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舌尖上的故乡”获奖作品公示第一弹
漫漫求学路悠悠思乡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
我们终究挂念着一个地方
无论吃到哪种佳肴
心中总是保留着一个味道
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
最不能忘的就是你的名字
我的故乡
自11月14日征文大赛活动开展以来
我们陆陆续续收到来自
各个学院各个年级的投稿
经过我们的细致审核评判
决出了最后的获奖人员
并于11月30日12.10
于13栋C区106教室
举行颁奖仪式
现进行获奖作品公示
一等奖:艾果飘香,情思悠长
作者:16小教本一朱房辉
风与云的流转,镌刻下山与水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在风起云涌中,传承着食物的味道,在跋山涉水中,歌咏着生命的热度。
清明时节,窗外,艾草绿,杏花雨,炊烟袅袅起,香愁落满地,风泠泠,可吹散万千冰雪,或惹绿江南岸。屋内,母亲 正将清晨采摘的鲜嫩艾草洗净,煮制加工后,捣烂备用。然后将蒸熟后的粳米饭倒进石臼中,她和奶奶,两人配合,一人使用木杵舂饭团,另一人不时沾水湿润木杵及翻动粳米饭,避免米饭粘到石臼底或木杵上。她们都是地道而纯朴的客家妇女,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们继承了制作艾果的手艺,并在大半生的实践操作中创新完善,她们为了儿女奉献了白衣飘飘的青青年华,亦为了家庭操劳奔波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一起合作做艾果,在这样日常的协作中,抹平了婆媳间的磕磕绊绊,诠释了家的温暖。
待到米饭粘稠之时,加入捣烂后的艾草碾压,使艾草的清香融入软糯的米饭之中。艾草 也称医草,《本草纲目》也有记载:“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孟子也曾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在赣南一些地区, 每年清明节 ,依然保留着门前插艾和制作艾果的传统,长辈把可辟邪祛病的植物,加入作为主食的米饭中制成糕点。不仅是为了招纳百福,祈望儿孙安康,也是在传承一种质朴而深沉的精神。
在一次一次的搅动后,在一次一次的碾压后,原来雪白的米团,呈现出苍碧如玉的诱人色泽,然后加入卷心菜,葱姜蒜, 鲜笋,五花肉等食材剁碎而成的馅料。包馅封口,揉捏成饼状,再将这些艾果,放在烧的火红的灶炉上,蒸熟就可以吃了。
奶奶把香醇可口的艾果,祭祀完神明,供奉完祖先,便拿到院子里分发给正四处打闹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孩童一见有吃的,飞快地聚了过来,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每当奶奶望着此番场景,幸福的光芒便会像潮汐般在布满皱纹的面容上汩汩流淌,这或许就是老人这一辈子的追求,简单,平凡,但很真挚。
世俗的快乐,霏微的感动,错落的白墙黑瓦沐浴着晨昏雾气,斑驳了记忆,阳光在色彩残旧的街道缓缓流淌,生活尽管艰难,可人们依然那么努力地向前,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惊涛骇浪的起伏,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明亮而喧嚣的大街小巷,孩子在路口捉迷藏,老人站在树下看夕阳,守望着朴素如斯的幸福。
艾果穿越了漫长的时光,流传至今,许多的传统制作工艺已经流失,取而代之的机械化的标准批量生产,但是,只要有人还在坚守,只要有人还记得艾果的清香,那些羁绊,就不会结束,那些故事,就仍在继续。
漂泊他乡的游子们,时常会想起家乡的美食,那些停留在舌尖上的余温,总会让我们耿耿于怀,那些飘荡在记忆里的熟悉风味,总会让我们念念不忘。我在外奔波时,也很想念妈妈做的艾果,想念家人聚在屋里吃饭的时光,想念一起风雨与共的岁月。
这时候,小小的艾果,不单是故乡食物,更是一种情结。
艾果青青,情思悠悠,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耕耘,播种,收获,采摘,生火,烹饪,每一个轮回,每一个步伐,每一次的守望与传承,都弥漫着人情的气息,见证着历史脉搏的跳动。
这个一个绚烂如烟火的繁华世界,这是一个冷漠如冰雪的残酷世界, 每一天,有86400秒。 每一天,有许多鲜活的生命,如期降生,也有许多孤寂的生命,突然离去。 然而,人们始终怀揣着梦想,执着地生活着,在柴米油盐中写下青春飞扬的篇章,在酸甜苦辣中体会生命的苍茫与无常。不管时代怎样变迁,我们对世界的热情不减,对未来的希冀不变。
天地的馈赠,润泽万物,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顺应自然的演变,适应二十四节气的规律,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作物,用灵巧的双手烹调食材,酸甜苦辣咸,蕴含了人生的悲欢离合,简单的食物,亦承载了家的热度。
当一年一年草长莺飞的时节,当纷纷细雨浸润水墨画般的白墙黑瓦,当艾草像海浪般延绵不绝地覆盖了辽阔的大地,成为天地间澄澈的绿色音符。我不会忘记,一起奔跑的足迹,我会经常想起,一起吃艾果的记忆。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我们走过云卷云舒的晨昏,穿越了花开花谢的漫漫四季。有些味道,永远拓印在舌尖上,有些乡愁,一直保存在食物之中。
落下的夕阳,想起的是故乡,艾果飘香,情思悠长,总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地方,让我念念不忘,总有一段有关食物的过往,让我们热泪盈眶。
二等奖:家乡一碗面
作者:16小教本一班付甜
兰州,素有“金城”之称,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形成独特的景致。在兰州,无论你是赫赫有名的阔老板,还是家境平常的老百姓,总少不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闻香下马,知味停车”,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牛肉面就已成为兰州当地著名的清真小吃。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诱人色彩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华第一面”。一清是指牛肉面里的汤清,正宗兰州牛肉面采用牛肉、牛肝、牛骨、牛油等熬制而成,加之配料使汤清;二白是指牛肉面里的象牙白萝卜;三红是指辣椒油红,其中油泼辣子的做法甚是讲究,火候不够,油有涩味,火候过了,辣椒糊了,影响汤的清亮;四绿是指牛肉面里的香菜蒜苗新鲜翠绿;五黄是指面条黄亮,柔韧有嚼劲。兰州牛肉面选用新鲜的高筋面粉,和面、醒面、溜面、拉面四个工序环环相扣,形成了兰州人口中所说的“毛细、细的、二细、三细、韭叶、大宽”等各种形状的面条。不同年龄的人喜好各不相同,老人多选择细一点的,年轻人多喜欢二细,不过也不尽然。从不同的面型可以看出消费者各自的涵养与性情,“毛细,细的”显温柔,“二细、三细”稍显阳刚,“宽的,大宽”包含着大气与豪迈。
晨光熹微中,兰州城中各式各样的面馆逐渐亮起了灯,牛肉面师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熬汤的,泼辣椒油的,和面的,一个个干劲十足,热热闹闹,精神抖擞地准备着头锅牛肉面。等到人们匆匆忙忙上班的时候,牛肉面馆便迎来了一天的高峰期。“师傅,来碗二细,辣椒多放点。”“好嘞!”这时候,你会看到拉面师傅将一大团面反复捣、揉、抻、摔后,握住两端继续摔打,等面条足够长时,撒上清油,再拉出二细的面型即可。接着舀牛肉汤,泼辣椒油,放上香菜蒜苗,一碗正宗的牛肉面就做好了。兰州人这时候会习惯性地要小菜、鸡蛋,这就是所谓的“肉蛋双飞”。在兰州,大小不一、装修各异、档次高低不同的店面有很多,著名的面馆有马子禄、安泊尔、东方宫等。每一家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以牛肉汤清盛名,有的因为面香,有嚼劲。也许你会好奇,夏天那么热,兰州牛肉面馆里的人也还是那么多。这就要提到一点,牛肉面里的冬夏调料不同,夏季茴香去火,冬季胡椒加重,抵御寒冷。店面的装修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如今,各地都有写有“兰州正宗牛肉拉面”的面馆,而它们大多不是兰州本地人开的。地道的兰州人是不会把牛肉面称为牛肉拉面的,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甚至很多时候直接将牛肉面简称为“牛大”。不过,我们都希望每一家火起来的牛肉面馆都能以优质的食材带给全国人民甚至世界各国人民以满意的享受。
牛肉面显然已成为一种文化,它陪伴着兰州人的每一天,成为一座桥梁,沟通着彼此的情感。想吃了,嘴馋了,拉上几个亲朋好友来碗牛肉面,爽爽的,味蕾得以满足,整个人顿时也神清气爽,自然也就增进了大家的感情。百年传承,百年味道,身在异乡,独自奔波的兰州人总是忘不了那一碗家乡的牛肉面,那是他们的物质亦是精神支撑。
看了这么多,或许你已经迫不及待,垂涎三尺,那就来兰州吃碗牛肉面吧!
右为付甜
糁儿粥里的乡情
作者:15护理本二秦丹
转眼已经是11月了,孤身一人来到井冈山大学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今年的冷空气似乎比去年来的更早一些。
天气冷了,被窝却暖了。被窝暖了,起床却难了。
每次起床我都要倒上一杯开水,在睡眼朦胧间,在气雾缭绕间,仿佛又看见了家乡的味道......
记忆中,走在街头巷尾,总能闻到甜甜的玉米味,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香甜,是我对家乡独有的记忆。
我的家在如皋,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
长江、长绿、长寿是如皋的三张名片。万里长江崩腾入海,如一首雄浑的交响乐;绿色如皋让人心旷神怡,恰似一曲清新纯美的民歌;长寿的歌谣一直为世人所吟唱,宛若一支通感醇厚的古曲。
而提到长寿,我就不得不提到“玉米糁儿粥”。
这玉米糁儿粥是农家很普通的一种稀粥,现在城里人叫的玉米糊糊即是玉米糁子的一种。是把玉米稍微地泡一下,然后在石碾或者机器上轻轻地辗一下,不能太碎,能去掉透明的表皮即可,上磨子粉碎成如沙粒般大小的小碴子。大约是放在手里有沙粒感的大小,也可磨成很细的面粉状,这样,一粒粒黄澄澄的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的糁儿便在眼前了,这就是玉米糁儿了。
做粥的时候更是很简单便能做成,但各中滋味却是妙不可言。除了难熟需要长时间以外没有什么技巧,想吃的时候只要下功夫去煮。
小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奶奶在火上煮上一锅粥,吃的时候将水烧开,一手拿勺子,一手把粉碎的玉米小颗粒均匀的撒入锅内,撒完后继续搅匀,然后再烧开两三次,再去下地,到地里安排好的活干得差不多了,也到了下一顿饭要做好的时候,粥也熟了。既节省了时间,也将那一粒粒硬硬的玉米糁儿熬得软软地、香喷喷地,好远就能闻到玉米香,那种香味只有农村的庄稼人才能闻得透、闻得真,那香味直钻到他们的心里。
奶奶曾说过,她这辈子吃的最多的便是这玉米糁儿粥。年轻的时候,家里很是贫困。玉米糁儿也不舍得多放,这粥稀的似水,就着几根盐菜吃饱了便下田去做农活。现在家里富裕了,人却更念旧了。奶奶每天至少都要煮上一顿玉米糁儿粥。每次放假回家,特别是在夏天。一过午,奶奶便早早的搬出木质的桌子放在院子里,再呈上一锅热腾腾、冒着热气的玉米糁儿粥放到桌子上。待到傍晚,留着大汗,冒着热气的我,一屁股坐在藤椅上,盛上一大碗玉米糁儿粥,在夕阳的照射下,它仿佛透着金光。我眯着眼睛,先使劲的嗅上一股玉米的香气,带着甜味儿的,然后,张开嘴巴,咕噜咕噜喝下去,又解渴又管饱。好不惬意。奶奶就这样坐在摇椅上,透过霞光,看着我,似乎也在回忆着年轻时候的那段艰苦岁月...
虽说这玉米糁儿只是简简单单甚至说是极其普通平凡的一道农家小粥。但其实玉米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玉米已被列为谷类食物中的首位保健食品,被称为“黄金作物”。经研究发现玉米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预防肠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适宜佳品。这可能也是如皋被称作长寿之乡的秘诀吧。
我见过大城市的繁华,也品尝过无数的美食。却最爱这玉米糁儿粥,更爱生我养我的这个小镇。
如皋,如皋!如皋如歌,常来长寿。恍惚间,好像又闻到了那扑鼻的浓香,包含了纯纯的乡情...
舌尖上的兴国——粉笼床
作者:14临床本一班钟林燕
说起粉笼床,在家乡那是家喻户晓的,也是每一个兴国人的骄傲。在外读书,说起家乡的特色美食,总是会说起这道美味——粉笼床。
小时候,每逢过节家里都会做一道粉笼床,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多的是家的味道。在外读书了,回家也少了,对粉笼床的思念也变得更加浓烈了。
童年时我们姐妹总是很喜欢过节,那时候就能吃到妈妈做的粉笼床了,因为程序比较复杂,家人总会一起行动,各有分工,做准备工作。我给芋头除毛,妹妹洗青菜,妈妈洗蒸笼,奶奶切菜。
做这道菜是很讲究的,食材要新鲜,常用鲜鱼,肥瘦相间的猪肉,鸭肉,新鲜的芋头和红薯。切成薄片,拌上精致的薯粉待用。先在粉笼床上放上几片青菜。把粉干煮一下,不用太久,捞起后马上用冷水冲,把水晾干后放入蒸笼。再把已经拌好了的芋头和红薯铺在粉干上了。蒸到芋头变软了之后。就可以把已经拌好的鱼肉,猪肉,鸭肉等荤菜铺在上面。最后准备一些调料,用自制的辣椒酱来做这个调料,再加一些葱,生姜,酱油和盐。待到蒸好起锅的时候就把调料汁淋在上面,一笼香喷喷的粉笼床就做好了。
粉笼床和毛泽东有很大的渊源。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经过兴国。兴国县委领导陈奇涵同志用粉笼床和四道小菜招待毛泽东主席,深受毛泽东喜爱。当得知这道菜还没有名字的时候,陈奇涵请毛主席给取一个名字,毛泽东看着四个小盘中间围着一个大蒸笼,于是就给这道美味取名为“四星望月”。从此这道客家风味菜肴载入了中国名菜谱,还走上了中南海的国宴席。
但在最初这样一道菜是出现在清末。相传清末,兴国一罗姓船工常到河边捕鱼,日子一长,鱼也吃腻了。一天,他对妻子说,若能做出一道与往日不同的鱼菜,奖她一对镯子。罗家女人想:往日,不是煎就是煮,这回只有试一试蒸了。于是她在蒸甑里面放上芋头、茄子、豆角之类的蔬菜,拌上米粉、作料,用猛火攻之,待蔬菜熟了,拌好油、盐、生姜等调成的糊汁,洒上葱花后上桌。等木甑上桌掀开木盖时,鱼味四散,夹入口中,活鲜麻辣俱在,不但米粉鱼好吃,下面垫底的蔬菜因沾了鱼味也很可口。后来,此法传开,人们把木甑改成竹制的蒸笼,做法更为简便 。
全家人在一起享受美食,享受天伦之乐,成为了平淡的日子里的一点小期待。每家每户做粉笼床都是一样的步骤,但是食材和调料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因而味道也会略有差别。在家乡,不仅逢年过节都会有这样一道传统的美味,而且也是用来招待来自家乡或者外地的客人的一道佳肴。
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爱上了快餐盒饭,似乎越来越少人会去学做这道复杂的传统菜了。久而久之,这道美味会不会再也没人知晓了呢?我想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能忘了传统菜。那不仅是一道美味,更是家乡留给我们的独家记忆。
离开故乡,味道就是家乡的回忆,我们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我爱家乡的粉笼床。
秦丹、钟林燕
屋子小树简笔画分割线
2016.12.3.2
图文| 栏目部
编辑 | 陈 寅
审核 | 张 颖 蔡 媛
总编辑 | 孙佳宝
帅的人已点赞,美的人已留言,你……?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80839795&ver=1&signature=paeGTc6l26TLCORQpEYwM1s501gaWREtudKWmojmZ77NrOnE5YfUI8xb9QPupYdS93R4uw22SjN8QYcWXsqHd0wq4wn8CQS84W0qO3o5Xp7BlSPLa4EygMvSn3GQCw*9uQx4buXf1WYyzRS5zPXbfeZggdQ6o7thhZccdkjYgrU=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