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5-2-2 11:46:26

平顶山三苏文化传播公司征集

为弘扬三苏文化,传平顶山地域文明,现重金征联。
   征上联
   出句:贤圣出,山顶平,平顶山,出圣贤。
   要求以三苏文化或平顶山市情为主题。符合联律。新韵、老韵均可,但不能混用。老韵以《平水韵》为基本用韵;新韵以《中华新韵》为准。凡应征作品,均邀请平顶山市诗词楹联学会专家评审。作者保证为原创,杜绝抄袭,文责自负;相同作品,以电子邮件或来信信封邮戳时间先后选取。一旦被采用,奖励由平顶山三苏文化传播公司提供的价值一万元文化礼品一份。电子信箱:pdssswh@163.com;邮寄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天湖苑小区西排门面1号苏苑 ( 收)
彪炳史册的鹰城华夏六圣3作者 杨晓宇平顶山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诸多古代圣贤,都曾在鹰城大地上出生、生活、成长甚至魂归于斯。他们为中华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享誉千古,彪炳史册。
字圣仓颉仓颉是中国文字的始祖。生于鲁山县仓头乡仓头村的仓颉,相传为轩辕黄帝的史官。他仰观四季天象之变,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在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汉字,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造字圣人”“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淮南子》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在该书序言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辞海》仓颉条说:“仓颉可能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辞源》仓颉条说:“文字是在社会长期实践逐步产生形成的,不可能由一人创造。仓颉可能是整理文字的一个著名人物。”《韩非子》记有仓颉作书,以后就成了仓颉造字。清代所辑的《世本·作篇》中记“沮涌、仓颉作书”,“沮涌、仓颉为黄帝左右史”。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这与仓颉这一伟大人物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仓颉死后,葬于鲁山仓头,黄帝赐名仓子头。仓颉冢位于现鲁山仓头乡政府院内,冢上有仓颉祠,历代受到人们的拜谒与敬仰。哲圣墨翟,哲圣墨翟,世尊墨子,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鲁阳邑(今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当时并称显学。墨子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唯物始祖”,堪称哲圣。墨子是历史上唯一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把哲学辩证思想运用于政治、经济、科研领域,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最早把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家。以唯物论和兼爱为核心,墨子创立了一整套科学理论。主要内容涉及哲学、逻辑、政治、经济、军事和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和相关技艺等,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驾齐驱,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流派。3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门徒有数百人,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能放弃理想。由于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他一生主张和平非攻,被称为中国古代和平的使者。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匠圣鲁班

匠圣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盘、班输、鲁般。春秋战国之际楚国鲁阳邑(今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因“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他出身于世代工匠家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都尊称他为祖师。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许多器械都是他发明的。如曲尺就又叫鲁班尺,还有墨斗、锯子、刨子等,传说均是鲁班的发明。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的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鲁班还是一个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锁,机关设在里面,外面不露痕迹,必须借助配合好的钥匙才能打开。哲圣墨翟和匠圣鲁班曾同师学艺,墨翟创立墨家学说,涉足政治哲学领域。而鲁班悉心土木建筑相关机械、技术的研究发明,成为后世工匠的鼻祖。《墨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在兵器制造方面,鲁班曾为楚国制造攻城用的器械,在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在墨子与鲁班“止楚攻宋”事件之后,受到墨子的影响,鲁班不再制作战争工具,专门从事生产和生活上的创造发明,以造福于劳动人民。谋圣张良
圣张良,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王朝基业的三杰之一,字子房。《后汉书》载:“张良出生于颍川父城。”汉颍川父城即今平顶山市宝丰县张良故里在今郏县李口乡张店村,汉代属父城管辖,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祖父韩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韩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张良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先策划了震惊于世的博浪沙刺秦事件,后逃到下邳,奇遇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部西攻关中,发动灭秦战役,张良于家乡颍川引兵从刘邦,成为刘邦重大军事、政治行动的主要策划者。/楚汉战争期间,张良的一系列主张都为刘邦所采纳,后人以“长计谋平天下”评价张良,如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关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建立霸业。汉朝建立后,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宿怨雍齿,释疑群臣。高祖刘邦把张良视为建立大汉王朝的三大功臣之首,曾赞其“运筹帷幄之,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后人因张良智谋过人誉之“谋圣”。智圣诸葛亮智圣诸葛亮,祖籍琅琊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27岁出山之前,曾在平顶山地区学习、躬耕达十年之久。其父诸葛圭,曾任太山郡郡丞。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诸葛氏乃汉代官宦世家,诸葛圭又是黄巾军活动中心地区太山郡的郡丞,当然是起义军打击的对象。因此,诸葛一家也于公元188年背井离乡,踏上外逃之路。因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素有交往,诸葛一家便沿着陈宛古道而下,欲投奔刘表。诸葛一家为当时占据南阳郡的孙坚势力所阻,被迫滞留在平顶山下。在这期间,诸葛亮的父、祖染上疾病,溘然辞世,葬于平顶山下。再后来,诸葛玄也在这里病故。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按礼俗在叔父坟旁结庐守孝、读书、劳作。几年之后诸葛亮东迁至叶县东北西湖村。从西湖村,诸葛亮又迁至今方城县小史店乡石峡口,再迁南阳卧龙岗我市是在原诸葛庙村周围开始城市建设的,诸葛庙村是一个古老的文化村落,原有诸葛武侯祠,后来由祠改庙,敬奉诸葛亮及其父祖。由于兵荒马乱,武侯祠解放前夕已经破败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发现大煤田,勘探队勘查平煤一矿,就是在诸葛庙落脚的。若干年后,诸葛庙遗址被现代商业群落所占据,唯一剩下明代南京太常寺卿、叶县人牛凤撰写的《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石碑一通,留下了少年诸葛亮在我市生活躬耕的记载。这一新发现,填补了千百年来有关诸葛亮27岁前生活的空白,在史学界具有重要的价值。改碑尚在我市繁荣街原卫东区妇幼保健院院内保存。诸葛亮精通兵法、阴阳、天文、地理,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奇才。在刘备生前帮其运筹帷幄,联吴抗曹,屡操胜券。刘备托孤后,精心理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智谋过人,被称智圣。词圣苏轼词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原籍四川眉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特别是诗词创作,开一代豪放派先河,被尊为词圣。“乌台诗案”后,他受陷遭贬,出仕黄州任团练副使,继而又被“量移”汝州,数起数落历经坎坷,仙逝后魂归中原青山绿水之间。苏轼生前曾三次游历平顶山,每一次都对其人生经历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与其弟苏辙安寝玉瘗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今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苏坟寺村),加之其父苏洵的衣冠冢,合称三苏园。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携年仅20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经渑池,沿许洛古道,穿汝州郏城、襄城赴京应试。这一次,苏老泉引领二子金榜题名鹊起京师。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父子三人离川返京。次年正月走宛汴古道,第二次游历叶县、郏城苏轼、苏辙游双凫观,写诗一首。行至昆阳(今叶县县城),三苏凭吊昆阳之战古战场,苏轼写下了《昆阳城赋》,为东坡赋中名篇。后来,苏轼把此次返京途中所写三诗一赋在内的七十首诗赋,定名为《南行后集》刊行于世,这是苏轼编辑的第一本文集。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罢定州任,二次遭贬,以朝奉郎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军州事。此时其弟苏辙已到汝州任上。苏轼行至陈留(今开封东),折道汝州,与苏辙晤面,这是他第三次到平顶山。苏轼在汝州停留期间,先后观吴道子壁画,拜谒老子行宫,遍游汝州名山秀水。这一次,他欣赏了郏城钧台中顶莲花山下的小峨眉,极爱此地风光,认为堪与家乡峨眉山媲美,为自己晚年病逝前给苏辙遗书葬郏留下了注脚,并题下了《子由新修龙兴寺吴画壁》诗作;登上中顶莲花山拜谒老子行宫,以求子微“斯言有徵”;在观赏小峨眉后,喟然叹曰:“类蜀之峨眉山也”。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崩,徽宗即位,苏轼兄弟同时遇赦,苏辙隐居于许州苏桥。苏轼从蛮荒之地儋州北归,至常州暴病。他在写给苏辙的信中说:“即死,葬我嵩山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病逝于常州。苏辙最后把墓地选在苏轼亲自命名的小峨眉山下的箕形山坳里。次年闰六月,苏轼的三个儿子扶柩迁葬于郏城。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卒于颍昌,其子亦将他葬于此地,以遂兄弟“夜雨对床”之志。元至正庚寅冬(1350年),郏县县尹杨允“置苏洵衣冠瘗诸两公冢右”,实现了苏洵在嵩山以为“休息之馆”的夙愿,成为今天的三苏园。苏子不但生前三次莅平游历,更重要的是,元丰七年(1084年)正月到元丰八年(1085年)六月,苏轼从黄州贬所“量移”汝州,任团练副使,时间长达17个月。在此期间,苏轼共创作出138首诗、词,112篇文,其中不乏名篇佳作。我市的专家学者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河南省社会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苏东坡与平顶山》,并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顶山三苏文化传播公司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