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记忆(荆永鸣)
荆永鸣,1958年生,现居北京,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曾在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公司从事教师、宣传、工会和办公室工作,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文学创作,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外地人》《大声呼吸》《创可贴》,长篇小说《老家有多远》等。作品多次获《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十月》《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刊物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大声呼吸》和《北京房东》分别获得“第四届老舍文学奖”和“2014年度老舍文学奖”。有评论家说我是一个“生存类型”的写作者。我觉得有一定道理。这不是说我要靠写作而生存,而是我的许多作品都在关注着人的生存状态。也许,这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十几年前,我从内蒙古一座煤矿来到北京谋生。作为一个业余文学作者,当时我背来了用以写作的电脑,但为了生存却不得不放弃写作,与妻子在一条胡同里开起了餐馆。几经周折,在解决了温饱的同时,也灌了一肚子酸甜苦辣。有人说背井离乡可以助长一个人的想象力,也会增强一个人对于环境的敏感度。也就是那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可以用文学关注的对象,这个对象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那就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涌入到城市里的外地人。从2000年起,我开始了“外地人”系列小说创作,先后写出了《外地人》《北京候鸟》《大声呼吸》等一系列反映外地人进入城市之后生存状态的中短篇小说。
《北京时间》仍然是一部描写人生存状态的作品。不同的是,我所关注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这部小说里,我把视角转向了北京胡同。这是我谋生的地方。作为进入北京的最初落脚点,我曾在两条不同的胡同里居住过五年时间,并开了九年餐馆。我切身地感受到,作为普通百姓的生活据点,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市井风俗和文化传统都沉淀在胡同里。那些像毛细血管一样的胡同,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京城历史发展与演化的重要舞台。在那段生活中,我结识了许多街坊邻居。他们都是深居在胡同里的平头百姓,传统的底层文化滋养了他们的内视灵魂。他们固守一隅,按着自己的方式,做着他们自己习惯于做的事。他们的生存环境与外边的世界似乎格格不入,但他们却同样需要面对现实中的窘迫与压力。虽然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世与个性,有着不同的命运与结局,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个人都真实而努力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同时也孕育了我的《北京时间》。
人总是依托具体的环境而生存。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大概都会产生过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出生,又为什么会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生活?从这种意义上说,《北京时间》便是我对上述问题的一种反思与检视。新时期以来,北京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让人充满敬意;与此同时,掩映在一条条老旧胡同里的人生百态,同样令人感慨良多——而这一切,又恰似一曲忧伤的挽歌,正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地远去、消逝,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记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