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作品解读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36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21:4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贝伦斯参与和缔造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在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作期间,其功能主义理念得到最完美的实践和体现;在建筑设计方面他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的透平机车间被人誉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在工业设计方面贝伦斯将其功能主义美学的理念体现在电水壶、电风扇和时钟等日常生活用品上;在平面设计方面他倡导字体设计的标准化,引进了标准化的网格状编排方式;贝伦斯的成就为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在建筑与设计方面的探索一直影响到现在。
关键词:贝伦斯;设计之父;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

一、背景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用物资的大批量生产和高度的机械化为赢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一战过后,德国一批年轻的设计师认识到了机械化的强大与实用,理性、科学的可以用以批量化生产的产品设计更受人们的青睐。彼得·贝伦斯正是德国当时一位出色的设计师,他在标准化生产与个性化艺术之间找到了平衡,这一点,从他的简洁而现代的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出来。当在战争中需要严格化、标准化的武器以及器械设备时,贝伦斯提倡的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功能主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切从简、功能至上等现代气息浓郁的准则在贝伦斯的发扬和推广下开启了德国现代设计的新篇章。
贝伦斯是一位不多见的设计全才,他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都有划时代的建树。[1]其理性的现代主义思想贯穿于德国制造的同时,也似一股清新而又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了设计史的长河中。贝伦斯大胆而又创新的一面就是敢于去掉德国“新艺术”运动中过分雕饰而又无用的装饰部分,使其功能、实用最大化,更多地从实际出发是贝伦斯设计思想的独到之处。贝伦斯在1907年参加“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组织工作之后,逐渐成为现代主义运动最重要的领军人物。
二、彼得·贝伦斯简介
图1 彼得·贝伦斯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享年72岁)(图1)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最著名的设计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行者,作为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开拓者,彼德·贝伦斯被誉为“第一位现代工业设计师”。他出生于汉堡,曾在艺术学院学习绘画,1891年(23岁)后在慕尼黑从事书籍插图和海报等的创作,后又改学建筑。l893年(25岁),德国的“新艺术”注1(Art Nouveau)运动出现,在德语地区的人们则将其称为“青春风格”,彼得·贝伦斯在这次“青春风格”的运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896年(28岁),彼得·贝伦斯曾去过意大利考察,回国之后,就与另一位大师级人物雷曼施密特(Lehman Schmidt, 1868~1957)一起参加了一个设计协会,名叫“联合车间”。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彼得·贝伦斯曾迁居德国达姆施塔特(Darmstadt),他在设计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致使他与现代工业批量化生产结合的思想越发成熟,为以后的现代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贝伦斯在达姆施塔特参加了一个叫“艺术家画廊”的著名组织,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其最活跃的成员之一。
在1900(32岁)年,贝伦斯出版过一本名为《庆祝艺术与生活——作为文化最高象征的演艺事业的审视》小册子,虽然只有25页,但是这本书全部采用了无衬线字体印刷,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表明他自己的现代立场,而20世纪的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关键和重点就是无衬线字体的使用。在1902(34岁)年,他逐渐从“新艺术”运动中分离出来,并发起新的现代设计运动。根据其现代工业化以及批量化生产的思想,贝伦斯的设计活动都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1904年(36岁),贝伦斯出任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Dusseldorf)的院长,他继续在设计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在教学中推广自己的设计教育改革。就在担任艺术学院院长期间,贝伦斯参加过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缔造工作,经过几年的筹备与策划,在1907(39岁)年,由赫尔曼·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大力倡导并在贝伦斯的协助下成立了德意志制造联盟,此联盟的目的就是推广工业设计的思想,并使其覆盖到各个行业,同时呼吁美术、工艺等各界人士为推进“工业产品的优质化”而努力,而设计和生产“优质产品”就成为了这个联盟的重要口号。
贝伦斯在其他方面,也勇于突破传统,善于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2]在1907年(39岁),贝伦斯被任命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设计总监,主要负责工业设计方面的业务,这在当时,也是第一次让一位艺术家出任企业中如此高层的领导职务。贝伦斯在以后的设计中逐渐向建筑设计方向发展,但也同时负责家具和灯具的设计与推广。贝伦斯所追求的设计风格在他的厂房风格上面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即以混凝土、钢、玻璃设计的样式,这样的设计风格在现代建筑工业上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909(41岁)到1912(44岁)年间建造的厂房中,由贝伦斯设计的透平机注2车间被誉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
彼得·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他曾担任过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院长以外,贝伦斯还担任过维也纳美术学院和柏林美术学院的建筑系主任,后来设计界的三位大师级人物: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和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都曾分别在贝伦斯的工作室学习和工作过,同时,贝伦斯还教育和培养了一代设计新人,这一批人是德国第一批成熟的工业设计师和现代建筑设计师,不愧为德国的现代设计之父。
三、彼得·贝伦斯作品解读
1、建筑设计
一战期间,各国的建筑活动基本趋于停顿,并且大量房屋被毁于战火之中,于是住宅建设成为各国最关切的事情。[3]贝伦斯意识到现代建筑产生后逐渐向高层建筑发展,新式材料的应用和多种材料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他很好地将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结合在一起,去除了很多繁杂的建筑外部装饰,使其建成后有非常明显的外部特征,钢架结构特点明显,既不单调而又独树一帜,和其它建筑形成明显的区别,这开启了现代派建筑的新篇章。同时,在建筑内部,因为要满足大机器生产的照明、空间、流通等要求,对新材料的使用和功能方面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方面,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的搭配适应了不同工作环境和设备场地的不同需要,钢筋架构的稳定性,混凝土的保温性都得到了很大的发挥,而玻璃在透明性、采光性上的独特之处也为工厂的功能性优化提供了非常大的优势。
图2 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工厂内部

图3 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贝伦斯与1909(41岁)—1912(44岁)年间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Allgemeine Elektricitts-Gesellschaft)设计并建造的透平机车间(见图2、3所示),这个透平机车间在当时成为了德国最有影响力和标志性的建筑物,奇特的造型和建筑材料的巧妙结合使其享有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的美称。关于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这座透平机车间,贝伦斯不再使用过多的装饰,而是直接将车间的骨架透露在外部,大胆的将结构呈现出来,不再沿袭过去的传统建筑样式。玻璃嵌板代替了之前的墙身,因为其体积庞大,所以合理的比例尺寸非常重要,贝伦斯在这方面拿捏得非常到位,使得整体厂房给人浑厚但又不笨重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结构是功能的物质载体。[4]这座简洁的现代建筑以其明快的节奏感赢得了大众的好评,它的出现也可以认为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从那时起,德国的厂房纷纷模仿贝伦斯设计的这座透平机车间,并逐渐往幕墙方向发展,这也成为了后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早期模式。
2、工业设计
在工业设计上贝伦斯有独到的见解和成就。贝伦斯设计了很多的工业产品,其在建筑上体现的简洁明快也被运用到了工业产品的设计上,并且贝伦斯认为工业设计的本质应该是简洁的外貌和实用的功能,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正是源于这里。
图4 电水壶(1909年)

图5 电水壶(1909年)

图6 电风扇(1908年)

设计意识的转变脱离不了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5](P.112)在当时的工业时代环境下,势必要求出现实用、功能性强的设计理念。在1907年被通用电器公司聘请后,贝伦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制定了相关的生产纲领和工业生产样品。关于现代艺术的职业手段,贝伦斯创立了批量生产产品的方法,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并节约了成本和资源。贝伦斯设计了诸如电水壶(见图4、5所示)、电风扇(见图6所示)等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开启了现代生产工业化的新时代。由贝伦斯设计的电水壶系列就有很多模块以供使用,比如圆底、椭圆底和六面体,同时,水壶的某些部分可以和别的造型的水壶配件配合使用。另一方面,贝伦斯不仅考虑了实用,在大机器批量生产的前提下,他设计的电水壶系列等还满足了其批量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图7 时钟(1910年)

图8 时钟(1910年)

形态重构主要是指产品外部轮廓设计的重构。[6]最能体现这种特点的产品就是于1908年(40岁)设计的电风扇(见图6所示)和1910(42岁)年设计的时钟(见图7、8所示),贝伦斯设计的电风扇外形简洁,单从外形上说,没有多余的装饰,而其合理之处是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去考虑设计的。这样符合了工业化生产流程,又丰富了产品样式。[7]时钟的外形已经极具现代的设计感,鲜明的数字指针、完整的外形在当时的产品市场上都要比同类产品更具实用性。这也再次体现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主旨:外貌的简洁和实用的功能性。
3、平面设计
在平面设计上贝伦斯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20世纪新思想下的视觉语言要素是最先被贝伦斯提出的,其特征也非常鲜明地体现出来。就拿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首套完整的企业识别系统(CI)来说,AEG标识成为了欧洲最著名的标识之一,贝伦斯可以说是世界上在企业完成CI策划的第一人。[8]在1900(32岁)年出版了小册子之后,第二年,贝伦斯和德国克林斯波字体铸造公司合作,设计了一种介于“青春风格”和现代风格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字体,取名为“贝伦斯字体”。
图9 贝伦斯体

图10 贝伦斯体

其实,贝伦斯早在1902(34岁)年改革德国印刷字体时已经萌生了关于字体标准化的想法,因为印刷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必须以标准化为基础,所以贝伦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了“贝伦斯体”(见图9、10所示),具体分为“贝伦斯斜体”和“贝伦斯古体”。在字体设计这方面贝伦斯起步较早,他是最早探索字体标准化的倡导者。在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设计商品广告和产品说明时,贝伦斯也是最早引进了标准化的网格状编排方式的人,他把有关商品的图形、文字说明,严格按照方格网的布局来组合排版,形成了德国早期现代理性的平面设计风格。[9]其特点是版面上没有多余的装饰,使得版面自由、轻松,朴素简洁,体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全新的编排方式。贝伦斯说过,“艺术不应该再被看作是一种个人事务,不应该被看作个体艺术家的自我迷幻和奇想,如同他被其情人弄得神魂颠倒的情势一样,我们不想要一种这样的美学——其法则源自浪漫的白日梦,而是要一个真实的美学——其威信基于生活,不过我们也不想要一个孤芳自赏、不思进取的技术,而是要一个能显示自身随着我们时代的艺术脉搏一致跳动的技术。”[5](P.112)
四、结语
彼得·贝伦斯是现代设计先驱,正是有了他对于设计的不断追求与探索以及个人的执着与努力,才能让我们在今天看到很多优秀的现代主义设计作品,也正是因为这样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和人才,方能承接这样前进的洪流,并在人类的设计史上再添一块里程碑。其影响力对以后几代的设计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是第一代工业设计师和现代建筑设计师之一,贝伦斯的成就为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在建筑与设计方面的探索一直影响到现在。他帮助德国人民在物质匮乏时期度过了难关,重振了德国工业,加快了德国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了德国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讲,贝伦斯的设计为现代设计的方向确定了目标,成为后代设计师们学习的榜样,他的成就覆盖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方面,在建筑设计方面他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的透平机车间被人誉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在工业设计方面贝伦斯将其追求简洁、功能至上的理念体现在电水壶、电风扇和时钟等日常生活用品上;在平面设计方面他倡导字体设计的标准化,引进了标准化的网格状编排方式。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贝伦斯的功能主义美学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的需求,但是,如果没有贝伦斯的探索与创新,德国的工业设计也不会有现如今的发展,从德国产品中就能看出贝伦斯的卓越影响力,贝伦斯是当之无愧的现代设计大师。

注释
注1:法国的艺术家根据1896年开幕的一个新画廊,把这一风格称作“新艺术”(Art Nouveau),英国人称之为“现代风格”(Modern style),意大利人称之为“自由风格”(Stilo Liberty)。现在,德语地区的人们习惯把这种与传统艺术格格不入的风格称为“青春风格”。
注2:透平机(turbine),源于拉丁文turbo一词,意为旋转物体。透平机是将流体介质中蕴有的能量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机器,不仅是涡轮机、汽轮机,压缩机、膨胀机等都可以叫透平机。
参考文献
[1]宫婉莹. 现代设计先驱彼得·贝伦斯[J]. 现代装饰(理论),2013,03:191.
[2]周玉基. 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哲学思辨与解析[J]. 装饰,2009,06:139-140.
[3]薛春霖,张文辉. 从贝伦斯到格罗皮乌斯——微观视野下现代建筑的一个进化过程[J].
新建筑,2012,01:75.
[4]吕天娥.基于心理学的家具安全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4):48.
[5]邹晶晶. 彼得·贝伦斯与平面设计[J]. 美术大观,2012,10:112.
[6]蒲天村,何娟.家电产品外观设计的重构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16):14.
[7]何君. “第一位现代艺术设计师”——彼得·贝伦斯[J]. 现代装饰(理论),2016,07:204.
[8]邵慧. 贝伦斯的工作室与现代设计[J]. 新美术,2011,12:68.
[9]王美玉. 平面设计中国际主义风格网格系统研究[D]. 苏州大学,2012,05:12.
作者:王禹博 吴 卫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简介
1、王禹博(1992~),男,内蒙赤峰人,2014年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包装设计专业,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主修包装艺术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学生宿舍25栋205,412007。联系电话:15115357602.
2、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为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Interpretation of Works of the Father of German Modern Design ——– Peter Behrens
Wang Yubo Wu Wei
(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Abstract: Behrens is a member of creating “Deutscher Werkbund”. During the period of working in Allgemeine Elektrizitts Gesellschaft (AEG), his idea of functionalism is practiced and manifested perfectly. In term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turbine factory that he designs for AEG is known as the first “modern architecture” in a real sense. In terms of industrial design, Behrens applies the idea of functional aesthetics into such daily necessities as electric kettle, electric fan and clock. In terms of graphic design, he advocat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font design and introduces standardized gridded arrangements. Behrens’s achievements lay fou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sm. His explor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still exert impacts on today.
Key Words: Behrens; the father of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dustrial design; graphic desig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23 18:48 , Processed in 0.47163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