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4-9-23 16:03:08

浅淡“中文名”与“英文名”

一天,在公司的早会上,轮到新来的同事自我介绍。两个同事分别介绍道:“大家好,我叫EWA,是新来的商品经理……大家好,我叫ANGEL,新来的区域督导。介绍完毕,一个同事发话了:“你们都用英文名介绍自己,以后我们在工作中是用中文名还是英文名呢?”另一个同事立马响应:“我觉得用英文名比较好,叫着方便、顺口,而有的人的名字用中文名叫起来比较别扭、生硬。而有一部分同事认为:还是叫中文名好,都叫习惯了,如果改叫英文名,则显得陌生。大家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一话题不了了之。
中文名,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的名字,它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符号和代名词。英文名,英语拼写为:English name,是我们在读书时或在外企工作或在国外时为了交流方便或融入某种环境而起的英语名字。
中文名是我们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国粹,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和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沉淀。从古代的命名法则可初见端倪,古代命名“不以国家,不以山川”就是这个道理。
中文命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它不同的沿革和意义。如名为“建国”或“兴华”的人,就是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后为了纪念这一特殊时期或希望祖国繁荣昌盛而给自己的后代起这个名字的。
中文名还具有它特殊的内涵和长辈对后代的寄托。例如,在鲁迅夫人许广平分娩后,鲁迅为儿子取名为:周海婴,这个名字包含几层意思:第一:此名听起来洪亮;第二:因为是出生在海边的婴儿,所以名曰海婴。第三:它寄托着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希望,海,意为博大精深,雄心壮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某人与某人争得面红耳赤时,所说的“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就充分说明了中文名的重要性。
英文名是西方国家的语言和代号,它是西方世界的产物,同时,现在国人所用的英文名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相碰撞、相融合的结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文化有其优越性,我们应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以牺牲中国的文化为代价。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各种西方的文化和观念传入中国,给国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有人崇洋媚外,认为凡是外国的东西一定就好,就连名字也一样,认为英文名叫着好听,洋味儿十足。在有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下,为了工作和交际的需要,用英文名或许更加发挥自如,但往往在大多数时候,一些人用英文名并不是为了交流和学习的需要,而是一种卖弄和显摆。更有甚者,时兴在说话的时候在一句中文句子里夹着几个英文单词,像在炫耀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和懂多少西洋知识似的。
我认为,英文名并不是身价的体现,更不是才华的衡量尺度,它只是为了适应特殊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的场合而产生的,英文名不能取代中文名,在特殊的时候,用用就好,如在外企或在国外用英文名,是司空见惯的事,而在国内的一些地方,用英文名则显得格格不入,不伦不类。我们毕竟是中国人,就得用中文名,讲中国话,写汉字,这才是王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淡“中文名”与“英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