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揭晓]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选结果公示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7: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承办的“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选于10月24日顺利结束。


此次活动共收到509份数字文件的投稿,符合征集规范的投稿501份,其中有40份作品包含了纸质图像。评委会经过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的斟酌和讨论,最终评出“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入选摄影师20人/组(其中一组作品的作者为摄影师组合)。根据征稿启事的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委会特将评选结果公示如下,欢迎广大摄影人和社会各界进行监督。


公示时间:
2017年10月27日-11月2日


联系人:
毛小芳、李波


联系电话:
(0571)87020617
(010)65256189


电子邮箱:
zjsx@vip.163.com
2017top20@cphoto.com.cn




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组委会
2017年10月27日


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入选摄影师及作品
(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磊
《你可以当它是场梦,但是我告诉你的都是真的》
(视频 00:23:03 1920×1080 2017)




作品阐述


这件粗糙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于一场梦,这场梦粗砺而混乱,人焦灼着,在虚拟时空中与周遭一切相互影响,互相操控。
不断被我生产出的自我“日常历史”、不断变更着的生活、表达方式和展示途径,以及自我在数字环境中对身份的疑惑与焦虑,汇聚并压缩在我粗暴构建起的专属于我的景观与时空之中,重构着我的真实与存在。
我的真实与存在、我与当下的关系因网络而延伸着、不断被重新定义着,同时,我存在的痕迹也因网络而被随时消费着,摧毁着。


孙凛
《新生地》

















作品阐述


不同空间就会生成不同的秩序,这是一个因放纵而约束、因缺失而重塑的空间,我作为旁观者,尝试解构这种空间背后的特质。在抽离情绪之后,尝试让空间状态回归正常,客观、冷静、无表情成为前提,通过对物与空间的切入并框取后,重组的缝隙中逐渐展现出空间与人的关系,对新生的渴望、对自由的反思、对生命的尊重在秩序中获得重新定义,就像凤凰涅槃,痛就是活着的代价。


石勐尧
《我和爷爷》
















作品阐述


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最想念的人就是我的爷爷。可我最不敢去想的人也是爷爷,因为每当我想起他,我的眼泪和哀伤就会止不住的流淌出来。
我的爷爷石连启已于2017年的正月初九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他走的那天,天空忽然变的好美,我知道,那一定是他怕我伤心,为了安慰我,才会让我看见那么动人的景色。
七年来,是相机和胶片帮我保留了我和爷爷最最珍贵的回忆,也填补了爷爷离开的空白。我用眼泪和想念把他们编织成怀念爷爷的篇章。用照片讲诉我和爷爷的故事。
爱会延续,在记忆里。都会有开始和结束,存在即永恒。重要的是曾来过,只要那些快乐的记忆还在,所有的想念就是活着。
那些从未曾开口对你说出的话,我把它们放进了照片里。
亲爱的爷爷后来我们都会变成星星,去照亮我们曾经深爱过的人。直到永远······


李舜
《格物致知》



















作品阐述


《格物致知》系列是我长期以来持续创作的一个艺术项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摄影。光,是其中的绝对主角,而正负像画面之间的转换,又成为我作品中的逻辑根源。该创作始于2010年,对传统胶片摄影的迷恋造就了我最初的叙事语法,进而在后来形成了“光轨书法”等一系列观念摄影作品。
光线的运动轨迹,会在底片上留下抽象的点线面,我的基本工作方式是用相机对夜间城市里的各种光线进行田野考古般的巨量采集,在工作室里把底片上的光影所形成的“笔触”和“点画”组合成鸿篇巨制的书法长卷。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个艺术项目在现阶段的结果成了一种“光的书法”,是自然的书写,是取自自然,而不是师法自然,是一个人工的天人合一的做法。
本系列作品分为四个部分:《我们生存的立足点除了不断消逝的现实之外,别无其他》《关于混沌的平行世界》《林泉高致》以及《格物致知》。


李止
《洪谷》






作品阐述


2014年至2016年开始漫游山川,完成摄影集《山行》, 2016年与2017年,八踏洪谷。
洪谷,地处中原,山下为河南林州,山上为山西长治,中国北派山水巨匠荆浩隐居之地,荆浩所画匡庐图,其实是洪谷图。洪谷在太行深处······
其实我是学了很多年西方的东西,才慢慢的开始懂得,传统的东西其实很了不起。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也不是特别懂摄影,但如果说我拍的风景跟一些摄影家的风光摄影,稍有区别,大概就是对山的一份“懂得”吧,这一点不是我自己独有的,可能来自中国人的艺术基因,如道家思想、山水诗、山水画、摩崖石刻等,我在看山与 读书的过程中这种基因里的东西慢慢唤醒、复活、生长,给自己带来旺盛的创作欲望,而我在连续几年山行游历过程中无意中唤醒了基因里那枚破解的钥匙,从此,古今没了隔阂,有形之山川与无形之山川融在了一起。
《山行》因采用宽幅,让人常联想到山水画意,其实我对中西艺术都有一定的涉猎,在创作上是想在东西之间寻一条路。所以拍摄《洪谷》这组作品时,取消了宽幅,用了接近135相机的片幅比例,尝试在最普通的样式里蕴涵自己对摄影的思考。


许力静
《mono》












作品阐述


“mono”是一个长期拍摄主题。生菌的谷物、发霉的水果、凋零的花瓣、动物的残骸、人体的局部……这些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时常被我们忽视和厌恶的小东西便是我的拍摄对象。或残存或陨世的生命通过镜头的截取被定格在鲜活的、充满魅力的、独一无二的瞬间。看似消极的事物中实则无处不在的蕴藏着生的讯号。
与传统意义上的微观摄影不同,我更愿意将它们划分为纪实下的观念摄影。使用随身携带的小型相机时刻留意并捕捉身边微不足道的客观存在,在不干预被摄体性状的前提下近距离拍摄。当微小的事物在照片中呈现出与之常规比例不符情况下,承载着、或承载过生命的物体随之变得无法辨识。事物越是巨大越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宇宙。事物越是渺小越无法注意到它的存在,比如霉菌。我却通过这个拍摄主题,在腐坏的苹果上拍到了星空;在发霉的橙皮褶皱中看到了山川;在陨世的动物身上看到了新生。
每一幅照片中都蕴藏一个命题,你可以将之看做任何你所见到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目的,而是过程。我充当的是这个过程的记录者,为之下定义的人却是你。


杨达
《东时区》














作品阐述


中东到远东,东二区到东九区。从中东的伊斯兰文化到西亚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的东正教,从南亚印度教的多彩到东南亚以及远东地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传承,文化的多元穿梭在每个时区,即使所有的生活轨道都看似完全不相同,但当融入每个时区的生活时,所有的不同都变得相同。
无限自由地穿梭在各个时区之间,见证着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融,所有的不可能渐渐变成了没有什么不可能。但平静的生活表面下,依然存在着暗潮汹涌。  
从东二区到东九区,我所穿梭的国家都在“一带一路”的范围之内,它们自古便结下渊源。当所有本不在一起的影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则显现出我们现代的世界——地球村和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生活在这里,也生活在别处。


陈见非
《佛隐》












作品阐述


长久地游荡在湖山之间是我的日常,我也因此窥见了杭州的恒常,见识到了它的前世今生。在山道边、摩崖上、水穷处隐藏着数量众多的佛造像。这些始于五代,跨越千年的佛像,守护着这座城市古老的秘密。
有很多人信仰庄严的佛世界,偏爱佛造像的完美。而我却遭遇了这一路的伤悲,经见了衰老的脸面上痛苦的皱纹。断臂残头是佛的遭遇,也是人间的现实。也许,我只能去爱这“倍受摧残的容颜了”。
湖山岁月久,有大批的佛造像掩映在山水之间,伴着春去冬来,我开始关注四季的更替了。这佛前的树石,新开的小白花,向我展示了异样的美丽,呈现出了宁静的佛世界。生生不息,平安喜乐。这满山的花草是我的师尊,它们为我指路,风雪雷电,冷暖参半。闲时上山,饿了回家。
这组作品采用120胶片相机仰摄,辅之以暗房、扫描、简单的PS加减光。用慢速的方式创作,有如生活,从前慢。


陈华
《在长安》

























作品阐述


我居住的这个地方,现在叫西安,在古代,称为长安。
这里曾经是中国13个朝代的首都,周、秦、汉、唐,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时刻,都在这里建都,文明不断建立,又不断被摧毁。这块土地下面,重叠着许多层废墟。城池,曾被无数帝王反复征服,风景,曾被无数诗人反复歌咏。然而,这个辉煌的城市在千年之后,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所有历史的存在都被埋在了土里,数千年的战乱、饥荒,它彻底地告别了过去的辉煌。
这个地方由两部分组成:古典与现在。两千年前帝王宫殿、陵墓的废墟与现在的城市和村庄并列着,这里的过去与现实似乎完全不同,充满了裂缝,但在某时某刻又会神奇地重逢。每次出门,每一条大路、小路,东西南北,每一处,每一个方向,都通向一处遗址或废墟。
摄影只能拍摄此刻与当下,但是我想捕捉到千年前的过去。透过现实的景观,冲破种种重围,寻觅到过去的诗意,复活历史的存在。创造一种基于现实生活的影像考古学。现在的此地与过去的那里重叠在一个空间场域之中,我尝试着以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与诗歌的方法去行走,寻找现实与历史记忆的交错汇合,同一空间里并存的两种叙述方法,多重时间,属于现在,也属于过去,在长安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撞,是各种矛盾、各种时空的汇合之所。


吴郑鸥
《今天你会不会来》












作品阐述


二零一五年的某一天,我遇见一位陌生老奶奶。
她满头白发,身着玫红色夹克,戴着墨镜,站在那里,像一个少女。
“请让我给你拍张照片。”
她答应了,我们口头约好几天后,某时某地见,并不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这便意味着,当我们各自转头,迈步走,一方失约,双方便可能再不相遇。让人没有安全感的约定,一切的浪漫与残酷,从这里开始。
我在生活中即兴向不同身份的人,发出“几天后见”的约会邀请。双方在没有“即时”甚至任何联系方式的情况下,达成口头约定。我为赴约的人拍下照片,或为失约之人拍下约会地点,并用手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和再次会面(或失约)的故事。截止到今日,我已经向50多位陌生人(也包括自己)发出过“约会邀请”,过程中发生了各种意料之中与之外的事情。
在这个长达三年(时间甚至更长)的艺术创作中,我用身体、图片、文字作为媒介,去体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和精神性,并在此过程中尝试自我对话。信息社会中,人类已经习惯了网上交换、传播信息。“再联络”“到时联系”,已经让“约定”成为可无限重复的“行为”。而隐藏在这些不断重复的行为背后,人与人的关系和精神链接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件作品里,通过游戏规则的设定,两人之间的“约定”行为只有一次,且没有其他约束。我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去探索当代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和情感链接。
行为是这个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改变了过去多数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组织和观察地位,而是让我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和参与者进行互动,相互作用。以身体作为媒介的行为艺术,强调过程意义,并以“直接”面向“大众”为特点。这组作品进一步探索了文字、行为艺术与摄影的边缘。不去定义它是什么“类型”的艺术作品,因为媒介在这里混合了。它是行为、也是文学故事、并且以摄影为主要呈现和传播方式。我作为媒介,既参与了事件发生,也和他人共同完成了传播。也许正如某些学者所言,超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介与其他艺术及人类自身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
每次约会都是未知的,从发出邀请开始,每个人产生的故事轨迹便朝不同方向生长,两个彼此陌生而平等的灵魂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这也许是创作当中,最有趣的地方。于我本身而言,前路永远充满迷雾——对方是否赴约?身份?故事?这样的未知性让我着迷。
我在约好的地方等你。
今天,你会不会来?


周仰
《漫长的告别》












作品阐述


我的外婆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这种脑部的缓慢退化是不可逆的过程,任何药剂都无济于事。作为亲人,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慢慢退缩到某个除她自己以外任何人都无法抵达的角落,忘记了所有她爱的和爱她的人,并且失去了生活的能力。我们全家被深深的无力感笼罩,似乎,她已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直到现在,我还可以回忆起去医院病房以及之后她居住的养老院探望时的那种空洞感。作为外公外婆的独女,母亲必然每日探访,我则隔天去看她。我们会把带去的香蕉或蛋糕一口一口喂给她,然后用刻意的欢快的语气说些家常。而她大多时候并不会回应。养老院的护工们都不错,她们对她说话就好像哄孩子,有时倒是能把她逗笑。但在我眼里,事情本不该如此。外婆原是知识分子,是印染厂里多次在全国获奖的花样设计师。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遗落在了她头脑的迷宫深处。看到她这样让我很难过,但我又无法不去看望。除了责任感的驱使,我始终觉得,她事实上知道我们是家人,只是再无法准觉地将名字和脸匹配。
每次在她的屋子里,我总坐立不安,一到那儿,就希望探望已经结束。无力感几乎把我吞噬,于是我开始在每次探望时带上相机,即便并不一定会按下快门。相机成了我忍受每次探望的法宝,不久之后,母亲也开始在我不去的日子里为外婆拍照。某种程度上,我们把摄影当成一个疗法,一个让我们逃离无力感的出口。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所批判的,恰恰是我的“救命稻草”:“摄影已经变成体验某些事情、表面上参与某些事情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外婆的病房中,摄影本身就是参与,如若不然,坐在她面前无所事事,那是更无法忍受的情形。至少,带着相机,或者母亲的手机,我们便有理由可以去吸引外婆的注意。有时候她甚至是够清醒,能给我们一个微笑。
外婆卧床两年了,尽管除了失去的记忆,她的健康并无大碍。我的潜意识中总是担忧,如果在国外呆的太久,很可能被家中急事召回。2013年夏天,当我终于决定离开上海几个月,这样戏剧化的情况便真的发生了。一个月中,我不得不两次飞越欧亚大陆。我们看到外婆在特护病房中,身体承受着痛苦,更加剧了笼罩家庭的沉重感。最后,当她病情反复而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似乎也能从悲痛中找到些许安慰,并意识到,她的离去也是解脱——她的解脱也是我们的解脱。


金向怡
《归来的流亡》










作品阐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我18岁离开故乡独自前往北京生活5年,后来又独自前往法国留学5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成年人对自我身份、国家、文化乃至生活本身的重新认识与学习的过程。漂泊海外的那几年,语言的困境、文化的冲突和回归的不可预知,或多或少构成了一场身体和心理层面的“流放”。
《归来的流亡》由50多张照片组成,以电影叙事的方式展开,是我探讨离散(Diaspora)与回归的一组作品。作品分三个部分:“离散与异乡”、“故乡与回归”和“另一个故乡”。每一个部分分别涉及了我在不同时期的乡愁:在法国作为一个异乡人对故乡的思念,回国以后作为一个局外人对故乡的观看,以及在故乡发现了另一个他乡。这中间,我的提问是:乡愁是什么?回归又是什么?
我曾经以为 “故乡”和“乡愁”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但是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之后,结果其实不然。我发现自己成长的南方大家族有着根深蒂固的血脉延续和习俗禁锢,我知道自己在家谱上的位置,知道祖先们埋葬的地方——这片土地同时还埋葬着世上最爱我的人,而活着的人,他们还记得我。仅仅这些就意味着“乡愁”并不虚无,它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
可是,另一方面来看,过快的城市化使得某种意义上的“故乡”正在消逝,对金钱的崇拜与追逐最终将“乡愁”挤压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缝隙之中。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一个人口大规模迁徙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斥着拆迁、改建和乡镇城市化的时代。人们从一个城市迁徙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迁徙到另一个国家,但是我们发现每个城市都有了同一张面孔,许多人的故乡只在心里存在。
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泊十年回到故乡,没有人认得出他。他把自己打扮成乞丐的样子,混进家园并夺回了过去的一切。奥德修斯的回归最终是成立了,然而我们想象的回归是否真的能成立?今日的回归更加复杂,因为连流亡者本人也已经认不出故乡的样子。故乡的变化甚至消亡是回归的消亡。不变的只有生命与死亡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性。
所有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去完成这个项目。


郭棚
《黑洞》








(后两幅为展览现场效果图)


作品阐述


我将从网络下载的风景图片部分镂空,组合成山水图像。
我常常拍摄许多大小不等的照片,并将它们放在包里随身携带,不时取出端详把玩,就这样它们时刻伴随着我,时间一长照片上自然便留下了些许划痕。在这一“拍摄-携带-把玩”的过程中,我将被拍物的“物质属性”转换为了“意识属性”并将其随身携带。这延伸了我与被拍物的“交流与相处”的过程,我要感谢“摄影”给我带来了这样的便利,拓展了我与“物”的关系,是摄影给了我重新面对这个世界以及重新面对自我的可能。同时我试图以作品的实际形态和展示的实验空间(在布展中我希望打破惯常摄影图片观看和阅读的完整性,而将众多图片布置到一个三维空间,营造观者进入的氛围与气场,而不仅仅是单张照片的读图本身)来探讨摄影作为将对象的“物质属性”转换为“意识属性”的本质,以及这一过程是如何影响摄影这种媒介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重新面对自己。比如我们的皮夹里常会携带一张照片,但却又不是“照片”本身,其实携带的是一种“意识”。 摄影带给我的是与“物”“相处”的过程,我认为这时“摄影”不仅仅作为一种语言而是作为日常生活中对“现实之物的获取与保留”所带给我们的从物质到心里的转换。最关键的是能将其随身携带(即相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摄影术从发明以来越来越普及的原因,以至于今天人们的手机上都有摄影的功能,随时随地都能将对象捕获并携带。所以我认为将“物质属性”转换为“意识属性”并与之“相处”才是摄影的本质之处,“摄影”其实是一个“意识转换器”。我把这种转换和相处之后所带来的视觉显现称为“相处美学”。


赵谦
《边缘及边角料》




















作品阐述


“2014年8月11日,我从上海飞到旧金山,全程延伸9872英里,飞行时间10小时50分钟。上海和旧金山之间的时差是15个小时,所以我花了三天时间调整。每天至少要睡10小时。”
该系列是基于我的日常生活和想象。我一直与所居住的城市保持距离。商场、地标建筑和居住的社区在图像和记忆中重建成了一个不真实的空间。虚拟的城市是基于实际的地方,但经由了一个关联的过程转化。随着雾气的消散,这些稍稍失衡的图像连接到一些奇怪而有趣的事件。这些图像要求观众重新审视,更进一步地来探索也许有什么事情发生在另外一个维度。


唐晶
《美丽新世界》












作品阐述


一个世界能否成为另一个世界的投影?乌托邦是不是只是一种梦境,或是一种感知分离?自“乌托邦”的提法诞生以来,人们不断地改造所处的社会以接近对这个世界完美的想象。城市中的建筑成为这种想象的承载物。建筑学虽然无法改变城市,但投射了人们对美学的社会需求。
2013年以来,我在中国的不同城市拍摄了很多仿制的欧式建筑,它们并不是世界公园这种人们消费临时幻想的地方。这些建筑真实存在,但我也并不将之仅仅视为中国社会文化断裂之后对西方美学的拙劣模仿,它同时也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个光亮的新世界, 同样也可能是巴西利亚般的乌托邦噩梦,或者另一种欧洲,一种潜移默化的记忆。


黄乖儿&汪润中
《触》






















作品阐述


《触》是一个探索摄影边界和新可能性的多章节项目,它试图摆脱传统摄影中的“看”,把“触”作为主要策略与思考方式,同时借鉴梅洛-庞蒂所说的“生命经验”、“知觉”,海德格尔所坚持的“去视觉中心化”,德里达的“触感”思想以及东方绘画中的散点透视等思想,从多个角度共同建构起一种新的影像的生成及观看方式。目前完成了第一章《一本精神分析辞典》,正在进行第二章《一种摄影前的摄影》的创作。这两个章节分别对应作为精神分析对象和统治的意识形态的身体到作为拍摄对象的和影像中被凝视的身体,计划还将会从身体与语言的关系、全球化与在地的矛盾、虚拟与物的消解边界等角度进行持续地探索。


曾戈
《致幻》













作品阐述


这组黑白摄影作品拍摄于2012年至2017年间,大部分采用黑白胶卷拍摄,数码照片采用软件后期制作而成,我也为这组作品制作一本同名的个人摄影书。
《致幻》不是简单地对现实世界进行复制拍摄,它折射的是自己对幻觉和想象的集合,用自我的方式去观察世界,同时找到许多区别于日常我们所见到的东西。
在我所生活的世界里观察到一个并不为他人所挖掘到的、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充满了粗糙的、即兴的观感。无论是站在城市的最高处,还是躲在晃动的车厢里,借着相机快门的记录性,我写下了每天的日记。
我们自以为对所处的世界熟悉,但现实并不如你所见那般真实可信,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当自己面对“真实”世界时它们却变得异常陌生,置身在幻觉和现实的深处,令我兴奋。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一直活在这虚幻的边缘中,真实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尖锐,梦境愈来愈逼近生活。唯有影像,融合了彼时此刻的时间空间,就像电路两端被接通一样,交错缠绕为我的眼睛去记录。影像的魅力如此之大,让我拥有了一片另外的世界,久而久之我变得十分贪婪,最终迷失在自己营造的假象里。


裘诚
《sigh》












作品阐述


《sigh》这组作品主要是对于我们日常熟知的交通指示牌进行再创作。通过摄影的观看方式将看似简单的指示牌和社会景观结合。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对周遭环境的以及内心世界对社会、民生等现象进行探讨。这些现象如同固有的交通标示牌一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提醒着我们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每一个标识的背后,不仅仅是道德层面上的拷问,也是对社会结构发展的讨论。指示牌刻意地竖立在我们随处可见真实的场景里,这种行为的造成的冲突就是为了更加突出问题本身。
创作这些指示牌的时候,我并没有赋予它们特定的意思,每一个人结合这些牌子和场景之后,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思考,这也是这组作品有趣的地方。它是一组摄影作品,更是一种行为。


廖梓怡
《沉寂的追寻》















作品阐述


《沉寂的追寻》讲述了我与兄弟姐妹同母异父的家庭关系,这是成长过程中一直想要隐藏和逃避的心理负担。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我总是不够坚强,无法给予纯粹的亲情与爱,亦无法得到。直到有一天,我准备好了去直面我所逃避的问题,正视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逐步与自己和解,与家人和解。于是我拍摄了这些家庭影像,这些我家人生活的缩影。
我的家在陕西安康,七口之家中兄弟姐妹五人,我排行老二。早年间,由于父母的决定,我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又因种种原因母亲带着年幼的我又回到大姐亲生父亲身边,大姐继续生活在了我的亲生父亲身边,就这样,我和大姐生活在了彼此的亲父亲的家庭,情感矛盾在我们年幼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成长过程中潜意识里我就隐约感知到我与养父没有血缘关系,内心一直有一种自己生活在别人家里的感觉,因此从小就比同龄人知世懂事。从那时我就形成了谨慎、敏感、少言安静的性格,心里一直默默告诫自己不能给母亲添乱要听话乖巧懂事。后来,母亲和养父给我添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我看着他们从襁褓婴儿一步步长大,从未觉得我们有何不同。而大姐在十多年后,又回到了本该属于她的家庭。两个妹妹从大姐那里得知我与她们同母异父,童言无忌的妹妹因此事无意中伤了我,从那时心里堵上了一面墙:我和她们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除了母亲外,我和家人的关系总是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直到去西安上大学离开这个家后,我才能感到一丝轻松。但是我深知有些事情是无法逃避的,所以我打算去面对,用摄影的手段去面对我逃避已久的家庭。


樊丽勇
《傩者》











作品阐述


偶然地一次看到了河北武安固义村的“傩戏”照片,那独特的面具及恢宏的气势、神秘的色彩、丰富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于是才有了下太行、看傩戏、拍傩者之行。
我的祖籍是山西左权县,沿着家乡曲曲折折的太行山盘山而下,便是河北的武安。在2013年到2017年间,我来到了这片神秘的土地。历史上的固义村里店铺林立,商业兴旺,西汉时期的武安县城――固镇古城坐落在该村东北面的2公里处,两千年的历史在这个小小山村留下了许多往日繁荣的痕迹。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固义傩戏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在这里流传并延续至今。
傩祭文化活动从正月十四的迎神开始,十七送神结束,是集迎神、祭祀、傩仪、队戏、赛戏和多种民间艺术形式汇集为一炉的民间传统艺术综合体,正月十五的《捉黄鬼》演出为高潮。祭祀和社火傩戏演出,由村里4个庄户的社首负责,与村级政权无涉。从秋后决定起社,到正月的演出,有许多的准备工作,其花费和物资由村民捐募,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不足部分由社首分摊。整个活动中,参加演出的600多人,加上各种辅助人员不下1000人。除了“黄鬼”,所有的任务和角色都由本村村民承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参与。武安固义傩戏其参与人数之多、组织程序之繁杂、戏剧演绎之古老令人难以忘怀。
武安固义傩俗的根脉能够久远扎进太行山这片土地,这和村民广泛参与及四乡八邻的热情观演是分不开的,傩戏中有他们的生活理想和人生愿望。身处其中,用影像记录并领悟着神与人、神与自然的关系,体会着他们对神灵的敬畏和感恩,用自己的观看与思考方式撷取了这些田野中、舞台上的傩者们最自然真实的“神”态。


(以上部分作品阐述有删节)


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评委会名单

评委会主任

高琴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评委
(按姓氏笔划排序)

任悦 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姜纬 评论家、策展人

晋永权《中国摄影》杂志主编

曾翰 摄影家、策展人、2011年第一届Top20获奖者

管怀宾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

缪晓春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评委会秘书


毛小芳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李波 《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

观察员

胡昊 “理想国”艺术类图书编辑、摄影评论写作者


黄东黎 青年艺术家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UzMDczNw%3D%3D&mid=2650003221&idx=1&sn=20115f4b4b853dcbd4c9ae5bbf86bb47&scene=4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8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
沙发
发表于 2017-11-17 09:59: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16 03:02 , Processed in 0.455260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