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金句台词”为什么错了?
在写作台词的时候,我们会希望我们所写出的台词能够成为经典台词,被观众津津乐道,甚至能成为“名言”被反复引用。但是有时候却恰恰是因为太过想写出这种“金句台词”,反而把台词写得更糟糕了。有部分电影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错误,那么,这样的“金句台词”为什么错了呢?错在哪了呢?一、“金句台词”的错误方式在电视剧中错误地使用金句台词的情况比较少,在电影中会多一些。因为电影篇幅短,会容易出现过度用力的情况。错误的金句台词通常有两种情况: 1.放了一口袋味精的鸡汤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错误的台词写法,作者太过于用力写作台词,想把台词句句变成金句。具体的表现就是:整部电影里的人物,个个都是鸡汤段子手,个个都能口喷鸡汤,个个仿佛都已经窥探到了人生或者情感的真谛,于是整部电影不像是部电影,而是作者精心熬制的放了一口袋味精的浓浓的鸡汤。观众看到的也不是故事,而是喝的一锅重口味的鸡汤。这样重口味的高浓度的鸡汤台词,通常会出现在两个方面:(1)人生哲理通过一部电影来讲人生哲理,这当然没有错。只是你是通过故事来讲哲理,还是只不过是借助故事中人物的台词来讲自己的哲理,如果是后者那么故事很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你只不过是把重心用在堆积这样鸡汤式的台词上。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作者所想讲的人生哲理是不是足够成为人生哲理,是不是值得用这样的哲理来支撑起一个故事。如果作者想讲的这样的人生哲理本身其实很小儿科或者作者根本就没有诠释清楚他所讲的人生哲理,那么这样的人生哲理,用这样的人生哲理支撑起的故事充其量不过是作者的自言自语和自我陶醉。比如,有个别拍出经典电影的大导演就拍出了这样的电影。(2)情感哲理比起人生哲理式的鸡汤,电影中出现的情感哲理鸡汤更多一些。可以通过讲男女爱情的故事,来表达作者个人对于爱情的见解,但是不能使得整个故事没有了故事应该有的节奏和细腻的情节,而只剩下个人化的表达。作为以情感为主题的影片,最重要的是做好主要人物情感的丰富和真实的状态,以及情感线路的转变。而如果作者置构建丰富的情感线路变化于不顾,一门心思要表达自己的感情观,那么就容易使得故事中的人物个个都是情感作家、两性心理咨询师,个个都能口吐莲花,个个仿佛都能够一窥感情的真谛。但如果当真如此,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何还遇到如此多的情感问题,如果故事中的人物已然活得如此明白,那又会如何产生这样的故事。对于这样的题材,作者不应该过度用力的向观众兜售自己的感情观,而是花心思丰富主要人物情感线路的变化,借助故事为载体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让人物变得一张嘴就是一碗情感鸡汤。2.伪鸡汤前面的做法,虽然是在鸡汤里加了很多味精,虽然让鸡汤变了味,但好歹还是鸡汤,有一种情况是不是鸡汤的鸡汤,是伪鸡汤。怎么叫伪鸡汤呢?就是作者所写出的台词,看似还挺漂亮,但是仔细一推敲,这种台词其实是错误的,作者所阐述的道理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道理,作者写出的不过是错误的鸡汤式的台词。就像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的一些心灵鸡汤段子,看似很正确,但却经不起推敲。作者之所以写出这样“伪鸡汤”的台词,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没有想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匆匆地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就是作者的台词功力不足,当他没法写出合适的台词的时候,那就不得不去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句子,甚至有的就直接复制粘贴了。这样的台词会出现很多问题:1.台词太过书面化;2.台词不符合情境;3.台词不符合人物的逻辑;4.台词所表达的观点本身是错误的。二、“金句台词”的正确写法那么,正确的“金句台词”的写法是怎样的呢?1.自然发生在前面的文章《“精心设计笑点”的方式为什么错了》中,我们提到,一些作者为了让故事变得好笑,首先是精心设计了很多笑点,而不是先精心构建故事,所以这样精心设计的笑点是以牺牲故事和人物逻辑为前提的,这样的写法写出来的故事,不是一个好看的故事,甚至不是一个及格的故事,只不过是靠笑点堆砌而成的段子集锦。如果有人宣称这个故事有多少多少处笑点,精心设计了多少处笑点,那这样的故事一定存在很大问题。同样的道理,如果作者不着力刻画人物和构建故事冲突,把很多力气用在写“金句”上,企图写出很多“金句”,那这样的做法也一定会出现很大问题,因为这是以牺牲故事和情境的合理性为前提的,是以忽略人物逻辑为前提的。好的“金句”,看上去一定是自然发生,而不会显得刻意、生硬。金句台词必须要基于两个基础:1.它必须符合当前的情境。比如说,一个女人遇到了劫匪,被几个劫匪拖拽,这时候她还能口吐莲花,一句接一句的人生哲理,这就是有问题的。2.它必须符合人物的逻辑。比如说,一个女人遇到了感情问题,向自己的闺蜜诉苦,而这个闺蜜本身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人,如果这时候这个闺蜜摇身一变,变成了两性心理咨询师,说出了很多金句,把男女的感情讲得头头是道。这样的台词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不符合这个闺蜜的性格。既然好的“金句”是自然发生,那么“金句”一定只是偶然出现,因为对于正常人来说,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可能十句里有八句“金句”,如果有人这样说话,那这人肯定是神经病。所以,故事里处处是“金句”,那一定也是有问题的。同样的道理,喜剧剧本里企图让每句台词都搞笑,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2.高度提炼既然是“金句”,那么它一定满足两个条件:1.它是在常规语境中不曾出现或很少出现,但又无比正确和深刻的。2.它是高度提炼的,而不是啰里啰嗦的。比如,前面我们所说的“伪鸡汤”,就是不正确的,而有些鸡汤,看着也挺好,但就是不够精炼,提炼得不够纯。比起影视剧中的台词,广告语对语句的提炼度要求更高,下面我们来以两则广告语为例,看看错误的提炼做法。案例1.小样小乳酸“我是小样,我就这样”“我是小样,我就这样”,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广告词就感觉很搞笑,你是小样,你就这样?这样,是什么样呢?哦,好吧,知道了,你就那样就那样呗,跟我有什么关系?你是小样,你就这样,所以呢?然后呢?你还想说什么?想表达怎么个意思呢?
广告语不是拍脑袋做出来的,一是要基于产品的定位,二是要基于产品的市场竞争策略。只有前面的功课做足了,然后才能提炼出正确的合适的广告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广告语,都可以用来表达精神内涵,来体现自己的品牌主张,这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而定。
比如,花生油的广告语,广告语如果讲的是回味家的味道,那这样的广告语太过于泛泛触动不了消费者,但是如果它讲的是健康,那么就会一下子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退一步说,假如说小样小乳酸适合用表达精神内涵的句子作其广告语。那么,“我是小样,我就这样”是要表达什么呢?是要表达你的任性你的勇敢?但是,这样的句子看上去好像是半句话,我就这样,这样是什么样呢?该句子并没有精准表达出一种主张,且语气上太弱了。对比一下,美特斯邦威的“不走寻常路”则语气上要强太多,而也更能体现一种精神内涵。 “我是小样,我就这样”,很显然,就是一种提炼失败的广告语。案例2.8848手机“成功,并不是高瞻远瞩,而是你本来就站在高处”通过这句广告语可以看出,8848的广告语是在往“8848”这样的概念上靠,要体现它的高度,可是,很遗憾,这样的广告语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伪鸡汤”,因为它所表达的道理本身就是错误的。
“成功,是你本来就站在高处”?这叫什么话呢?如果本来就站在高处的人是成功,那么本来就站在低处的人就是不成功?而人们生来就是站在不同的高度,有的人生来站在洼地,有的人生来站在高峰。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成功,只是因为你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如果我一出生就在洼地,那我就是不成功咯?如果只有一出生就站在高峰的人才叫成功?那么其他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成功是什么呢?一个人从洼地走到高峰,这叫成功。朱元璋,从一个乞丐经过个人奋斗变成大明的开国皇帝,这叫成功。朱元璋的儿子一出生就是皇帝,那么也就是说朱元璋的儿子本来就站在高处,所以朱元璋的儿子不管把国家治理成什么样,他都是成功?因为他本来就站在高处嘛。是这样吗?朱元璋一出生就站在洼地,所以说他本来就是在洼地,本来不是站在高处,所以朱元璋不是成功?朱元璋本来站在洼地,朱元璋的儿子一出生就站在高地,所以朱元璋的儿子比朱元璋成功?这种伪鸡汤的语句,乍看上去很有道理,稍微一推敲,就会发现,价值观都歪到茄子地里去了。“金句台词”在于作者的高度提炼,而让故事中的人物频繁说“金句”反而会破坏故事的逻辑。所有的场景和台词都服务于故事,服务于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度,如果我们的场景只是单独拎出来好看,我们的台词只是单独列出来好听,那么,这样的创作不是故事创作,而是抖机灵。http://www.jljjjwh.com/new_view.asp?id=15882
呵呵,如斯这般,她对创意作品如何把握分寸,精益求精之提炼,无疑是大有裨益的:lol 学习了,大有益处。是的,很多广告词是是而非,有的叫人摸不着头脑,所举实例,很典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