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 首届“圭峰杯” 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峰尾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东南沿海突出部(俗称峰尾半岛)。地居要冲,海陆交通四通八达,港阔水深,历史上曾是一个集海洋捕捞,码头航运和海上贸易于一体的重要港口,被称为闽南四大渔业重镇之一。峰尾镇具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旖旎丰富的旅游资源。颇具特色的圭峰文化、北管音乐和古船模(包括郑和下西洋所采用的“福船”)制作技艺,是该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圭峰文化源远流长、形式丰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圭峰塔、东岳庙、义烈庙、永全社等。峰尾又是一个天然的旅游胜地,五里海沙旅游度假区即将开发,天然十二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新发现的海礁卧佛神秘安详。为了积极响应习主席关于文艺工作历次讲话精神,实现“诗礼天下,文化家邦”的理念,发掘和推广圭峰文化,特举办首届“圭峰杯”全国诗词大赛,现面向全球华语诗人及爱好者征稿。一、征稿主题
峰尾镇及圭峰文化。
二、征稿要求
1、以峰尾镇的历史人文,自然风貌,以及圭峰文化所涵括之元素为题材。(见附录)
2、本次大赛所征为传统诗词,包括近体诗,古体诗,词。古体诗依古韵、近体诗依平水韵,词依词林正韵。
3、要求作品艺术上继承而创新,充分运用六义手法和传统诗词创作技巧。思想上不违背现行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人伦道德和普世价值。杜绝空乏、口号作品。
3、每位参赛者投稿不超过3首(各种题材累加),每人限投一次,多投无效。
4、杜绝抄袭、套改或化名多投,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报刊、网络公开发表过。不侵犯任何第三人著作权,因侵权而可能引发的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5、有政治倾向的参赛作品一律不予采用。
三、大赛奖项设置及流程
1、本次大赛具体奖项及奖金(人民币)设置为: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各30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各1000元;
优秀奖40名,奖金各200元。
所有获奖者均颁发获奖证书。
2、本次大赛由圭峰文化研究会主办并冠名,逸社承办并组织评选。具体赛程如下:
征稿期:9月10日----10月31日。
初评期:11月1日----11月14日。
终评期:11月15日----11月30日。
公示期:12月1日----12月10日。
初评由逸社组织人员完成,并编号隐去作者姓名交给终评组。终评组由专业诗词评委组成,采用各自打分,综合排列得出等级奖。评选结果公示期结束后,组委会将及时颁发奖金和证书。
四、应征须知
1、参赛作品请以电子邮件发至大赛专用邮箱(杜绝纸稿):3179093835@qq.com。来稿请注明“圭峰杯”字样。
2、参赛作品请编辑在一个word文档内。作品后附100字以内作者简介,及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个人信息绝对保密)。
3、本次大赛不收任何形式的参赛费、不退稿,请作者自行保留底稿。
4、组委会对获优秀奖以上作品享有版权,可修改、结集、公开发行和出版。作者享有署名权(实名或笔名均可),但不再支付报酬。
5,获奖名额如有增加另行告知。
圭峰文化研究会
逸社
2017年9月10日
附录:
峰尾隶属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地处东南沿海突出部,湄洲湾南岸,三面环海,西望笔架、大雾峰,形似半岛。
一、地名由来
峰尾古称圭峰,东临海有峰名圭峰,山顶有一巨石,高如巨笋,名圭石,相传月满之时,可倒影至卢琦读书处。峰尾为峰美或为山峰延绵至海陬,峰之末也;亦有一说为烽火,古时,日倭常犯沿海,烟墩山上可举火为警。
二、圭峰胜迹和文化
圭峰塔
明洪武年间,周德兴经略东南沿海,辟石为城,圭石被毁!嗣后,有乡贤倡建圭字形石塔,以塔顶石,曰圭峰塔。塔上勒石为联: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此乃圭峰之志!历代乡贤以此为志,修身明志齐家治天下。为圭峰文化标志性古迹。
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峰尾古城南门外,坐北朝南。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及清光绪年间两次修缮扩建。“文革”期间遭破坏,1978年由乡贤民众共襄善举修葺一新。内有藻井戏台与一对蟠龙石柱,匠心独运,堪称稀世珍宝。正殿奉祀正顺尊王夫妇塑像,人称“本官爷”、“本官娘”;东、西侧殿敬奉别驾公、朱文公、卢琦、文昌爷、(魁星爷)和刘、关、张塑像。东岳庙充满古朴庄严、建筑工艺巧夺天工,文化积淀厚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义烈庙
俗称“姑妈宫”,位于峰尾澳北码头尾山埔下。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扩建,并塑全身宝像,因姑妈“素明大义,秉性贞烈”,故正式命名为“义烈庙”。 大学士史继偕赠“一德为民”,张瑞图赠“坤德孚民”,都御使郭必昌赠“婆心济世”等匾。义烈庙现存有明清两代浮雕石刻及一对嘉庆年间重修时的辉绿岩透雕凤凰殿柱,浮雕各种人物,上刻有“植节明朝圭峰毓瑞,宣灵海国湄岛出身”对联。另有明代石鼓一对。正殿供奉义烈“姑妈娘娘”像。左殿奉祀二路元帅,右殿奉祀列位相公。
古街
峰尾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古街范围百余亩,抗战时期,日本对我国沿海进行全面封锁,峰尾渔民凭着过人的机智勇敢和航海技术,避开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打开一条颇为独特的海上贸易航线,海运兴起,一时商贾云集,栈铺林立,列市数里,山海珍奇罔不毕集。舟车往来,骈肩辐辏,络绎不绝。管弦弹唱,通宵达旦,有“不夜城”、“小上海”之誉。时过境迁,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烟云,青石铺就的古街巷纵横交错,红砖翘脊风雨侵蚀剥落,残檐断壁,青苔斑驳的商铺以及深幽冰凉的百年古井,岁月的风霜古老而又静谧,令人感慨万千。
卢琦故居及墓遗址
卢琦故居位于诚平村打银卢厝。卢琦墓遗址位于奎璧村龟鳖山脚,墓道已遭损毁,圭峰文化研究工作与卢氏后裔于2016年设立遗址碑。卢琦(1306-1362),元代良吏、诗人,字希韩,号立斋。至正二年登陈祖仁榜,为元代泉州唯一进士。为官清正恤民,多有政绩,声名远扬。至正二十二年,任浙江平阳知州,命下未就而卒。明朝宋濂等撰写《元史•良吏传》,全国录十八名,福建仅录两名,琦居其一;《福建通志》载元朝永春十任县尹,仅有卢琦立传;《中国人名大辞典》、《泉州府志》、《惠安县志》等典籍均有传记。诗文刊为《圭峰集》。子卢杲、卢昺为明代名士。
海礁卧佛
为最新发现的天然海礁卧佛像,具体位置在峰尾镇打银澳与前亭海中间地带的“下楼澳”。正卧于海边,身隐于滩涂,头胸轮廓清晰,栩栩如生,浑然天生。有赋赞曰:“瞻其极备天工,荡摩容栩;匮搜鬼斧,雕镂神微。匀唇隆鼻,蔼目丰颐。袈衣宛具,肉髻依稀。默悟以慈航普度,复惊于膏沃独滋。枕屿而眠,讶几度桑田忽沧海;退潮而观,叹一番跌宕终宁时。”
北管
北管是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独特乐种。它是从江淮流域传入后即扎根并广为传唱的,在唱奏特点上已形成新风格、新体系的民间音乐,人们称之为“小曲”、“小调”、“曲仔”。它流行于泉港。北管的的传入始于清朝光绪初年(19世纪70年代后期),刘永赖(标号“舞庭”)经常到江浙一带贩卖海盐,从那里学得不少“曲仔”和“大曲”,回乡后传唱,名扬远近。泉州府报呈制宪,特授为“佾生”。北管艺术既保留了江南丝竹乐的明朗、幽雅,又柔入了闽南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它的主奏乐器是京胡、笛子,特色乐器是胡、双清。每逢节庆,北管都要参加化妆、游行、迎神、装阁等活动,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与“御前清曲”的南音相辉映,一时蔚为壮观。2004 年北管音乐列入国家级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2006年入编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月,公布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峰尾黄氏黑波五枪堰
峰尾黄氏世代专长造船,史有见树,技术精湛。明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使宦官郑和率舰通航“西洋”,时任船队“文武卫”的忠武尉黄参,荐引圭峰造船名匠黄源修(黄氏入峰始祖)参与筹划、船艺设计、工程规划、材料统筹和监匠训导。时黄氏族人习造船者众,兄弟叔侄共事造船,为首执斧人逾九十有九。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黄氏入峰十二世祖之造船名匠黄都,先后为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施琅水师建造“战船”,并受清廷委任为“道宪厦广军工监匠首领”,分辖监造圭峰、沙格二澳战船任务。为海上丝绸之路和收复台湾宝岛作出贡献,立汗马功劳,载入史册。台湾收复后,峰尾古船频频航抵台湾基隆、梧栖、鹿港、布袋沃、光士寮的港埠,掀起时称“台湾兴”的商贸之旅,创下“双赢”业绩。 “黑波五枪堰”的大排船,系效仿明时“宝船”款式,清时“官船”枪炮架特征,结合现代钓(航)船功能整合设计建造,成为独具一格特色的峰尾古船,著称于世。
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05029988&ver=383&signature=EGOAJmCzri2-iOmhE2BaNPCtAeMtm11zfljVCqm3RoyZykCwb8lXMaXovKm0DlCF79R4RAjaxGk-LDpA0A3AXz5cEBp4rdhf7mof8JwWRiHbUFghtIDaTWHUWzexePDu&new=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