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之死
嘉庆诚然不是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帝王,他并没有足以拯救将颓的晚清大厦的力量,亦没有要改变晚清无官不贪局面的决心,所以除掉和珅之后,嘉庆并没有更大的做为。然而和珅却是必须要除掉的,并不因为他的贪墨,而是他的权倾朝野。
权力始终是专制社会一个难解的结,因为独裁的执政者,并不如何在意他们的手下如何贪赃,毕竟并不必从他们的口袋里拿钱出来,自然也不会有切肤之痛,不聊生的毕竟只是些草民而已,他们只在乎自己权力的稳固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肉食者”们是并不在意他们的鹰犬有什么不良嗜好的,甚至于希望自己的手下有些不正当的喜好,比如美女金钱,抑或珍器重物。因为当他们专注于“孔方兄”或其他的时候,必定会转移他们对于权力的欲望,从而降低上司的权力危机感。他们自己也往往可以不冒风险的分得一杯羹,大家沆瀣一气,利益均沾,而一旦黑幕昭然于天下,往往由副职顶罪,何乐而不为?
然而那些有才华的下属往往是要让那些并不如何英明而又不肯承认这一点的当政者如芒在背的,而且国人往往只要有万一的机会,总要让自己的屁股挤占那些并不多的位子的,甚至于要鸠占鹊巢,比如司马氏之于曹魏,隋文帝之于周静帝,赵匡胤至于周恭帝,甚至于李世民之于其父兄。当其权势达到危及当政者地位之际,便是大难临头之时。
而且这些大逆不道的篡权者,往往比他们取代那些人优秀,常常可以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这实在是一件让当政者极其“不爽”的事。
所以,大权在握的权贵们,自然也就更喜欢选择一些较“拙”或者较善于藏拙的忠诚者,既可以保住自己的禄位,又可以在自己必须腾出那个“窝”之后,权力有所延续。
只是国家的江河日下是再也无人过问的,因为没有人相信大厦会在自己当权期间倒塌,大家都如同在悬崖边上争夺肉骨的恶狼,眼中只有那丁点的权力,而全然不顾大难即将临头。
似乎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国的英雄们总是出于乱世,而太平盛世的英俊们却总是要沉于下僚了。专制政府的统治过程,也常常会演变为压制优秀人才挤占分享他们既得利益的过程,直到继任者愈来愈羸弱而到再也难以控制局面为止。
所以王朝的更迭也就成为一个定律,代代不如前的继承者往往会成为葬送自己祖宗基业的掘墓人。
和珅正是在此犯了皇家的大忌,他不但对金钱有着令人瞠目的贪欲,而且对权力有着让人汗颜的执着,乾隆并不在意这个自己股掌之间的弄臣,然而嘉庆并不放心这个老奸巨猾的重臣。
于是,和珅倒下了,为着贪污的名义,成为了又一个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