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4-12-6 15:10:57

孙方友的文学传奇

孙方友的文学传奇 7月26日12时10分,素有中国当代小小说之王之称的周口旅外作家孙方友病逝于郑州家中。消息传来,周口文坛为之震动,周口不少文友、网友纷纷发帖悼念。值得一提


孙方友的文学传奇

  7月26日12时10分,素有中国当代“小小说之王”之称的周口旅外作家孙方友病逝于郑州家中。消息传来,“周口文坛”为之震动,周口不少文友、网友纷纷发帖悼念。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一生充满传奇的作家,在走完人生最后旅程的前几天,选择了在家乡淮阳停留。7月19日至21日,孙方友和胞弟墨白还专程赶回家乡淮阳,参加名家看淮阳暨“周口作家群”崛起现象座谈会,给家乡的文学爱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孙方友1950年出生于淮阳县新站镇,生前系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他一生笔耕不辍,1978年开始,在《人民文学》、《收获》、《钟山》、《花城》、《大家》、《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24部,电视剧《鬼谷子》、《工钱》、《衙门口》等近百集,共计600余万字。作品曾获“飞天奖”、河南省第三届第五届文艺成果特等奖、首届金麻雀奖、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首届吴承恩奖等各种奖励70余次。有近百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捷克、土耳其等文字。

  1.丰富的人生经历
  孙方友1950年出生在颍河岸边的一个小镇——淮阳县新站镇。
  1964年“四清”运动时,孙方友的父亲受牵连到劳改农场服刑。这一年,孙方友才14岁,作为家中长子,他挑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其实他父亲服刑的原因很简单,1962年,他父亲承担了县里的用煤采购任务,在运输过程中损失的煤,都成了贪污的证据。父亲服刑生活的开始,也是孙方友苦难生活的开始。
  孙方友的胞弟、作家墨白告诉过记者:“那个时候,大哥正在离我们镇子12里的一个叫做程寺的小镇上中学。父亲出事以后,哥哥就中断了学业,为了有读书的时间,他到生产队里的牲口棚里去帮槽,挨家挨户去人家厕所里挑大粪。那个时候生活困难,我们家里一年分的粮食不够半年吃,母亲就领着我们兄弟给供销社里推麦面,我们几乎每天推石磨都要推到深夜,大哥说,真是累得要死,倒在床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墨白说,为了改变家中的生活。那些年,孙方友就领着弟弟到颍河里去捞砂礓,卖给公路段。“有一年快过春节的时候,大哥和二哥被派到离我们镇160多里的漯河去拉生活用煤。他们回来的时候天下大雪,颍河里结了冰,不能行船。年三十儿他们冒着大雪回到我们对岸那个小村的时候,我和母亲就站在白茫茫的大堤上等他们。隔着宽宽的河道我看到他们时,就喊了一声,大哥,一句话没有喊出来泪水就顺着我的面颊流下来。大哥在对岸喊妈,二哥也喊妈,可是他们却过不了河。妈喊了一声‘乖’,声音就嘶哑了。”
  在那几年,孙方友几乎学会了所有的农活。等到后来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时候,播种时,他就是耧把式。地里种什么,上什么肥,都是他说了算。直到今天,他在颍河的河套里还有一亩责任田。
  1967年,公社里成立了豫剧团,孙方友开始演戏。他演过《白毛女》里面的穆仁智,《沙家浜》里面的刘副官,《智取威虎山》里的小炉匠。但使他红遍全村的角色是《红灯记》里面的鸠山,他头上戴着一个用猪尿泡做成的光头道具,几乎在乡里所有的村庄演出过。孙方友后来有一部中篇小说,名叫《艺术皇冠》,写的就是那段生活。
  1972年的冬季,作为盲流,孙方友去了新疆。在奎屯,在伊宁,在察布查尔,在霍城,在新疆的很多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的足迹,他也体验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一年后他从新疆回到故乡,几年后他成家立业,尽管又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他的生活基本上稳定下来。1985年他因为文学创作上的成就而被县里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调到县文联工作。可以说就是从那时起,他一直是用他手中的笔说他想说的话。他创作的陈州系列小说,给家乡这片土地增添了许多光彩。同时他也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养活着他的妻子和儿女。
  孙方友有时会说:“哎,不容易呀,我们农家的孩子,有俩钱不能算翻身。重要的是要从文化上翻身。”
  墨白说:“大哥在多年前说过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是呀,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教育上不去,那她就永远也别想立于世界之林,一个民族是因为有了自己伟大的文化,她才能显示出耀眼的光辉。比如俄罗斯,因为有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才使她光芒四射。我认为对于人类苦难的体验,对一个作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种无意识的,你不可回避的把整个生命都投入进去的生活。这和我们所提倡的下去体验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也会产生层次不同的作家。在我们经历生生死死的时候,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以后会去当一个作家。但当我们现在重新来认识那些经历的时候,它们就像被雨水从泥土里冲出来的金子一样,在我们的注目下闪闪发光。”

  2.感人的创作奇迹
  “我们周口人有比较浓厚的平原情结。”“我们不能与别人比精明,只能比扎实、比耐力。”“要写经得起摔打的作品,要比谁的作品能够经得住岁月的考验”……7月20日,在“周口作家群”崛起现象座谈会上,孙方友侃侃而谈,让大家见识到了他的开朗、直爽和幽默。
  孙方友干过的行当很多,种过庄稼,当过养路工,挖过河,喂过牲口,也卖过豆腐,在公社和县宣传队演过样板戏;1972年还去过新疆,上山伐木,去窑厂打土块……这些别人眼中的苦难经历,都被他一笑而过。然而,从初中毕业的农家子弟,到写了600余篇笔记体小小说的著名作家,其中必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写作比拼的是一种耐力。文学这条道路,就意味着成名前要耐得住寂寞,成名后要经得住名利的诱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缓慢才是成功的捷径。你花10年写成一部作品,比起那些10年写5部却流传不下来的人,你可能更接近成功。任何时候,都不必去羡慕别人,也不要轻视自己,珍惜我们曾经拥有的和正在追求的,就是胜利之本。”孙方友说,“当作家可以有虚荣心,那就是要写出好的作品。你有了生活积累,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宽阔的艺术视野,再加上你有天生的灵性,又有后天的修为,定能硕果累累。当你能耐着性子,写出一两部力作,在文坛崛起便指日可待了。但是不要忘记,这就是耐力与缓慢的结晶。”
  记者当天参加了这个活动,没想到,这却是孙方友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发言。熟悉孙方友的人都知道,孙方友一生文学产量颇丰,他最高的艺术成就是他的“新笔记体”小说。其代表作《陈州笔记》系列和《小镇人物》系列,洋洋数十万字,杂糅民间元素,刻画出周口地区的万千风情,也由此构建出孙方友先生的“文学陈州”。
  其实,孙方友能有今天的成就,跟他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墨白回忆说:“那个时候写作条件真是差。没有稿纸,就用白油光纸。没有信封,就到我们镇上的新华书店里给人家要几张牛皮纸自己回家做。好在那个时候投稿不要邮费。记得大哥第一次投稿是寄往《解放军文艺》。大哥说,稿子用不用没关系,只要他们能退稿。那个时候我的一个堂姐在大队代销点里营业,大队里的信件都走她那儿。有一天上午堂姐给大哥带回了一个大信封,是《解放军文艺》的退稿。大哥接到那个信封后,激动得泪流满面,他连连地说道,哎,退稿了,哎,他们退稿了。高兴得就像范进中了举人。”
  “从那个时候起。我大哥就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的稿子一篇一篇地往外寄,可是又一封一封地被退了回来,那里面大多都是一些铅印的退稿信。大哥把那些退稿信一封一封地用书夹夹到一起,挂在我家的土墙上。没事儿的时候,大哥就把那些退稿信拿过来翻看,每当接到一个大信封,大哥就怔一下,他说,啥时候才能接到一个小信封呢?”
  “1978年的秋季,有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地里挖红薯。堂姐又给大哥带过来一个大信封,大哥接过信封用舌头湿了一下他干裂的嘴唇,用黏着红薯筋的手慢慢地撕开了那个信封。信封里出现了两本杂志,我看到大哥拿书的手都在颤抖,那是两本一模一样的杂志。他轻轻地翻开其中的一本,他突然一下子跳了起来,在红薯地里朝河道奔跑,他一边跑一边叫着,发了,我的小说发了!起初,我们都被大哥突然出现的举动吓着了,等我们明白过来,也朝河道里追过去。等我们追过去的时候,大哥的情绪已经平静下来,但是有泪水从他的眼睛里流了下来。他对我说,发了,你看,真的发了,你看,这不是我的名字吗,孙方友,他一字一字地念着他的名字。”
  那篇小说就是孙方友的处女作,小说的名字叫《杨林集的狗肉》,发在1978年第10期的《安徽文艺》上。

nmelf 发表于 2014-12-18 15:53:4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孙方友的文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