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4-9-22 15:29:29

从平淡中捕捉诗意

-----读秦时月《天气预报》



我和秦时月并不熟。可是她的一首小诗却抓住了我。
读了她的《天气预报》我不禁卷沉思。她的《天气预报》是以一个远方儿女对母亲的牵挂为题,用近乎于白开水一般的叙述语言来作铺垫,在无数的铺垫之后,笔锋一转,写出了内心的那种牵挂和对母亲深诚的爱。
亲情,不是空洞的一句话。亲情,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繁琐小事组成的的交流和牵挂。在当今孝文化严重缺失的当口上,能够读到这样的小诗,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没有着意的渲染和矫情造作,一切都是以生活原本的样子,把深深的情感寓于生活的本身之中。或许就是这一点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首小诗并不长,它的开篇就先介绍了她眼中的天气预报播音员的形象,“电视台妮子的脸一媚不生\字正腔圆的话也无平仄”,这就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天气预报播音员的形象大致相同,第一个意象就在脑海中形成了。接着,她又告诉我们“嫩葱似的手指,掠过高山、平原、丘陵”,这同样是天气预报播音员的习惯动作。读到这里,我们自然就加深了对天气预报播音员的印象。那么,为什么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和动作又会让作者的“心会一阵阵收紧”呢?诗到这笔锋一转,给出了了我们答案。原来是天气预报播音员的“嫩葱似的手指”指向了“那个在祖国叫中部\在湖北叫鄂东南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是作者的家,是作者娘亲居住的地方。虽然,由于工作,人飘泊在他乡,但是,心却与故乡紧紧相联。家
乡的任何事情都与作者习习相关。家里的收成如何,道路的睛湿,娘亲的生活起居以及气候变化带给娘亲的身体的变化和影响等等。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为了生存,飘泊在外的儿女也时常挂念着家中白发苍苍的娘亲。大家知道,天气变化对于老年人的身体、生活以及日常起居都会有着很大的影响。作者之所以关注天气预报,其实就是挂念千里之外的娘亲。她说出了“这么多年,我总在担心受怕中过日子”。为什么呢?是因为“既害怕它的准,又担心它不准”,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准,有准的耽心;不准,又有不准的耽心。
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整篇没有所谓技巧方面的装饰,却细致入微地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情感。诗之所以能打动人就在于它有着不同的倾泄口,当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处于平行时,这种情感的交流就就存在了。在生活中觅诗,于平淡中捕捉诗意,这其实是诗人首先应该具备的特质。这首诗带给我们的不单是作者对自己娘亲的牵挂,而且是大多飘泊在外的人的共同心态。


附:原诗

《天气预报》


文/秦时月

电视台妮子的脸一媚不生
字正腔圆的话也无平仄
嫩葱似的手指,掠过高山、平原、丘陵
指向那个在祖国叫中部
在湖北叫鄂东南的地方
我的心会一阵阵收紧。那儿,有我的娘亲
这么多年,我总在担心受怕中过日子
既害怕它的准,又担心它不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平淡中捕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