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标题: 三代人的三八节/湖北武汉卢素玉 [打印本页]

作者: 码头发布    时间: 2018-3-8 17:08
标题: 三代人的三八节/湖北武汉卢素玉
三代人的三八节
文/卢素玉

奶奶出生于1935年,“妇女节”对奶奶来说是一个需要努力回忆才能想起的节日。奶奶没有工作单位,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命运坎坷,终身劳碌,妇女节对她来说只是无数个平凡日子中的一天。“好像是五十年代,我听你爷爷说过妇女节的事,你爷爷说妇女节是妇女争取男女平等的节日,他因此给我放了一天假,所有的家务活他全包了。我在这天邀上好姐妹去赶了一趟集,买了一条纱巾、一双绣花鞋。”奶奶回忆说:“后来你爷爷去外地工作了,我要带孩子,还要照顾老人,下地种庄稼,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哪有时间过什么妇女节。”

母亲是1977年参加工作的,她在一家机械厂当车工。母亲所在的工厂从建厂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每年三八节都会组织文体活动,活动结束后厂里还会给女职工发放点福利。每次三八节上午女工们还是照常上班,中午吃完饭后各车间的女工委员就会组织女工去厂里的大礼堂参加活动。所谓文体活动不外乎是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猜谜语、趣味体育比赛等。母亲说那时物质匮乏,女工们最看重的是参加完活动后工厂发的福利。七十年代厂里三八节福利发得最多的是白砂糖、芝麻糕,福利不超过三元钱,到了八十年代厂里三八节发过洁面奶、洗发液,有时还发代金券。有一年厂里效益好,每位女职工在三八节得了一部随身听,惹得男职工羡慕不已。他们开玩笑说:“三八妇女节,男的真遭孽,女的坐飞机,男的坐撮箕。”母亲在国企工作了一辈子,捧着“铁饭碗”朝九晚五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母亲记忆中的妇女节循规蹈矩,虽单调但有人情味,还夹杂着工厂机器的轰鸣声。

我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前几年才走进婚姻殿堂。妇女节对我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虽说可以放半天假,可那半天假期总让人感觉不尴不尬,不痛不痒,而且第二天还得把头一天没做完的工作补上,还不能有怨言,谁让咱过了节的。婚后妇女节倒成了我这个“吃货”去品美食的最佳理由,老公也乐得陪我一起去,要是平常他总会劝我别在外面瞎吃了,减肥事大。现在的商家都有生意头脑,“女人的美丽三月”、“三月,属于女人”,听着这些广告语我会忍不住拉着老公去逛街血拼。有时看着商场里那些以“三八”的名义销售的高档商品,我心里凉凉的,三八是“富女”的节日,我这样的女人有时候真消受不起。

奶奶、母亲和我,我家三代人过的妇女节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也刻上了时代的印记,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当我的女儿慢慢长大,她那一代的妇女节是什么样子呢?

联系地址:武汉市青山区友谊大道建设二路






欢迎光临 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http://zhengjimt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