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想的文学批评生成于对话中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15:2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学批评活动紧随着文学创作活动出现。批评家的对象是以作品为中心的文学现象,包括作家和人物形象。最大限度切近对象,是批评家根据一定的美学观点和评判标准精确认知、分析和评判它的前提。文学现象纷繁芜杂,批评家切近它的最佳途径是跟它建立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批评家设身处地地体验作家和人物形象的心态、诉求,设身处地地分享他们的快感和幸福、分担他们的创痛和不幸;作家毫无保留地显露自己的心理障碍和创作危机,人物形象毫无保留地彰示自己的内心矛盾和人生困境。批评家和对象的对话活动越深入,两者的距离越小。

  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不只跟对象对话,且跟历史和现实生活对话。批评家跟历史对话时,将作家化用传统、别开生面的状况尽收眼底。批评家跟现实生活对话时,作家和人物形象身上时代精神脉搏快慢、强弱、深浅等情况历历在目。批评家跟历史对话,能增加批评的分量,能提升批评的高度;批评家跟现实生活对话,能提高批评的热度,增强批评的活力。

  批评家只有跟对象建立对话关系,才能进入作家和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才能切实触摸历史,才能有力回应现实问题。杰出的批评家总通过跟对象建立对话关系,抵达跟对象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学术化境。创作活动是作家自由开展的创造活动,批评活动是批评家自由开展的对话活动。理想的文学批评活动生成于对话中,杰出的批评家是在批评活动中成功建构起对话情境的人,典范性文学评论是对方缺场的“对话体”。

  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建构对话情境的前提是,通过特定途径,回到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具体说来,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通过广泛占有和阅读文献典籍、用心考释和体悟前人的有关著述,通过精细分析、解读和品评作品,进入作家的心路历程,细细品味作家创作过程中的甘苦,设身处地地咂摸作家独特复杂的创作心理,恰如其分地解释、评价作品的得失,进而在自我、对象、历史、现实生活四者间建立互相激活、互相呼应的对话关系,最后抵达跟对象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学术化境。

  当然,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成功建构对话情境绝非易事。文学是一门艺术,杰出的作家是艺术家,杰出的批评家也是艺术家。批评家想在批评活动中成功建构对话情境,须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优雅而精细的艺术鉴赏力、精当的审美判断力、深湛的文字功夫,否则,他们无从回到作家的创作过程中,更无从跟对象建立对话关系。

  显然,在批评活动中成功建构起对话情境的批评家是作风民主的人。说到底,批评活动中的对话情境是批评家和对象一道商谈、商讨、商议有关问题的结果。认同和建构协商民主制度,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批评家现代意识觉醒的表征。对于一名作风专断、态度粗暴且目空一切的批评家来说,即使有他天赋超卓的艺术慧心和非凡的审美悟性,也不可能在批评活动中成功建构起对话情境。当前,批评领域问题丛生、危机四伏,其原因错综复杂。客观地说,批评家普遍缺失对话气度、协商精神、民主作风,是其重要内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17 16:56 , Processed in 0.50734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