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故居诗词》征稿启事
本帖最后由 码头发布 于 2017-5-31 07:30 编辑《于凤至故居诗词》征稿启事于凤至,字翔舟(1898年~1990年)出生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故居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大泉眼村,西临东辽河右岸,南依长白山余脉。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占地2600平方米,是民国时期北方典型的三合院青砖民居。故居有垂花式院门,面阔一间,彩绘辉煌。迎门青砖影壁一座,浮雕福字,古朴高雅。院内呈中轴线对称格局,正房七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硬山拱脊,绿窗红门,屋檐及内壁梁栋饰以花鸟、山水、人物彩画。正房东耳房为敬祖堂,西耳房为礼佛堂。东厢房内展览于文斗经商事迹,西厢房内展览于凤至生平事迹,两个展览图文并茂,史料翔实。院墙东南角与西南角各筑护院炮台一座,东为靖乾台,西为抚坤台。炮台命名表达于氏家族对天地敬畏的心志。于凤至故居始建于1856年,第一次修缮于1928年,第二次修缮于2010年。现为公主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期即将免费开放,是乡土文化旅游的重要景区。《于凤至故居诗词》征稿。从2017年5月20日开始,2017年到6月20日截稿,体裁为格律诗词。来稿请在作品下注明:姓名、地址、邮编、手机号。应征作品请发到本帖中,作品被《于凤至故居诗词》一书采用者,将赠书纪念。收稿邮箱:gzlxyty@163.com
《于凤至故居诗词》编委会 2017年5月20日
附背景资料:于凤至生平简介迈过展览馆的门槛,穿越历史的云烟,让我们步入于凤至生活的当年。公主毓秀、君子怀德之地,是她难舍难忘的故里;宽敞而幽静的宅院,是她出生和成长的摇篮。她从这里走出去,告别养育她的沃土山川,把足迹印遍塞北江南。与少帅张学良将军结缘,让她饱尝了命运的甘甜、苦涩、辛酸,直至孤鸿西渡,落脚在大洋彼岸。她曾看见岁月长河的几许波澜,她曾煎熬对故国亲人的无尽思念。这个展览,将告慰于凤至先生,你的人生往事,并不如烟。早年生活于凤至,字翔舟。父亲于文斗靠经商致富,为避风险,将家眷安置于怀德县大泉眼(现公主岭市南崴子大泉眼村)。1898年6月7日在大泉眼村故居出生,五岁入私塾,九岁到郑家屯(父在此经商)读书。1913年考入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张于联姻20世纪初,当张作霖徜徉于山林草泽之时,曾受过于文斗的照拂。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得知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他深信“将门虎子”与“凤命千金”是难得的姻缘,于是作主包办了这桩婚姻。1908年定婚,1914年在郑家屯完婚,1915年在奉天补办新式婚礼。于凤至长张学良3岁,故张学良以大姐称之。 风华岁月于凤至美丽而又聪慧,具有良好的家教和个人涵养,总能识大体,顾大局,一往情深地培植浇灌她的婚姻之树,使张学良由不认可,到情为所动。于凤至相夫教子,从无半点怨言,是真正的贤妻良母。于凤至嫁入帅府,处处彬彬有礼,事事善解人意,孝顺长辈,爱护晚辈,以独有的庄重、内敛、仁义,赢得了公公张作霖乃至全家人的信任。于凤至与张学良伉俪情深,逐渐成为了张学良生活中的贤内助和事业上的忠贞伴侣。他们住盛京(奉天),居北平(北京),游金陵(南京),度过了多少风华岁月。家国情怀于凤至所处的时代,人祸丛生,天灾不断。她是一个热爱家乡,忠于祖国,牵挂民生的人。辽河岸边发生洪涝,她慷慨演讲,募捐赈灾。国父孙中山逝世,她陪国母宋庆龄参加国葬。公公张作霖皇姑屯遇难,她镇定自若,巧对日寇,秘不发丧,等待少帅归来,并支持张学良易帜,防止中华分裂。九·一八事变,故居被占,东北沦陷,她在北京带头捐款,号召妇女支援前方抗日。她在家乡出资开办新民小学(今公主岭市凤至小学)。据统计,她与张学良一起开办了128所新民小学,遍布东北,积极发展国民普及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她与张学良推动体育事业,为国民强身健体出资出力。奔波救夫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丈夫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软禁。于凤至得讯急给宋子文发电报,希望宋予以周旋。她立即由英国飞抵南京,求见蒋介石,遭拒。无奈只好请干娘(宋美龄母亲)出面,并请宋美龄帮助,皆无果。在陪伴张学良四年辗转流迁幽禁的日子里,她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终于旧疾加重。赴美求医 1940年春天,于凤至被确诊得了乳腺癌。对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人们来说,患上乳腺癌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于凤至携随行人员,从上海搭乘国际航班直飞美国,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降落,受到美国友人的热情帮助,住进了位于纽约城郊的哈克尼斯教会医院。经著名肿瘤专家比尔手术摘除了左乳,所幸的是终于康复。股市搏杀身体渐渐康复,于凤至开始重新审视安排自己的生活。她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最重要的就是挣钱。她带着一种被逼无奈,同时也带着一种自信,凭着当年东北大学文法科的教育基础,凭着从父亲于文斗那里遗传下来的经商基因,以及当年东北第一夫人的胸怀和胆识,投身股海,走进了华尔街股票交易大厅。她很快在股市里纵横天下,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她还利用股市的盈余,投资房产,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毅然离婚于凤至与张学良离婚有因。一是政治背景。蒋介石长期软禁张学良,出于记恨西安事变。挟张学良到台湾后,一直害怕这只“东北虎”,故欲绝张学良旅美和于凤至团聚之念。国民党元老张群深谙蒋意,遂于1964年以私人身份秘密赴美承办张于离婚事宜。当看到张学良写来的一首诗:“卿名凤至不一般,凤至落到凤凰山。深山古刹多梵语,别有天地非人间。”于凤至顿然悟知丈夫处境危险,应该为他着想。二是恻隐之心。于凤至深知张学良信守基督教一夫一妻教规,深知张学良当年与赵四小姐一见钟情,深知张学良欲给赵一荻名分,于是大动恻隐之心,忍痛割爱,毅然在张群代交的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后事留憾“正是秋光谢幕时,苍黄草色任风欺。柳绦恨挽重阳泪,寒蜇愁吟惨别诗。呖雁萦天天寂寂,飞云恋影影痴痴。落英坠叶含悲去,绿待春回发几枝?”这是于凤至留给我们的《秋夜》诗。于凤至女士在大洋彼岸足足苦等了五十年,未能与张学良重逢。生前留下遗言:我与他虽不同生,死后定要同穴。女儿女婿遵从遗嘱,在她的墓旁另造了一座坟墓,以待张学良百年之后,到此长眠为伴。但这是一座永远空置的墓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于凤至晚年扶病,思亲思乡之心尤切!1990年3月20日逝世于美国洛杉矶市,埋葬于洛杉矶墓地。享年92岁。结束语于凤至的生平事迹,富有几分传奇,但却没有悬念,因为时间已然给予了公允的评判。记住她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对历史、人生作进一步的思考;记住她所经受的伤心乃至苦难,更能让我们珍惜太平盛世的今天。且放眼故居庭院,东风醉人,阳光灿烂;再细品来往人心,春雨如酥,花开正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