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4-11-7 09:53:02

秋读崂山太清宫

几次与崂山擦肩而过,今日终于如愿以偿。我对崂山的向往,并非因为崂山是“神窟仙宅”“洞天福地”。也非因读过李白的《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这首诗: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李白的诗让崂山出了名。李白寄情于山水之间,一生游遍名山大川,但是将游山、观海与寻仙三者结合为一体者,想必唯有崂山。

我一凡夫俗子,没有太白的仙气,游崂山只为一瞻太清宫的“尊容”,那全是因蒲松龄老先生《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香玉》两篇短文的缘故。因而今天的游山有点“按图索骥”的意味。

虽说心思没在游山观海上,可走在去太清宫的山道上,还是被崂山的雄奇壮美,大海的波澜壮阔所震撼。盘山公路紧靠着海岸线,人行栈道紧贴着盘山公路。此时天色蔚蓝,海水墨绿,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大海潮水初生,远处暗潮涌动,近岸潮水亲吻着礁石,卷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海上数片白帆,天上几点海鸥,好一幅山海和谐图。走走停停,指指点点,寻寻觅觅,猛然抬头,眼前景色大变。山道的左边,山峰壁立万仞,岩石缝中倔立着松树,山坳间红叶杂花色彩斑斓,胜似李可染的山水画卷;头顶上经过亿万年风化的累累巨石,好似眨眼间就会坠落,观赏这醉人的秋山胜景也有点胆颤心惊;山道的右边,栈道下惊涛裂岸,巨浪排空,迸珠溅玉,咆哮轰鸣,赛过古战场上金戈铁马的搏击声。

此时吟诗定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九万里风鹏正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转过山道,前方群峰攒簇,云雾缭绕。山峰上的云雾瞬间化为云的瀑布,顺着山峰滚滚而下,一头扎进波涛汹涌的大海,给人神龙吸虹的幻觉。

我见过黄山的云海、泰山的云涛,和它们比崂山的云瀑更显壮美!随着山道的不断升高,低头看深渊下的大海,一列列涌起的巨浪,恰似碧空下耸入云霄的群山,巨浪顶峰激起的白色浪花,好似山顶常年不化的积雪,大有乘坐飞机飞临雪山的感觉。山与海结合的如此完美,真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神奇!

步入太清宫大门,“殿前两白果,老树霄汉干”。据说这银杏树为太清宫创建人张廉夫亲手植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余年,仍然枝繁叶茂。树干高大挺拔,耸入云天,深秋里满树金黄,秋阳下熠熠闪光,直逼人的眼睛。私下里我常想如果以树喻人,从远古走来的银杏树,最有资格代表我们中华民族。

经历了冰川世纪的涅盘再生,就同于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路走来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雷电雪暴,依然顽强的挺立着。走过太清门,院里状如龙头的唐朝老榆树特别引人瞩目。树干被游人摩挲的油光乌亮,用手轻轻一敲,铮铮作响。

陪伴龙头榆的是一只用崂山深海的珍贵绿石雕刻的神龟。一龙一龟平为这座道教圣地平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踏上龙头榆一侧的台阶,登上逢仙桥,虽没有遇上仙人,不远处巨石上康有为题诗的崖刻,令我惊喜不已。我早就知道康有为的字“重”、“拙”、“大”。

所谓“重”,指的是浑厚、凝炼,有金石之感;所谓“拙”,指的是古朴、率真,有生涩之感;所谓“大”,指的是险峻、舒朗,有高远之感。康有为的文章天下称道,他创造出独特的魏碑行楷“康南海体”,大气磅礴,笔下生波澜。潇洒奔放、纯以神行、妙入毫端,其腕下工夫之深足以令世人折服。“天上碧芙蓉,谁掷东海滨。青绿山水图,样本李将军。神仙排云出,高台照金银。芝旗与松盖,光景蕤五云。群贤能冒险,渡海咸欢欣……”

经过近百年的风雨剥蚀,有些字迹有些模糊。读过全诗,还是能感觉到这首诗字里行间都是赞美崂山风光、水色、奇峰、怪石、异卉、古木及建筑特色,酣畅淋漓,似行云流水。读诗赏字,与康有为的字和诗“零距离”接触,大饱眼福,不虚此行。听在此一同观赏的游人讲,邓小平同志1979年来崂山视察时,在这里仔细观看了足有十几分钟,看完后肯定地说:“这是康有为的真迹。”

踏入三官殿,我马上想到蒲松龄《香玉》开头的句子:“劳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蒲松龄的语句虽有些夸张,但面对这株有近七百年树龄的耐冬,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此耐冬树据说是道教名人张三丰从一海岛移来,花开时数千朵绛色花蕾一同绽放,就像在满树碧叶上落满一层紫红色厚厚的雪,蔚为壮观。有诗赞云“雪里开花到春晓,笑迎枯草吐翠时”。

可惜现在季节有些早,花虽含蕾,但离绽放还有些日子,这让我略感美中不足。离这株耐冬不远的东厢房,据说就是蒲松龄居住并写出《崂山道士》和《香玉》的地方。厢房前那株牡丹虽说也是铁杆虬枝,但可肯定的说非蒲松龄所见的那株牡丹了。

据说一天晚上蒲松龄正在三官殿东厢房看书,忽然觉得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朦胧中,发现窗外一女子的身影一闪而过,起身推门一看,没见着人影,只有满院香气袭人。这一夜睡梦中,只见上清宫的牡丹仙子和院子里的耐冬仙子来访,求他为她们立传,于是这株山茶便成了流传至今的花神“绛雪”。

绛为紫色,雪为白色,一紫一白构成奇特景致,因此作者便把花神称为“绛雪”。而香玉,其实是牡丹的一种,株壮花硕,为白色,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冰清玉洁,越发显得高洁脱俗。袭人香气让他灵感油然而生,挥笔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香玉》。

留有一长一短发型的俩年轻女子,正围着耐冬树下刻有“绛雪”二字的大石留影。不知长发女子对短发女子说了句什么,短发女子脸一红,眼睛贴在耐冬树上寻找什么。我觉得她们可能想起了《香玉》中黄生与香玉的生死恋情,在寻找他俩初次相逢的那两首和诗。

“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釭。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两位女子兴许是蒲松龄的“粉丝”,只听长发女子悄声诵起《香玉》中的这段文字:“‘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诗成自吟。

忽窗外有人曰‘作者不可无和’。听之,绛雪也。启户内之。女视诗,即续其后曰:‘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蒲松龄如果能一睹此景,数百年后还有这么年轻漂亮的铁杆粉丝,一定不会再为不中举懊恼了。

我也很高兴,为得是在耐冬树下能遇到同样喜欢《香玉》,但并不熟悉的知音。我没有惊动她俩,悄悄走出了太清宫。道教文化非常深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我却知之甚少。今天游太清宫是冲着蒲松龄来的,对太清宫这部厚重的道家大书,只能是随手翻了几页,却也颇多受益。我盼望有一天再来读一读。

太清宫前的小广场上,几个年轻人正做出各种怪异的动作,围着张三丰的塑像留影,让人觉得特别搞笑。此时,正是大海高潮时刻,数米高的巨浪扑向岸边馒头状的高大岩石,发出震耳的轰鸣声,激起冲天浪花,甚为壮观。“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是的,就如历史上的张三丰,何其了得,可眼前任凭游人戏弄;就如这壮观的崂山,雄奇伟岸的身躯,就诞生自远古海水退到琉球群岛时代;就如这眼前波澜壮阔的大海,不也是几经桑田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读崂山太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