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跃刚:以诗为名烹饪生活欣赏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0:1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跃刚:以诗为名烹饪生活
  最近,一本名为《借风为名》的诗集风靡酒城泸州,“90后”本土诗人周跃刚的第二部作品公开出版发行。他和海子、顾城们一样,向往诗一般的美好生活,他的诗充满自由、充满幻想,甚至偶尔可以放荡不羁,但他又是一名高校老师,有师者的严肃和儒雅。

  孤独 成为写诗的力量

  “从母亲的十月怀胎,到我出生,到我长大/乡村的路,一直是我难以割舍的脐带/乡村的路是我生活的部件,离开了我就不完整.......”

  ——《乡村的路》

  记者面前的周跃刚,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有些安静,话不多,却是一个有思想的人。1991年出生的他,家住龙马潭区石洞镇岳坡山村。从家到学校,要走两公里的小路。打电筒、点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泞的路上行走,萌发了周跃刚的文学之芽。“就在那条通往学校的烂泥巴马路上,我常左思右想,脑海里很神奇般浮现出很多美妙的故事与句子。想到经典处,就急忙掏出书包中的硬壳笔记本记下来,深怕过一会儿就会忘。”初二那年,在班主任陈永强的推荐下,周跃刚参加一次全市性的比赛,获得二等奖。奖品是一个精美的相册,周跃刚保存至今。

  每一个文学少年从事写作,都从孤独开始。周跃刚也不例外。当初父母到远方打工挣钱养家,他也成了理所当然的留守儿童。孤独的时刻是内心最静的时刻,也正是这些时刻,孤独成了他写诗的源动力。他说,越孤独,写的诗句便越温暖。周末是周跃刚的“创作”时间。他时常一个人坐在八仙桌前,一坐就是半天或整天。有时为了写出好文章,甚至不惜熬夜。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的手被冻得麻木,但为了从夜中获得更多的灵感,给文章一个好的结局,他几乎彻夜未眠。

  在周跃刚的内心世界,他或许是孤独的,但他又是怀揣梦想的。这些年来,周跃刚先后在《中国诗歌》、《散文诗》、《散文诗世界》、《人民代表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作品。2013年,周跃刚即将从西华师范大学毕业,他从创作的诗作中精挑细选出30首,在全校招募朗诵者,率先在学校举办了个人诗歌朗诵会。这是整个南充市举办个人诗会的第三人。

  十年努力 写诗5000首

  “当我从风里走后,年少的青春就不再属于我/我不再转身,连挥手也成奢侈的姿势.......”

  ——《我从风里走后》

  “十年坚守,不是说说而已!未来,我还会继续下去!”周跃刚更新了QQ签名,他说,一路走来,对于文字,对于诗歌,从来不敢懈怠,更多的是敬畏,是感动,是憧憬。在网络时代的席卷下,周跃刚在高中时运用了新的写作平台——QQ空间。与此同时,也拥有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机。由于打字速度很慢,周跃刚打一篇三五百字的文章得花费一个多小时。昂贵的网费,让他不得不在有限的生活费中省之又省。“夜里去网吧不现实,我就用手机打字。”每晚当同寝室的好友卧谈时,周跃刚就一个人躲在被窝里,用手机键盘摁出心中涌动的文字。他用手机键盘摁出的数百首诗歌,是他高中时代最好的回忆之一。

  这些年来,周跃刚写了总计不下5000首诗,他痴迷诗歌可以到日行一诗,或者几首诗的程度。那些时候,有些朋友戏谑道——“天,你真是诗歌的疯子”“老周,你近乎诗歌的生产商了”。周跃刚写得最多的是父母、家乡、亲情,家乡是生他长他的地方,血脉里流淌着乡村的气息;父母和亲情是他骨子里的坚守,他的父母有着农民和工人的双层身份,靠血汗撑起一个家园。作为儿子的周跃刚,面对周遭的一切,从未抱怨过,且常怀感恩之心。周跃刚坚信,“诗歌是我歌唱生活的方式,它自始至终都来自于希望和爱。”

  将诗意带给学生

  “那阵风,把城市吹得倦了/火把一样的诗人,就这样点燃一粒粒匍匐在黄昏里的尘埃/我的诗人,就这么醉倒在风里/他的魂魄却在村庄的月光里放歌......

  ——《那阵风》

  从懵懂少年,到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周跃刚从未停止过写作的脚步。作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的他,如今也是一名大学教师。大学毕业后,周跃刚到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主讲《应用文写作》,担任校报编辑部主任,负责学院的宣传工作,兼校园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同时也是合江县作家协会的副秘书长。

  去年10月,周跃刚的散文集《笔走青春》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五个月后,第二本诗集《借风为名》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如果说《笔走青春》散文集是他过往岁月的一次总结,一次对儿时故土玩伴的回忆,一次情感的洗礼,一次青春的致敬,那么《借风为名》以“风”为主线,则是他坚守文学梦,抒写人间情,雕刻“感动与温暖”的经典,展现“90后”诗人的“青春风”、“恋乡风”、“新诗风”、“醉微风”、“悦亲风”。周跃刚说,他想把笔触深情地游走于“风”间,烹饪百味的青春与生活。

  对于诗人和老师,这两种反差极大的职业或身份,周跃刚更喜欢别人称他诗人。这种内心的认同感更渗透着对诗歌的尊重。“虽然,我是一个写诗的人,距离真正的诗人差得远。在诗歌逐渐被边缘化的时下,我更想做一个诗人似的老师,把更多的诗意带给我的学生。”诗人不是天生的,但也需要与生俱来的灵气和才气,周跃刚迷恋写诗,把它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了一种习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2 07:34 , Processed in 0.475577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