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4-6-29 12:10:21

晒“潮爸”岁月照 摄影师观察:上海父亲生活中尤其细腻

http://i2.hexunimg.cn/2014-06-12/165621597.jpg  东方网6月12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在你的人生电影里,父亲是主角还是配角?在这部历时几十年的漫长电影里,父亲的形象是否发生过改变?日前,新闻晨报携手大申网、徐汇区政府共同发起的父亲节晒父亲今昔对比照征集活动收到了大量爱意满满的照片。看着照片中一张张年轻帅气的面庞,历经岁月洗礼,逐渐变得皱纹堆积、黑发到白头;读着网友用心讲述的一个个关于父亲的感人故事,“父爱”二字立即变得丰满、立体起来。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里问何日报……”天下父母恩,一样深;儿女心,一样亲。本周日是父亲节,谨以本专题献给普天下的父亲们,感谢他们这么年来爱得无私,爱得深沉!也衷心祝愿我们的父亲:健康、愉悦、平安!http://i1.hexunimg.cn/2014-06-12/165621598.jpg李丹8岁时与父亲、母亲合影
  距离阻不断书信传达父爱  “父亲年轻时略瘦、皮肤黝黑,但绝对是个潮男。”这是李丹对父亲的评价。为了体现这个“潮”,她特别挑了一张父亲烫了一头卷发的照片给记者看。“这张应该是1990年或者1991年拍的。那时卷发很流行,老爸身穿一身中山装,脚蹬一双牛皮风凉鞋,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潮爸了。”  李丹告诉记者,她出生在崇明,出生那年父亲为了提供给他们母女更好的物质生活,来到上海(指上海市区)打拼。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市区和崇明之间的交通和通讯都极为不便,坐船走一趟要一天的时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只能一个月回家一趟。但距离的阻隔、相处的短暂,并没有影响李丹父女两人的关系。因为父亲经常用书信的方式来传递对这个家、对女儿的关爱。而且,每次回到崇明,父亲必定伸开双臂,用他温暖的大手紧紧地把李丹搂在怀里。因此,虽然父亲不常在身边,但李丹总能从诸多细节中强烈地感受被父亲关爱的幸福。  让李丹印象深刻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六·一”儿童节。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无法回到崇明陪她过节。本有些小小遗憾的她,没想到“六·一”当天竟收到了父亲从市区寄来的音乐卡片,上面写着:“希望我的女儿节日快乐!好好学习,天天进步!”那是她第一次收到父亲寄来的贺卡,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周围的同学看了,也都很羡慕,这更让她的满足感倍增。  回到家,李丹正要跟母亲分享这份意外的惊喜,结果惊喜再次来袭。原来,父亲不仅给她寄了贺卡,还托隔壁邻居从上海带回一份礼物—一支红黑相间的钢笔。李丹瞬间被幸福淹没,她说那是她过得最开心的一次儿童节。  如今,时间悄悄改变了父亲的容貌,他的鬓角多了几丝白发,眼角多了几道皱纹,但在李丹心里“潮爸”却是越来越有魅力了。因为父亲是做工程管理的,经常要跑工地,李丹特别不放心他的身体。在即将到来的父亲节,她希望给父亲提个醒,让他不要太操劳,保重身体,健康年轻。http://i7.hexunimg.cn/2014-06-12/165621600.jpg徐文父亲年轻时的军装照http://i0.hexunimg.cn/2014-06-12/165621601.jpg徐文父亲最近的照片
  为我们,父亲放弃了很多  在征集来的所有照片中,徐文父亲的一张黑白照片让人印象尤为深刻。浓眉大眼,身着军装的他,只有一个字—帅!  徐文透露,帅气的父亲是一个特别具有包容心、特别顾家疼人的男人。“如果不是为了我们,其实父亲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她说,“爸爸当过兵,在部队表现不错,有提干的可能,但为了家庭,他选择回到地方。他原本是汽车兵,到地方上他的技术还是挺吃香的,可因为妈妈说开车危险,他就去了厂里从工人做起。做事认真的他很快在厂里做到了车间主任。可后来妈妈生下了我们双胞胎姐妹,因为在我们上面还有一个姐姐,三个小孩让妈妈顿时忙不过来了。为了我们,爸爸又放弃了在厂里的职务,重新做回一个普通的工人,把时间和精力都留在了家里,照顾我们。”  对于三个女儿,徐文说父亲真的是宠爱有加。结婚前双手不沾阳春水的父亲,为女儿渐渐练出了一手好厨艺。三姐妹读书时,他每天早早起来,问三姐妹要吃什么早餐,三姐妹经常是三个人三种口味,这位老爸依然是乐呵呵地跑出去,按女儿要求一一买回来。http://i1.hexunimg.cn/2014-06-12/165621602.jpg李岩父母十几年前的合影
  正日子要说声“爸,我爱你”  李岩说参加这次照片征集活动后,才发现自己身边连一张父亲年轻时的照片也没有,而父亲近期拍的照片里一张跟自己的合影也没有。“太多算不上理由的理由,让自己错过了很多记录与爸爸美好回忆的瞬间!还好,一切都不晚。因为这个活动的提醒,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等爸爸来,我要和他拍好多好多的照片!”  说起父亲,李岩脑海中浮现的影像就是一个敦厚的身影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从小到大,都是父亲给她做饭、洗衣、辅导功课,所以她跟父亲很亲昵。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慈父也有严厉的一面。“还记得爸爸第一次打我,也是仅有的一次,是我不小心撞倒了邻居家的小孩儿。我因为害怕没有道歉也没有扶起他就跑回家,爸爸看到了让我去道歉,我不肯,爸爸就用毛巾狠狠地抽了我。我当时的心情又羞愧又难过!第二天我向邻居道了歉,这之后心情很神奇地变得平静起来。这是爸爸教会我要勇于承认错误。”李岩说。  如今,父亲的脸上布满皱纹了,身材也越发富态了!不过,这样的父亲居然变得比以前更粘女儿了,偶尔还会因为女儿打电话先找母亲而吃醋。如果第二天李岩再特意给父亲打个电话,他就会特别开心。  还有三天就是父亲节,李岩计划在节日当天打电话跟父亲说句:“爸,我爱你!”她透露之前从来没有跟父亲说过这么肉麻的话,不知道父亲听了会不会开心得哭了,又或许他会不好意思地说句:“臭姑娘!”  不过,一想到要第一次跟父亲说我爱你,李岩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她说虽然跟父亲关系很亲昵,但中国传统的家庭还是不太会把爱挂在嘴上。“大家心里都明白,就是不会说出来。其实,爱还是要勇敢地表达出来的。”http://i5.hexunimg.cn/2014-06-12/165621604.jpgSunny8岁时与父亲等合影
  我上大学后,父亲变得粘人了  对于父亲,Sunny表示只能用“神经大条”来形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父亲都不知道她的生日是哪天,不知道她到底在读几年级,甚至不知道她到底几岁了。“我上初中的时候,他以为我上小学,我上高中时以为我上初中。一直以来,父亲与我的交流都很少,似乎总游离于我的生活以外。”她说。  这样的情况却在Sunny上大学时慢慢发生了变化。2006年夏天,她考上大学。送她去异乡上学的那天,父亲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火车、挤公交,还有漫长的步行。可一路上,这个以前看起来对女儿不太关心的人却坚决不肯让女儿提一点东西。当学校的一切都安顿妥当,父亲转身离开时,Sunny望着父亲的背影,突然感觉到父爱的深沉,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自从自己离开父亲身边后,Sunny发现父亲突然变了个人似的,经常打电话来关心她的学习、工作情况,询问她是否跟同学、同事相处融洽,担心她在外面受委屈。“现在,我爸给我打电话比我妈还勤,各种关心和问候。”  这些年,在外上学然后留沪工作,Sunny渐渐发现,父亲一年一年地老了。每一年回去,她总能发现父亲头上又多了一些白发,这让她感到心疼。  去年,父亲来上海,一家人就近又去了浙江宋城游玩,在那里童心未泯的父亲非要跟孩子们一起坐旋转木马。“我知道他是想珍惜和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想多融入我们的生活,因为如今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确实太少太少了。于是我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一张照片,是不是很有爱呢?”Sunny问。http://i9.hexunimg.cn/2014-06-12/165621605.jpg2003年,黄新炎抱着初生的女儿站在新房里
  摄影师观察:上海父亲生活中尤其细腻  在弄堂口给儿子剪头发的父亲,怀抱着襁褓中婴儿的父亲……在摄影师陆杰的这组镜头下,父亲成了主角。“父亲做得多、说得少,上海父亲生活中尤其细腻。”陆杰如是评价。而他跟踪拍摄了16年的一位父亲黄新炎,也向记者透露了其独特的教育观念。  摄影师:父亲做得多,说得少  “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型城市,城市中的每一份子都是建设者,其中很多人还有另一个身份—父亲。”陆杰告诉记者,在他30年拍摄的20多万张上海纪实摄影作品中,有七八十组照片都是关于父亲的。他挑选了几张父亲主题的老照片给记者看,“照片里有老上海人,也有新上海人,但对家庭的那份感情却都在镜头前表现得真真切切。”  在陆杰提供的一组照片中,有两张记录了一对父女的成长。父亲叫黄新炎,女儿叫悦悦。一张拍摄于2003年,黄新炎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家里可谓是“家徒四壁”;另一张拍摄于2009年,黄新炎抱着长大了的女儿在做游戏,两人笑得非常开心。“我从1998年开始跟踪拍摄这个家庭,一直到现在已经有16年了,可以说亲眼见证了他家的变化。”陆杰告诉记者,当年他陪同黄新炎从医院里将女儿接回家中。那时黄新炎刚买了新房子,几乎没有装修,条件比较简陋。黄新炎抱着女儿不舍得放下来、一直低下头看怀中的女儿的这一幕被陆杰用相机捕捉了下来。“后来他家女儿长大了,他家也开始走向正轨,房子装修好了,现在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  陆杰在“扫街”过程中,时不时总能被一些父亲的举动感动。“有张照片是弄堂里,有个爸爸在给儿子剪头发。另一张是上海发大水时,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孩子,费力地在积水中骑行。”陆杰说,相比于母亲,父亲的角色更多践行在“做”而不是“说”上,很多父亲都是在不动声色中为子女的成长“铺路”。“如果说上海爸爸的特别之处,我觉得应该是在生活中尤其细腻吧。”http://i8.hexunimg.cn/2014-06-12/165621607.jpg2009年,黄新炎和女儿开心地做着游戏
  母亲管学习,父亲管生活  记者联系上陆杰所拍的黄新炎,他是一名新上海人,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发展,现在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名教职员工。41岁的他有一位12岁的女儿悦悦,今年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我们是典型的三口之家,悦悦的成长全靠我们夫妻二人,没有麻烦祖辈。”黄新炎告诉记者,他家出身在农村,父母从小对他都是“放养”状态,受此影响,他对女儿的教育观有些与众不同。“我觉得小孩子还是晚些开发比较好,当你不知道孩子的天赋时,贸然"开采"反倒会造成不良后果。我还是比较赞成适当"放养"的,当然现在城市生活比较难做到。”  黄新炎对女儿最大的期望就是健康快乐,不赞成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过这点我跟妻子有点冲突,她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让女儿参加英语、奥数等补习班。”虽然教育观念有差别,但是对女儿的爱却是一致的,最终夫妻俩决定,妻子负责悦悦的学习,学习之外的所有时间由黄新炎负责。  “我在女儿学习之余尽力带她多接触社会。”黄新炎经常带着悦悦去逛街,和街坊邻居搞好关系。如今,他女儿几乎认识附近超市的所有收营员,见到拉面馆的小女孩还会叫声“拉面姐姐”。“从小这方面的锻炼,让她性格开朗乐观,见到陌生人也不会怯场。”  充裕地陪伴了女儿成长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黄新炎有半年时间都在外地出差,但是一旦回到上海,他会推脱掉几乎所有应酬,下班后安心在家陪女儿,“应该说陪伴女儿的时间是充裕的。”  充裕的陪伴时间让他见证了女儿成长的每个瞬间。“妻子生产完在休息时,我从护士手中接过悦悦。当时由于生产时受到了挤压,她的头部有些扁平,但在我眼里,她还是那么完美。”黄新炎谈论起女儿的成长,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女儿要上幼儿园时还不会系鞋带,他就花了一整个下午教她。女儿因为学不会哭闹,他依旧一遍遍耐心地教,四五个小时之后,女儿终于会自己系鞋带了。女儿五岁时学骑自行车,黄新炎将她小时候的自行车两个辅轮拆除,剩下两个主轮,一边扶着一边教她骑,两个星期后,女儿终于可以独立骑车了……  如今,悦悦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女孩,经常能让黄新炎感到骄傲。“我们家还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表达情感比较内敛,不过她能记住我生日,还会手绘生日贺卡送给我。”黄新炎告诉记者,悦悦今年参加了几场小升初考试,但是被几所“名校”刷下来,不过她没有因此沮丧,反倒是每天中午开始自觉背英语单词,努力赶上成绩好的同学。“我觉得她真的懂事了很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晒“潮爸”岁月照 摄影师观察:上海父亲生活中尤其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