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外地朋友问你家乡的口号, 你能在不查资料的情况下说出来吗?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常年盘踞在广州的城君, 要不是因为最近财富论坛的大动静, 也不会知道广州的口号 是“因你而生”。 城市口号作为城市形象的高度概括, 能给一座城市带来的可能性不可估量。 很多旅游目的地不惜 花费重金耗时数月, 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公开征集旅游口号。 可结果呢? 多数城市的口号还是难有 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网上铺天盖地的城市口号征集启事 中国的城市口号大多有套路。 比如XX之都,XX之城: “浪漫之城,中国珠海。” “浪漫之都,中国大连。” “爱情之都,天堂城市。”...... 这些原本气质迥异的城市 在宣传口号里撞了衫, 仿佛被八股文限制了想象力。 还有“上海,精彩每一天。”、 “重庆,非去不可。”这类, 套在任何城市都适用, 无视城市最迷人的差异, 在外人看来“泯然众城矣”。 还有“世界水电城——宜昌” “中国金字塔之都——咸阳”, “东方日内瓦 ——巢湖、大理、湛江等等”, 套用大家熟知的外国印象, 甘心让自己的城市作别人的替身, 浓浓的山寨感扑面而来。 当然也有不按套路出牌的口号, 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让人浮想联翩的 “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 这句口号让宜春从 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一夜成名, 也让起这句口号的专家一夜成名, 只有城市的景色没有因此成名; ▲这张头图只放置了一天 “两个胖胖欢迎你” 作为合肥的坊间口号, 足够呆萌亲和了, 可你真的会为了一个灯谜一样的 口号光临这里吗? 还有“游承德,皇帝的选择”, 活生生房地产广告的套路, 仿佛在告诉游客: 我们这地方来了就是土豪。 明明打的是历史牌, 怎么听起来就这么空洞滑稽? 这些让人无感或者啼笑皆非的 城市口号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都在自话自说地 描述着“我有什么”, 无趣地兜售着城市的固有文化, 表达上也没有把汉语 独有的妙处很好地运用, 更像是在替市民总结城市的卖点, 可市民也不买账。 归根到底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口号是为了传播, 传播是为了吸引外地人的到来。 因此外面的人怎么看城市, 比城市当地人怎么认知自己更重要。 那么一个好的城市口号应该是怎样的? 一些国外城市做出了经典的案例。 纽约1977年启用口号“I Heart NY”, 纽约的香艳繁华和甜蜜温情 让“I Heart NY”成为 每个纽约客的心声, 而这个红心体标语的衍生商品也在 全球的纪念品店持续热卖; 洛杉矶在2009年推出了口号 “That's So L.A.”, 中文可以译作“就是这么L.A.范儿”。 洛杉矶电影、音乐等艺术活力满满, 这个动感的口号和城市的性情很搭; 东京在2015年公布了 全新的城市视觉形象标识“&TOKYO”, 她可以和各种词汇组合使用, 比如“FOOD & TOKYO”、 “FASHION & TOKYO”等等, 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能放在前面。 这像是一个有小心机的填词游戏, 开放给所有人去发现东京的乐趣。 虽然这些城市的口号都足够有魅力, 但如果让城君选一个最佳口号, 城君一定会举票柏林。 2003年柏林的市长评价柏林 “Poor but sexy”, 没有比这更贴切的形容了。 它在欧盟垫底的极低物价和房价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 轻松的生活成本和 宽容开放的城市氛围 让这些年轻人能够毫无顾忌地 用他们最疯狂的方式 去创造自己的梦想。 柏林墙倒塌之后, 柏林成为了一座熔炉, 西柏林的波西米亚风格 和东柏林的工业气息杂糅在一起, 孕育出了全世界最棒的艺术家。 而他们又赋予了柏林独一无二的气质 ——像是一个被随手乱翻的抽屉, 又像一部只经粗剪的cult片, 危险又迷人,“poor but sexy”。 这是一个就算对柏林一无所知的人 听了都会有所触动的口号, 充满诱惑力和未来感。 ▲柏林艺术家正在清洗柏林墙 这些非常有辨识度的口号 其实都在说同一件事 ——“别人怎么看我”。 它们不纠结于城市的过去, 而是告诉人们, 这里的未来会是怎样。 简洁又口语化的词组, 更容易在脑海中成长为长期记忆, 被打动的人就算还没去也会把它 自觉地列入To Do List。 这几年很多中国城市也意识到一个 成功的口号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意义, 于是纷纷开始重新思考口号的方向。 比如广州原先的口号“因你而生”, 像是一个张开双臂但尚有距离的拥抱, 最近就有城市专家提出了 “广州喜欢你”这个口号。 有网友说, 这个口号让人看得眼前一热, 毕竟在大城市的茫茫人海中, 能有几个人能对你说一声“喜欢”呢? 杭州历时一年多选出了“最忆是杭州” 的中文口号 和“Hangzhou,Living Poetry” 的英文口号, 巧用历史的馈赠为城市立名, 杭州化身成了一位诗人,悠然又可亲。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说: “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 看得见的风景。” 如果说城市中那些现实的景致 是“看得见的风景”, 那么城市的口号便是先行在 游人印象里的“看不见的风景”。 当城市的口号不再追求 最保险、最体面、最权威, 而去尝试着变得 更真诚、更感性、更亲和, 那些沉寂的城市就能被看见, 那些刻板的印象就能被稀释, 那些个性鲜明的城市就能有 更多被偏爱和玩味的可能。 你对所在城市的口号满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