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标题:
不容错过!“横栏·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LOGO设计大赛TOP12出炉
[打印本页]
作者:
云中漫步
时间:
2018-12-11 11:55
标题:
不容错过!“横栏·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LOGO设计大赛TOP12出炉
本帖最后由 lilong 于 2018-12-11 13:48 编辑
12月7日,“横栏·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LOGO设计大赛在中山市横栏镇造明公社隆重举行。
据悉,“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区域品牌LOGO公开征集大赛于今年10月正式启动,截至11月31日共征集到来自全国照明行业精英、设计师及高校师生投递的218件作品,经过初步筛选,共有100件作品进入现场评审环节。
评审会现场
本次LOGO设计大赛由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指导,由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主办,由造明公社承办,大照明全平台和中横传媒协办,同时与清华美院、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达成合作。
彰显“横栏态度”,11位评审专家点评
当天,横栏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华添,横栏镇党委委员高桂冰,横栏镇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局局长郜斌,横栏镇宣传办常务副主任梁自坤,中山照明灯饰制造业协会会长陈爱华,横栏镇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阮柏禧,横栏镇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李凌燕,横栏镇工商联合会秘书长叶建辉,大照明全平台董事长蔡洪波,造明公社董事长岳强,中山市灯饰艺术设计院副院长张慧明11位重量级评审亲临现场。
评审团合影
本次LOGO设计大赛评审会采用作品展示形式进行评选,由主持人一一对作品的创意来源、设计理念等元素向评审专家进行介绍,再由评审专家对作品进行打分,最终选出排名前10的作品。
评选过程中,评审专家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100件作品进行了评审和打分,最终评选出来的10件作品依次为24号、10号、4号、96号、39号、6号、85号、18号、27号、47号,作品展示如下:
LOGO设计大赛TOP12诞生
640.webp (47).jpg
(32.68 KB, 下载次数: 52)
下载附件
2018-12-11 13:47 上传
其中,数位评审专家对24号作品的创意设计表示肯定,其识别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该作品名称为“共创辉煌”,LOGO图案主体以横栏首拼“HL”为主创元素,融入璀璨的五星、蓝色光芯和建筑,演变成合抱的双手和闪亮的灯泡形态,彰显横栏镇“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山灯饰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慧明从专业角度出发,逐一对入围的10件作品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如24号、85号、96号作品的设计感较为传统,但识别度较高,易于传播;10号作品简洁明了,具有很好的寓意,但设计元素还可以进一步提炼,等等。
张慧明副院长进一步指出,标识设计需要具有高度概括性、行业性和区域性,通常需要融入很多设计元素,因此有一定难度。这些年来,横栏镇照明灯饰行业发展速度迅猛,所以标识LOGO必须具有突出代表性,能够展现横栏镇的发展态势,彰显出“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区域品牌内涵。
传达“横栏概念”,100件作品同场比拼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次入选的作品数量较多,且总体质量亦相当不错。在评审专家选出得分排名前10的作品后,为避免遗漏更能彰显横栏镇“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区域特色和品牌内涵的优秀设计作品,评审专家进行了一番讨论,从中再次选出了68号和71号两件优秀作品。
横栏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华添表示,68号作品寓意“腾飞”,崛起的高楼及腾飞大鹏等元素较为形象地体现了横栏镇“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腾飞发展、超越以往的理念,也对未来的发展寄予了美好愿景。
造明公社董事长岳强则表示,在关注设计元素的同时,更要考虑标识LOGO的使用性和可传播性。例如产品包装或者在活动场所需要使用标识LOGO的情况下,作品需要向用户明确传达“横栏概念”,让用户易于记忆并能够明确理解该LOGO所展现的象征意义。
现场,评审专家逐一对作品进行点评。
横栏镇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李凌燕也对本次LOGO设计大赛的举办表示高度的肯定。她表示,这次设计大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选出能够体现横栏特色的标识LOGO,从而进一步明确横栏镇区域品牌标识,可以看出横栏镇政府对“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视,有助于推动照明灯饰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企业发展的凝聚力。
本次LOGO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山市横栏镇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打造区域品牌形象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横栏镇“中国照明灯饰制造基地”的发展定能与区域品牌LOGO相得益彰,切实彰显横栏力量和品牌内涵。
欢迎光临 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http://zhengjimtc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