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 “龙额侗寨迎宾寨门”诗词楹联征集活动
为了生动艺术地反映和展现龙额改革、建设以来的新成就,特别是反映和展现龙额的侗族风情民俗、山水壮观及红色文化,增加“迎宾寨门”文化内涵,推动“迎宾寨门”品牌的培育,特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龙额侗寨迎宾寨门”诗词、楹联。龙额镇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南部部,地处黔桂两省区交界,镇政府所在地龙额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龙额镇党委、镇政府为全面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了一系列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实施建设升级和改造工程,使龙额貌焕然一新,形成了“黔桂边贸重镇。
2016年,我镇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黎平至高安油路两端修建两座“龙额侗寨迎宾寨门”。为了生动艺术地反映和展现龙额改革、建设以来的新成就,特别是反映和展现龙额的侗族风情民俗、山水壮观及红色文化,增加“迎宾寨门”文化内涵,推动“迎宾寨门”品牌的培育,特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龙额侗寨迎宾寨门”诗词、楹联。
一、主办
龙额镇党委、镇政府
二、承办
龙额镇党政办公室
三、征集内容有关参考资料
龙额镇位于黎平县城东南部,1992年2月“撤并建”,建立龙额乡,2012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龙额撤乡建镇,地外黔桂两省区交界处,距县城100公里,距321国道17公里。东与本县水口镇、雷洞乡、广西省三江县同乐乡毗邻,南与黎平县地坪乡接壤,西接广西省三江县富禄镇,北靠黎平县肇兴乡地界。黎平南下“两广”的主要通道——黎高油路、贵广高速铁路穿境而过,是黎平县的“南大门”。全镇总面积124平方公里,16行政村,85自然寨 175村民小组,6371户25096人。以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数99.98%。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油茶、罗汉果等经济作物,其中油茶林为最多,素有“油海”、“油壶”之乡和“罗汉果”之乡的美称。
龙额是侗族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大祖母“萨岁”(或称“萨玛”)的故乡,民族风情原汁原味,民族文化内涵丰富,有“萨岁”灵山、六甲“萨玛天岁元堂”、龙额“侗族河歌”、美更“侗族笛子歌”、侗族大歌、侗族踩歌堂(哆耶)、侗戏、侗苗芦笙舞和侗族鼓楼群等民族文化资源。2017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正式命名为“河歌文化艺术之乡”,河歌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萨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被国际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龙额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生态风光奇异多姿,有“三龙抢宝”、“马尾滩瀑布”、“南江河榕树群”、“森林公园弄报坡”等自然景观。
龙额又是右江红军(红七军)路过的地方。1930年右江红军(红七军)经过广西河池整编以后,第十九师、二十师在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政委邓斌(邓小平)的率领下,于12月10日挺进三江县富禄镇。经过3天的休整,12月14日,从富碌镇出发,分兵两路,进入贵州黎平县境东南部龙额和水口。一路经黎平县的井郎、地坪、半江至龙额;另一路经黎平的九良直插龙额。两军汇合于龙额,直经沿龙额河而上,经六约到六甲,过岑信(部分红军队伍在岑信休整两天),宿营水口。之后从雷洞出广西三江县的塘朝、孟寨,经湖南取道江西,与朱德、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汇合。这当中,红军在龙额境内的富碌坳、老虎坳与当地警察、民团分别打了一仗。
这些让人流连忘返的民族风情、自然景观和红色文化,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衬托了神秘古老—龙额独特的文化底蕴。
“龙额迎宾寨门”位于黎平至高安油路南进的“广娘”(建设地名)和北进的“岑来” (建设地名)两处,总建筑面积4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5平方米,总高度13米。建筑风格为集侗族鼓楼、风雨桥式于一体,每个寨门楼面3个翘角。
四、征稿应用
征集截止后,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进行评选 ,征稿入选后将请书法家书写,镌刻或精装后悬挂于“龙额侗族迎宾寨门”,供游人观赏。
五、征稿要求
1、应征作品内容要突出侗族文化元素,积极健康向上,适合使用于“龙额侗寨迎宾寨门”为宜。
2、应征诗词必须为古体格律诗词,其他形式的诗词不在征集范围。应征楹联必须符合《联律通则》。
3、应征作品不得抄袭,作者文责自负。
4、对联副数:4副(上下寨门出入个两副);字数:上、下联各7-11字为宜。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奖金分别为1000元、800元、600元、400元。
5、投稿时请标注“龙额侗寨迎宾寨门”字样,并写明本人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和邮编。
六、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16年3月1日
七、征稿方式
来稿以电子版报送
征稿电子邮箱为:lpxlexzf@126.com
审稿人:姚明忠(黎平县养路段退休干部)
联系人:石庆柳
联系电话:0855—6300001(办)、18785557628
贵州省黎平县龙额镇党政办公室
中共龙额镇委员会
龙额镇人民政府
2016年2月1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