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故事] 2017第二届“星月杯”全国散文大赛获奖名单公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次“星月杯“散文大赛从2017.4月到2017.12月,历时8个月时间,从参赛人员来看,有不少省市作家、文学爱好者、还有不少大、中学的学生,参赛作品共1549篇。我们主办方在此对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非常感谢您们的参与,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

“星月杯”全国散文大赛,注重作品的思想性,给人以启迪,思考,弘扬正能量,文学性。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组织网上投票,到聘请北京及河北省省级作家进行初评、终评,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初评从1549篇作品中选出110多篇作品进行终评。然而,可能还存在着考虑欠周到之处、不妥之处,恳请广大参赛者予以谅解。



现将获奖名单公告如下(附初审核决赛评审组作家名单与简介)

奖 项
作者
作品
终评分数
一等奖
徐鼎伟
波斯婚俗见闻
555
二等奖
何素兰
那年,父亲要打我
554
陈志华
父女相认在坟墓前
550
何仙草
病中的弟弟
550
三等奖
李清波
焦 桐
549
王维新
烟柳一条河
548
章社友
我那扫大街的妻
548
党凤珠
迟到的“对不起”
548
许清清
一对银镯
548
罗再高
咱们女儿要出嫁
548

作家组
姚中华
挑着菜罐去读书
545
王小菠
岁月如歌
538
黄柏军
怀念这个“中山老大哥”
538
方竹平
四 张 准 考 证
536
王溪中
雪山草地,我的两个最亲密的战友在那儿长眠
534
杨 杨
曾经的记忆
534
李 奕
乐运红军路
533
程根子
卧牛山背状元路
529
陈能兴
把感恩融入生命
528
武 如
野草赋
527
杜飞
千古沧桑话成都
526
贺彦豪
等信的日子
525
文章(温莎)
爱玉说
520
路俊岭
长虹卧波赵州桥
520
文学爱好者组
李永海
北京!北京!
542
张士国
我 和 武 警 仪 仗 队
538
赵永飞
他让我明白了苦难
537
岳 阳
师爱满青山
537
甘正气
安化四记
531
张光茫
大师家书动人心
529
么志前
书香浸染前行路
528
邢业岭
35岁那年,母亲带着大哥二哥,来到海拉尔,嫁给
528
曹济南
梦见沈从文
527
申桂先
在生活行走
525
杨安民
年夜饭--饱含亲情的盛宴
524
彭 震
大奇大美井冈山
523
王铭然
老桂树
522
赖秀锦
被人遗忘的阅读
521
董会英
老爸老妈的幸福生活
521
李永华
北兵营里的那群兵
520
刘冬梅
父亲与老屋
520
郑 燕
游走于文学的世界
520
翟 芳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520
孙玉霞
把假期埋在书香里
519
谢 洋
初识伊吾的那份悸动
519
张裕亮
三里河,你是我的第209块骨头
519
学生组
李 丹
此去经年 再无难事
529
刘思家
沉默的爱
525
程春梅
忘不掉的高三
522
邓晓燕
择一桥终老
520
棠 兔
水调歌头
520
李爵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518
陈念念
缘定西安情
517
张建国
望月亮
516
王孝兵
读不知何起,一往而深
510
董星辰
来自撒哈拉的乡愁
509
黄夏涛
山崖上的那朵花
505
陶贵英
爱上一座城,因为那个人
503
冯 宇
最后的记念
502
曾铃翔
去大理看蓝天
501
罗东彧
那远去的味道
500
木  灵
经过爱情
500
黄  侃
心之所向,才是方向
499
李 莹
夹河之春
498
王建跑
来自,天国的一封信
497

关于“春”的散文
496


初赛评审组:

陈志华 党凤珠 何素兰 刘景合 王玉湘


决赛评审组:

徐鼎伟 陈志华 王维新 何素兰 路俊岭  许清清


决赛评审组作家简介如下:(姓名字母先后排列)

陈志华:

笔名,陈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理事。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报刊上发表通讯、论文,散文,至今已出版三部文集,一部长篇小说,共发表文学作品共计120余万字。《杉树情怀》获第二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二等奖、《相逢一笑春满怀》曾获得河北省散文学会第八届散文名作“优秀奖”;《幸福靠自己》获得河北省散文学会第十届散文名作二等奖。其中,数十篇文章获得国家级、省级文学奖。文章散见于:《中国散文大系》《散文选刊》《东方散文》《燕赵文学》《燕赵晚报》等报刊杂志上。


党凤珠 :

河北散文学会会员、石家庄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大专文化,统计师,企业退休,爱好文学。作品发表于《美华商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鲜早世界、各级报刊、及《散文风》《燕赵文学》《太行文学》《柏坡风》等杂志,并多次获奖。


何素兰:

河北省作协会员,石家市作协,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原是小学教师。77年调来石家庄第54研究所工作。从88年开始发小拙文至今已写作三十年。在各大小媒体、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二百多篇小诗小散文。退休上河北老年大学已15年。作品获过中外当代文学一次征文特等经典奖,中国散文各种征文获过奖,河北散文,石市广抪《好新文》奖。2014年出作品集《跋涉在人生路上》。2015年有作品入《中外当代文学艺术家代表作全集》

路俊岭: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市作协会员。省老年大学学员;2010年《雏鹰》出版;13年中短篇小说《真爱》在《太行文学》第六期发表;13年2月日4全省第一个挂牌“书香家庭”;14年4月荣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雄鹰》《老鹰》付梓。国内外发表陋文134篇,多篇授奖。


刘景合:

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初中毕业老三届下乡知青;1973年返城进石家庄印染厂工人、干部;1995年调入石家庄市纺织局国家公务员;2000年派往一所中专学校任校长;2011年底法定退休。



王维新:

笔名秦千文。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作家联谊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高级职称。 原籍陕西,现居北京。 在《人民日报》《江河文学》《延河》《北京文学》《陕西日报》《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开发行的报刊、内刊和新媒体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600多万字,获《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上海文学》《光明日报》《黄河文学》、中国小说学会、徐霞客游记文学奖、蒲松龄散文奖、卫生部、环保部等征文奖励和地方政府综合创作奖130次。主编书籍10部,参与编纂丛书14种,创作拍摄《根植沃土》等电视艺术片脚本18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奔向天堂》《西楼惊梦》《岁月风尘》;中篇小说集:《欲望归零》;小小说集:《红尘如烟》《除夕之夜》《京华风韵》;诗集:《守望天台》《梦回故园》;散文集:《我在河岸等待春天》《敲响奋进的钟声》《梅竹楼随笔》《飘落的红叶》; 报告文学集:《红尘倩影》《悠悠鱼水情》;电影文学剧本:《魂断桃花岭》。电视连续剧多部。搜狐网、凤凰网、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


王玉湘:

笔名沐鹿,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个人作品集待梓。从事环保工作。自幼爱好诗词,业余创作诗词千余首、散文近百篇。曾在省、市报刊发表过诗、文、歌词作品百余首(篇)。诸多诗词在各类刊中发表,有些作品获各种奖项。


徐鼎伟:

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原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因自幼酷爱文学,多年前于河北省老年大学文学班进修,并勤奋写作,文章多于报刊发表,或收录于文集出版,或参加征文比赛获奖。河北省散文学会、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


许清清: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进入河北老年大学文学班学习,喜欢散文写作。作品曾发表在《光明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华盛顿华人报纸《美华商报》《中国人生科学》《老人世界》《太行文学》等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香树沟之月》。




一等奖作品欣赏
波斯婚俗见闻

说波斯语的伊朗人绝大多数是波斯族,他们信奉什叶派伊斯兰教,婚嫁习俗自然与众不同。


波斯青年男女有了意中人,不能去谈情说爱,而先要由男方的父亲出面到女方家求婚,得到女方父亲同意后,方可约会见面,而且也只能约到对方家里。女方在男友家里,在只有未来的公、婆、姑、叔等直系亲属在场时才能脱去“巧斗”*1,摘去头巾,露出“庐山真面目”。在一切公众场合,都是“男女授受不亲”的,不能勾肩搭背或拉手挽臂——实在也无法拉手挽臂,因为女方除了脸,从头到脚都裹在黑色的“巧斗”内,连刘海也不可外露;正统的女士还要用手抓起前襟,将下巴和脖子一并捂住。女朋友的照片,尤其是没有包头巾的照片,也是不能随便给陌生男人看的。有一回,穆斯塔法先生在我们一再催促下,背着他的同事,悄悄地拿出女朋友没有包头巾的相片给我们看:一头卷发下,白皙的鹅蛋脸上笑容可掬,一对黑亮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双眼皮,挺直的鼻梁……正当我们一位男同胞感叹“波斯自古出美女”之名不虚传,不由得脱口一句英语“很漂亮”时,他突然收起相片,神秘地指指他同事的项背,示意不让他知道。兴许将没有包头巾的女子相片给外国男士观看也有伤风化。即便结了婚,陌生男人不能随便盯着新娘看,“巧斗”紧裹的新娘也不行。有一次我们出差外地,马杰德先生顺便带上他的一身黑色“巧斗”的新婚妻子一起旅游,新娘子却始终避而远之,只有我们的女同胞才有幸在她跟前一睹芳容。


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旧事,现在的年青女子已经可以不用披上“巧斗”,只穿过膝的风衣,头上包一块纱巾,还将染成黄色的刘海露着,“解放”出来的双手也可以吊着恋人的膀子招摇过市,还不时可见在公园一角接吻的前卫男女。


尽管如此,波斯人的婚礼却一如往昔,男女宾客分开活动,各自尽兴作乐。婚礼十分简朴,不张灯结彩,只是在举行婚礼的厅堂楼所大门口放置几只大花篮;没有“满汉全席”,只是在十几张餐桌上放满了品种数量大体相同的水果、糕点和饮料,供宾客们围坐享用。男宾们在一个大厅内,边喝边聊,又唱又跳;一个男歌手拿着麦克风在台上说说唱唱,兴致所至,台下的男人们也一起和唱,声震楼宇;或有男青年跳上台去,与歌手一起扭着唱着,煞是热闹。场面虽然如此热闹,但男宾们见不到美若天仙的新娘,只能在她穿着白色婚纱,走出前后左右都挂着黄花或白花绿叶的彩车时远远一瞥。没有“三日无大小”的嬉闹洞房,新娘只在女宾厅内应酬,与男宾厅内一样的吃、喝、唱、跳,笑声喧天,热闹非凡。所不同的是,没有女歌手*2助兴,但有西服革履、结着领带*3的新郎陪着新娘应酬各方亲朋。男宾们可别奢望受到新娘点烟敬酒的恩宠,新娘根本不进男宾的厅堂,也无酒可敬,伊斯兰教徒是不允许喝酒的。


与国内一样,现时的波斯青年结婚时也要请专业摄影师和摄像师留下良辰倩影。此时的新娘,一身无袖低胸的洁白婚纱,常在花前月下搔手弄姿,若见陌生男子走近,总是羞得脸红俯首,无地自容。新郎见此尴尬,就会边急着用英语连喊“对不起”,边频频挥手,示意别走到跟前。当善解人意的生客远去,又一迭声的“嗨里妈母怒(多谢)!嗨里妈母怒!”,对生客的善解人意深深致谢。波斯女子的头发和胳臂是万不可在陌生男子面前露裸的。二十多年前的一天,我们的车子路过一幢路边的二层小楼,见阳台上有一位没有披上“巧斗”的年轻女子正挽着衬衫袖子晾衣服,大家正议论这一家莫非不是波斯人时,她突然发现陌生人的“注目礼”,立刻转身匆匆躲进屋里。可见,对袒胸露背的新娘,男性“老外”更不能近看。


城市的婚礼都是在晚上举行的。子夜,婚礼结束,送新郎新娘坐彩车回家时,总有一帮小青年、大姑娘们围着新郎新娘大声“噢噢”地尖叫起哄,算是送别。宾客们目送花团锦簇的彩车徐徐远去,才陆陆续续各奔西东。


乡村的婚礼大多是在白天举行的。在阳光明媚、冷暖适宜的季节出游南方,你常会在小镇或村落旁的马路上看到长长的迎亲队伍,一多半衣着鲜艳的年轻人簇拥着队伍的中间的新郎新娘,载歌载舞,缓缓前行。


在技术洽谈间隙闲聊中得知,古兰经中规定,一名伊斯兰男子最多可以娶四名女子。但在当代伊朗,这种一夫多妻的现象已属罕见,估计最多不超过五百分之一,而且乡村居多。因为古兰经中还规定,要娶几名妻子,必须准备几所同样的房子,不可厚此薄彼。这实在是要一点经济实力的。我们认识的知识分子朋友都是一夫一妻。为啥?我们认为是受教育程度较高之故,但马扎赫先生的回答不乏幽默:“不!我们忠于爱情!”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波斯夫妇都是“兄妹”,而不是“姐弟”,通常都是男方比女方大五、六岁甚至七、八岁,至少我们认识的朋友中没有妻子比他大的。看来,波斯女子的平均婚龄比国内女青年要小几岁,甚至还在上中学的姑娘就被她丈夫娶走。不过,婚后的女子可以继续上学,大学生中也不乏已婚男女。据说这是出于女方比丈夫衰老得快的生理原因。


一位具有技术、法学双博士头衔的老朋友,生前曾在一所名牌大学兼职教授伦理学。他曾经认真地问我们:“中国要结婚的男女是否必须出五服?”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他十分高兴。因为在这一点上,作为雅利安人后裔的伊朗波斯人与具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大多数中国人有着相同的伦理传统,尽管两国的婚姻习俗各不相同。


注:*1用黑布缝制的用来裹住女子全身只留出脸部的斗篷。
       *2女子在家或女子们单独在一起的场所可以歌舞自娱,但全国的公众场所和媒体上都没有一个女歌手。
       *3全伊朗的男子汉仅在当新郎官时才允许打领带。

***************************
简介:
本文是一篇介绍地域文化的旅游见闻,具体介绍所见所闻信奉什叶派伊斯兰教的伊朗波斯人的婚姻习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8 16:14 , Processed in 0.42755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