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对联赏析与创作》(林南部分)
一、题云南腾冲张问德:骆宾王亦儒生,草檄陈兵,四海共推公可继;
范少伯真隐者,功成身退,九州既靖此何忧。
【背景资料】
此联题于2011年,时值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正热播之中,偶然从剧情中了解到张问德其人其事,通过全面搜集有关材料,随着了解的深入,愈来愈觉得其人可敬可钦。
张问德,云南腾冲人,文人出身,赋闲名士。1942年夏,日寇进犯腾冲,政府官吏望风而逃,时逾花甲的张问德临危受命,出任县长,组建起抗日临时政府和根据地。1943年面对日寇诱降,写下了传世名檄《答田岛书》,史称“抗日县长”。腾冲光复数天后,张问德挂冠而去。张有言云: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
【作品赏析】
此作非应征作品,源于偶然的生活积累,胸有感概可发,构思的时候没有任何拖沓,信手而题,并且一气呵成,因此情感充沛,整体上沉稳洗练,丝毫不带滞涩之感。技法上相对比较常见,上下联均使用了以宾定主之法,上联以唐初诗人骆宾王作衬,骆宾王因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而名扬天下,同为儒生,均有草檄、陈兵的经历,这一点与所题人物吻合度极高;下联拉入了范蠡作衬,众所周知,春秋时候著名政治家、谋士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复仇吴国后,乘舟泛湖而去。同样是隐者,同样是功成身退,这两点与张问德的经历何其相似。
通过对两个为读者所熟知的历史人物的解读,侧面地映射到所题人物的身上,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其人其事的主要特征,看似轻描淡写,着墨不多,实则是借他人之力为己所用,成功地完成了对人物的雕塑。
自始至终,联语能做到娓娓道来,不徐不疾,不作激愤语,不求枝节的延展,点到即止,从而在整体更见从容之态。
【创作心得】
在前人的对联创作中,涉及到人物的作品比比皆是,酬赠、贺挽或者庙祀等各类作品,都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解读。所知愈深,所写愈能传神到位,在这个作品的创作中,我认为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其一、对人物的理解全面到位。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作品所题写的人物,并非为读者所熟知的历史名人,而是偶然有所了解,并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才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看似普通的人物的特殊经历。很显然,如果不通过网络搜索的运用,大量的挖掘式阅读,是不可能了解这个人的特殊所在的,更无法在作品中准确地将他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其二、情感真实饱满。
前面提到,这个作品属于自发创作,没有任何牵强应付的成分,纯粹是有感于斯人斯事,不间断地酝酿发酵,最后不吐不快,因此创作时情感的积累比较丰富,下笔时思路明确,想什么,写什么,都可谓是胸有成竹,所以落笔时能做到信手裁剪,以我手写我心。
其三、技法运用熟练合理。
拉人作衬的技法,为对联创作中所常见,优秀的作品总能将这一技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此即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所以关键不在于技法,而在于技法为我所用。
在这个作品中,所拉入的两个历史人物,与所题写的人物至少具备两个以上的类似点,因此具有极高的吻合度,既能通过读者对历史的了解,来加深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又能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立体化地展现,有效地避免了文字空间的浪费。
二、唐伯虎
天助清狂,竟许其谢公屐、江郎笔、刘伶酒;
世知寂寞,故佐以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背景资料】
这个作品也是人物题写类别,成于2011年,题目源于中国楹联论坛组织的一次比赛,因为对这个流传甚广的历史文化名人颇有兴趣,同时,在学习《对联话》的过程中,发现关于唐伯虎的对联作品极少,因此就产生了写一写这个人的想法。当然,这又是一次主动性的创作。
唐寅,字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其人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坊间野史众说纷纭,然与《明史•唐寅传》所载多有异处,可供采信的有“佯狂使酒”,应为的事。
【作品赏析】
同样是人物题写类的题材,与前作相较,这一作品的切入角度大相径庭。前作从侧面着笔,交相掩映,而这一作品则正面泼墨,直观可鉴。
上联首分句就给人物作出了一个定位----“清狂”,意即放逸不羁,然后在后分句中,先后拉入了三个典故,每一个典故后面都有一个特定的为读者入眼即知的人物,并且每一个人物都具备鲜明的性格特征,谢公屐,言其爱游历、耽山水;江郎笔,言其不世出之才;刘伶酒,言其纵酒佯狂。这三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通过类比的手法,都集中地投射在所题人物的身上,唐寅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
下联也拉入了三个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作衬,看似平淡无奇,而实际上与题写的人物大有渊源,因为这里的三人都是与唐伯虎来自同一时代,后人并称为“吴中四才子”,这样一来,首分句的“世知寂寞”一语,也就落到了实处。
上下联各自拉入了三个人物作为陪衬,看似错杂重叠,实则条理分明,层峰迭起而不觉突兀,可见安排的技巧。
中国楹联学会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编辑出版的《2011佳联三百副》评曰:文字洒脱清俊,正应唐解元之风流。上联可谓奇想,然亦的评也,下联以诸人相衬,增联语之厚味,亦见心性也。
【创作心得】
论及对联的产生,或者会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学术争鸣,但是对联在清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却是不争的事实。前人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后来者而言,既是一种启迪,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同时也是一种束缚,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避免雷同,正是带着以上这样的思考,我创作了这一作品。
首先是文字风格的把握。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基于正史中的只言片语,还是村女氓童的故口相传,这里所题写的人物,是一个放逸不羁的才子形象,如果用庄重典雅,或者深沉内敛的文字风格来表现这个人,无疑会产生风格错位的感觉,因此,在文字风格的定位上,也应该以清俊洒脱为目标,这样才能与所题写人物产生契合,更收神似之功。所以这一作品,首先能够打动读者之处,就在于文字风格本身。
其次是章法安排的技巧。今人写联、论联,言必称章法、技法,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形式,都应该也必须是为主题服务。这一作品,章法上安排得紧凑而形式灵动,前后能形成回环的照应。表面上看来,上联的三个典故的运用显得过于铺陈,实际是上因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涵,因此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
最后是人物描摹的技巧,上联是通过三个点连成一条线,展示了人物的不同侧面的特征;而下联则是一条线,在这条线中,对人物进行了一个整体上定位。通过这样的由局部看整体,又由整体看局部,人物形象也就清晰可鉴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