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6-3-20 15:37:14

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摄影)评选揭晓,地市报获5个一等奖

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摄影)评选揭晓,地市报获5个一等奖

2016年3月18日,由浙江省记协主办的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在宁波市揭晓。地市报系统送评的作品在全部6件一等奖作品中获5个,获奖作品将在网上公示。

地市报获奖作品赏析:

一、《杭钢昨日“熄火”》 杭州日报   张之冰

    昨日上午7时30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承载了许多人青春记忆的杭州半山钢铁基地,钢花熄灭了,生产线上用完了最后一批坯料,流水线结束最后一道工序,机器设备也永久地停在了这一刻。工人们开始拆卸设备,进入整理工作程序。
    “杭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对所有“杭钢”人来说,这是个难舍的结局。
有着59年历史的杭钢,曾经风光无限,据了解,半山钢铁基地具备400万吨优特钢的年生产能力,不锈钢、耐热钢、高铬铸铁和球墨铸铁等产品年生产能力约3000吨。作为90年代初的铁老大,杭钢集团生产能力等各方面业绩在业内也算得上优秀。想当初作为一名杭钢人,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
    昨天熄火停产后,我再次来到小连轧生产线车间。厉天龙的班并不在今天,他这次穿着不再沾满机油的衣服出现在我面前。他带我走过厂房内每个熟悉的角落,希望我能用相机记录下他曾经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厉天龙还唤来自己组里的成员,拜托我给他们拍了张集体合照,并印出来发给每个人。
    告别“杭钢”,致敬“杭钢”。祝愿这些“杭钢”人的新生活像绚烂的钢花一样有更加美丽的继续!


△ 昨日“熄火”后的车间里,工人们开始拆除设备。


△ 小连轧生产线车间的办公室玻璃上写着大大的“关”字。


△ 在连续两个月的无数次拍摄后,这个画面已经成为历史。


△ 每件员工服都有自己的编号,如今这也成为美好的记忆。


△ 有着33年工龄的孙月敏,杭钢是他这辈子唯一工作过的地方。


△ 因为一次机器故障,红钢直接从胡美涛的左脚中间横穿过去,疤痕清晰可见。


△ 杭钢鸟瞰图。


△ 小轧股份有限公司连轧车间的乙班部分组员合照。

二、《无法愈合的伤口》   衢州日报   廖峥艳

  毛双福、朱土文、颜仁奎、张荣妹……我奔波近一年拍摄的影像资料,记录了70位细菌战受害老人痛苦的生活,还有对70多年前那场灭绝人性的战争回忆。
  他们或坚毅,或痛苦,或愤怒,或无奈。他们是细菌战的受害者,也是细菌战的见证者。
  1940年10月4日,日军“731”部队首选在设有军用机场的浙江衢州,空投下大量带有鼠疫等病菌的麦粒、棉花、跳蚤,拉开了日军对华细菌战的序幕。在这场细菌战中,衢州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城市。据调查数据显示,衢州还剩下100多名细菌战受害者,他们仍忍受着“烂脚病”伤痛的折磨。那场灾难,也给他们精神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口。
  去年9月3日,中国法定的第一个抗战胜利纪念日,记者踏上了寻访衢州地区细菌战受害者的征程,为他们留影存证。截至目前,已经走访了50多个乡镇(街道),近100个村庄,100多户细菌战受害老人家庭。他们大多生活贫困,缺医少药;部分老人没有成家,没有子女,生活无依无靠。有的老人在记者拍完照片后不久,就带着痛苦和遗憾默默离世,还有的甚至没来得及为他们留下影像。
  世上有很多东西,今天失去,就意味着永远失去。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选择其中部分影像刊发,以期唤起更多人共同携手,为这些老人送上点滴爱心,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丝温暖和活下去的希望。


△ 毛三根,八十二岁,常山县东案乡马初村人。“我的脚一烂就是七十多年,烂得最厉害的那几年,连骨头都看得到。现在每天用茶水、盐水泡脚、换药,一天不洗干净,就臭得厉害。”


△ 余松女,86岁,开化县何田乡卫枫村人。“丈夫和大儿子死了,留下2个没结婚的傻儿子,家里家外靠大媳妇一个人。我的烂腿好久没用上药了。”


△ 余禹侬,75岁,开化县马金镇金溪村人。“脚烂了几十年,医院去过十几次。现在这块皮肤已烂得连毛孔都找不到,皮肤脆得磕碰一下就会流血。”


△ 郑德海,87岁,开化县大溪边乡大桥头村人,老伴正给他清理伤口。“小时候脚被树枝戳破就烂了,先是右脚,后是左脚,好好坏坏没好彻底过。”


△ 严根水,86岁,柯城区花园街道五坪村人。“日本人太狠毒了,烧了村里的4间茅草屋,凌辱村里的妇女,我的奶奶就是被活活烧死的。”


△ 吴金忠,75岁,常山县紫港街道狮子口村人,两个哥哥都是“烂脚病”人。“大哥去世了,二哥截肢了,我不想截肢,希望好心的医生帮我治好。”


△ 吴十一,81岁,常山县紫港街道狮子口村人,哥哥和弟弟都是“烂脚病”人,哥哥已去世。“我11年前脚烂到无法走路,不得不截肢。”

三、《青石板上发新闻乌镇大妈看稀奇》 嘉兴日报赵颖硕


    2015年12月16日上午,嘉兴市桐乡乌镇,采访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一名上海记者坐在老街上,用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而生活在乌镇的大妈们对记者的发稿放式十分好奇,纷纷凑上前看热闹。
    当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来自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共2000多名嘉宾出席,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四、《戏“聚”乌镇》嘉兴日报   李剑铭、成杰

    33岁的蒲思宇是第一次走出湘西苗岭,他和村里的10多名地道苗家农民受邀来到乌镇戏剧节表演原生态“苗岭高腔”,在小桥流水间表演,他们被乌镇如织的游客和浓浓的艺术气息所陶醉。
    在乌镇戏剧节上,你可以选择正襟危坐,与名剧大导正面邂逅;也可信步石板路,依循人群和响动,随处驻足……连乌镇的空气里也弥漫着戏剧的味道。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聚集了世界各地的8大国家级名团,1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台顶尖剧目共73场演出。与此同时,由1000场街头表演共同打造的戏剧嘉年华更是把戏剧的魅力如同江南的烟雨一样渗透到了青砖墙里,滴落到了青石板上。
    7年前,因《似水年华》与此结缘的黄磊宿醉后的一次突发奇想,3年前,小镇大梦终成真。到今年,大师、名团与草根、班社造访乌镇的数量都达到了历史之最。从10月15日到24日,这十天的乌镇戏剧节就像黄磊说的:“如果说这是一个梦,我愿它长醉不醒。”


△ 一位女孩子在日月广场的灯下静候大戏开场。


△ 法国艺术家的巨型人偶表演,让青石板路顿生时尚感。


△ 斑马2.0“不知所云”的肢体表演让观众很难明白。


△ 法国的《高跷巡游》在古镇上演。


△ 湘西苗岭的蒲思宇把“苗岭高腔”带到了古镇。


△ 众多游客包围在“舞踏”周围,想对这一“行为艺术”探个究竟。


△ 公共空间的表演让观众离戏剧更近了。


△ 小桥流水、古意盎然的乌镇成为戏剧圣地。

五、《万里之外送光明》东南商报   樊卓婧、檀传才

   “明天,她就能看到爸爸妈妈了。”2015年9月1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人民医院,给一名6岁的维吾尔族女孩小买买提(化名)做完白内障手术之后,俞存说。
  俞存当了28年眼科医生,做了7万多例白内障手术,但一下子给这么多维吾尔族患者开刀还是第一次。
  上个月,这位宁波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委、宁波眼病中心医院院长带着他的团队,去了距浙江万里之外的新疆库车县。在那里,他们为近百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治愈手术。此次手术所需全部费用达到60万元,全部来自他和另一名眼科医生的个人出资。
  这是俞存一个多年的心愿。近30年的从业生涯,他从一名青涩的住院医师,成长为宁波最有名的眼科医生之一,每天不是手术就是门诊。但俞存认为,对一个医生来说,仁心重于妙手,除了业务外,总得再做点别的才能更体现医生的价值。
  筹备了大半年后,他们在宁波多家医院征集了24名眼科医护人员作为志愿者。此外,还有两家企业赞助了20余万元的药品和耗材。
  两天时间里,这个宁波团队完成了9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第一个做手术的6岁女孩如今不但可以看到父母的笑颜,还能辨认眼前书本上的字。素不相识的宁波医生,为她打开了一个更清晰精彩的世界。
  出院那天,父亲牵着她的手,走过医院长长的走廊。走出病房,她看到眼前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树,一团浓郁的深绿里,一条漂亮的红裙子轻盈飘过。抬起头,秋季的碧空下,白云悠远,阳光正好。


△ 俞存为6岁的维族女孩小买买提(化名)进行白内障手术。


△ 一天后,小买买提在父母的陪同下测视力。


△ 凌晨,在医院走廊里等待检查的白内障患者。他们的眼睛现在只有模糊的光感,而术后,他们的视力普遍可以达到0.8以上。


△ 患者排队等待眼科检查。


△ 宁波医生俞存正在为库车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


△ 做完白内障手术的维吾尔族老人。


△ 术后,重见光明的患者和查房医生高兴地打招呼。


【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
    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团体会员,是全国地市报从事摄影工作的社长、总编辑、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和其他单位摄影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由全国333个地级市,882家党报、都市报(含晚报、都市报、商报等)联手打造,6000多名总编、摄影记者加盟参加,拥有广泛的主流媒体平台,在全国乃至国际新闻摄影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中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十多年来成功策划组织了“形象中国·百家媒体聚焦魅力城市” “中国国际旅游摄影论坛”等国际国内一系列重大品牌活动,聚焦的城市和地区有:澳门、福建厦门、重庆丰都、浙江杭州、富春江、龙游、台州、温州、舟山、余姚、衢江、江苏常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安徽池州、六安、山东日照、四川西昌、湖南衡阳、湖北孝感、山西平遥、新疆巴州、黑龙江牡丹江、贵州镇远、广西柳州、桂林、内蒙阿尔山、锡林浩特、广东肇庆、连州等城市和地区。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YxODcyMw==&mid=402453567&idx=1&sn=357894f5a11b427eadb748ec3fc40c43&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度浙江新闻奖(摄影)评选揭晓,地市报获5个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