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朝花晚霞》第一部·第四集
每次读李益的《写情》时,往往想到李益和小玉那段情,感伤之余,总没忘记思考情的意义。也许在当时,迫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这种悲才不断发生吧。皆是悲情,小玉的情,跟梁山伯有点相似,但终究是虚与实的交叉,这一段,已经被遗忘了。也许,你也曾经爱过一个人;也许,你也曾经和一个人海誓山盟。你如火如荼地爱着他(她),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他(她)要消失在你的世界里,不管是甘心不甘心,情愿不情愿,到最后,还是歇斯底里的愤怒悲伤,安静后是压抑。而那个人就像风过一样离开了你,静静地走了,从此天国的阶梯小时在爱恨缠绵的那头,永远不会再出现了。
仰望天空,只留下曾经一起抬头的回忆,只是雁过拔毛,无长长久久。如过你曾经拥有过一段,如果你曾经为了一个人付出,你就能明白李益想要说的话。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失去那个人以后,就再也没有春宵一刻的时候了,任明月中的良辰美景消失在眼前吧。这是李益的悲痛,也是他自己的忏悔。
在看每首诗的时候,我几乎都有去感受诗人的思想,从中发现,越是情深意切,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就越是平淡越是真实。苏轼是文中仙豪,对于情,最后也只能“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忏悔有何用,感情是生前的欢乐死后的悲哀。
在他上京之时,小玉闻得他的才名,在一次饮宴中,两人一见钟情,竟私定下了终身。小玉到死才明白,这是一个错误。写到这时,我颇自感叹,才子遇才女为何总是歌妓与名人的相遇呢?苏轼与朝云的相遇竟也是如此。
然而,他不是苏轼,他对她不能做到像苏轼一样“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情,一年后,他被派往外地做官,她不舍他,他也不舍,为了安慰她,李益写下了“明春三月,迎娶佳人,郑县团圆,永不分离。”
我想,这不是他为安抚而安抚的,我想他却是有想和她永结连理的心,毕竟是才子佳人,毕竟相守诺言。然而,一年之后,小玉等到的却是死亡的召唤。他的李郎和豪门卢氏结婚了,他毕竟是个人才,卢氏也美貌贤淑。
她的担忧变成了现实,于是,她从此一病不起。一代绝色佳人的命运就这样毁了。但是,她没想到最后还能见到那个负心汉,李益去见她,却是最后一面,被一个黄衫侠客绑来的。那次,她死了,临死,这位才子抱着她。她在他的怀里说出了这样一段恨:“我为女子,薄命如斯,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管弦,从此永休。微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我永诀!我死之后,化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这话恨,刺到李益的心头。他和她就走到此了,只怪自己负心,正应了诗的上句“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小玉只能恨自己的身世,安史之乱让她从一个君主落位于歌女之列,然而自己的才绝和美貌却不能弥补自己心灵上的空缺。
她的诅咒在她死后实现了,从那以后,李益精神恍惚,常常对其妻儿出手。绮罗管弦,从此不休。摄入李益心骨,他不愿意听到管弦。只能听到一个负心汉的无力忏悔,只能听到一个怨女的管弦之声。
他们两个是可怜的,但是另一个最无辜的却是卢氏,相比于霍小玉的自择郎君,她无奈地被卷进了这场爱情风波里。从小深闺里长大的她只能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于一个自己未曾见面的郎君,到最后却饱受折磨。这也只能怪李益的“多情”。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我想他也是有情的,只是他太风流了,醒得太晚了,做负心人,葬送了她的美貌才华,也葬送了自己的一生。爱,本来就是你情我愿,两不相欠的洁净,来时多情去时无情,才子佳人,却也被他所沉沦颠覆。或许,他是表现得太突出。我有时却会感叹,为何她没有朝云的命,为何她生在那个时候呢?她能遇到苏轼又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啊!
情定三生,我听得多了,也没感觉了。毕竟,那只是年轻人的几句玩笑话罢了。感情却似天上浮云,来一阵,去一阵。有谁能知道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也只能在下一阵浮云到来的时候观看,走了之后又忘记得一干二净。我倒愿意遇到一段真情,奈何奈何!
西楼怨
秋夜雨楼见郎君,
管弦丝乐为谁弹。
相去一载未人还,
只欠真情西楼坠。
——读《写情》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