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诸葛亮有偏见: 岳晓东趣谈三国杀(7)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0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7: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诸葛亮有偏见: 岳晓东趣谈三国杀(7)
  诸葛亮有偏心偏见,最突出的就是对魏延。这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有记载。
  这个偏心其实源自关羽,因为关羽坏了诸葛亮的大事,没有执行诸葛亮给他交代的“北拒曹操,东联孙权”的策略。失荆州对诸葛亮的打击远比刘备还大,刘备反正一生走四方,走哪儿是哪儿。但取荆、益二州是诸葛亮出山时给刘备提交的策划书,说是先取荆、益二州,方可图谋天下。这事儿后来一度成功了,却又给废了,都是“关羽大意失荆州”惹得祸。
  关羽死了,没办法找他算账。可蜀营中有个人,长得像关羽,名字也像关羽,用的兵器像关羽,个性也像关羽,整个关羽再现,这就是魏延。关羽字叫云长,魏延字叫文长;关羽是大红脸,长胡子,魏延也是;关羽用大刀,魏延用的也是大刀;关羽是敬下不敬上,就是对下面人特好,对上面人不好;魏延也是如此。
  由此,诸葛亮看见文长就会想起云长,很容易生无名火。在心理学上,这是移情的表现。就是一个人把自己对某个人的爱与恨转嫁到另一个相似的人身上。例如,关羽动不动就说,“给我五百小校,我可取大城池。”魏延也动不动说,“给我一万兵马,我出子午关,咱在长安会师。诸葛亮是小本生意赔不起,不敢玩大的。取子午关是一步险棋,附近一定会有重兵把守,只要耽误上三五天,援军就来了,你没吃没喝,人就散了。
  所以诸葛亮不用魏延的计谋。而魏延老是嫌诸葛亮胆小,在背后议论他北伐成不了大事。
  诸葛亮讨厌魏延,还另外有一层原因。就是他培养的接班人是姜维,而姜维是降将,在军中地位相当于一个师长,而魏延一直就是军长、副司令的。所以欲立姜维,必先除魏延。其实,魏延在蜀军的地位一直在赵云之上。我们常说五虎上将,其实刘备从来就没封过什么五虎上将,倒是曹操曾封过五上将军,包括了张辽、乐进、徐晃、于禁、张颌。刘备在称汉中王时,蜀军将领的排位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魏延、那才叫五上将。诸葛亮死前一个思考题,就是怎样把魏延给废了,怕他在自己死后北伐闯子午谷,赔了蜀国的家底。
  诸葛亮是怎么废魏延的?就是让魏延的死对头杨仪出任代司令,当时他充任的职务相当于后勤部长。这杨仪当初经常跟魏延闹矛盾,杨仪是个很小心眼的人,魏延又是个很自负的人。有一次两人吵了起来,魏延急了,拔刀说恨不得把你给抹了,杨仪这大男人就哭了。这事儿连孙权都听说了,说这两个人,诸葛亮在世时就掐成这样子了,诸葛亮死了之后还不得掐成个你死我活的?
  诸葛亮临死时候把这句话想起来了,就所以让杨仪统军。魏延一听就火了,心想这司令死了,该副司令接班,怎么也不该让后勤部长接班啊!可杨仪说咱们一起回成都去,这是丞相交代的。但魏延说凭什么?丞相不在了我还在,咱们应该继续北伐,不能因人废事啊,所以大家跟着我接着走。杨仪说你再不走,就算你反了。魏延说我一心报国怕个啥呢。
  结果杨仪果然上报魏延反叛,结果是满门抄斩。表面上,这让杨私仇公报,出了一口恶气。背地里,这其实是诸葛亮造的局,为的是借刀杀人。这诸葛亮的阴险用心,让我给看出来了。
  可惜,魏延是蜀军老将,死的这么冤,真是不公平!他充其量是傲慢一点。但魏延自己也一点都不觉察。诸葛亮真是想救魏延的话,他可以随便打发他回成都,至少保你一家老小不被问斩。但魏延活一天,就对姜维继位有威胁,因为魏延是军中老将,采取这种下策,实在是诸葛亮的私心在作怪。
  史书上说,诸葛亮处事很公正,但在处理魏延这个事儿上,诸葛亮就极其不公正。说到底,诸葛亮还是在恨“关羽大意失荆州”,他不能让“魏延大胆失益州”。
  更多阅读请点击:郑州白癜风医院
  更多阅读请点击:郑州牛皮癣医院
  更多阅读请点击:郑州治疗牛皮癣最好的医院
  更多阅读请点击:郑州牛皮癣专科医院
  更多阅读请点击:郑州银屑病医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30 02:10 , Processed in 0.413156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