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成人组特等奖 有一种爱,四季芬芳
三叔家向阳的小院落里,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春风料峭的时候,菜园里齐整的葱苗已一畦畦地冒出了寸把长鲜嫩的绿叶儿,蛰伏了一冬的苹果树也一圈圈地绿润起来,尖尖的芽苗勇敢地较量着强劲还寒的春风。还有院中的杏树,早已昂然地缤纷着春光。无论如何,谁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不是么!为什么说是小院落呢,那是因为与之相连的一幢四合院似的新砖瓦房,宽敞大气,窗明几净,屋檐开阔。但屋内温度却太凉,尤其是冬天,奶奶怕冷,会很难捱的。后来,三叔特意在紧靠上房的西墙外,盖了三间略矮一些的屋子,还专门设计了洗手间,方便奶奶日常生活之用。三叔三婶陪奶奶住一个屋,随时照应着。每天清晨,金色的阳光便直射进这一溜整齐又敞亮的屋子里。若天气晴好,奶奶会挪动小脚下炕,拄着拐棍坐在屋外的窗前,眯着眼晒太阳。这是多么宁静而珍贵的岁月记忆啊。阳光下的奶奶,头戴一顶黑丝绒帽子,和蔼的脸庞越发慈祥。她时而嚅动着没有牙齿的嘴巴,时而把目光投向前方的果园里,搜寻在园子里或种菜或锄草的三叔的身影。即使有蚊蝇嗡嗡地在她眼前闹腾,或是成双的蝴蝶翩翩飞过,奶奶只是摆摆手驱赶几下,并不影响奶奶享受这安闲的时光。三叔是个喜欢养花种草的人,院里院外的空地上,种着各色花卉。每至春末夏初,红的、黄的、白的牡丹就开始怒放,奶奶窗前的芍药,也一片火红。再往远处,果园里粉嘟嘟的杏花一树一树地绽放,洁白的梨花也紧赶慢赶地露出了纯情的笑靥。从春到秋,整个小院里都有不同品种的花儿次第开放,清悠的花香弥漫着,沁人心脾。一天中总有一些时间,奶奶会拄着拐杖,从屋内到屋外,从花园到果园,转腾着,察看着,仿佛退休的警察习惯了巡逻一般,迈着“三寸金莲”似的小脚,咯噔咯噔地走走看看,自个儿咕噜着,念叨着,兀自走向岁月深处。奶奶和爷爷一生养育了五双儿女,爷爷早年在乡上上班,家里磨面做饭,洗衣纳鞋,种收庄稼,锄草耙田,几乎都是奶奶一个人包揽着。奶奶总是蹬着小脚“咯噔咯噔”地不分白天黑夜地忙活着,饥馑年月里的生活艰辛,是后人无法想像得到的。多少个夜深人静之时,奶奶忙完一天的活儿时,缠裹着的小脚浮肿得老高,脚底火辣辣、钻心地痛,奶奶只是强忍着,没有丝毫抱怨。第二天,一如既往地早起,打扫屋子,烧火做饭,下地干活。奶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起早贪黑地奔波着,劳作着,抗争着,坚强地支撑起一大家子的衣食家用。她老人家就是用这双“三寸金莲”,从春走到冬,从家里一路小跑似地赶到几十里外的庄稼地里,从留着黑长辫子的年轻女子走成了双鬓斑白的老妇人。在进入柴家的七十多年来,那双“小脚”,不知走过了多少饥寒交迫的日子,踏平了多少人情世故的坎坷,丈量了多少血脉亲情的长度!母爱的伟大就这样无言的流淌进永不复返的光阴里,想来不禁让人深深地敬佩和感动。就这样,奶奶勤俭持家,孝老爱亲,以博大的生活为课堂,无声地在儿女们的心田里播种下厚德的种子。如今,奶奶已是耄耋之年,幸福地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这不,又一年春暖花开时,又迎来她老人家八十八岁寿辰,这对全家人来说,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喜事。伯伯婶婶、姑姑姑夫们、还有表哥表姐兄弟姊妹们都早早地相约,在奶奶生日前两天,从各地赶来,相聚在奶奶家春意萌动的小院落里。西北的春天寒意尚浓,奶奶屋子里却格外暖和。一屋子的东家亲戚围在奶奶身边唠嗑。我拉着奶奶枯瘦的手,故意大声问道:“奶,认得我不?”奶奶把我的手捏了捏,嚅动着没有牙齿、略为凹陷的嘴巴,和蔼地说道:“认得嘛!你是建新(我二姐的名字)”,屋里人都笑了。一旁的小姑忙纠正着奶奶的“错认”,“妈,这是您孙子媳妇小李”。奶奶便拉着我的手问娃娃领来了没,好着没,长高了没。温软的语气里充满牵念。奶奶除了眼睛稍微有点模糊外,身子骨还算硬朗,称得上精神矍铄。此时奶奶背靠着靠垫盘腿坐在热炕上,姑姑们开始“盘点”奶奶的生日礼物,一会儿让奶奶试穿外套,一会儿又把羊毛衫塞进奶奶手中,问颜色和款式喜欢不?奶奶把衣服略微向眼前拉拉,用手揣摩着,慈祥的脸上溢满笑意,口中不断地念叨着:“都好着哩,好着哩”。姑姑们在一旁七嘴八舌地和奶奶调侃,说到这时候,还是感觉生的孩子多了好呢,就是一人买一件衣服,一年到头都有新的穿呢!大家伙都附和着哈哈哈地笑起来。我想奶奶此刻,并不在意她的生日礼物,而是看到她养育繁衍的这一大家子后代,和和睦睦地坐在一起,亲亲热热地喧着说着,才是她老人家最惦念最幸福的事。为了让奶奶的生日过得“正式”一些,伯伯姑姑们专门在县城为奶奶定了生日宴会。生日当天,奶奶身着红底绣花的对襟上衣,松软舒适的黑色裤子,被儿女、孙子们簇拥着,扶坐在老寿星的位子上。一家子人都在围着奶奶转,孙子给奶奶戴上了寿星帽,这个女儿把衣服拉平整,那个儿子的声音又响起:“妈,你感觉房子里热不?”话音还没落,一杯热水马上递了过来:“妈,刚才路上有点颠簸,您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吧!”菜上来后,一会儿这个问奶奶想吃哪个菜,一会儿那个又把酥软的菜直接送到了奶奶的盘子里。闪光灯不断地亮起,大家抓紧时间抢拍,都想留住这难忘的瞬间。奶奶只是点头应称着,“哪个菜都行哩,都比农业社那时候好得多,我都爱吃着呢!”奶奶不时抬头看一圈陪她就座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媳妇和一群调皮的重孙们,那种欣慰与满足便无法掩饰了。做母亲,就是奶奶一辈子的事业。如今,儿女们都已儿孙满堂,由奶奶这棵大树上生发出来的枝干,在不同地域的土壤里,各个长得郁郁青青,枝繁叶茂,奶奶能不高兴么!奶奶一直安详地坐在主位上,接受儿女们、孙子们、乃至重孙们的贴心祝福。大伯主持宴会,深挚热情的祝酒词让人心生感动。伯伯婶婶姑姑们轮番给奶奶夹菜盛汤,在这个感恩的时刻里,相信每个人的心头都涌动着让人盈泪的情愫。奶奶的儿女们,大伯已年逾古稀,其他的伯伯们也都已双鬓斑白,有孙绕膝;最小的姑姑也过了不惑之年。有的儿女们虽不能时刻陪在奶奶身边,但孝心却一样地浓重。逢年过节,必定会放下手中的事情,不远千里来看老人。奶奶的热炕头上,便堆满了儿女们的思念和挂念。温情的欢声笑语,在四季里久久回荡。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相信眼前这一大家子和睦互敬、平和朴实的幸福,就是奶奶一生厚德为人的现实折射与传承。“无论我送走多少年华,都忘不了你呀亲爱的妈妈,忘不了你的抚爱,忘不了你叮咛的话……”大伯特别为奶奶献上一曲《忘记不了你呀妈妈》,起伏的旋律和着声情并茂的演唱,深深地触动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在四季荣枯的交替里,父母亲只顾着操劳付出,只是全心全意把爱给了儿女,把美丽把光润把快乐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统统给了那个唤他(她)们“爸妈”的人。孩子长大了,上学了,成家了,又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又有了“小脚丫”……生命在传递,可在父母眼中,儿女永远是当初有着“肉嘟嘟的小嘴巴”的孩童,永远是父母的心头肉,心里放不下的牵挂。这份今生相遇相惜相怜相爱的亲情缘分和福气,在每一个人心头感动着,温暖着,久久地荡漾着。我想大伯是最幸福的,七十多岁了,还能为老母亲高歌一曲,还能时常在母亲身边侍奉着,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福分呢。这样的相遇,人生能有几何呢?几次透过深挚的歌声,看到奶奶正在悄悄地抹着眼角,是感叹,是不舍,是幸福,种种况味是那样酸软着大家的内心……宴会结束后,丈夫背着奶奶下楼,从他的脚步声中,我清晰地听见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脉动。毕淑敏说:“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那还等什么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让我们做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悄悄地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吧。常回家看看,让孝老爱亲的道德花香,在我们的坚持与守望中,融入生活,芬芳四季,浸入生命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