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歌词曲谱] 凉山彝族人吉日洛戈的原创歌曲《嘎哟啦哦》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8:0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嘎哟啦哦!”这是彝家人见面时常说的一句相互问候的招呼语。近年来,这句招呼语成了一首风靡彝乡大地的彝族迎宾曲,现在这首歌唱响了大小凉山村寨,唱红了神州大地。

  嘎约啦哦,吉莫吉西哦/嘎约啦哦,确波确惹哦/诺拉得觉阿依格南/木苏都也吧/诺拉得觉咱博日木/夫普苏嘎萨哦/诺拉得觉子莫格里/黑木牛萨也吧……

  歌曲大意:“朋友你的光临,让我们惊又喜喽!亲人你的到来,让我们情意深喽!家乡的孩儿是否可爱,老人们是否健康?家乡的荞花是否盛开,收获是否盛满了仓哎?家乡的亲人是否都平安,过上了幸福生活?……”曲调优美,个性鲜明,风格朴实。故我们以这首动听的歌曲来祝福收看西南夜郎文化网的每一位受众,祝大家幸福吉祥。
  好一曲悠扬动听的《嘎约啦哦》,每逢迎接远方朋友,接待尊贵客人,热情好客的彝家儿女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嘎约啦哦》。旋律中自然洋溢着彝族情调和原始淳朴的自然音素,音符间跳动着彝族同胞热情奔放的血脉和高山原野厚重的豪放之情。歌词简朴,娓娓道来,真情流露,关爱动人,让人仿佛置身于久别重逢的氛围。

   “朋友你的光临,让我们惊又喜喽!亲人你的到来,让我们情意深喽!家乡的孩儿是否可爱,老人们是否健康?家乡的荞花是否盛开,收获是否盛满了仓哎?家乡的亲人是否都平安,过上了幸福生活?……”曲调优美,个性鲜明,风格朴实,让初到凉山的远方客人对神秘的彝族文化和当地的民风民俗产生一种神往和遐想。

    一首好歌的感染力和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胜过刻意的说教式的宣传。这首歌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好歌来自多彩的生活,好歌来自感情的自然流淌。音乐人的高明之处不外乎把词、曲有机巧妙地构建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把打开听众情感世界的心灵钥匙,从而使听众情感被艺术语言所打动,不能自拔,由衷地产生一种感情共鸣。

    提起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也许你不会相信,他是一位从未进过音乐学校的地地道道的彝族人吉日洛戈。现任美姑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凉山州音乐协会理事的吉日洛戈,如他所创作的歌曲《嘎哟啦哦》一样,是一位热情大方而朴实、平易近人的领导。采访之前记者还略带几分紧张感,当记者于他面对而坐时,他的举动和言语让记者平静了下来。

    吉日洛戈没读过书,也没接触过音乐知识。“人生在世,总有些憾事,我的一生最大之遗憾莫过于童年时没能念上一天书。”在吉日洛戈的一篇题为《我的遗憾》的日记里如是写道。他说童年时渴望念书,每当看见能上学念书的孩子,肩挎书包,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唱着欢快的儿歌穿梭于上学路上时,自己就羡慕死了。曾多少次向父母提出念书,可父母的回答是,“念书不如勤耕,咱祖辈都农民,从未有一念书人,都是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不也衣足粮余么?”

一次偶然的机会,吉日洛戈被招进了某文艺团,一跃成了国家干部。然而,幸运归幸运,在工作中种种困难接踵而至。

歌曲《嘎哟啦哦》是吉日洛戈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当时,灵感在即,《嘎哟啦哦》这首歌创作过程不到五分钟,词曲同时完成。”吉日洛戈说,由于自己的文化功底差,对于那类通过绞尽脑汁编写的词曲,他是写不出来的,《嘎哟啦哦》的创作能在那么短暂的几分钟完成,是因为词曲都来自身边,来自彝族人的生活,所以一气呵成,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2002年美姑搞县庆要征集县歌,得到这一消息他激动不已,同时也担心丢了20多年的音乐后自己还会创作吗?实在没有把握,搞不好滥竽充数,贻笑大方。吉日洛戈想来想去,在办公室坐立不安,躺在床上彻夜难眠,这样的日子苦苦折磨了他一段时间。一天,他在家里构思创作,突然,一个远方的朋友不请自来,相见惊喜,好不亲热,握手拥抱彼此问候:“嘎约啦哦”!“嘎阿约”(直译是“走错了”!“没走错”,——意思是“稀客”,“不稀客”)此刻的一幕打动了作者,创作灵感油然而生,他抓起笔,一口气写完歌词,情不自禁地哼出曲词。弄得客人糊里糊涂,待客人回过神来,一曲优美动听的《嘎约啦哦》歌曲跃然纸上。

   《嘎哟啦哦》虽然是一句最常用的见面招呼语,但它却有着深刻的意义,“嘎哟啦哦”直译汉语即“走错地方了”或“迷路了”之意,而其根本表达意义则是在主人家没想到情况下,喜出望外地见到自己的朋友和客人时,分外高兴的一种表达语气。歌曲按彝族传统优良习俗,从开始的“嘎哟啦哦”招呼语逐渐层层推进,直接不是问客人饿了没有,而是更想知道客人方的亲友们的身体是否健康、生活是否过得吉祥、幸福。

吉日洛戈记者说:“好听好唱好记是就好歌,但《嘎哟啦哦》的缺陷就在其它民族听不懂其内容,为了允弥补这一点,《嘎哟啦哦》现已翻译成汉语版,即将制作发行。”之前的彝语版先后被多个歌手和音乐爱好者改版翻唱。吉日洛戈说,自己的工作是受到局限的,业余时间,用自己的另一种方法去探索发现,并为社会留下一些自己的意愿和贡献,所以,吉日洛戈选择了音乐创作。而家人对吉日洛戈的音乐爱好与创作是不怎么了解的,而吉日洛戈怕的也就是这一点。他说,更多的音乐灵感是来自于瞬间的,当这个灵感在瞬间飘过时没抓住它,以后就有可能永远都找不到了,所以,他最害怕家人对他的不解而经常有意无意打断了他的创作灵感。

有趣的是,吉日洛戈妻子在县城开有一个小门面,洛戈经常在店里帮忙。有一天,洛戈在守店时,突然间灵感来临,拿起纸笔,开始创作,一时间全神贯注起来,不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不知来了多少个顾客前来店里买东西,洛戈只是向顾客们摇手说明没有,便埋起头在忙自己的创作,使顾客们疑惑不解,明明有他们要买的东西在货架上,这个人为什么却说没有呢?有的顾客则在怀疑吉日洛戈的脑子是否有问题了。

    经常有朋友和专家都称吉日洛戈为“嘎哟啦哦”,而有的专家认为,《嘎哟啦哦》的生命将超越创作者本人的生命时限,它将更深远地流传于彝族民间。

    2005年秋天,吉日洛戈出差在北京,有一天晚上和中央民族大学专家、教授一起晚餐,在吃饭前,教授们便唱起了吉日洛戈的《嘎哟啦哦》来欢迎他们的到来。后来,随同的县领导才向民大的教授们提起,歌曲的创作者就在他们的身边时,专家教授个个举起酒杯,向吉日洛戈敬酒致意,并对《嘎哟啦哦》歌曲作出了高度评价,其中一位彝族教授告诉吉日洛戈说,以前没有彝族的欢迎宾歌曲,都要唱其他民族的歌来代替,现在有了《嘎哟啦哦》,开辟了一彝语民歌的新篇章。

    吉日洛戈的音乐创作,大多时候都源于生活,出自灵感,所以他的歌曲显得很纯朴、大方,很快就被大家所接受。他所创作的歌曲《嘎哟啦哦》、《裹它擦》、《莫且格且》等多首歌曲相继被各界音乐人事和歌手以不同版本演唱并出版,同时7首歌曲被收录在《凉山新歌》和《凉山大放歌》两书里。吉日洛戈还向记者透露,他将把自己创作的几址首歌曲里精选十几首做个人专辑,为凉山彝族音乐繁荣做些自己应有的贡献。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68368229&ver=1&signature=H4UTH9vt8RiBzrHA4ngGbbEZrpM6UHjq*eSoe62mU8Go2RWUobaXsVYgUv7vjfO6hmHgn2upB1nBUOBZWEFqFcukNmR2WgG304wsWmCdS4HYNC*bTcazizuWkhzBLJgROhPcMlAt2J5H5S7JNEKmLBmgQT9x0HYPyVriDw7dxE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8 21:58 , Processed in 0.43971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