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大故事”(第二期)有奖征集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弘扬天大精神,展现天大形象,传播天大能量,我们特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天大故事”(第二期)有奖征集活动,具体事宜如下:一、活动主题
我所知道的天大故事
二、征集范围
1.天津大学在职和离退休教工。
2.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友。
3.校内在读学生。
4.专家学者及关心和了解天津大学的社会各界人士
三、故事内容
1.校史故事:学校发展过程中标志性事件或重要事件背后的细节故事及某段史料的背景故事。
2.院系与学科故事:院系或学科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大科技成果或某项成果研发背后的细节故事或育人故事。
3.人物故事:反映学校师生、校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爱国奉献等精神的故事或某些小人物的闪光故事。
4.风物故事:不同时期学校的建筑、环境(如校园、教学楼、湖泊、树木等)的变迁。
5.老照片故事:围绕个人或集体收藏的一张或几张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6.其他:大学期间记忆深刻的故事,特别是某一个群体共有的记忆(如海棠季、水果节等)或历史上能够反映当时工作、生活状况的回忆文章。
四、征文要求
1.故事兼具真实性与生动性,能够真实再现历史,生动记录历史。
2.字数不少于800字,请于文末标注作者信息。师生信息包括:姓名、单位(在校学生注明专业和年级)、联系电话等信息;校友信息包括:姓名、现工作单位和职务、毕业院系和年级、联系电话等信息。
3.文章最好配有图片及文字说明(老照片故事必须有图片)。图片最好为JPG格式或JPEG格式,不低于1M;如有纸质版,也可以联系宣传部,扫描后归还作者。
4.本次征文将于2016年7月1日截止。投稿最好为电子文档,并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天大故事——文章题目”,连同照片一起发送到至邮箱:tdgszw@qq.com。如为纸质文档,请在信封上标注“天大故事征文”,连同照片寄至: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内雅观路135号1895大楼A330,邮编300350。
五、奖项设置
1.征集活动结束后,设立专家评审组,对投稿故事进行评审并予以表彰。本次活动设一、二、三等奖若干,颁发奖品及获奖证书。
2.欢迎提供故事线索及推荐社会公开出版物(报刊、杂志、书籍等)刊登过的、与天大人和事有关的历史故事性文章,线索及文章一并通过邮箱发送。本次活动设最佳线索奖若干,对提供故事线索者和推荐文章者颁发纪念品。
3.学校将对本次征集的优秀故事连同首期故事予以整理出版,入选者可获得稿费并赠送出版图书一本。
联系人:张昊 联系电话:022-85356068
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
2016年3月15日
附件:天大故事(首期)征集文章精选
校史故事类
我和毛理尔一家的故事
杨福玲
2006年初秋,Arthur B. Morrill Jr.先生夫妇再次来华旅游。在北京参加来华旅游团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毛理尔先生看到一幅旧版的英文中国地图,发现Tianjin就是Tiensin,而且离北京很近。
他马上想到天津来看看,因为天津有一所大学,Peiyang
University,那是他父亲曾经工作的地方。毛理尔先生说服导游,可以离团两天到天津访问。导游还帮助他和夫人买了两张去天津的火车票。于是他们就出发了。
在火车上,他们对面坐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看到两位外国老者,就和他们攀谈起来。年轻人的英语讲得非常流利。他看到两个美国老夫妇没有陪同,就好奇地问他们到天津去做什么。
小毛理尔先生说去找一个Peiyang大学。年轻人马上意识到他说的是天津大学,就问起缘故。
原来毛理尔的父亲毛理尔(ArthurB.
Morrill)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于1911年来到中国的北洋大学教书。他想踏着先父的足迹,看看他父亲工作过的地方。
年轻人赶快给自己在天津的朋友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找找天津大学的人。他找到的恰巧是天津友协的一个小伙子,叫王冲。小王热情地应允来接站。
很快,天津到了。老人手柱拐杖颤颤巍巍的走下火车。小王赶紧过去,搀扶老人下台阶,但是一不小心,老人的胳膊脱臼了。老人疼痛难忍。小王赶紧开车直奔医院,经过诊治,老人的胳膊复位了,并无大碍。
但是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医生还是给他打上了绷带,以防再次脱臼。看完病,时间很晚了,他们只得第二天再造访天津大学。
于是,就有了我和毛理尔一家的故事。第二天,我接到电话,听到友协的人提到一个与北洋大学有关的人想来拜访,便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客人,于是专门在门口迎候。
车停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位颤颤巍巍的白发老人。他一手拄着拐杖,另外一只胳膊打着绷带。我慢慢搀扶他下车。他站在车前不动了。他看着威严的办公大楼,不禁老泪纵横。“This
is the place my father worked over 90 years
ago!”他说。
我赶紧说,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搬迁过,这里是新校址。老人依然很是激动。
我带领小毛理尔夫妇来到会客室,慢慢聊起来。我了解到他父亲是1911年至1914年在北洋大学教授土木工程的教师。任教结束后,他父亲离开北洋大学回到美国。
但是,在20世纪40年代又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的身份回到中国,在重庆等地开展自来水和下水工程,旨在提高中国人民的饮水卫生水平。
毛理尔还说道,他父亲是个十分认真的人,至今还保存着与中国有关的照片和信件。随后,我带他们参观了学校的档案馆。在那里他看到了他父亲的照片,再次激动起来。
他仔细看着学校的档案,体味着学校的变化,激动与感慨交织在一起。在随后的攀谈中,我提出在下一次出访美国时希望去看看他们,也去了解一下他父亲留下的是些什么文件。
就这样,一扇神奇的大门打开了。我和毛理尔一家的故事就这样展开。
后来,我利用赴美工作访问的机会去看望他们夫妇。
随着我们的进一步了解,毛理尔先生自愿将他父亲800多份文件、信函、3个老相册,还有2幅字(包括那幅毛理尔教授在朋友信中提到的于右任的字)、1件蟒袍等捐赠给了天津大学。
1950年9月25日,毛理尔教授带着他在中国收藏的这些饱含中国文化和友人之情的东西离开天津,阔别了中国大陆,这个一直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2008年的秋天,我带着毛理尔教授之子的捐赠,使它们又回到了它们阔别中国的地方——天津,回到了毛理尔教授开始中国之缘的地方——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由天津大学档案馆永久收藏。
2008年10月,毛理尔夫妇在他孙子的陪同下再次受邀回到我校,参加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初期校史研讨会,并又向学校慷慨捐赠了老毛理尔珍藏多年的清代瓷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ExMzU0NA==&mid=403642063&idx=1&sn=882d182bf5f783c5ee9d5f3679d5ef01&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