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故事] 李清明散文《资江排歌》获全国游记征文大赛三等奖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3: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901期

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广东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共同主办的第四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全国游记征文评选,于8月22日落下帷幕。湖南湘阴籍作家李清明散文《资江排歌》获得征文大赛三等奖。



本届征文的应征体裁包括散文、诗歌、赋,收到海内外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来稿六千多份,征文活动经历了半年时间,来稿先后经过《人民文学》编辑部筛选、初评委复评,以及七位终评委终评三个阶段。经过评委们反复讨论、多轮投票,最终评选出第四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全国游记征文的获奖作者共六十一名、获奖作品共六十一篇。

现为国家一级作家的李清明,曾获得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奖项。身为洞庭子民,闲暇之时,最喜欢到已非常破旧的临资口古镇的洞庭庙里走走停停,抚古思今,而写下此篇带有独特江南水乡特色的游记散文《资江排歌》。此文8月3日湘阴微生活曾加以编发,引发湘阴老辈人的温情回忆和共鸣。

资江排歌

◇李清明

在湘江与资江交汇流入洞庭湖的西岸,曾矗立着一座名叫临资口的千年古镇。因古镇依江傍湖,水路交通方便,经由这里的船多、木排多、竹筏多,以驾驭其为生的排鼓佬也多。“日有排客千人,夜有明灯千盏”,便是古镇当时的风貌写照。



一代又一代身躯敦实,皮肤黝黑,性野豪放的排鼓佬们,整日肩背缆纤子、手撑爪钩子、驾着木排子,住着吊楼子、吃着吊锅子、提着酒篓子、抱着湘妹子、吼着船号子……在大江大湖中求温饱谋生存,曾经书写和演绎了诠释着勤劳、勇敢、智慧、刚烈、忠义、豪迈,乃至于神秘、悲壮等长达千年的水乡文明。


说起“排鼓佬”的称谓,许多地方大多叫“排客”、“排工”,也有的叫“排古佬”或“簰鼓佬”。至今仍在临资口古镇洞庭庙守庙的甘道长告诉我们,叫“排鼓佬”的只有资江和沅江,原因很简单,这两个江道放排须擂鼓。排客们闻鼓下篙,听鼓扳棹,以鼓助力。



始建于东晋年间的临资口古镇,自古便是南洞庭湖的水上交通枢纽与南来北往货物交易的重要码头,呈“丫”字型的地理位置十分便利与独特,右上方向西是资江,左上方往东是湘江,朝北是洞庭湖,往下便可以直通长江。从桂北、川东、黔东、湘西、湘南等地源源不断的桐油、木料、楠竹、煤炭、牛皮、猪鬃毛,以及烟草、水银、药材,甚至鸦片等山货须到此转口,一部分向北经由洞庭湖运往岳阳、武汉,甚至南京、上海;一部分往东转湘江运往长沙、株洲、湘潭、衡阳、永州,进入广东、广西。反之,从各大城市口岸用空船带回或专门运来的食盐、花纱、布匹、煤油、西药、肥皂、面粉、白糖等日用货物,以及机器、设备等工业品则需在此分流。其中,尤以从云、贵、川,湘南、湘西,以及两广等地顺江下漂的木排、竹筏以及毛板船(一种用不过刨子、不涂桐油的毛糙木板简单钉拼而成,达到目的地先销完船装货物后,再直接将船板拆了卖掉的一次性板船)最为多见,每天均在百艘(排)以上。其百舸争流,千排云集之盛况,正如有诗所写:“千只木排下湖湘,一路滔滔到资江。”

星横江水阔,月涌排筏流。每日只等船驳、排筏驶进古镇的船坞与排湾,雇佣篙手与排工,聘请舵手和法师(会施法术的排鼓佬),以及喊箩脚子、挑夫,租用桅杆、帆具、舵桡的船主便会络绎不绝……生于斯长于斯,既熟知这大片江河湖泊的水文地理,又个个身怀驾船放排绝技与胆魄的古镇水手们,一会要将上游下来的小木排、小竹筏在进入洞庭湖之前归拢扎成大排大筏;一会还要把经由下游大江大湖航行而来的大船大驳在进入内江内河时由大换小,将机械转换成人工……久而久之,便催生了古镇一个靠水吃水的新兴行业——排鼓佬。水乡习俗,凡吃“水上饭”的人,乡亲们皆以“排鼓佬”统称。

据统计,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临资口古镇的居住人口常在三千人以上,多时达到五千多人,其中排鼓佬、舵工、桨手,以及专门给船户排筏挑货运货的箩脚子们均在半数以上。其余诸如木匠、铁匠、篾匠、铜匠,以及茶楼、酒肆、乐坊、怡春院、销魂楼、潇湘馆等大部分男女从业人员,也均与水手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时,古镇江边青墙黄瓦的洞庭庙前,除初五、十四、二十三几个不宜行船放排的忌日外,其它大多数的日子则锣声、鼓声、鞭炮声,还有法师们宏亮的祷告声,以及放排号子声不绝于耳……其间,总见众多的排鼓佬们将《资江排工号子》吼得山响:“天下山河不平凡,资江流水几多滩。鼓响三声立桅杆,锣响三声扯风帆。谁知排客苦与乐,妹砣等我下江南。暗礁险滩何所惧,千里洞庭一日还。……”

水乡自古宫观祠庙众多,宗教信仰浓厚,几乎家家都立神龛,户户都祭祖先。为此,古书也曾有“楚人性刚烈,喜祭祀。”的记载。受其影响,排鼓佬们的起排与放排仪式则更为讲究。起排前,为头的排鼓佬,也称法师,要观天象,测定黄道吉日与出发的最佳时辰。然后,在洞庭庙前的江边摆上神龛,众排客还要准备好香烛、神钱,以及一只煮熟的整鸡和一个猪头,还有鲜果、米酒、清茶等供品。供桌的四角和地下,法师还会依次插上五根檀香,点起五根白蜡烛,叫“请五方神”(即:茅山祖师李老君、排鼓佬祖师、铁牛仙师、还有河神及土地)。紧接着,法师亲自率领排客们表情严肃地面朝神位,喃喃祷告:今有XX庙XX地XXX人,驾排(船)往XX地,请诸神保佑一路平安,乘风相送,滩滩有水,路路有泓。敬完神,船工们则将熟鸡、熟猪头饱饱地吃上一餐,叫“打牙祭”或叫“呷起排饭”。吃鸡时,鸡头(也称凤凰头)献给头篙,鸡头为首,含把握方向,大吉大利之意;两只猪眼睛与两只猪耳朵则会敬给舵师下酒,愿其心明眼亮,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确保排筏往返平安顺利。

放排仪式过程中,为头的排鼓佬师傅见到看热闹的乡民和水手越聚越多,还会表演几个祖传的“排鼓佬施法”节目,以助兴邀彩。一曰:提无底水桶。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小水手,先是提着两只没有底的大水桶缓缓走下河堤,来到众人面前站立。经过排鼓佬师傅用手指向天空摇摆画圈、念咒后,小徒弟再缓缓走上河边停靠的木排,缓缓弯腰在河心装上满满两桶江水。然后又是缓缓回走,经过人群……两只盛满了江水的无底木桶竟然滴水未滴。二曰:定鸡。排师手提一只用来祭祀的大公鸡,先是对着鸡头烧三片神钱,然后扯下鸡头上的三根鸡毛,再念一道《超生咒》。咒语道:“此鸡不是凡鸡,是皇后娘娘所赐的神鸡,可收邪神邪鬼,可定八方阴魂……”不一会,这只被施了“定身法”的公鸡便不叫不抖,连眼睛眨都不眨……很是听话;解开其缚在双脚和翅膀上的绳索,放在地上,任人吆喝起赶,也是不动不跑。

起排开始,须敲打铜锣,称“开头锣”,提醒泊于附近的船只注意,以免碰撞;待排筏启动顺资江下行时,常常擂鼓,以鼓传令,以鼓起势扬威,以鼓助力鼓劲。一般鼓声只从洞庭庙码头响至湖边的打鼓港趸船处后,便须息鼓,全程也就四百米左右。原因是再敲则害怕惊动了洞庭龙王,龙王发怒多会狂风暴雨,不利行船。后面的湖上行程,排鼓佬们只能以锣声替代鼓声进行指挥调度。

放排时,众排客纷纷都是几大口谷酒下肚,一声吆喝跳上排筏,十几把长篙同时用力,木排便离岸归流,缓缓前行。水上航行最怕散排沉船,故因排上舟中说话行事颇多忌讳。比如:不能随说“翻”、“沉”、“散”、“打”、“倒”、“滚”等字眼或同音字;排上东西不能随便横放,排前排后不能晾晒女人衣物;不准用锅盖舀水,不准无故敲打碗碟等等。就连行排时,船工哼唱花鼓戏《打金枝》,有同伴问及唱何戏时,也不能说“打”,要改说《锤金枝》。待浪小排稳,排客们便会唱起熟悉的资江排工号子,用以排遣寂寞,消除疲劳。开始,一般是站排头的头篙起唱:“嗨哟喂来嗨哟咳,阳春三月哟好放排,头排去哒二排来,二排过后哟有三排。吊楼的妹砣遭人爱哟,好似春风哟扑我怀,好似春风哟扑我怀……”紧接着,尾排的排工便有回应:“嗨哟喂来嗨哟咳,云闪开来哟雾闪开,一条青龙喂下江来,腾云驾雾呐放木排。吊楼的妹砣你好乖哟,别人敲门哟你不理睬,要等我哥哥哟把门开……”

洞庭湖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宽阔的湖面常起风暴,险象环生。其中《洞庭风暴歌》里记载,从“正月初九玉皇暴”开始,至“十二月二十扫江暴”结束,一年便有近二十次大的风暴。歌云:“洞庭宽来洞庭长,水中起落无太阳。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稍一不小心,排散船翻喂鱼秧。”初遇风暴险情时,船主(一般的船排均会随行一位业主)多会带头鸣锣磕头,焚香剁鸡头,求神灵保佑。险情过后,多不还愿,故有“小财迷过洞庭——歪许乱愿”之说。此时,真正紧张、辛苦、危险的还是为首的排鼓佬及众多的排客们。一近险滩或暗涌旋涡,只见排鼓佬用棒槌猛击锣面,一声长喝:“撑——篙!”“扳——棹!”篙手们便个个怒目圆睁,分站于在巨浪间起伏摇摆的排筏的前后左右,举篙在肩做投标状,齐声回应:“撑——啊!”“撑——啊!”……不一会,锣声骤响,吼声如雷:“头篙——挺住!”“二篙——钩住!”“三篙——控死!”……锵!锵!锵!——嗬!嗬!嗬!……人人表情肃穆,个个全神贯注,均把功名利禄及爱恨情仇等尽抛脑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生存与脱险,责任与尊严!





在过往的岁月里,临资口古镇的排鼓佬分有严格的等级,其出排一趟的“身价”会定期用红纸在洞庭庙前的墙壁上张榜公布,也算是童叟无欺。他们共分为金、银、铜、铁四等,金牌排鼓佬从临资口驾排经洞庭湖去一趟汉口,或从古镇逆江撑船到一趟湘西,时间两至三天,薪酬为一百块银元,银牌五十元,铜牌则只有三十元。铁牌也称浆手,或褡褙(拉纤人为减少缆绳与肩膀的摩擦,用长条细布做成褡褙布袋垫在肩上,故称褡褙人或纤工),其“出场费”也就六到十块银元不等。为此,便有人羡慕高级排鼓佬的钱多,说是:“吊脚楼里的女子上得画,排鼓佬的银子砌得塔。”



常在水边生活的临资口古镇男人虽从小就熟知放排、驾船、泅渡、游水等谋生本领,但要从一个普通水手“升华”成一位众人敬仰、万人羡慕的金牌排鼓佬,仍要穷尽一生的努力,甚至生死磨难。他们不但要身强体壮,有过人的体力、毅力与耐力;要识水性,懂得放排驾船的全套技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上观天相星相风向,下识风情雨情水情;甚至还要熟知医道、巫道、盅道、神道;当然,其义道仁慈,以及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与号召力也是少不了的……基于此,在现今虽是破旧,但仍不失幽森、古朴之风的古镇堤岸上,至今仍保留着为纪念智、勇、忠、义四位金牌排鼓佬的祠堂,即智者——甘公祠,勇者——刘公祠,忠者——易公祠,义者——万公祠。——颇有“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之意。

勇者刘公,全名刘湖生,从小习武,精于迷踪、梅山、太极拳术,刀、枪、耙、棍等软硬兵器也是样样精通。一次,他与排鼓佬师傅及十六位篙手在资江上游逆水撑排。途经一个名叫“狮子岩”的险滩时,刘公领队“爬”在队伍的最前面,一会前弓后箭,手攀脚顶;一会全身匍匐,寸步前移;后身负千斤,累得当场吐血,仍寸步未退,硬是坚持了整整两个时辰……因为只要当时领队拉纤的人后退,后面紧接着就会人仰舟翻,甚至排毁人亡。提及狮子岩的危险,有诗为证:“排过狮子口,十人九摇头。狮子咬一口,头破鲜血流。”久传的《资江滩谣》也这样唱道:“四脚落地牛拉纤,褡褙勒肩似针穿。寒暑裸体身体伤,助船上滩身代桩。撑排号子响四方,十曲纤歌九曲酸。”又一次,突遇山洪暴发,巨浪咆哮而至,眼看负责长排扳棹的船工支撑不住,长排立马便有散排的危险……刘公几个健步从排头跃至排尾,双手奋力扭棹,直至卷棹的缆绳压断了小手指也未松手……还有一次,几个散兵游勇在资江边的趸船闹事。刘公闻讯,从江边左右两手分别提起两个重达两百多斤的拴船石墩,健步如飞,手不抖、气不喘地将两个石墩往两个兵前一摆……当场便吓退了肇事者。

古镇的排鼓佬们大多识字有限,文化程度不高,平日也多是木讷寡言,难以说出更多的大道理,但他们都识大体、顾大局,颇具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情怀。那是一九四一年九月,第二次长沙保卫战期间,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一个登陆艇中队由岳阳,经洞庭湖,直抵临资口镇,准备沿资江一路南侵。当时的金牌排鼓佬易大光闻讯,亲率五百多名排工与水手将他们自家的一百多艘货船、渔筏、趸船全部凿穿,沉入江口;同时将好几十个加长木排拆散封锁河道;易公甚至还将家住的百年吊脚楼也拆了,将用做楼基的粗长木柱锲入江心,挂放自制水雷及铁矛、竹箭等障碍物……结果是,侵略军的登陆艇中队硬是被阻滞在古镇前面的资江江口达一周之久,还有两艘登陆艇被易公自制的“土水雷”炸沉。为此,易公本人不但受邀参加了后来在县城举行的日本侵略军的受降仪式,还受到了主持受降仪式的国民党师长杨伯涛中将的亲自接见与表彰。不久,乡亲们便自发出钱出物,在古镇的中心地带为易公建起了一座生祠,是为忠也。

自古行船走排七分险,单是从宝庆府的新化至临资口古镇的近百里江道,便有七十二个险滩;县境内也是从樟树港的文泾岗开始,至湘江边的芦林潭,仅十几里的湘江就有九曲三十六湾。且湾湾迂回曲折,水流湍急,漩涡暗涌众多,行船放排能“十毁其七”。歌云:“灵滩菱湾不种田,一年四季靠翻船。”它所道出的是这两个地方附近居民救人捞物,没时间种田,非有幸灾乐祸之意。为此,有人直接形容排鼓佬的职业是:“挖窑的人埋了没有死,驾船的人死了没人埋。”大江大湖水流湍急,一旦遇险,尸骨难寻。还有人也是进一步引申附和道:“人生三样苦,打铁放排磨豆腐。”“会水的水上死,会刀的刀上亡。”……好在排鼓佬们天性乐观,从不被困难和危险所吓倒。有滩歌为证:“船打滩心人不悔,艘公落水不怨天。舍下血肉喂鱼肚,拆落骨头再撑船。”有感于此,被临资口古镇的乡亲们称着“活菩萨”的金牌排鼓佬万有仁,深知吃水上饭的人危机四伏,生存不易,须抱团取暖,方能抵御灾难,齐保平安。早在万公父亲当家时,便卖掉了祖上积攒下来的四百亩湖田,成立了古镇第一个“箩脚子协会”,专济水上挑夫、桨手等弱势群体。万家仁义“衣钵”传至万公手上,他又将自己当金牌排鼓佬的全部积蓄作本,成立了一个受济者更多的“水乡排鼓佬之家”。于是,古镇的洞庭庙边又多了一个“万公祠”,是为义也。

说起智者甘公,水乡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但是古镇金牌排鼓佬的“头牌”,既会主持放排行船仪式,表演法术;还会画水碗、念咒符,治病驱魔;以及用罗盘看风水、寻地脉,接通阴阳两界……记得小时候,我在水乡生活,一次不小心被鱼刺卡住喉咙,两天粒米未进。后父亲用船载着我找到甘公第三代传人,其时便开始在古镇洞庭庙中守庙的甘道长那里。只见留胡须、着道袍的甘道长面带微笑,似乎随意跟我父亲寒喧了几句,问清病由,转背便端来一碗清水,眯眼念叨几句,对碗烧了几张黄纸,叮嘱我连纸灰带水全部喝下。少顷,便问我饿了否?见我点头称是,一旁正在择菜的蒋姓夫人连忙起身,从厨房里端来只倒了几滴酱油的半碗剩饭给我。见此,我饥饿感突至,几口便把剩饭吃了个精光。

三十年后,仍是临资口古镇,仍是洞庭庙,仍是守庙的甘道长,只是道长已是年近八十的老人了,但也仍是耳聪目明,且手不抖、背不驼,只是胡须更白更长了而已。道及古镇的排鼓佬画水碗,治病驱魔的传说,甘道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老人说,符水治病实是属于道教的天医科,主要是靠法师诵念咒语,将宇宙间及法师本人的能量传递到纸符上,然后替人消灾治病。老人还引申,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水能聆听,水能观看,水能分辨,水能记忆。道家高道大德皆通“上善治水”之道,这就是中国古老而神秘的“符水咒法”。最后,老人归结道,无论画水碗也好,还是念咒画符也好,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要心存善念,二是法师须“脑中有料”、“肚里有货”。只有这样,才能把法师的信息反馈至“水”中,与“水”进行更好的交流与存储。



至于排鼓佬为何对此情有独钟,甘道长坦言,说是纯属职业所逼。过去洞庭湖少有淤积,比现时更为神秘和广阔,放排人经过洞庭湖时遇有风暴或中途迷路,常常会在湖中停滞十天半月,甚至更久。几十号排工浆手缺粮少药,有的还会突发疾病……真可谓叫天不应喊地不灵。——这时便是考验领头排鼓佬的时候。如此这般,他们就只能靠画水碗、念符咒来治病救人。好在每一个金牌排鼓佬都有一段充当“装香童”的经历。所谓装香童,其实就是充任排鼓佬师傅的学徒。每年从春天开始,徒儿们就须肩背装有干粮、罗盘、笔记本的布袋,沿湖溯江进行走访。一是在每个码头间询问、记录各处所需交易的木材、货物数量;二是记录沿途江河湖泊的潮汐水文变化及暗礁险滩情况;三是熟知沿途山林草地各种草药防病治病的功能与疗效;四是沿途寻找能人异士,进行拜师学艺。时间短则一年两载,长则三年五年,如此“功课”做细做强,徒弟们就离上排“起水”的机会不远了。为了传承,每个排鼓佬在开排做法事之前均有一道程序,俗称“观师傅元神”。——排鼓佬们在祖师牌位前凝望师傅神态,进行回忆联想及神传悟道,增强心灵信息的交汇与交流。

现实中,排鼓佬有本事、懂法术,但真正能得到“真传”的人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所有的排鼓佬师傅都把“有钱无义切莫度,无钱有义度真传”奉为圭皋。小时候,老人给我们讲古,说是临资口古镇有位姓钱的排鼓佬师傅不但能画水碗、念符咒,还会飞檐走壁,甚至通晓奇门遁甲之术……钱公年过古稀后,想把本领传给后人。老人先是否定了唯一的儿子,认为儿子虽为人仗义,但却脾气暴躁,易惹祸灾。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九岁的孙子。一日,爷爷想施展一下简单的法术,一来想让孙子见识一下排鼓佬法术的神奇;二是也想借机考验一下孙子的初心与诚意。于是,爷爷在房间内跟孙子说:“孙儿你把房门锁好后出来,看爷爷不用钥匙能不能将房门打开?”孙儿应允将信将疑地把房门锁好后和爷爷一起退至房外。只见爷爷闭眼念动咒语,转眼间房门便真的悄然而开了。孙子大惊,随口即言道:“爷爷本事真大,快教我,快教我,以后我去别人家偷东西就方便了!”爷爷闻言,只是摇头长叹了一声,不久便溘然而逝。——讲古的老人感慨道,如果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再好的奇门法术也将难以传承,最终均会灰飞烟灭。



临资口古镇的排鼓佬深知放排驾船危险性大,故因十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三者当中,他们似乎更加注重“天时”二字。“靠天神助,靠天放排,靠水吃饭”,便成了许多排鼓佬们的共识。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在水乡供奉的排鼓佬祖师爷既多又杂的根本原因。比如,他们供奉的有太上老君、南海观音、杨泗爷(杨么)、丁将军(丁奉)、柳公子(柳毅)、关帝爷、南岳大帝、洞庭龙王、天后娘娘、吕洞滨等等,有佛有道、有人有神、有兵有将,莫衷一是,但似乎又都与水牵上点关系。与水乡别处稍有不同的是,临资口古镇的排鼓佬们却至始至终只是信奉和祭祀洞庭王爷——柳毅。原因有三:他们首先认可柳毅是本地人。唐代《通志》云:“柳毅也,今沅江湘阴间人也,其故乡在湘滨。”十分巧合的是,水乡的湘滨镇曾直辖临资口镇,而湘阴则正是古镇所在的县治也;其次是认为柳毅为人真诚,有义道。唐仪凤年间,柳毅赴京赶考,落第归途遇一牧羊女,自述是洞庭湖龙王女儿,嫁泾河小龙王为妻受虐,托柳公子传书。柳冒生命危险,不负所托……后柳公子与小龙女终成眷属。再就是感觉柳公子有情,接地气。相传柳毅白天戴着青面獠牙的假面具到洞庭水府庙升堂问案,主持公道,接受香火。下班后便卸下面具,恢复俊俏的书生模样,回到洞庭湖中与小龙女温存恩爱。



基于柳公子“榜样”的力量,临资口古镇的排鼓佬们也个个都是敢爱敢恨,重情重义的汉子。他们行排背纤时,稍遇滩干水浅,多会脱光身上的衣服,恣意前行。排鼓佬们个个肌肉发达,周身漆黑,唯有光腚雪白……这时,如遇浣衣洗菜的姑娘媳妇,便会故意撩拨水响,扭动屁股,扯开喉咙狂吼情歌:“妹在河边洗衣裳,棒槌打在手指上。哥哥知你好心肠,待我回来把你抢。”遇上胆小羞涩的村姑与小媳妇,此时定会调转脊背,低头闭眼,置之不理。如果是碰上大胆豪放的大姐大嫂,则多会仰头扬脖,大声回击:“嫁人莫嫁水上漂,十个排工九个骚。岳阳汉口走一趟,身上钱财打水漂!”如见排鼓佬们仍不收敛,她们便会直接开启骂腔:“难怪今日乌鸦叫,江中漂来排鼓佬。不是老娘夸海口,给我做儿都嫌老!”……当然,也有偶遇男子有情、女子有意的,此时女人的情歌便会慢慢柔情起来:“日头出水一点黄,妹砣出门洗衣裳。手拿擂槌轻轻打,下下打在麻石上,一心想着我情郎。哎哟——哎哟——哎哟哟。……”

时光如资江流水不舍昼夜。转眼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于资江上游柘溪水电站建成,资江流水骤减;加之几年前三峡大坝正式蓄水,由长江进入洞庭湖的江水也日趋减少……缺少了水的滋养,临资口古镇的排鼓佬们便渐失“用武之地”。后又因洞庭湖区“平垸行洪”的需要,临资口古镇的原居民们只好无奈全部迁移。在资江流入洞庭湖边的堤岸上,一行行一排排的千年吊脚楼不见了,曾经一眼也望不到头尾的木排与竹筏也没有了,传唱了千年的《资江滩谣》与《资江排工号子》更是悄无声息……让人无限感叹感动感怀的是,乡亲们把楼拆了,把家搬了,把船卖了……却唯有坚持把洞庭庙,把甘公祠、刘公祠、易公祠、万公祠等远古建筑还留在了原处!

如今,古老的江堤上,每个祠庙里都有一位专职的守护人。问他们,谁指派的?回答是:自己来的。问他们,有报酬否?回答也皆是:没有。问他们是哪里人?回答也同样是惊人的相似:我们都是排鼓佬的后人。

身为洞庭子民,水乡过客,闲暇之时,我还是喜欢常到越发有些破旧的临资口古镇的洞庭庙里走走停停,摸摸看看……不但喜欢柳毅有情有义的优美传说,更喜欢其塑像“皆以手遮额而远视”的神态。——道者释义,柳公子抚额远视,是因为天将漆黑,江河湖泊中还有许多水客没有回来,故神恒望之。


作者简介
李清明,湖南湘阴人,1965年清明节出生,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高级工程师,注册建造师。一级作家,财经专栏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自1983年开始在《花城》、《美文》、《读者》、《作品》、《散文》、《广州文艺》、《散文选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两百余万字。出版的作品集有《滚石上山》、《梦起洞庭》、《微雨独行》、《股海无边》、《寥廓江天》、《清明复清明》、《牛铃叮当》等。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长江颂”散文奖、“我心中的澳门”散文奖等奖项,作品连续多年进入《中国散文年选》、《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散文100篇》等各种选本,多篇散文被选入大学和中学的语文阅读教材及高考语文试题(其中散文《牛铃叮当》被选为2013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占现代文阅读20分)。


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72104668&ver=1&signature=zeIJYoELCb1852JNbp59sgm608oIOfp8iexJvFywQY1XoquAG6guhygcydIm9i1PIjYDQgjnkVGeG2V4lQL*O3yAEvwOpQ6Cd1ctACn6blOZKqrXxUShxmb9fJUA1yFTjE3Fo19ViJBz2d54fvSdvBYuJGCXG*Tnzbd1r0YUvWw=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16 01:25 , Processed in 0.36626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