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我学的是工科,在1999年以前,我充其量是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读过少量的诗词名篇,却从未奢望以后自己也会写诗词。1999年的夏天,我在一家书商公司做编辑,同事中一位中文系的硕士有一些关于诗词写作的书,记得其中的一本是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我闲暇时便翻看这些书,忽然有了兴趣,觉得填词挺好玩的,就按上面的谱子填了一首《清平乐》。那当然是一首幼稚的习作,却给了我一种成就感。当时我35岁,早已过了写诗的年龄。1999年,是互联网在中国兴起的年代。公司的电脑当时还不能上网,好在不远就有一家网吧,于是我就把这首习作发在了网上。竟然还有人回复,这令我大为兴奋。就继续写,继续往网上发。第二年著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搞了一个网络文学大赛,我把当时仅有的10多首诗词尽数投了稿,竟然获了奖。这对一个新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大概在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的檀作文博士写了一篇《颠覆与突围——“李子体”刍议》,这算是我的诗词第一次进入学术界的视野。2009年,哈佛大学的田晓菲教授在美国发表了一篇长文Muffled Dialect Spoken by Green Fruit: 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这篇文章很快被人译成中文发在国内。田文以我的一句诗“隐约一坡青果讲方言”为题,对我的创作作了比较高的评价。我是很久以后,才在网上偶然发现这篇文章的。它对于我进一步进入学术界乃至一些公共媒体的视野,无疑起了推动作用。有关情况可与“简介”相参看。我想强调的是,1999年的那次偶然的尝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十多年间,诗词从业余爱好,变成了我现在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2007年,我辞掉其他工作,加入了中华诗词(BVI)研究院,那是一个研究和传播当代诗词的民间机构,并有一定的报酬。2013年,我创办了北京香山国诗馆,专门教授社会人士写作诗词。我想强调的第二点是,十多年来我始终是一个网络诗人。我的所有诗词都第一时间发在网上,而在纸媒上的发表,几乎都是被动的受人之邀。网络不仅是我的诗词发表终端,而且还深深地介入了我的诗词创作过程。我喜欢网络相对自由的氛围、讨论的风气、年轻的锐气以及修改、传播的便捷。网络激发并维系了我的写作兴趣,可以说,没有网络,我不会从1999年一直写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