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发表于 2014-6-29 13:36:11

《心香》江山文学天涯社团春季征文小说类一等奖

作者:兰心
【一】
山城初秋的傍晚,云幕低垂,残阳如血。
晓雅望着窗外,想着昨夜的那个梦,梦中父亲正和她面对面的说着话,忽然父亲的身后好像被磁石吸引着,缓缓的离开地面,父亲向她伸出手,她想抓住父亲,却怎么也够不着,眼看着父亲卷在一个巨大的漩涡中,一下子就不见了,惊醒之后,无法入睡,心中隐隐不安。
一想到父亲,晓雅就心疼的不行。
晓雅的父亲今年70岁,60岁那年得了胆囊炎,第一次发作时把全家人都吓坏了,而父亲却忍着疼痛笑着说:“没事儿,消了炎就好了。”果然,打上止痛针、输上抗菌药,第二天疼痛就减轻了很多,一个星期就痊愈出院了,出院后自己再弄点小中药吃吃,还别说,大概有5年的时间没发病。5年后父亲的病就没那么乐观了,几乎每年都发作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痊愈的时间都要比上一次长,父亲发病时那痛苦不堪的样子,晓雅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医生说这种情况不能再保守治疗了,应该及时手术摘除胆囊,可父亲就是不同意手术,他说每年都体检,自己身体哪都没毛病,一个小小的胆囊炎,保守治疗完全可以。宁可忍受一次次病痛的折磨,身为医生的父亲就是不选择做手术,晓雅明白了,父亲是惧怕手术的,这与他是不是医生或许有关,也或许无关。
今年开春的第一天,父亲胆囊炎又复发住进了医院,经过治疗好转后,回家还没到两个月,又住进了医院。第三次住院的时候,消化内科王主任当着晓雅的面对父亲的说:“李教授,您70岁的高龄,胆囊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反反复复发作,用药只是缓解,不能治愈,而且会一次比一次重,它就像拴在你身上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有爆炸的危险,只有做胆囊摘除手术,才能彻底治愈,不然再发作的时候,不仅仅是痛苦,如果引发合并症,那就可能有生命危险了。如果您同意做手术,我直接给您转入外科,您看行吗?”
“还是不想做手术。”父亲眼巴巴的看着主任。
“我真的不是和您开玩笑,如果不做手术,下一次再犯病有可能会殃及胰腺,到时候引发合并症,真的很危险。”王主任严肃而又关心的说。
    “那给我联系外科主任好吗?”父亲说。
王主任:好的,我这就给您联系张主任。
父亲:选择什么样的术式呢?
王主任:现在一般都选用微创手术,不知道您这种情况,外科是怎样的手术方案。
父亲:我不想用微创。
王主任:那等张主任来了,您和他说。
晓雅记得,外科张主任来的时候,并没有详细询问父亲的病情如何,只是象征性的问了问,然后说:“做吧,用微创手术,身体恢复的快。”
父亲:我不想用微创,还是做剖腹手术吧。
张主任:剖腹手术恢复的多慢那,还是微创手术好。
父亲:可剖腹手术直观,相对比较安全吧?
张主任:这个您就不明白了,我们已经做过不少病人了,都挺好的,您就放心吧。
几个月来一次比一次更加疼痛的折磨,真的是到了无可忍受的程度了,最后父亲终于同意做手术了。但是手术前的那几天,晓雅还是从父亲的话语中听出了惶恐和惧怕,那不安的眼神是无可奈何的、是无助的,那一刻,晓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
【二】
晓雅的父亲1946年参加革命,在部队和地方抢救、诊治过无数的伤员和患者,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响应国家到最艰苦地方去的号召,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孑然一身来到了塞外山城,24岁就担任了县医院院长,后又调到市里担任联合医院技术院长。50年代省冶金系统在塞外小城南部开采矿山,晓雅的父亲又被派往大山深处创建矿山医院,并担任医院院长。那里远离市区、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生活艰苦可想而知。最艰难的是工作场所简陋,医护人员缺乏,面对一系列的难题,晓雅的父亲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按照上级的安排,毅然挑起重任。他精湛的医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仅得到了矿工的信任和称赞,就连十里八乡的农村人也都慕名而来。
那个年代的矿区没有楼房,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平房,不管是横着盖的还是竖着盖的房子,都是一户连着一户,像摆放的一个个火柴盒。最早的时候晓雅家正门前是用板皮围成的院子,院子里有一个木门,家里没人的时候或晚上睡觉时,都要把门锁好。而临街的窗前是用一根根木棍加固成的围栏,围栏距窗子有4多米宽的距离,那片空地不但成了晓雅家的菜园子,更是她与父母嬉戏玩耍的地方。每到春天种菜、摘菜的时候,父亲总是叫上她,这时候的晓雅,就会提一只小桶、拿上水舀子跟在父亲后面,学着父亲的样子,撒菜籽、上浮土、浇水,玩的不亦乐乎,爷俩不时对视、微笑,那情景深深地刻在她幼小的心上。
那个菜园子有一个形同虚设的小木门,那个小门不上锁,而是用铁丝环上的,随便谁都能打开,有几次晓雅发现她家的菜被人偷了,闹着要上锁,可她父亲和母亲坚决不允许,晓雅为此不解,大为不快,直到某一天的深夜,急促敲窗子的声音把晓雅从梦中惊醒……
“李大夫,李大夫,我家孩子病了,值班大夫出诊了,您能去看看吗?”紧接着又说:“我是南沟大队的社员,离你家挺远的,您能骑车子去吗?”窗外的声音急切有些颤抖。
“老乡,你别着急,我这就去啊。”晓雅的父亲一边穿衣服,一边安慰着那个人,这时,她母亲也起来了,非常麻利的准备好手电、检查医药箱、递上自行车钥匙,因为晓雅的母亲也是医生,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在母亲身上也发生过无数次这样的事,只不过那时她太小,睡的又死,根本不知道夜间发生的那些事儿。
事后才知道,那个孩子得的是大脑炎,由于晓雅父亲及时赶到,根据病情又做出了准确诊断,并且为那个孩子向矿里申请了救护车,亲自送往市里的附属医院救治,那个孩子在接受正规的治疗后,很快痊愈回家了,没有落下任何后遗症。从此,晓雅知道了那扇虚掩的小木门,是为方便病人深夜找父母而留下的生命通道。
晓雅的父亲曾被错化为右派,撤销了院长职务,当权派为了让他接受改造,不让从事自己所学的外科专业,而是让他去干针灸理疗、按摩推拿工作。在政治上、工作中虽然遭受到不公平对待,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但他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不怨不恨,很快投入到钻研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中。因底子好,有这方面的天赋,又私下拜师学习,没用多长时间,他在针灸理疗、按摩推拿这方面很快有了名气,经常有市里的患者慕名而来。
我们常常说,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洁白的纸,而在这张纸上涂画第一笔色彩的人,就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晓雅的父母用身教潜移默化地规范了孩子的品行。
晓雅的哥哥比她大13岁,是下乡知青,天资聪慧,遗传了父母的基因,热爱医学,跟父亲学会了针灸理疗、按摩推拿,插队期间,谁家一哎呦一皱眉,他背上红药箱就行走在太阳下、月光中,深受村民喜爱和赞誉。返城后,在市钢厂医院中医科工作,后被保送到省中医学院进修学习,很快就在钢厂小有名气,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听患者说,不是你值夜班,只要找到你,你从不推脱总是及时出诊,第二天还要上正常班,你是怎么想的?”当地报刊记者采访时这样问她哥哥。
“没怎么想,我父母就是这样做的。”晓雅的哥哥轻轻的说,憨憨的笑。
晓雅大学毕业后,在一所高校担当大学生辅导员,她对学生和蔼可亲,一心为学生服务,学生们把她即当做老师,又当作朋友。
一天深夜,班干部打来电话说一个叫燕子的女同学肚子痛得厉害,已经送到医院。晓雅二话没说,带上钱打车直奔医院。交钱、取药、安慰学生,向医护人员了解情况,忙的她满头大汗,等那个学生病情平稳下来,她才长出一口气。
“亲,别怕,没事了,好好睡一觉,明天早上我给你送早饭,想吃什么?”晓雅拉着燕子的手微笑着说,亲切的目光和温柔的语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那个学生的亲戚呢。
第二天早上,当晓雅提着饭盒,把鸡蛋、小米粥、小笼包和咸菜送到病房时,燕子眼圈红了,只说了一句:“老师,谢谢你。”眼泪就掉了下来。后来她们成了师生朋友,直到现在燕子一直和晓雅保持联系。
【三】
父亲的手术安排在今天上午十点钟,晓雅5点就起床了,想着早点去医院陪陪父亲,缓解一下他术前紧张心情。她简单梳洗一下,看看时间还早,就上网搜集胆囊炎术后饮食调理等方面的信息,等父亲手术后,好好为他调理一下饮食,让父亲早日恢复健康,她一边这样想,一边搜索着。
6点钟的时候,哥哥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到医院了
晓雅赶到医院时,哥哥已经帮助父亲完成了洗漱。
晓雅坐在父亲身边,握着他的手说:“老爸,医生说,这是个小手术,没有危险,而且是微创手术,身体很快就能恢复,别怕哦。”
父亲微笑着:“都到这时候了,我已经不害怕了,再说又是个小手术,一会儿告诉你妈,就说我好着那,你们也不用担心,用不了几天就出院了。”
晓雅和哥哥就这样陪着父亲,一直到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来接父亲,他们一直跟到手术室,一路上与父亲说着话。
快到手术室的时候,父亲像个孩子调皮的说:“我要尿尿。”
护士都笑了:“李教授,到手术室也能尿尿。”
晓雅和哥哥知道父亲这是紧张的,他俩的心都疼了一下。
到了手术室的门口,晓雅俯下身子拥抱了父亲,在他的耳边轻轻的说:“老爸,别怕,我和哥哥就在外面等你,你一出来就会看见我们。”
父亲没说话,只是微笑着向他们哥俩打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在互相注目中,父亲被推进手术室。
晓雅和哥哥在手术室的外面等待着,计算着手术时间,俩人还计划着等父亲病愈后,带着老爸去观光旅游。
万万没有想到,当他们的父亲从手术室推出来的时候,面容痛苦,脸色苍白,晓雅担心的问医生,被告知手术顺利。
父亲从手术室出来,被推进病房监护室,医生交代了一下,说有什么事情赶紧叫他们。
一个小时之内,父亲疼痛的一直咬紧牙,面部表情非常痛苦。晓雅和哥哥看着不对劲儿,赶紧去找医生,医生过来看看引流袋,看看父亲,然后说正常,就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晓雅发现引流管不断的从腹腔引出血块和鲜血,再看父亲有些神志不清,赶紧又去找医生,这时候父亲的血压快速下降,医生检查后马上通知张主任。等张主任赶来后,父亲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医护人员马上把他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晓雅和哥哥的心悬在了嗓子眼。
【四】
    晓雅和哥哥在“ICU”外面焦急地等待着,哥哥一会儿坐在地上,一会儿起身身来回走动,一会儿把耳朵贴在抢救室的门上听听。而晓雅一动不动的站在门口,看着护士一次一次的往抢救室里送血浆和血小板,当那个护士再一次把血送进抢救室出来的时候,晓雅一下子抓住她的手问:“我父亲,怎么样了。”那个护士同情的看着她说:“别着急,会好的。”
于是,晓雅和哥哥盼望着,盼望着就在下一刻,就在下一秒,那扇门打开的时候,传出来父亲脱离危险的消息。
“李教授大出血,现在应该马上剖腹手术止血,也许……对不起……我。”张主任面带歉疚,说话声音低沉,有点乱。
“啥?早上进手术室的时候还有说有笑的,到这会儿你说人不行了?准是你们手术的时候碰破了大动脉,不然怎么会大出血。”晓雅和哥哥有几乎同时说出了这样的话,说话的声音有些失控。
张主任: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如果你们同意手术,赶快签字吧,别耽误时间了好吗?。
于是,晓雅父亲昏迷中再一次送进手术室。
手术进行到第二天早上7点多钟,从手术室推出来的父亲还在昏迷中,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直接又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晓雅和哥哥的心都要碎了。
“你父亲输了将近100000ml的血,现在血总算是止住了,但还没有脱离危险,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医生向家属告知病情,并告诉因为要鼻饲,每天送四次流食。
从那天开始,晓雅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变着样的、交替着为父亲做鸡汤、鱼汤、蔬菜和果珍等营养丰富的流食。她期盼着父亲身体壮实一些,再壮实一些,好与病魔抗争到底,她坚信父亲一定能战胜病魔。
然而,晓雅的父亲,因为第一次手术碰破了肝动脉而大出血,第二次剖腹止血又造成判断失误,以为不能活了,竟然没给压迫血管的纱布流留出口,10天之后又进行第三次手术取纱布,这期间,晓雅父亲所忍受的折磨与痛苦无法想象。极大的身体消耗和损伤,他的父亲最终没能扛过严重的感染,造成败血症,在与病魔抗争了两月后,带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对亲人的留恋,驾鹤西去。
一个小小的胆囊摘除手术,竟让父亲遭受了无法想象的折磨和痛苦,而且是两个月啊!全家人真是后悔死了,心疼死了,为什么不去北京大医院治疗,为什么不听父亲的做剖腹手术,全家人欲哭无泪。
当医护人员从抢救室推出父亲的时候,晓雅走上前,看到父亲慈祥的面容很安详,就如同睡着了一般,只是眼睛和嘴有些张开。她摸摸父亲的脸,还像前一天给他洗脸时那样软,摸摸父亲的手,也像前一天给他洗手时那样瘦,只是浮肿消了,不凉,还有余温。“爸爸,爸爸”,晓雅下意识的叫了他几声,他没有答应,只是静静的躺在那里寂然不动。这时晓雅才明白,原来生死相隔是这么近,又那么远。
悲伤再也抑制不住,她一下子跪倒在地,默默无声,任由眼泪簌簌而下,白日哀的徘徊,夜晚痛的茫然都在膝边流远。
出殡的那天已经是初冬,漫天飘着雪花,哥哥打着幡,站在车上,眼泪结成了冰,冻在睫毛和脸上,而晓雅没有哭,她默默的撒着纸钱,直到看着父亲化作一缕青烟飞走她都没有掉一滴眼泪,送葬的人说,晓雅一定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后来,哥哥在晓雅的博客中看到她写下的一首小诗,令他唏嘘不止。
《初冬的雪》
父亲和我永别的那天
你和你,布满了天空和道路
从此,我便不敢看你
我怕一睁开眼
那滴泪会淹没整个城市
【五】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晓雅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但她对父亲的思念与日俱增,父亲的音容笑貌时时出现在她眼前,想想父亲不平坦的一生,想起父爱的点点滴滴,想起他最后遭受的折磨,晓雅的心生疼、生疼的。
父亲一周年的那天,晓雅想给天堂里的父亲写一封信,想告诉父亲,晓雅想他,想问问父亲在那边过得好不好。可几次提笔,泪水都模糊了双眼,总是没能成文。
今夜,一束月光从窗帘的缝隙中挤了进来,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种灵魂上的碰撞,晓雅轻轻的拉开窗帘、推开窗子,清辉如水的月光一下子就洒满了整个窗台,她知道父亲一定正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她。
于是,晓雅把所有的回忆都融入月光中,把所有的思念都渗透到月光里,方块键盘唱着凄婉歌,《心香一束祭父亲》终于变成铅字,从晓雅的指尖倾泻而出。
“亲爱的父亲,一年前那个风急雪寒的初冬夜晚,您带着对亲人的依依留恋和深深的牵挂,带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和渴望离开了我们。一年的时光,365个日日夜夜,您在天堂那边还好吗?有没有孤单寂寞?
父亲,每个夜晚,我都会点燃一束心香静静地想你,总想写下爱你、念你、颂你的诗篇,但每一次那燃起的心香都会被泪水打湿,总是无法让心语跃然纸上……
今夜,打开窗子遥望天空,我在想:父亲,此刻您也在看月儿的脸吧?要不然今晚的月光,怎么会如此善解人意的洒满窗台……遥相祝福,遥诉相思啊!
亲爱的父亲,您1946年参加革命,在部队里抢救过无数的伤员,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24岁的您就担任了当时凌源县的医院院长,此后,您工作过几家医院,一直担任院长和其他职务,直到错划为“右派”。平反后您调入这座小城的医学院校,创办了省级刊物《医学院学报》,撰写了很多指导性的学术论文,为作者修改、指导、审评大量的专业论文和晋升文章,所办刊物多次荣获奖励,得到上级主管部门、作者、同行和各级领导的好评,您个人也获得了诸多荣誉,我为有您这样优秀的父亲感到骄傲和自豪!亲爱的父亲,您满腹经纶但从不炫耀,您博才多学但从不自满,您视病人如亲人但从不计较个人得与失,您遭受了屈辱但从不怀恨在心。您的一生经历了挫折、艰辛、屈辱和坎坷,走过了不平坦的人生之路…….
亲爱的父亲,一年前您是和我们说着、笑着进入手术室,去做一个小小胆囊摘除手术的,我还记得当手术室的大门即将关闭的时候,您突然抬起手,冲着我和哥哥微笑着打出了“V”的手势,我们坚信身体健康、乐观开朗、风趣幽默的父亲一定会平安的走出这扇生命之门。然而,当那扇大门打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怎么样的您啊:面色失血、面容痛苦,昏迷和清醒伴随着您,我们呼您、唤您,和着泪水一声声、一句句,那一刻您那温暖的大手变得冰冷……在输了大量的鲜血之后,抢救了7天7夜的您竟然苏醒了,但我们父女无法时刻相见,因为“ICU”危重病房要在规定时间才能探视,不能亲自照顾、伺候您,我们内心是何等的痛啊!
    那天,您清醒了许多,当我戴着口罩来到您的身边,给您擦脸、按摩的时候,您示意我摘下口罩,我说感冒了,别传染给您。您摇摇头让我拿笔和纸,然后为我把脉,并为我开了一剂中药方,嘱咐我按时吃药。看着您尽量保持呼吸平衡,为写清楚中药的名字,尽量不让手颤抖,当我接过药方的时候,上面的字已经被我的泪水浸透成一朵朵小花,那张小小的药方散发出的何止是您的体温和味道,那是爱、是暖啊。突然,您一下子抓住我的手,紧紧地、紧紧地,那么有力,然而却是微弱的说:生命不能自己主宰。我亲爱的父亲,您的一生医治好了那么多病人,然而却挽回不了自己的生命,这让我心痛得无法呼吸,走出抢救室我再一次泪水长流。
此后您更多的时候处在昏迷中,严重的感染让您在经过了两个月的顽强抗争之后,终于您累了、倦了,松开了生命的绳索。.
亲爱的父亲,初冬的寒冷让我如此怀想您的温暖,这温暖涌遍全身,一如冬日里的暖阳……
    亲爱的父亲,女儿的泪水和着键盘的声音同时落下,愿您在天堂里过的快乐、安宁!”
    此时的晓雅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推开窗子,遥望天空:“爸,晓雅想你啊!”她喊道。
   “女儿,别哭,哭坏了身子,爸爸不是告诉过你吗?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不要悲伤哭泣,太想我的时候,就拿出我喜欢的那些书,抚摸着那书就像握着爸爸的手。”父亲慈爱的声音从天籁中传来,那么真实,那么温暖。
于是,晓雅把父亲生前喜欢的那些书,以及那张留有父亲体温和味道的药方紧紧地拥在怀里,就像拥抱她久别的父亲。
【编者按】这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写在父亲离去的一周年。父亲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如此的清晰、鲜明。晓雅的父亲是个老革命,战争时期就诊治过无数的伤员,解放后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塞外山城,没有怨言,没有退缩。为了方便病人能及时救治,他甚至不顾家里东西被偷,也不愿锁门;到了文革时期,却被划为右派,他还是不怨不恨,认真学习针灸、推拿,成为名家。而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他的两个儿女都继承了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但是不幸还是降临到好人的身上,他虽然救治了数不清的病人,但是却对自己的疾病无能为力。他也担心,他也害怕,因为他是医生,他知道如果医生不认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他还有那么多亲爱的家人,他还想和他们更长久地享受天伦之乐,但是最后他还是表现的像个病人一样,选择尊重、相信医生,放弃自己的主见,接受医生意见。还不忘安慰两个儿女,让他们放心,说这只是一个小手术。作者通过对“父亲”在不同时期的一些小事、一些和“女儿”之间的对话,通过儿女所做的一些事情,用平实无华、自然的话语娓娓道来,一个无私、乐观、大无畏、明事理、充满父爱、高大的医生父亲形象生动跃然纸上,而女儿“晓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也都在“心香”中,“在每个夜晚,我都会点燃一束心香静静地想你”。谢谢作者为我们大家奉献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怀念父亲的文章。问好作者!佳作推荐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香》江山文学天涯社团春季征文小说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