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4-9-23 14:16:54

当下诗评的几种不良倾向

   无论是诗评大家,还是喜爱诗评的作者,能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些积极努力与探索,都是值得称道的,对诗评者的劳动理应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诗评之于诗,应是患者与手术刀、学生与教鞭的关系,诗评者不仅要有诗人的情怀和素养,还应对中国诗歌的现状、症结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准确的判断和把握,从而更好的引导诗歌创作,促进诗歌的繁荣和发展。由此见,诗评家的责任,要比诗人多得多、大得多,也艰巨和光荣得多。
    坦率地讲,当下诗评文章无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与诗歌不匹配,这还是从写评的人与写诗的人的数量上来比较,也不在此文讨论的范畴。这除了与诗评的难度和重视程度有关而外,还与诗评者的自我作践不无关系,尽管也有一些比较好的诗评文章能使我们的诗歌作者受到教益,但总体看,不仅数量不够,份量也不足,这应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并有更多具有诗歌批判精神的人努力实践之。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我们在诗歌评论上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足,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种不良的倾向:
    一是习惯于给诗人和诗歌作品戴高帽。广泛涉猎我们的诗评文章,比较多见的往往是,给我们的诗人和其诗歌作品评功摆好,极尽吹嘘之能事,这个诗人如何如何的不错,其诗歌作品如何如何的好,好到我们的读者感觉完全不是那回事,好到有自知之明的作者也耳热心跳,这里面有的可能出自真心,有的就是虚情假意了,还有的恐怕是抱团做戏,当然也有由于评者个人认识能力的局限,说不出更多道道的因素。总之,不管属于哪种情况,都与诗歌评论和诗歌批判的精神和宗旨相悖。这样的诗评文章就是垃圾,社会不要,读者也不爱,恐怕聪明的诗歌作者在心里也会鄙视。
    二是给诗歌文本做翻译。有的诗评文章,只是把诗人的文本拿来解释一通,有点像文言文的翻译,写了一堆的评论文字,无非就是把诗人的文本拆分一下,演绎成所谓的评论文章,丝毫没有任何的发现,更没有个人独到的见解,不能给人任何的教益,这样的诗评恐怕连垃圾还不如。
    三是给诗歌文本来一次集合。首先,给其诗歌文本找几个“亮点”,然后围绕“亮点”大量、大段的引用诗人的诗歌文本,貌似评论文章的堆头很大,很厚实,很有份量,其实真正属于诗评者自己的文字并不多,说是剽窃,有些言重,顶多是给诗人的作品来一次集合,算不得评。
    四是给诗人和诗歌作品护短。明知某位诗人的缺陷,和其诗歌作品的不足,但就是扬长避短,捂着不说,唯恐人家不爱,也唯恐自己的见解落人耻笑,所以就采取你好我好的办法,明哲保身,落得个彼此痛快,这其实是对诗人和诗歌的极不负责。
    五是保护诗歌作者的爱心过了头。许是从保护、激励诗歌作者的热情出发,我们有些诗评通篇的文字洋溢着对诗人和其诗歌作品的厚爱,这也深刻,那也形象,就是没有缺憾,这样的诗评其实与提高作者无补,说是爱其实是害,还可能害的不浅。
    那么,好的诗评文章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首先,从态度上来讲,应该实事求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好的地方应该称道,不好的也应批评指正,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诗评者应该坚持的原则,而这还是一般的要求,若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没有必要做了,也做不出名堂。
    其次,好的诗歌评论应该是在文本基础上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诗歌评论应该钻进去,而又跳出来,所评的不一定就要是文本所写的、作者所想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即便没有,各人的创造力也是不一样的。诗评者不妨将作者的文本作为基础,来一个自我挑战和超越,可以这样想,如果我来写这样题材的诗歌,该怎么写,再看作者是怎么写的,谁优谁劣,这样也就有了评论的话语权了,这样的发现和创造,即便市场有争议,我看也值得。
    再次,诗评者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这是前提。要想自己的评论文章一语中的,得到读者首肯,使我们的读者叹服、诗歌作者折服,我们的诗评者就要拥有比作者更丰富的知识、更宽的阅读层面、更敏锐的甄别能力,要学会挑刺,学会反弹琵琶,同时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量。只有这样,方有可能写出真正的好的诗评文章来。
2011.9.17


作者简介:张友琴(网名秦时月),男,60后,现居武汉。在国内各类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作品共1000余篇(首),计100余万字,并有数十首诗文作品收入各种作品集,出版专著(合著):《给您一把金钥匙》。系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下诗评的几种不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