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日报》获奖作品分析,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新闻传媒的竞争同其他生产行业一样,归根结底是看能否出新闻精品。地方党报一方面要担负起党的宣传工具的重任,另一方面其精神产品也要进入市场。因此,无论从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还是商品属性,都要求地方党报多出精品,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地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黔东南日报》于1959年2月创刊。多年来,报纸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立足本土实际,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成为自治州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报纸,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
从《黔东南日报》荣获中国新闻奖、贵州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全国民族报纸新闻奖的近200件作品来看,树立精品意识是打造高质量作品的关键。笔者以为,精品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策划意识是根本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播者为取得宣传最佳效果,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报道,是新闻报道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有了好的新闻策划,才会催生出高质量的产品。
多年来,《黔东南日报》一直把新闻策划作为报社采编的中心工作,每一个时期宣传什么主题、上什么栏目、怎样组织报道,都要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编辑部门每周对稿件质量、版面设计、标题制作、图片运用、稿件组合等进行评审,对好消息、好通讯、好评论、好图片、好标题、好版面进行奖励。新闻策划意识和“创优出精品”理念逐渐成为报社全体员工的共识。
2012年,报社从州委宣传部和州军分区获悉,从江县人武部自成立以来,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荣记集体二等功和三等功,被成都军区授予“全面建设先进旅团级单位”。这一新闻线索引起报社编委会的注意,几次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精心策划,集众人智慧,从不同角度判断其新闻素材,选准最佳切入点。
2012年9月中旬,社长、总编辑带领3名资深记者,与州委宣传部领导一道,深入从江县采访。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民兵组织、与基层官兵和退伍军人交流等形式,全方位挖掘从江县人武部的先进事迹。9月13日至17日,报纸在一版连续刊出《用军魂铸就精神高地》《月亮山麓军歌壮》《都柳江畔南泥湾》《服务地方急先锋 融入发展排头兵》4组系列报道,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此后的几个月,又通过策划组织,以专题报道、长篇通讯、新闻特写、图片专辑等形式,对从江县人武部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度报道,引起中央军委、中宣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宣部2013年专门行文大力宣传;《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和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及所属新闻网站等一大批中央媒体深入从江集中采访。《用军魂铸就精神高地》获2012年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二等奖。
独家意识是关键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绝招”“绝活”,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对报纸来说,就是要有独家新闻。2007年度贵州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村级民主管理难题怎么解 圭叶村一枚公章分五瓣》(原载《黔东南日报》2007年11月8日)就是一篇主题新、内容新、角度新的“独家新闻”。
2007年10月,报社记者无意中得到一条新闻线索: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公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
凭着特有的新闻敏感,记者立即驱车近7个小时赶往锦屏县,深入平秋镇圭叶村进行采访。通过与村民和村干深入细致交谈,在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后,经过精心酝酿、巧妙构思,写出了消息报道《村级民主管理难题怎么解 圭叶村一枚公章分五瓣》。
这则新闻触及了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不断探索创新的大主题,具有较强的普通性和典型性。而且,该消息抢在其他新闻媒体之前报道,成为当时的“独家新闻”。消息刊登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随着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和网站跟踪报道,圭叶村“史上最牛公章”顿时轰动全国。
创新意识是基础
创新是采写好新闻、推出精品的不竭源泉,如何使新闻报道内容新鲜、形式新颖、底蕴深厚,不仅是媒体服务社会的需要,也是广大受众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报纸要赢得市场竞争,就需要编辑记者具有创新意识,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求新意识去审视新现象、表达新内容。
新闻创新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报道形式和报道手法的不断变化。只有推陈出新,才能摆脱条条框框,让新闻活起来。创新性常常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以1986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跑在世界前面的老人》(原载《黔东南日报》1986年11月15日)为例。这篇报道新颖独特,受到业界同行的称赞。
作品中的主人公李发品是麻江县布依族农民,1986年10月初,75岁的李发品参加第19届世界老年人长跑锦标赛,获1万米长跑冠军,并刷新75-79岁组世界纪录。获悉消息后,报社记者追踪采访,与老人彻夜长谈,从中了解到比赛的许多细节,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写作形式和表现方法上,记者大胆尝试,求新求异,独树一帜。从异国的体育馆到布依族的乡间山路,从身高不足1.6米的瘦小老人到世界冠军,突出表现了老人好胜、爽朗、质朴的性格特点。
作品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尽量求新求活,突出了现场感和跳动感,真实反映了布依族山里老人的语言个性、身份特点和生活环境。
深入意识是前提
“脚底的泥巴有多少,笔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淀的情感就有多深”。记者只有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中去、到生活中去,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感受到最新鲜的变化;只有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新闻。
《黔东南日报》代代传承“脚板底下出新闻”的好传统,注重培养记者的深入意识,鼓励年轻记者去基层、去一线,接触社会、感知生活、体验劳动,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成了记者的千里眼、顺风耳,下面有什么“风吹草动”,报社总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抓到“活鱼”。
1988年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特等奖作品《乡乡出新闻》专栏(原载《黔东南日报》1988年1月1日至12月26日)就是一组用汗水写就、用脚板“跑”出来的系列报道。两名年轻记者历时300多天,共发回210篇稿件,其中半数的报道点都是过去记者很少涉足的边远乡镇,其中有近2/3的村当时没有通公路。
《乡乡出新闻》栏目开办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读者欢迎,也受到贵州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的高度评价。时任省记协主席陈健吾,时任贵州日报社总编辑刘学洙分别为《乡乡出新闻》栏目题词。《中国记者》1989年第4期刊发文章《果然乡乡出新闻》,对这次采访活动和栏目设置进行评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