仅能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从而塑造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成为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礼仪如水,抚平内心的焦躁;礼仪如镜,折射自信的光芒;礼仪如花,让我们的生活芳香四溢。
个人小礼,国家大梦施汪洋礼仪,是当代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自春秋时期孔子尚礼伊始,崇礼慎行的观念便深植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直至今日,遵从礼仪已然成为我们国民的一种文化潜意识,注重言行也已发展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优良传统。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一个以璀璨文化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崇礼尚仪一直在我们国家蔚然成风,久盛不衰。古有杨时程门立雪敬师长,孔融慷慨让梨尊长兄;今有学生公交让座爱妇幼,青年马路扶人护老辈。遵从礼仪的风尚贯穿于日升月落的朝夕生活,也体现在平凡你我的身体力行。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说的是诚信的影响力之大;鄙人不才,仿一句“人无礼难行”,以示礼仪之重要。试想,在当今这个崇礼倡仪的社会,若人皆无礼,长幼无序,尊卑不分,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当人人见面不问好,犯错不道歉,受惠不言谢,有礼不循,有序不遵,无所约束,无所崇敬,恣意而为,随性而行。那么失序无矩的混乱恐怕在所难免,明争暗斗的卑劣恶行亦将频发不止。可见,礼仪,是规范公民言行的尺规,是和谐社会生活的良剂。
社会是个体的集群,国家是人民的总和,只有我们每个人做到心中有礼,行动有矩,社会才能文明有序,国家才会安定和谐。“文明礼仪在我心中”也就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你我他每个人言行思想的真实写照。所谓个人小礼仪,国家大梦想。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峥嵘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前进道路上,我们每个个体的守礼之行,最终都将化为全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推力。大礼德广,伴梦徜徉,让我们共同努力,倡礼仪以扬风尚,累德行以兴中华!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M4OTM2MQ==&mid=401027510&idx=6&sn=60446ec663eae176f943e4a498afa1e3&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