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年电影节影评征文大赛二等奖|生活的清汤与乱炖
生活的清汤与乱炖官方海报
《一句顶一万句》这部电影由原著小说刘震云之女刘雨霖执导,与鸿篇巨制的小说不同的是,电影是选取的是小说后半部《回延津记》中的人物进行重点刻画。人物的减少、时代背景的缩小、故事的删减,使电影版《一句顶一万句》自成一个不同于原著的风格。电影版的《一句顶一万句》更像是在冬日慢慢炖出来的五味杂汤。
导演在影片中没有刻意明确背景,也没有使用方言,她想做到去时代化、去地域化。在片中,人物的服装与道具、街道的建筑、室内的装修,都没有明确指代性。在一个小城镇,有三轮车、电玩城、小摊店等元素,也有酒店、餐厅等一些现代化的元素。这样的背景既可以说是数十年前,也可以认为是现在,因为在中国,经济发展不协调,数十年前的城市环境与近些年来的小城镇环境是类似的。导演模糊了时代背景,与原著的祖辈与后辈时代宿命关系不同,本片没有以时代大背景作依托,不是强调在大背景下人物的命运,而是展现社会中的芸芸众生的个人生活,这些人物、命运、故事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重点是个人生活,而非社会环境与人。
同样的,刘雨霖导演即使很爱自己的故乡,坚持在故乡拍摄,但是避免了将其作品地域化。使用普通话、台词上更有文学感,赋予了作品更多的普适性。相较于《万箭穿心》、《路边野餐》等方言影片,《一句顶一万句》缺少了地方特色感,但是正是如此,使作品更具有广泛性。在国内文艺片市场,导演往往更偏爱使用方言对话,它可能使作者风格更独特,是一种更贴近现实性的手法。而对于本片来说,编剧导演有意无意地在回避底层现实感。不仅仅是使用了普通话,在刘震云老师剧本里,也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文学性与电影化的台词。人物之间的交流会比真实生活更加客气、礼貌,即使是非文人也会说出比较有文学感、哲思感的台词。这样的台词处理正好体现出了导演一直强调的平凡人的普世感。即使他们身份是较为基层的,但未尝不可将对话进行地更有意境些?导演去身份化地塑造人物,一些人生感悟既可以在文人口里说出,也可以在基层人物对谈中感受出来。
“我认为里面所有的人物都不是小人物,也不是卑微的人,他们只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 导演说道。因此在故事中,人物虽然都是属于较为基层的,如卖火烧的牛爱香、修鞋的毛孩、在工厂干活的庞丽娜。但是在导演内心,她并不想以一种同情悲悯的心态去展现基层人物。
人物的身份设定在本片中,更多地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形成人物需求与目标。例如牛爱国与庞丽娜夫妇收入不佳,而庞丽娜又是一个梦想着去欧洲旅行、享受现代生活的女人。久而久之,基层身份的庞丽娜对基层身份的毛孩产生了抱怨。且此处,导演又对婚姻生活进行了一个探讨,久而久之,“夫妻之间变得“说不着”,生活归于平淡。因此这样一个身份、前提下,庞丽娜的人物动机呼之欲出,她的需求目标是摆脱这样百无聊赖的日子,因此喜欢上了其他人。再例如对牛爱国的刻画,他最初的人生目标也是前程似锦的,可后来做了修鞋工,在片里并没有刻画他是如何受挫才走到修鞋的地步,相反,这个修鞋身份更多地是作为前提,隐性交代这个身份成为了夫妇矛盾的暗线,也交代了牛爱国举棋不定、事与愿违的性格与行事风格。牛爱国的目标在杀人与挽留间徘徊,最后选择放弃,正可以从他的身份设定中体现。
因此,本作品关注得更多的个体本身,身份无高低贵贱之分。片里探讨了婚姻关系,也探讨了人性。婚姻久而久之变得单调、说不着;面对妻子出轨而在矛盾中举步维艰;找到合适的人体会到“说得着”的乐趣,找不到能说话的人就愈加孤独。在片中探讨的主题已经更向普世问题靠拢,更类似于中规中矩版的《婚姻生活》或者家庭伦理类电视剧。
不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时时刻刻都透露着“说不着”的孤独感。电影中,看似喜剧化的相亲片段,道出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新解释,一句点破平日无友的孤独感。此处的相亲喜剧片段实质有一个悲的内核,两人说不到一起去,三观不和,正是人际交往中的尴尬与困难。牛爱国与庞丽娜夫妇在破裂前的交谈与吃饭时刻也充满了孤独与冷清。二人台词相敬如宾,相对而坐的格局充满了疏远感,室内采用低调光,此时暗中带光的场景并不如牛爱国想象中的浪漫,随着女主的冷淡,此处影调显得更加压抑。影片多次出现庞丽娜在工厂、牛爱国在修鞋的场景,这是他们的职业生活,导演将庞丽娜置身于一个纵深感的长长的流水线中,体现出她的工作生活的平庸、无聊、日复一日地机械式操作。这也成为了她想离开这个家、这种生活的动机之一。数次俯拍牛爱国独自在房间的镜头,使牛爱国更像被憋在了这个境地中,孤独而又无助。
在影像上,新人导演刘雨霖保持着中规中矩的风格。即使有多次大俯拍以及一次对着佛的仰拍引人注目,但不足以形成个人的影像风格。画面是美的,摄影构图符合美学标准,既有纵深感、对称的构图,也有浅景深的恰当使用。冬天火烧里热腾腾的气、裹着棉袄汽车穿梭在小城镇里的人们、落了一地的叶子,这些元素将小城镇的生活置于一个充满意境的画面中。但这种美学太过标准,没有形成个人风格。牛爱国偶遇往日同学,一同坐下聊天,道出人生哲理,导演运用了煽情的背景音乐,使这个场景落入俗套,并没有完全将韵味合理体现出来。因此这一段偶遇与之后的巧合遇见妻子,难免陷入了俗套。
而这种平稳的影像风格倒是比较贴合影片基调。导演既不想展现大社会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坎坷,也不想表现深刻地哲思与前卫艺术。这样的平稳风格则正好适合了这个如清水一样平淡的生活片。平稳的影像、稍带文学感的台词,正好道出了日子的清汤白水与生活的五味杂陈。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80840026&ver=1&signature=5tfT-59W8GQYXFTx-N7NeNmcdKhObCBB-Lc4gtICS0gYpcoHUwlP-2fRnKVgqzx3HdS8y*Tx7i8p6*Jt4bNGSvIapH2pvYOFkd1CRa2UQWGE9hPE5dA3yrvX7FEbkWYHJJc8qZR2CGqz-hnKheWpKd7BOTN28imc1zbyFESzBc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