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没成长,重要标准
近日,《Vogue》美国版主编、“时尚女魔头”Anna Wintour到访北京,这也是继2010年之后,“女魔头”第二次的北京之行。虽然Anna Wintour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2015年服饰学会大展”站台,但在活动期间,Anna Wintour抽空拜访了几位当前最炙手可热的中国设计师。
在看过郭培、Lawrence Xu、Masha Ma、马可、Uma Wang等几位本土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后,满心欢喜的等着求赞的中国设计师被冰山女王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我并没有看到中国设计师有什么成长!
Anna Wintour拜会的这几位设计师的确是本土设计圈里当红炸子鸡,虽然“肉质”早已不算鲜嫩,但贵在能以资深撑场。
但这几位本土设计大咖,真的能代表中国设计的水准吗?对此,笔者不以为然。
郭培、Lawrence Xu等几位设计圈里的“老腊肉”的确在本土时装圈里有着崇高的地位,但成熟的设计师品牌在收获市场赞誉和取得商业成功之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软肋:即创新动力不足。而这一点,恰恰是国际设计圈衡量一个设计师品牌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虽然中国设计圈这几年一直在大力宣扬原创设计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本土原创设计一直没有大的起色和突破。偶尔在一堆烂大街的设计里看到一两件个性的作品,还经常身陷抄袭门。是本土设计天生缺乏创新基因还是本土设计创新氛围不足?
从国际设计圈的时尚规则来看,每年的创新设计多由高定品牌来驱动。虽然每一季高定品牌的秀场作品都让笔者看得云里雾里,不知这是谁能hold住的嫁衣?但为高冷而生本就是高定品牌的存在准则,它们从来就不是大众审美的迎合者,而是时尚潮流的规则制定人。
在你还为VERSACE的露臀装寻找合适穿着场合而头疼不已时,其某些创新点可能已经被某些高街品牌所借鉴,变身为下一季产品中的印花或者拼接设计。而John Galliano每一季所发布的带有鲜明复古情怀的像歌剧戏服的作品,从来不是为普罗大众们的变装PARTY所准备的,它秀服里的花边设计、复古印花面料、精美刺绣等设计,你可能会在3个月后,ZARA、TOPSHOP及H&M的当季新款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我们缺少的就是能被商业化品牌所借鉴和转化的原创设计。当然,现阶段,要求中国设计圈出现国际时尚的潮流鼻祖绝对是强人所难,但在被商业化严重腐蚀的本土设计圈中,我们的原创设计至少不能被高街品牌带着跑。
很多设计师品牌都习惯用资金困难作为品牌商业化设计的挡箭牌,但资金问题是全球设计师品牌共同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纽约还是出现了亚历山大·王、JASON WU这样的新生代设计力量,日本也有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设计品牌。而中国要出现能代表本土设计水准的创意作品,就不能拿生存作为品牌商业化的借口,要拿出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和勇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