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文化散文征文比赛圆满结束
为继承与弘扬桐城派文化“文以载道”的精神,凝固诗意情愁,今年7月份,安徽师范大学“桐城派”文化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发出缅怀“桐城派”文化散文征文通知后,得到了枞阳县民众的热烈响应,共收到征文稿138篇。在此,我们向征文作者、组织者和支持这一活动的同志们致以衷心感谢!为组织好此次征文活动,团队专门组成了以章池老师为核心的评审委员会,制定了评奖条件,准备了丰厚奖品,绝对的公开公正公平。此次征文活动从策划到结束历时一周,最开始的基础准备,到后来的活动宣传,以及最后的稿件评选,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在这样三十多度高温的天气,仿佛空气都是沸腾的,可我们的队员们依旧奔走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的发征文简介单,讲解活动意义。有一位好心的阿姨看到两个女队员热得快发烧的脸,还热情邀请她们到家里歇会,递上一杯凉茶。老师和全体队员的汗水换来了民众的支持,很多带着孩子的家长和文学爱好者都纷纷过来咨询此次征文,所以活动开始后,团队便收获了许多文章。团队的活动点燃了人们心中沉睡了许久的文化圣火,“桐城派”文化的传承,有你,也有我。
归纳来稿状况,大致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范围广泛,稿件来自枞阳县各地区,写稿人的年龄跨度也比较大,其中有好几位都是已过半百的老人;第二是内容涉及的范围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这一个层面,想象力丰富,甚至有学生虽然只有六年级却连续写了两篇佳作,其中一篇佳作竟有1600余字,其态度真诚,才思俊逸可见一二。最后经过评审团多层慎重严格的筛选,终评出两篇获奖作品,一等奖是吴启中同学的《青石鬓霜,小桌寒蝉》,二等奖是来自查玉钒同学的《最好的孤独如水漫漫》,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阐述文化,诠释人生。获奖作品都有其独到之处,未获奖作品中也不乏真知灼见。
章老师对于《青石鬓霜,小桌寒蝉》这样评价“语句清新淡雅,简练优美,若干动人故事穿插其中,连带自然而不拖泥带水,信手拈来的诗句,如夏日清风的清凉,让人沉醉其中。”“西子湖依旧是当时一样,看断桥,桥未断、却寸断了柔肠。”戏曲中总是三分世事,七分人情,他从自己的角度融合皖南历史去诠释戏曲,美中透哀,无处不凄凉。在《最好的孤独如水漫漫》中语言很宁静,仿若微风轻拂绿枝,作者描述孤独不似别人的凄凉哀伤,而是带着赞美和欣赏中像我们展示了孤独的另一面,唯美感性。一切景语皆情语。章老师介绍,这些来稿大都能将在对“桐城派”文化追求中激溅出的诗意火花凝注笔端,联系自身经历,抒发如诗情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散文征稿活动取得圆满结束。获奖同学已如期收到奖品,并且给我们团队寄来了真诚的感谢信,让队员们感到不已。通过此次活动,不仅给了全体队员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加深了枞阳县人民对“桐城派”文化的了解。希望以此为契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放下手机,向先贤学习,以文会友。
余前秀/沈旭 (安徽师范大学)
http://bbs.ahzyw.com/theme/31334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