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6-6-19 14:01:18

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影评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公布

西宁FIRST影评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一等奖
张灿 《告别》
   于倩《无处安放的虔诚》
张雁玲 《河流不会永远冰封》
二等奖
曹明芝《生之所弃, 活之自由 》
赵悦《珍惜你所有》
谢施雨《这就是爱》
三等奖
刘田田《告别》
刘海正《河》
牟亚正《河》




请以上同学于周一晚上七点到九点到1#413领取德育分条




   河流不会永远冰封
                                                ---电影《河》观后感
5月10号下午3点,入围第65届柏林电影节的藏族题材电影《河》,在拉萨神力时代广场星美国际影城举办首映发布会。藏族导演松太加以及被誉为“藏族小周迅”的小演员央金拉姆等主创人员出席发布会并接受影迷们献哈达。
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部反映藏族人民生命与生活的电影,所以,一开始,央金拉姆及剧中其他人物的那一口纯正本土的藏语就吸引了我,把我拉进了藏族人民生活地区冬天远处连绵的雪山中,春季新绿的牧区草场上,还有嵌在镜头中如云朵般洁白的羊群中。
整部影片的线索是通过描写央金拉姆一家三代人的隔阂和纠结来表现的,而他们之间的隔阂又是分别通过格日和他父亲之间的矛盾和误解以及格日和女儿之间难以沟通的矛盾来呈现的。格日和他父亲的隔阂其实就是宗教和世俗对生与死的不同看法和见解,格日需要的只是让父亲回去见临死的母亲一面以了却母亲最后的愿望,而格日修行的父亲却认为,生死都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安排,与其回去见妻子一面徒增伤悲,还不如就此为即将去天堂的她祈祷。而格日不理解他这样的行为,甚至还因为不探望在村里深受敬重的修行人—他的父亲而受到村里人的误解和排挤。格日与父亲之间的情感隔阂,到最后说起来,两个人好像都没有什么可解释的,敞开了,也好像还是那样,所以格日心中只是留了一个心结,只能用时间去化解。而这件事情,却连通了生与死,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宗教闯入并阻隔了日常生活和父子情感,是貌似偶然却必然存在的两个不同事物。然而,放开一点,是不是世俗化宗教也可以做到,神佛面前是信徒,出了寺庙是社会人。
而父亲和女儿之间的难以沟通则道出了往往沉默而含蓄的东方父爱,有时甚至难以感知的父爱。导演试图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试着触摸几代人对于父爱的表达,以及由于表达上的缺失而造成的那些伤口。已过哺乳期却仍未断奶的央金拉姆,在妈妈第二次怀胎后被强行断奶,这无意间对央金内心造成了困惑和不解,甚至觉得父母会由于新的宝宝而对她的宠爱渐渐丧失,这使她感到万分不安。而央金的爸爸格日因为父亲出家修行,从小缺乏父爱,不善于爱的表达和沟通,他也无法察觉到央金内心的危机和焦虑。 一家人各自内心互相深爱,又因缺乏沟通与表达,央金内心的创伤在大人的世界无法被理解,但这最终会被时间和人之间的爱化解。
被戏称为“小周迅”的央金拉姆,玲珑乖巧,镜头感十足,在电影里早慧又有童真的本色表演给这部影片增添了不少看点和灵气。正如海报上的那张表情特写,看上去比一般小孩要忧郁和成熟,眼神里透露了逾越年纪的灵气和沧桑,感觉多看她一眼,就看过了万水千山,无论是漫漫黄土还是皑皑雪山,你看着她的时候就是脑海里自带背景,美得纯净的就像一幅画,一幅朝圣的圣洁的画。但其实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藏族小孩子,被其他小孩欺负会哭着找妈妈,一直没有断奶,在地里埋下了小熊,偷偷拿走据说带给她弟妹的天珠,细心照顾小羊不舍得分开,以及看到小羊尸体时伤心难过,而这一切,也难以向大人们诉说明白。
除了央金拉姆一家三代人关系的隔膜和纠结,我还看到了生活在藏族地区的其他牧民们,居所简陋,土地贫瘠,但他们黑褐坚毅的脸庞无 声的诉说着他们早已习惯了这并不容易的生活,从容不迫的耕耘播种,从容不迫的放牧牛羊,面对狼的入侵和打扰,也仍旧从容不迫。不同于外面日新月异现代化的新天地,在这里你能闻到自然原生态的气息。尽管导演并没有太多刻意的去反映藏族人民的生活。他们普通,却都有自己心中神圣的信仰,信仰能给他们救赎。
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导演把真实的生活置于镜头之下,影片中不设置大的冲突,却在生活中的各种小冲突的推动下使影片如河一般平稳推进,真实的生活应该像一条河,看似安静平稳,却也有撞到巨石上激起的浪花,有冲下悬崖的跌荡,但它永远向前,随着时间一直向前流淌。
这部电影场景简单,七八成时间只有央金拉姆一家三口人、一辆不断启动又熄火的豪爵摩托车,一群羊,一顶帐篷,一条几乎没有被强调表现的河流。它的镜头也不爱移动,犹同发生了高地反应,又或者是地广人稀,大家连话都不是那么爱说了。《河》的人物设置和剧情故事也非常简单,但人物身上蕴藏的情感力量却像河流,先是冰封坚固,再从解冻到涨水,雨水的到来,令它声势高涨,但最终,河流会清澈见底。我们跟主人公一样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这条情感的长河,蜿蜒,绵长,可以追溯源头,可以眺望远方。
看到电影结尾,浑浊的河水,肆意冲刷着高原,格日一人走到河边,斜坐着看着被阳光照射的发亮的河面,阳光折射在这个藏族汉子的脸上,我差点哭了,然而我分明看见他的眼中也仿佛有泪,清澈透亮。
                                                                                       (2015级中文2班张雁玲)

无处安放的虔诚

安静的放映厅,没有电影院那样大的让人有压迫感的宽银幕,和大家一起,坐在地毯上看这样一部独立电影,与电影中的人物一起呼吸,同时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走进了这么一个“还俗”的故事。
主人公双泉是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寺庙当的和尚,至于进入寺庙的理由嘛,按照他一直暗恋的高中同学的说法,是因为她和小混混打架被踢到了关键部位而“不行了”,不得已进寺庙当了和尚。这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由此我们不难窥见,双泉从进入寺庙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社会的边缘人,双泉一开始的虔诚是真的,可这看似虔诚的皈依佛门,或许从一开始就带着逃避的动机,古佛青灯,不过是为脆弱的心灵营造一个避难所,这也为后来双泉一步一步的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埋下了伏笔。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我想,翟义祥导演或许是想将双泉作为一个极端的样本,探讨大隐隐于市的可能性吧。师父离开,寺庙也被规划成了景区,双泉辛苦构建的小世界轰然倒塌,不得不又回到了那个本就不太相融现在更加不相容的尘世中,为了生存学习成人世界的规则,在自己在寺庙里建立的信仰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打击与诱惑中挣扎。电影对双泉的信仰的倒坍的过程的刻画还是比较细腻的,对镜头的运用也比较成熟,让人很容易就代入进去,刚来到山下的双泉从在饭局上宁愿得罪大哥们也不喝酒到自己自己借酒浇愁,从仔细的擦拭佛像到后来的自己把佛像的头用吹风机吹下来,在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打击下,双泉没能坚持住自己的信仰。从那个见到狗贩子都因为不忍心要掏出全部的钱买下一只小狗的僧侣到后来拿着铁棍毫不留情的向人头上打去的恶魔,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双泉还是没能洁白下去,一次次的打击与认同感的缺失使双泉癫狂,暴力成为了他宣泄不满,获得认同,反抗现实的一种方式。
可是这又能怪谁,能全怪我们吗,能全怪双泉吗?信仰缺失,彷徨与迷惘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常态。在这纷繁尘世中,信仰竟也成了一种工具,在以双泉朋友为代表的很大一部分人眼中,信仰成为了一种工具,信佛,信耶稣是为了得到庇佑,赚更多的钱,而不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宁静。以至于双泉的发小还让双泉既信佛又信基督,说出了“中医医结合”这样荒诞的话。可我们又何尝不是双泉,我们步入社会,逐渐长大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个还俗的过程,有句话说,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在这样一个浮躁的世界里,我们的原则我们的操守,最终又能剩下多少呢?
广阔天地,滚滚红尘,竟安放不下一个有信仰的人了。
                                                                                       (2015级中文一班于倩 )




                                                       《告别》

《告别》是由德格娜执导编剧,涂门主演的优秀影片。导演德格娜用及其沉稳简单的手法轻描淡写的就将一个父亲患有癌症的家庭中成员间微妙复杂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定下了整部影片的基调,怀恋,感伤却并不压抑沉重,重点的突出了父亲的这个角色。在这部影片中每个家庭成员性格上都有缺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同样爱着这个家庭。爱,才是这个影片的主旋律,所以其实影片并未过度的渲染悲伤的情绪。
深信,深爱且愧疚的父亲
影片中的父亲是牧人是自由的,他应该拿着拿着摄像机拍着片子,骑着最骏的马同最好的骑手奔驰在草原上,而不是在时代的浪潮中无奈的看着电影厂破败,改变自己的信念,在死亡的牢笼中被囚禁在医院,在病弱的躯壳中不能动弹。父亲是执拗的,甚至是跟不上时代的,他的想法平凡而崇高。在影片中父亲的的病友在晚上呻吟要上厕所,父亲提醒了病友的亲属,亲属却说“给他插着尿管了”,父亲上了床默默的转过了身,其实不难看出父亲并不害怕死亡,他怕的是死得没有尊严,他要在死前完成自己的愿望,让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得到一个圆满。所以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父亲在最后时光中对电影厂问题的关注和对传统的维护。比如,父亲曾几次与母亲关于开发旅游产业的冲突和与友人的交谈中都曾提到,“水泥做的蒙古包算什么东西”“把蒙歌用汉语填词弄得蒙人都不会唱蒙歌了,也是好笑。”父亲这个角色很多面,他深爱着前妻和女儿,却因为长时间陪伴的缺席和观念的冲突而不知道如何表达。他只能希望女儿和他一样会跳舞骑马,所以几次提出让女儿去舞蹈班;希望前妻放弃旅游产业的开发,所以几次与前妻因为这些问题冲突。他爱家人愿意为了家人治疗,却无法改变自己的信仰,他只能用激烈的说教让家人接受他和他的信仰,希望能改变家人。他对女儿是愧疚的,所以在最后时光里尝试着对女儿包容,在女儿的质问中流泪,在女儿最后的陪伴中说谢谢。
孤独,恐惧且深爱的女儿
学校放假从英国回来的女儿因为父母的长期缺席而深感孤独,她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与父母在一起让她手足无措,只能像刺猬一样用锐利的语言保护自己。回来的第一件事是面对身患癌症的父亲这让女儿感到恐惧,当母亲劝说她去看望父亲时她只能激烈的转移话题选择逃避,她不想面对这样的局面,不想面对父亲即将离去的事实。女儿和父亲同时在抛硬币的游戏中选择了国徽,可以看出父亲带给女儿的印记是不可磨灭的,女儿深爱着父亲。在之后父女俩的相处中女儿开始渐渐的理解父亲,理解这个家庭。随着父亲病情的加重,女儿越来越焦虑,在癌症的笼罩下一直隐蔽在父女间的矛盾也在放生中爆发,女儿的哭诉怒吼,父亲的眼泪。在这一刻以前的一切似乎都不再重要我们知道他们彼此相爱。父亲对女儿说的谢谢,女儿听见了吗?也许听见了,也许没听见。
多年之后,当女儿为人母开始真正理解父亲后,以前的误解随之烟消云散,只留下了怀恋和美好的回忆。
饱满的配角及电影其他
其中值得提的其他几个角色妈妈,姑姑,奶奶以及女儿的男朋友角色饱满,体现了社会的几个侧面,将电影简单的家庭故事扩展到了整个社会。妈妈这个角色是世俗的,懂得利用社会规则。根据女儿的旁白刚到北京时母亲也是一个有电影理想的人,经常和父亲一起讨论剧本,那么是什么让她变成这样呢?是这个社会,这个家庭。当丈夫的事业处于低谷时只有她要撑住这个家,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母亲抓住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契机把事业发展了起来,然而即使她深爱着丈夫也不得不因为与丈夫的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是没人理解她,她给的并不是家人想要的。她一直在大吼大叫因为没有认可她的付出。在女儿的旁白中,父亲去世时用第一次遇见母亲时的眼神看着母亲,他们彼此相爱却因为信念的不同而无法让步。姑姑爱着家人,因为爷爷的去世没在身边而愧疚,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挽救父亲的生命,即使用迷信的方法。因为母亲的旅游开发,姑姑是讨厌母亲的,认为母亲没信仰,姑姑和母亲相互之间是不信任的。奶奶的角色就是一个看透世事的长者,她是家庭的调节剂,包容着每个家庭成员,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过去。其实一开始完全不太理解女儿男朋友角色出现的意义,后来会过头想应该是为了通过与男朋友的关系的转变表现女儿的成长,同时也为了表现当下年青人的叛逆和迷茫。
电影的结构完整,节奏也很完美,在几个需要渲染的地方反而轻描淡写的带过了,反而给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真实的观感,仿佛就是身边的家庭,甚至有些镜头会感觉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并且片头和片尾的呼应非常好,升华了主题让片子体现的不是在癌症下一个家庭的冲突和压抑,而是爱,怀念和传承。

(2015级中文2班张雁玲)

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66316038&ver=1&signature=NjV50RejGFR-6ScCQgGRGFMcsEaczdjhEgqPpDblBzdHutYgLsq6ySi-gBo*AnBqJ8fgNKt83rotQz0MYE*eC5umz6rXvTkt9TwhvlsKxSLTZBreQLVKG-irJX5pG92hYQg7KZBdDddmwJD1g4dqGvxtchKk7Nm6ula7iIQ20w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影评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