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故事] “阳光成长、与法同行”征文(二)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2 13:2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文是中华文苑中的一朵绚丽的花朵。唐风宋韵、翰林墨香、游目骋怀、桨声灯影、春红柳绿无所不包,记叙、抒情、议论、描写兼收并蓄,“形散而神聚”的艺术精义,言近旨远、内蕴绵长的审美追求,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日前,中国检察官文联联合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单位,开展“阳光成长、与法同行”散文作品征集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艺术形式,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培养青少年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泰州市检察官文联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了部分年轻干警和优秀学生作品参选。本公众号将陆续刊载,欢迎各位微友赏阅评鉴,并给各位作者点赞鼓励。

   到底扶不扶?

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初一(1)班 魏文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是一双眼睛,监督着我们行为的方向;是一把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准则……
        春晚小品《扶不扶》,大家都耳熟能详。小品主要讲的是老人倒了扶不扶,扶了怕被讹钱,不扶又不忍心老人就那么躺着。这个小品反映的正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老人倒了扶不扶?牵涉的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问题?
          还记得之前引发全民热议的小悦悦事件吗?两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辆车碾轧,就是那短短的几分钟内,有十八位路人路过,但都选择了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还是一位拾荒阿姨上前伸出了援手。再谈不久前,一位女大学生扶老人,结果却被讹诈,这使人们已经不敢再轻易扶老人。然而,就因为这,人们眼睁睁看着一条生命逝去。一位老人跌倒在积水中,因路人怕被讹,竟无人去搀扶。几分钟后,老人已被冲离了原位,这时才有人去搀扶。然而,老人却已经走了。更有甚者,老人摔倒,路人没人去扶,老人对路人说,我有医保,我不讹人。这接二连三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热议。
         扶不扶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但当一个人突破了道德底线,泯灭了做人的良知,那么离铤而走险、触犯法律也就一步之遥啦。古有小时偷针,大了偷金的古训;现考试作弊、找枪手替考之举层出不穷,作弊本是纪律和道德层面的事,但长大后盗窃就是触犯了法律;亲朋相聚、饮酒助乐本是娱乐层面的事,但是酒后驾驶、践踏他人生命,就触犯了交通法规。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中华五千年道德、伦理的最高标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都是源于法律又高于法律的道德标准,任何时候都要铭记在心。
        不可否认,社会上还存在着好人遭讹诈、艺人靠炒作、商人卖假货等不良现象。但要相信,正能量的东西是主流,就像我们不能说有人违法,我就可以违法一样,我们不能说有人遭讹诈,我就见死亡不救,就像小品中的台词: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如果是那样,我们的良知不就沦陷了吗?一个民族的良知丧失了,这个民族就将无药可救了!


        道德规范的是人们意识形态的准则,而法律则是衡量人们外部行为的标尺。心中有道德、有良知,行为才能有所约束、有所敬畏。遵法、守法、依法办事,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
        到底扶不扶?本就不是个问题。因为,只有扶起,才能换回良知,实现法治;只有扶起,民族的复兴梦才有希望。
        别忘了,每个人身后都有一双法眼。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w==&scene=6#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29 18:20 , Processed in 0.42182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