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码头发布 于 2017-9-19 17:03 编辑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餐饮越来越难做,不仅品类繁多,品牌也在迅速递增,竞争无处不在。纵观餐饮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原来的餐饮几乎是只有招牌,没有品牌,更谈不上logo。
近几年,餐饮业以井喷之势席卷市场,所占份额已接近支柱产业房地产的三分之一,餐饮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品牌以及核心竞争力。从餐饮品牌升级更换logo中可见一二。 但是,品牌在对logo进行升级的过程中,有的越来越好,有的换了logo后却在市场中逐渐淡化了。 其实,设计对于品牌而言很大层面上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决定品牌生死的还是自身的内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国内外餐饮logo变化,找出共性。
一、同业竞对logo分析
和府捞面 VS 家有好面
和府捞面被称为餐饮界“黑马”,独具特色的书房文化格外吸睛。原来的logo采用隶书,字体圆润和谐,体现出古老的中华文化。 新logo,采用书法色彩更为浓重的楷体,运用楷书笔锋的霸气与书法的艺术内涵,书法讲究慢与养心,正是其品牌理念的最佳体现,二者浑然一体。
更换logo的背后是对品牌文化的深究,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平衡,注重身体健康。
与和府捞面相比,家有好面的起步要早一些,以“家传”为品牌文化,强调用心,经过几年的发展,logo也在变化。 第一代logo与和府捞面现在的相似,这种书法字体反而更能体现出文化内涵;第二代logo方框的搭配虽说能传达出“家”概念,但现代快餐的意味更浓。 对于新logo,第一眼看到的人假如没听说过这一品牌,恐怕要花个几分钟才会认出这几个字。虽说这logo利用直线与弧线体现出面条生与熟的两种状态,但是识别难度比较大,难以把品牌文化传达清楚,这样的logo只能停留在表面了。
和府捞面的出现无疑成了家有好面的强劲对手,在相互竞争中,无论是节日活动还是新品推出,和府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品牌文化宣传,宣传海报与文案的制作都有自己的调性。
家有好面面对竞争时却显得有些迷茫,甚至病急乱投医,logo变化一事就体现出品牌运营团队思路的紊乱。除此之外,新品已经弱化了面条类,更多的是菜品、糕点,甚至还打入月饼市场。 连平时的活动都有很多,更不用说节假日了,让人眼花缭乱。没有自己的品牌主线,似乎已经在竞争中迷失自我了。
老妈米线 VS 阿香米线
老妈米线起源于创始人张万俊对其母亲的纪念,而其母亲的餐馆始于1923年,logo中母子的形象,正体现一种母爱。 后来logo改变,虽说现代感越来越强,但并没让人眼前一亮,红白色的搭配正是快餐的特点,这也反映了当时老妈米线高层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第三代logo在老妈米线4个字的字体上做了一些改变,但是整体的意思还并不明确。反应到品牌现状是老妈米线近些年来在米线市场里的疲软。
阿香米线的产品特点在于“香”字,起初的logo中,带有中式花纹的碗、碗上面的意象符号以及下面的拼音“a!xiang”,会让路过的人不自觉的念出名字,被“香”所吸引,由视觉联想转化为味觉,从而诱发消费行动,这一logo的独特性不言而喻。
后来品牌对logo的改变,逐渐用符号代替图形, 新logo以柔和、富有亲和力的宋体,“米线”则设计成印章形式,搭配筷子挑起米线形成的圆圈“米”字图形,整体形象更加简洁、饱满,使人很容易就能画出来。 具有中国味道的同时,更加国际化,也透漏出阿香米线对于“高品质米线”的追求。这是一个进化的过程,是对品牌的提炼,足以可见阿香米线高层对品牌未来规划和发展方向思路还是很明确的。
喜家德水饺 VS 大娘水饺
喜家德水饺的新logo把水饺拟人化,外形与饺子的特点统一为长条形,体现产品卖点,奔跑的饺子体现品牌对健康的追求,简化的字体便于识别,新logo看上去更加清爽,强调自身的品牌风格。
大娘水饺的新logo曾引起不少非议,虽说旧logo中大娘的形象略显普通,但是却与品牌更为贴切。品牌想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是好事,但是劲却用错了地方。当时大娘水饺高层以为品牌年轻化吸引年轻人,换个logo就万事大吉了。 这其实是品牌营销意识薄弱的体现。
有意思的是,我们小编有一次写文章时,看着大娘水饺的logo,多次把“大娘”写成了“大嫂”,可见旧logo更加深入人心。 新大娘水饺logo设计的很好看,但是品牌logo设计不是搞艺术大赛。大娘水饺的品牌核心价值理念不清晰,在企业决策者没有搞清楚品牌核心价值的情况下,为单纯实现消费者的审美进行的品牌视觉更改只能以失败告终。
小结: Logo是餐厅经营的一部分,是餐厅的辅助元素,但却是品牌传播不可或缺的,logo是依据品牌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定位而改变的。
肯德基logo的演变
星巴克logo的演变
海底捞logo的改变
通过肯德基、星巴克以及海底捞的logo变化,我们可以看到logo改变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这是根据品牌发展战略作出的调整。 简单的logo能迎合更多人的审美,也利于品牌的传播,逐渐演变为能代表品牌的价值符号,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二、餐饮logo如何越来越好?
最好的logo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从品牌文化中提炼出来的。 餐饮品牌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最本质的味道,而不是logo,但是logo的存在便于让消费者产生品牌记忆,具有传播属性。 近年来,随着品牌换logo的热潮,有些餐饮品牌把营业下滑归咎于logo不够引人注目,然后对其大动干戈,结果钱花了并没有什么成效。因此,Logo并非一定要换。
什么情况下需要换logo
Logo太丑(或者原本没有logo,想要做大品牌的) 品牌定位改变或转型(肯德基的新品牌定位Kpro) 品牌老化(海底捞也换新logo) 品牌产生负面影响(星巴克第一代logo中的美人鱼露出胸部和肚脐被认为有色情意味,第二代logo就把胸部和肚脐遮住了) logo无法注册(这种只能换logo)
餐饮换logo原则
改变要由内而外
一颗鸡蛋,从里面打破是生命,从外面打破是食物。品牌的发展也是一样,如果仅仅换个logo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是要从品牌自身的定位出发。
假如原来做的是大众快餐,当看到年轻群体的消费市场,餐厅也把目标群体锁定为年轻人,那么菜品口味、菜单设计、室内装修风格、服务等都要迎合年轻人的喜好,最后,视情况而定logo是否也要更加年轻化。 如果内部依然是旧有的模式,只是把门头logo换的时尚了一些,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消费体验产生落差只会越换越糟。
中式快餐连锁巨头真功夫认为,标准化的中式快餐已经不能满足消费升级的时代需要,因而给中式快餐进行重新定义,针对年轻消费群体,追求“畅玩”的运动属性。新logo李小龙的形象更加具有动感,字体改为英文有布局国际化之意,整个餐厅的改造也显得更加休闲时尚。
优化代替更换
品牌在长期的发展成长过程中,会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品牌记忆,这种记忆产生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这个品牌记忆一旦形成,就对品牌有了一种固化的认知。 倘若你的logo过于颠覆旧有的形象,就相当于是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你。不难发现,像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国际餐饮大牌对logo的改变都是一点点在细节上进行优化,而不是换新面貌,更便于视觉上的传播。
黄记煌换logo一度成为餐饮界的新闻,新logo小黄锅看起来更加年轻化。它的旧logo中运用中国传统的花纹与印章元素,虽能体现中国特色,但是单看图形,消费者并不知道是什么。 新logo改动稍大,尖尖的小黄锅更有北方民族色彩,且一看就知道是“焖锅”;但是下方的字依然采用旧logo的字体,便于消费者对品牌的嫁接,不至于看到后不认识。
能传达出品牌属性
Logo是品牌差异化的代表,它的存在除了品牌传播之外,每个logo所承载的意义都是不同的,承载着不同的品牌文化,让消费者看到之后能对品牌产生联想。
宴遇的新logo可谓够时尚了,但是假如我是第一次看到,除了我能认出它的名字,觉得有些小资之外,至于它是干什么的就不知道了,更不会想到是一家餐厅。
吉野家牛肉饭的牛角形图案,据官方介绍说“牛角”周围的绳状是日本相扑冠军“横纲”的代表,象征着吉野家是冠军级产品,并且由27粒米组成,代表饭。 虽说不是绿色,但总有一种中国清真餐厅的既视感,脑中浮现的是“清真拉面”四个字,毕竟对中国人来说,相扑并不熟悉,这是文化的隔阂,难以理解其想要传达的品牌属性。
弱化图形,重文字
餐饮logo与其他行业的不同,它需要强辨识度来传播。就如你与朋友约好去一家餐厅吃饭,而你的朋友并没有听说过该餐厅,你在向朋友介绍时是说“招牌像一只狗的火锅店”,还是“××火锅店”更便于朋友找到?
(大龙燚的logo升级)
图形只是辅助,文字才是核心。大龙燚起初的logo过于图形化,以至于消费者一度认为是“大龙火锅”,对品牌传播极为不利,后来则把图形简化,用文字来深化品牌印象。
黄太吉虽说没有兴起时那么火了,但是仍有人认为还是有许多值得餐饮人学习的地方,比如logo。Logo的核心作用是识别与传播,直接把汉字设计成logo,加之字体与颜色的设计元素,能很好的传达出这些功能。
小结: 换logo相当于换脸,要事先对市场做一些调查,把握餐饮发展的风向;还要对成本进行核算,设计费、装修费、服装、餐具等各项都要与新logo配套升级,这些东西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logo的更换要极为慎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
餐饮logo的改变大致有年轻化、时尚化、情感化、扁平化等几种趋势,无论你朝哪个趋势改变,都不能背离logo的核心意义——用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创意为企业宣传降低成本。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