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4-10-20 15:39:10

母亲

母亲七十岁的生日刚过,寿辰那天,老人家的脸上和平日一样始终洋溢着笑容。她说,年青的时候整天忙碌,从来不记得自己的生日,现在老了到是有儿女们给惦记着,怎么说都是件开心的事儿。看着母亲欣慰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有着说不出的满足。母亲就是这样,整天让自己开开心心的。

母亲出生在四十年代,在那个苦难的时代,人们不懂得什么叫做幸福,甚至把能够填饱肚子就当成每天的乐事了。母亲姊妹七个,排行老四,由于外婆的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外公又是一个教书先生,旧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外公,加上母亲懂事、能干,所以还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早早的撑起了一家人的生计。五六十年前,黑龙江的冬天寒冷的刺骨、漫长的难耐,可母亲要在清晨四点多起床给一家人纳鞋底、缝棉衣、做早饭。到了春耕的季节,又要在晨光还没开启时去地里种庄稼。也就是从那时起母亲的手指落下了腱鞘炎的毛病,直到现在仍然不能弯曲。也许是过早的经历着生活的磨难,也许母亲本就生性好强,二十二岁那年,她被推选为村里最年青的村官。后来,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中国人,斗私批修时外公成为被斗的对象,听母亲说那时他们要划清界线,有许多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而母亲一直坚信着外公的清白,拼死救出了外公的一条性命。

生命的潮一波一波的袭来,母亲结婚后跟着父亲一起来到煤矿工作。花了几十元钱买了一间即将倒塌的破草房一天没住就扒掉翻新了,接下来的若干年里,母亲一直没闲着,和同样勤劳的父亲像小鸟筑巢般一砖一瓦的盖起了四合小院。那个期间,父亲因为从小在外求学,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不得不做胃切除手术。为了给父亲最好的营养和最好的照顾,母亲把自己在纺织厂的工作全部调成了夜班,而白天除了照顾父亲以外,还有我和年幼的哥哥。

生活,有时会让人变得懦弱,有时会让人变得坚强。母亲是后者,她是一位坚强又自强的女性。记得小时候,母亲看书很痴迷,以至于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当年母亲在家里低矮的小灶台边看书的场景。因为没有钱买更多的书,就常常借书来看,有时候就把我背在背上,一边做饭,一边学习。甚至是背着我趴在案几边整本的抄写借来的书籍,也是从那时起我听到了从母亲嘴里念出的唐诗、宋词,也了解了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后来,母亲自学了珠算、统计,在工作一些年后竟成为当时矿区里屈指可数的几位女性中层干部之一。那时候,许多人称母亲是女强人,其实母亲骨子里娴淑、孝德一直是邻里街坊的佳话。在父亲的身体完全恢复好以后,母亲又把爷爷接到家里来奉养,因为爷爷的牙齿不好,母亲每顿饭都要给爷爷单开小灶,把饭菜调理的细细软软。她告诉我和哥哥,现在才是一家人圆圆满满的时候,祖孙三代睦处一室也才是中国人眼里的幸福。

其实这些年里,母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妈妈,她更像是我成长中的老师,心灵上的朋友,还有的就是始终站在我前方的榜样。每当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母亲的坚强,每当对人对事较真执拗的时候,我又会想起母亲的宽容。而当,无故的消磨掉许多时光后,眼前就常常浮现出母亲挑灯学习的身影……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母亲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是和父亲一起共度夕阳红的时候,父亲却因病早早的离开了我们。这对于母亲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痛后的母亲又一次让我懂得消沉只会引来同情的目光,只有坚强才会让人敬佩。现在,母亲和我们一起快乐的生活着,老人家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是每日养花喂鱼,打球散步却一样不少。为了给母亲更充实的精神生活,哥哥为她开办了最美夕阳红华人老年网,母亲通过网络和全国各地的老人们学摄影,写文章,抒发心灵感悟。这也给各地的老年网友们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精神乐园。在一次省电台来采访的时候,母亲激动的说,人老了,也不能固步自封啊,自已快乐也给别人带去开心,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闲暇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谈古论今,母亲丝毫不逊色。就是和她的孙子们聊起时尚新锐的话题,也能紧追潮流,绝不脱节。
母亲还是一个极其讲究的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她都必须保持着整齐、干净的外表,即使现在过着完全家居的生活,她也容不下半丝的邋遢。有时看着母亲戴着老花镜,坐在露台上的花丛中,慢慢的品着一杯咖啡,竟然不由得的联想起“优雅”两个字。其实优雅不是年青的特指,也不是纯粹外表上的美丽,它是谈吐与举止上的和谐所透露出的气质。诚然母亲在我眼里的优雅更是一种经历人间沧桑后的淡然,不屈服命运的自强与珍爱生活的自然流露。

有一次在和母亲用QQ聊天,我们谈论着关于幸福的话题。母亲说,幸福不是张扬在脸上的快乐,而是走过千山万水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真实与自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