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 作者李健,男,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射阳县杂文学会会员。先后出版作品集《走进阳光》、《心潮逐浪》,在各级媒体《中国教育报》、《中国科技报》、《新华日报》等媒体发表千余篇,获奖数十次。2019年,被评为海通镇文教功臣(唯一)。 闲话饮酒
作者 李健
最早知道武松打虎故事是小时候看连环画《景阳冈》。当时就想,店家明明告诉武松酒只能售卖三碗,其实为顾客着想。是武松任性喝了十八碗,推测不会是现在的高度数的白酒,想必是如沿海山东地震江浙一带人自釀的“老白酒”,不会超过啤酒的12度吧。他拂了店家的好意劝告,执意上冈。看到山上有虎的警示牌,我们可以想象,他其实还是有惧怕的意识的,但又怕回身被店家笑话,那种壮士自尊容不得他停步。后来遇虎打虎,成为打虎英雄。算是为公为民吧,而李逵杀了四只虎,也不称之为英雄,为母报仇泄恨的。 这是我读书第一次碰到描写酒与人物命运的关系至关重要。后来书读得多一点了,才知道文学作品中酒味无处不在。湘云醉卧芍药,曹刘煮酒论英雄,八戒高家庄醉露原形,老少上口,妇孺皆知。诗圣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诗仙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之类金句无不把酒文化演绎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另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三杯两盏淡酒,不怎敌他晚来风急”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把写作者此时彼地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精致。更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成为人们以酒为乐的最佳理由。 我欣赏人们饮酒放歌,慨慷激越的豪迈,不习惯看那故作高雅的做派,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外国的。所以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等作品,碰到酒描写的地方常常滑过去。更不愿看使用酒来下毒害人的情节。闲暇时光,消遣“酒色财气”短文,碰到“酒是穿肠毒药”、“无酒不成席”看似矛盾不可调和的说道,才进一步认识对酒也用得上辩证法。 曾看到过报道,米高扬来中国,要毛主席与他喝酒,主席回答他,来比吃辣椒,他无言以对。老一辈开国元勋中,刘少奇、朱德不喝酒,遇到国宴招待会,工作人员也会实时以水代酒让他们不显山露水地陪客的。周总理与彭老总喝酒的故事也见过,不知道是否是真。总之,无论是家国,只要有活动,似乎酒不可不登场,一展它的风采。自然,我也会关注因酒导致的各类事件。常常为他人喝酒伤身或丢命而唏嘘不已。因而对酒的感觉是向往与惧怕共存。 自己曾经在小学二年级首次碰过白酒。那是1957年冬天,我随父母从滨海迁徙到射阳海通廪基村。姨父母欢迎我们的简餐上有咸肉、白酒。我出于好奇,不知酒为何物,端起小小的酒杯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酒没落肚,呛得咳嗽不止,从此落下遇风或疲劳即咳嗽的毛病。长大后一直远离它,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村庄上盛行喝啤酒。哎,夏天星期假日农田劳作后,看着端上桌的饭碗感到缺少什么似的,赶快奔代销店拿啤酒。虽然菜品不多,却能酒足饭饱,其乐融融,感受把酒临风喜气洋洋的快意。但工作或应酬时,总不能如人所愿的那样,开怀畅饮。稍多即醉,记得几十年来也醉过一两回。年届花甲时,恋上驾驶,再不碰酒。有钱花了,不喝酒不抽烟,更不赌博,常被人称为傻子。 有时间了,干啥呢,把看书读报写文章作为主旋律。偶有小大块拙文见诸报端,发声于媒体,享受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那种自豪与满足,荣誉感填满心中。趁着兴奋的劲头,也有参与畅饮队伍的冲动。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警句牢牢套着自己,于是作罢。 闲来细思,常有愿望在心头。一愿助兴有度。无论婚嫁迎娶还是升学高升,甚至亲友小聚,酒兴不可过度。好事办好,饮酒不醉为高。防范因酒误事,影响身体健康或搅扰社会。二愿与造假决裂。假酒害人害已,与守法生产经营背道而驰,大众深恶痛绝。三愿巷深酒香。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巷各色人等,传承优秀酒文化,弥久不息。四愿身居要职或公众人物,谨遵慎独。人生进取不易,关键时刻,守住底线,不被坏人利用,滑向泥沼。 与酒共舞,飘香千万里;谨防贪杯,畅通幸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