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帝王之乡武川宣传导游词欣赏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途经的是呼和浩特武川县政府所在地可可以力更镇,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区北面33公里处。武川在内蒙古历史上是重要的边防军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于此。据清代乾隆年间的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归纳“周、隋、唐三代之祖,皆生武川,……区区一偏僻弹丸之地,出三代帝王。周幅员尚小,隋唐大统者三百余年,岂非王气所聚,硕大繁滋也哉”。由此足见武川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称武川为历史重镇、帝王之乡,实不为过。 三国两晋时期,鲜卑民族从大兴安岭兴起后,不断西迁,最终来到大青山以北定居下来,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之先人就曾以现在的武川一带世代为家。拓跋鲜卑当时极力统一北方,但是驻牧在大漠南北的柔然民族仍然比较强大,并有南下和北魏争雄的趋势,于是北魏王朝就和柔然爆发了著名的女水之战,大败柔然。 女水到底是哪条河,众说纷纭,据说当时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在女水之战后,柔然民族主动纳贡、要求通婚,北方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北魏献文帝下令把女水改为武川,川就是大河的意思,武川也就是以武力征服的大河,很明显这是一条显示武功的河。依河而建的城池便称之为武川镇了。如今女水已不再波涛汹涌,而武川尚存,并成为重要的城镇。北魏至隋唐时是武川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北魏末年,以武川豪强为核心形成了风光无比的军事集团,这就是纵横中国近200年的关陇贵族集团,它起源于武川,初建于汉中,共创造了四个王朝——西魏、北周、隋、唐,这在历史上也是奇迹,把中国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四个王朝的开创者宇文氏、杨氏、李氏家族都出自阴山以北的武川,前后共有10个皇帝(宇文泰、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yūn)、宇文阐、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与武川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所以许多人称武川为帝王之乡。当然,武川也是这四朝众多良将名相的“专业产地”。 周文帝宇文泰 武川孕育出的第一个准皇帝为周文帝宇文泰,他是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炙手可热的重要人物,挟(xié)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据《周书》记载:文帝宇文泰,复姓宇文,单名泰,小字黑獭,鲜卑族人。鲜卑族以宇为天,以文为君,国号宇文,姓氏也为宇文,大约是尊贵的意思吧!其曾祖宇文陵北魏时积有军功,官爵封为安定侯。宇文泰首创了“府兵制”,意在富国强兵。平时务农,农闲演战,战时自备粮畜军械赴阵,免除租(粮)、庸(帛)、调(劳役),以减轻百姓负担,西魏由此逐渐强盛。西魏权臣宇文泰生前并未当皇帝。所谓太祖文皇帝是其子立国北周后追尊以示敬。太祖是其庙号,习称文帝,也称太祖,或太祖文皇帝。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宇文?、宇文阐为北周五帝。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也祖籍武川,其五世祖杨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唐开国高祖李渊,字淑德,虽祖籍陇西成纪但自其四世祖李熙便领兵家居武川,武川即李渊家族的第二故乡。李渊祖李虎因佐周代魏有功,官至太尉,死后封为唐国公。另外,比较有趣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唐国公李李?(李渊父)与隋文帝杨坚因为同娶独孤姐妹,名为君臣,实为连襟。隋炀帝东征高丽,教唆杨广弑父篡位的楚国公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造反,当时李渊受命在后督运粮草,得知消息,急忙派兵去辽东告诉炀帝。炀帝眼看着高丽即将南下,没有办法,为顾及根本,不得已回师西进。李渊如此效忠隋室,恐怕与两姨亲不无关系吧!李渊不但和隋室有连襟关系,和周室也有姻亲关系。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即为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之女所生。襄阳公主嫁给上柱国窦毅为妻之后生了窦女,窦女从小就很聪颖,读书过目不忘。长大之后,慧内秀外,颇有见地。杨坚篡周建隋,窦女慨叹道: “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祖籍武川的窦女,慧眼识李渊,嫁给他为妻,生四子一女:长名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依次为李元吉、李元霸。李元霸15岁时就在反隋战争中阵亡了,李建成、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都被李世民杀,只有女儿(后为公主)在李渊晋阳起兵时招募娘子军助父建功,被人公认为女中豪杰。据说,现在山西娘子关即因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而得名。当李渊登皇帝位后,就追封窦女为穆皇后。仔细推算一下的话,宇文泰应该是李世民的曾外公,李世民为宇文泰的曾外孙,而唐朝皇帝都有鲜卑族母系血统。 北齐奠基者高欢(其子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出生在武川镇辖区内的白道城(今大青山南麓坝口子村西)附近,也可算作武川人。巍巍大青山和白道险途见证了帝业的兴与衰,而今帝业已不复存在,只有白道险途(蜈蚣坝翻山公路)和大青山依旧。周、齐、隋、唐四朝开国皇帝,尽管只是祖籍武川而已,但其先人毕竟在武川家居生息过,为勤劳朴实的武川人民留下一份值得骄傲的胜迹。在抗战期间,1938年9月,八路军挺进武川大青山,建立了著名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所以这里又被称为“革命老区”;如今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已进入内蒙古22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前列,并成为内蒙古三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这更为历史重镇暨千年名镇武川增添了熠熠发光的现代革命色彩,足令人慕名而至,抚今追昔,感慨山川形胜、世道沧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