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故事] "与茶结缘"征文比赛投票活动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5:0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茶结缘 征文比赛投票
导读
在一杯茶的时间里,去感知岁月给予我们的恩赐
在车水马龙的生活里,用些许文字
去给年华做一个最美的镌刻
我带着茶,你带着故事
约吗.?

本次"与茶结缘“征文活动投稿已截止
现经筛选,选出10篇茶友文章进行网络投票
投票截止时间:2016年4月20号



1
《古人茶话》   作者:婴鸣

     半月来潮州阴雨绵绵,昨日始霁,我亦今日乃得闲暇。午间坐甲第巷资政第博物馆读《徐霞客游记》,徐霞客为友人所留:“其酒颇佳,略似京口,其茶则松萝之下者,皆此中所无也”。盛赞主人茶酒之美。古代饮料种类繁多,《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所载街巷饮食,往往见今所无者。而泛行全国,流传至今不衰者唯茶酒而已。
酒想是至今仍泛行于世的饮料中最古老者,自三代以来宴饮祭奠离不开酒。茶历史稍短,有文字可据者,茶饮起于汉代,历三国、晋、宋、齐、梁、陈、隋,至唐代风行天下。唐代陆羽作《茶经》,被尊为茶圣。同时代的李白则自称酒仙。仙圣同在一世,想当年风骚之盛,令人神往。
自唐代盛行至今,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度,已远胜于酒。工作中、闲坐时,酒未必时时适合饮用,茶则无有不可。千余年来,文人墨客亦时时诵咏。
陆羽之后,刘禹锡作《尝茶》:
生拍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诗人赠茶李白,自有一番文人间的高雅格调。月光流于盏中,茶上花开,此情此景,纯净静谧。
《三言》之中,文人茶事亦颇有趣。王安石得太医之方:以长江瞿塘峡中段之水烹茶,消除痰火。王安石念苏轼乃四川人,往返须经三峡,遂托付之:“子瞻桑梓之邦,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苏轼其后取得瞿塘峡之水,亲自送至王安石府上。王安石得水深为高兴,即命将水瓮抬进书房。荆公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童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荆公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道:“巫峡。”荆公道:“是中峡了。”东坡道:“正是。”荆公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述土人之言“三峡相连,一般样水”,“晚学生误听了,实是取下峡之水!老太师何以辨之?”。“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宫乃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王安石所言瞿塘峡上中下段之水的区别,未必有理,但可见高士名流之于茶,可谓郑重其事。
苏轼不仅为王安石取水烹茶,其本人于茶,也颇爱好。得友人曹辅赠新茶,作《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従来佳茗似佳人。
诗人以佳人比佳茗,独具一格之美。亦与“欲把西湖比西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明代,文人饮茶之风更盛,诗画之中,屡见不鲜。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有文征明所作《惠山茶会图》。画中青山绿树,环境幽雅,文人以茶相会,无世俗尘嚣,优哉游哉。孔子问弟子之志,曾点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画中情景安静祥和,深有此意。
文征明之后数十年,徐霞客周游全国,游记中所载饮茶者甚重。徐霞客之游,非比今人之游。今人轻车而行,拾阶而登,至山顶水边则有旅社招待,略无一分辛苦。今日之坦途,在徐霞客时则为荒山野岭,人迹罕至。其艰难处令人喟叹。谨摘《闽游日记》于此:“觅下溪之路,久不得,见一小路伏丛棘中,乃匍匐就之。初犹有路影,未几不一会,走不多远之意下皆积叶,高尺许,蜘网翳之;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比等到脱,则悬涧注溪,危石叠嵌而下。石皆累空间,登其上,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以路途之艰,徐霞客所见之美,必十倍今人。饮茶与此相似:入口苦,继而甘,以其苦尽甘来,故而回味悠长。人生亦有类此者。



2
《庶人的茶》    作者:狩止
童年时随大人游西湖公园,见退休老人闲来无事,坐大榕树下烹水冲茶,茶炉边还有一盘象棋,弈者锁眉沉思。这是我对茶最早的记忆。至今老人们悠然自得的景象依然深深印在脑海中。后来又注意到,原来不止公园里的老人,其实每家每户都会泡围着茶几喝茶聊天,这是潮州人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一件事,平凡得就像空气一样,不可以提起的话,谁都不会想起来,但又离不开。
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关于潮州的纪录片,用了颇长的篇幅郑重其事地介绍工夫茶,才知道原来潮州人司空见惯的工夫茶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也知道了原来除了潮州和闽南,全国大多数地方都不会这样细致地喝茶,当然也没有一群人围几喝茶时的热络气氛。
泛而言之,当今之世喝茶的流派可分为四种。北方人数叶绿茶,大杯中滚水泡开,最方便;欧美人一壶红茶,斟于小杯,搭配饼干,最闲适;日本人区区静室、小小茶筅,最引人注目;潮州人一盖瓯、三茶盏、四五好友最使人忘乎逝者如斯。
北方人、潮州及闽南人、还有欧美人,喝茶的方式与意境虽不同,但终究都是喝茶。而日本人的“茶道”,茶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笼罩茶室中的仪式感:严谨的贵局、繁复的程序、细致的动作,浸淫其中者认为这里面大有哲理。旁人哲理或许参不透,但吸引力确是货真价实的。尤其对好附风雅者而言,此乃显露格调之道。
茶的由来已不可考,有神农说、三代说、两汉说,不一而足。而其发扬光大的历程则比较清晰:三国志初有以茶代酒的记载,唐代陆羽作《茶经》,《东京梦华录》见茶饮盛行吕巷。茶艺自宋代大行其道,上至皇帝共青,下至布衣庶民,皆乐于此。品茶斗茶、茶诗茶文,盛行于文人雅会。日本茶道传于此。当时日本商人堆金积玉,而无政治地位,便搜集唐宋古董茶具,游戏茶艺。随后武将们在和平年代无所建功立业,也入了此道以消磨时间,几百年间渐渐发展出一套完整繁琐的规矩来。然则此道看似庄严,实则浮于表面。
其实茶的发展有如历史。我们最早的史书《尚书》所载: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禹别九州,随山浚川;泰誓又曰: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可以看到,从尧观察日月星辰,制订历法用以发展农业;到大禹梳理山川,消除水患;再到周武讨伐商纣,光大成汤之义。这些都促成了历史的进步,百姓受益。一直到孟子作出最根本的总结:民为重。这是历史发展的指南针。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只有循环、没有进步,说史书是帝王家谱。提出这些说法的人自可以找出许许多多论据,但我并不认可。历史在循环,但循环中也不断进步。切确可靠的记载中,三代王侯卿士,谁不出于贵族?汉代举贤良方正,始有大规模的庶人晋身高位。隋唐科举,到宋明布衣寒士成为政坛主流。汉诗犹站在君主的角度看待事物:禾黍不获君何食。到唐代诗人们注目的已是百姓: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历史在进步,焦点从世家渐渐转移到普罗大众,茶史亦如是。茶的饮用始于权贵,至唐宋普及到老百姓,但引领潮流的依然是名流雅士,书法大家蔡襄便曾著《茶录》领一时风骚。到明代,点茶法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快捷的冲泡法。由于饮茶程序的简化,使得茶饮更加大众化,话本、小说中时时可见,饮茶如饮水。而过去引领潮流者也未曾因此而失落,这种惠及天下的变化,当是以治国平天下为追求的儒生所喜闻乐见的。是真名士自风流,何必外物饰此身?若神农氏、陆羽、蔡襄生于今日,当乐于围坐湖边树下,饮一杯工夫茶,与最平凡的退休老人一起品评古今。



3
《百家茶里人情浓》     作者:草木情缘
我所在的小城里,喝茶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一套功夫茶具,一套烧水的炉具,这些是从寻常人家到工作场所里雷打不动的器具。人们喜欢喝茶,喜欢到了骨子里去,客人来了冲一泡茶喝,没客人来时也是早、中、晚闲暇时冲上一泡,优哉游哉的慢慢品味。
然而我不喜欢,小时候觉得那褐色的东西苦涩如同药水,怎值得大人们围着它你敬我让的?偶尔被逼着喝上一口,到了晚上就会辗转难眠,这就更增加了我对茶的畏惧。
工作后做了一份文职工作,常常需要协助老板招待来宾,也就开始喝茶了,不再因为喝了一杯茶就失眠,也慢慢的学会一点点泡茶的基本技巧。如何控制放茶的量、泡茶的水温及根据喝茶人的喜好控制茶色的浓淡,如何让眼前的一泡茶昼的减少些苦涩,多些回甘。也曾和宾客笑谈功夫茶里“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诸多讲究。即便这样,回到家里的我也极少主动泡茶喝。
后来我做了一份销售的工作,每天拎着个包辗转在小城的每家商铺,陌生的面孔,生疏的人情,胆怯的心每每在得到店主人一声招呼“坐,喝茶”后慢慢的放松下来。每天都有那么多人为我泡茶,品尝着各个品种的茶,欣赏着各式各样的茶具,我戏称这是喝“百家茶”的日子,也因为这“百家茶”爱上了这一份工作。有一天和同事到一个边远小镇去,阳光猛烈,工作了半天的我们喉干舌渴,中午到一家客情比较好的店户歇脚。主人家半眯着眼悠闲的收听着收音机里的广播节目,指了指茶具让我们自便。老式的简便茶几,一套三拼四凑的茶具,一把没了顶阀的烧水壶,却让我们疲乏的身心顿时释放了下来。我为这茶具拍了照,发上朋友圈,打上文字备注:“于闹市中静坐饮茶,看人情世故”。
现在我也有了一家小小的店,也每天摆一只可折叠的小桌,一套简便的茶炉茶具,从早上到晚上水烧开了一壶又一壶,茶换了一泡又一泡。一个人时,慢慢悠悠的啜着喝,感觉时光无限拉长;一家人时,笑语吟吟的喝着,其乐融融。左邻右舍、朋友亲戚、往来顾客,来者是客,也都可以来喝上一杯。有时候三五成群,或站或坐,三杯茶、几段荤素段子,笑作一团,也是一段美好时光。
请人喝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领情的,会有一些人淡淡的推辞,我们也就不再相邀。我的茶也是百家茶,茶叶是市面上最低档的茶头,是从茶米中挑选出来的粗枝大叶,况且三个茶杯,每天那么多人口水沾过。虽然我每过一巡都会认真的将茶杯滚水淋过,一遍遍的翻转烫洗,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接受的,像我若不是经历过那些奔走的日子,深得百家茶里“茶薄人情浓”的意味,我也是不会喝的。百家茶是功夫茶,又比功夫茶多了些随意。百家茶里有寻常人家的人情世故,又比寻常家庭里多了些市井滋味。
《红楼梦》里有一回讲到妙玉待客,请客人喝茶的茶器、茶叶、茶水是按客人地位的尊卑程度和不同气质而区别对待的,像刘姥姥这样的乡野粗俗当然是用最下品的器具,喝最下品的茶了,刘姥姥用过的茶杯那更是看都不看直接扔掉。妙玉喝茶是“品”,一杯辄止,二杯是蠢物为之,三杯是饮驴饮马。这样的境界,或者只有孤高的妙玉才能达得到,这样的人也非寻常人家普通女子。我向来对于太过铺排讲究的人有着酸葡萄式的不理解,后来学了一点点辩证思维才略微好了些。假若我活在妙玉的遭际里,或许也会成长成为她那样的一个人吧,我偏偏做了普通人家的普通女子,也就成了这样一个市井俗人,把这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功夫茶喝成这么不讲究的百家茶,在这个本该不将就勇往直前的年纪里过着这么不讲究的日子。
假设生活在同一个年代,沦落凡尘后的妙玉,有一天托钵来到属于我的市井,她会不会坐下来喝一口我的百家茶,领一领我的这份情?



4
《人生这杯苦丁茶》   作者:方丹蕾
苦丁茶,初闻时以为那是“孤苦伶仃”之意,虽有些凄凄惨惨戚戚,却也是逍遥自在。独酌,是一个人的狂欢。清晨,取一支茶芽,轻轻抛在沸水中,摇晃一下玻璃杯,那干茶懒懒地舒展开,汤色清澈淡绿,透彻清亮,瞬间满杯如山水画一般,有山有水,一抹碧绿晕染了春。这时候,便开始享受一个人的狂欢。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甘冽爽口,略带苦涩;第二口,清香宜人。我开始回忆这苦丁茶的冲泡过程中,那支茶芽发生了什么。它本是嫩绿生动,在沸水中孤独地经过一番挣扎、冲撞、兜转,随之趋于平静,缓缓释放出它的味道,最后成了一杯人们喜爱的清甜回甘的苦丁茶。人生,定与这苦丁茶一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难,体悟得失、起伏、荣辱,最后才能平静祥和地成就自我——在水中独舞的精灵。这个过程,如果享受了,便是自己的狂欢,就不再害怕独酌、独处,不再害怕困难、考验,而是潇洒自如,面对现实。
苦丁茶在茶叶中素有“茶胆”的名声,苦丁茶在味道上与其他茶叶都能相配。众饮,是一群人的孤单。一支茶芽,细小,微弱,无足轻重;一捧茶,热闹,温暖,茶香四溢。虽然人们喜欢苦丁茶的甘,但是也躲避它的苦涩、性寒。于是,它并不是这场热闹中的主角。满壶的茶叶,只是加一两片苦丁茶做调味品。亲朋三五,围坐起来,一品茶香,二品亲情友情,三品内心的孤单。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恰似那一两片苦丁茶,非必要的,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也许时常会思考自己是否存在、有没有必要存在,势必开始贬低自己的地位、低估自己的存在,但是当自己围坐在人群中,偷窥到的却是一群人的孤单。聚拢,是为了取暖,是为了分享,是为了给孤单找一个避风港。当沸水冲刷茶叶的身体时,它们缠绕、翻滚,相依相靠,滚烫地疼,却也是不离不弃。
独捧清茗一杯,或众人饮茶;得闲饮茶,或大口喝茶解渴,都能。人生的这杯茶,可以自己任意搭配,随意选择,只要过得自然、淡然、舒适。
连续阴雨二十天,久违的阳光照射在慵懒的午后,我瘫坐在坐榻上,轻放一叶苦丁茶在杯子里,冲入滚烫的水,茶叶如猫咪伸懒腰般散开,今日我这只懒猫选择了这杯孤独与失落,但明日我些许选择的就是一杯热情与狂舞,或一杯静心随意。



5
《茶禅一味》    作者:祈晴·方太
    其实佛门与茶有着深深的缘份,我素来喜好煮石品茗,曾在某夜与一位昔日的同修,在品茶时挑起话头说到了:“茶禅一味”,俺得此话题心有所喜,想写点什么与同好者共赏却久未成文,今天得一泡久年老茶欣喜万分,品茗之余试一试一说茶禅.....

    远在唐朝时候,善会禅师就明确提出“茶禅一味”的说法,而从理念上对这一说法加以阐发的,是宋朝时期的圆悟克勤大师。他与善会禅师先后研究禅与茶的关系,从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奥妙,后学者由此法入门,多有大德高僧因而开悟的。

    成书于三国时代的《广雅》中对茶有着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而佛门禅修者在静坐学习禅定时,大都有着一个很大的障碍:晕沉。说白了就是在打坐时会打瞌睡。而茶的功用就恰恰能帮助打坐者去除这一障碍。所以禅与茶有了最最原始的接触。后来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其中又出现了许多与禅修相通的地方。比如在我们潮州工夫茶文化中,包含着品与赏两大部份。

   在品茶之前首先是赏,也即是观赏。工夫茶的冲泡主要程式有:净手、茶具摆设、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再净手、开水热罐、再热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等十八项。在茶师完成这十几项时,观赏者与茶师都处于一种“静”的状态,这种静也就是注意力集中或相对集中。茶师与观赏者都处于一种心静的境况。

   而品茶有三项,即:闻香、和气细啜、瑞气圆融。

   在品茗的时候,资深的茶客能够品出茶的品种,产自于哪座山峰。有的甚至能够说出这茶是产于海拔多少米的高山上的。而这样的品茶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静与思的境界了。潮州食者之间流传着一则故事,传说在古时候的潮州府,有一个爱好品茶的方居士。有一天他与好友去滨江临风品茗。随行的童子划小船到韩江的江心取了一桶水来煮茶。当童子泡好了茶,请他与他好朋友品尝。结果他刚喝了一小口,就笑着跟他朋友说:上游的“山多泥”开花了(山多泥是潮州山野间的一种野果,学名叫桃金娘。有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方居士说这茶水中夹杂着“山多泥”的味道。朋友不信,于是他们划船到上游一看,真的是这么回事。这个故事虽然只是民间一个传说,但是却也道出了饮者的“工夫”。

   中国古代梁朝的高僧释慧皎在《高禅传》卷十一曰:“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

   此一句“……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已经将禅与品茶的共通点点明。

   所以,古往今来无数的高僧雅士乐禅喜茶。赵州的吃茶去之说至今仍然唱响在禅林幽处。

   唐代皎然有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全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沬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加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6
《无名街故事》    作者:名山拾书
曾经人潮涌动的市中心,三十年间渐渐地被人们改口称为旧市区。长长的街道,宁静的巷子,风格统一的青瓦屋顶、石板路面,最适合年轻的恋人们漫步流连。
这些巷子各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但在广大的华夏大地上,说是无名巷也并不过分。就像那一座座门楼,多是明代的建筑,更古老的也有宋代、唐代落成。但走在它们之中只有一份平凡的宁静。一个个门匾上的资政第、大夫第,照壁上的麒麟、牡丹都显示着几百年来不同凡响的身份。但它们现在只是静静地坐落在这里,成为平凡的无名宅院。虽然在研究建筑、熟悉方志的人们看来,这一座座门楼都应该图画在册;许许多多旧主都可以引出一段段故事。但对于在此长大的市民来说,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在此出生、在此嬉戏、在此长大。厚重的历史、精美的建筑,都不如无名氏们的记忆与怀念那么真切。
现在这里最适合做的,是在温暖的午后轻扇炭炉,以待茶香。在茶香弥漫中,往往想起当年:那时的旧市区熙熙攘攘,每一座门楼中的大人都在忙碌;每一个忙碌着的人,都从小就居住在这里;这里的房子,有着比居住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更悠久的寿命,几百年来一直静静地看着人们来了又去;而地上的砌石,比这些房子的历史更加久远,它们不知几亿年前从炽热的地心涌出、不知几万年前被埋在落叶与泥土中、不知几千年前复归于地表、又不知几百年前被匠人铺砌在此。几十年来,又不知有多少孩童在这砌石上走过、长大。那时的石缝也跟现在一样生长有嫩绿且圆的细叶。已长大的孩童有时从新的市中心复归于此,在竹椅上喝茶,品味苦尽甘来之美时,偶尔会看到猫儿悠哉悠哉地绕过瓦片间随风摇摆的草与花。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
《人生如茶,岁月如歌》  作者:茶无言
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真我时刻,手执香茗,心素如简,人淡如茶。
人需要一种淡然、朴实、淡名利、淡世绘、淡荣辱、淡诱惑,虽无蝶来,清香依旧。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回归简朴。
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
在茶的深深禅意中,做不去惊扰他人幸福的人,用茶的完美姿态,养水的清灵洁净,用水的柔美坚韧,养茶的宁静从容。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茶,是无所不容的,天地之间,可包容万物。你可两人成友,多人成饮,畅所欲言;同时茶又是静谧安逸的,你可以独自品饮,闻香悟道,独立沉思。
如果人生如茶,煎熬就是一种成全。
遇茶既是缘,再差也要尊重。品茶求滋味,再少也要知足。茶需遇好水,再好也求地利人和。
人生如茶,静心以对。对错无辜,缘由前生。认得清,放下是聪明。看不透,一场梦无痕。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你来世界,请安住世界。
水雾萦绕的清香夜,伴一曲古典乐,品的是茶,静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涤的是灵魂。
坐在夕阳里,沏一壶茶,让回忆渐渐退去。悠然品茗,寻一种世外淡然的心境,让灵魂如缕缕茶香,随烟轻扬,袅袅升腾。
人生如茶,浓淡皆宜;岁月如歌,急缓无别。



8
《茶路修行》   作者:茶僧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是坚强的,都是用灵魂的修行支撑着自己,面对着夕阳,留下一抹瘦弱单薄的影子,合于天地,嵌入最后的一抹余光,归于无极,融入天光里一种生命的力量。
一杯茶,放了很久,已经凉了,浅啜一口,苦苦的,涩涩的,仿若是人生的滋味。倒掉一些,续一些水,颜色淡了些,而味道呢?
   我似乎有些犹豫了,不敢轻易品尝,只是看着杯口的茶烟,缭绕着,若隐若现的有些飘渺,似有似无的也有些茗香混杂在其中。我想,若再去品尝,也许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了,就如这时光,放久了,过去了,再去品尝,就只剩下回忆了,也如这人间的沧桑,经历之后,残留之后,也就只剩下淡然的味道了。
终究,剩下的茶没有喝,却也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人生路上不管多精彩,到最后苦乐哀怨、酸甜苦辣剩下的也许只是苦涩,一切的欣喜和失落,最后也许都是一杯淡然无味的剩茶。
此时的窗外,已经是落叶成堆了,这算不算是季节最后的沉默,或者是轮回路上灵魂的寂寞,是扎堆取暖,还是结伴而行?总觉得追求过,努力过,收获的就应该是幸福,可此时,墙角堆积的是落叶,人生靠岸的是一艘无望的船,何时扬帆,还需未来的呼唤。
人生路上,生命会搁浅,人生的列车也会到终点,而我们现在,应该是在路上,是平原,是河滩,是隧道,说又能说的清楚呢?
大概,我们都是走在修行的路上,看到花开,我们懂得生命的美丽;看到叶落,我们懂得生命的珍惜;看到两岸的风景,我们懂得欣赏的重要;步入小路幽境,我们也有了春花秋梦的迷惑。
而真正能让我们想明白、看明白的,也许就是进入深山苍林而独坐的那一刻。这时候,自然为禅院,我们为香客,灵魂可以皈依在一朵花上,或者是一株草上,亦或,只是那上面的一滴露珠。而这一滴露珠,也会随着阳光消散,也会地落入泥土,然后消失不见。
解悟之时,百静之中,唯有心音,或许,此时才明白,我们只不过就是修行路上的一个香客,忘了自我,跟着一缕希望的佛光,淡淡的走,却经受着数不清的磨难,跪拜着流逝的岁月,走着走着,修着修着,也就懂了很多。
到底人生是为了什么?人生不为解脱,各种滋味品尝过,也就懂了幸福是各种滋味的杂合;人生不求正果,各种风景集合,也就有了心灵的澄澈;人生更不是成佛,而是在修行路上,做一个香客,是对人间烟火的不舍。
至此,我明白了,人生就是一场修心见性的修行,而我们就是那个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穿行的香客,念着自己的经,走着自己的路,求着自己的佛,在修行中慢慢成长的过程。




9
《人生如酒亦如茶》  作者:工夫茶客
把盏,若是茶,杯中世界,人生沉浮,能沉淀出生命的清芬;把盏,若是酒,杯中世界,人生半醒半醉,能体味出生命醇厚滋润。
茶酒代表着中国饮品的文化,二者内涵丰富,细品也相映成趣,茶酒也是人生的两种气度,南方性格如茶,北方性格如酒,同时也代表了两种人生态度,茶温润平和,酒豪气磊落,把盏人生,也当是以茶酒最为适宜了。闲暇了,就会想喝茶,在静好的光阴里,独自斟饮,也乐在其中,静坐、放松,品茶形、品苦涩,而知清香,也就懂得了人生的甘苦和冷暖。
疲惫了,就会想喝酒,在纷繁的岁月里,与影对酌,也沉醉其中,浅尝、深醉,品浓烈,品清淡,而知真性情,也就懂得功名利禄都是一场梦。茶酒是人生的两个侧面,各有优劣,也相互补充,清茶、美酒既是待客之敬,也是品人之道,品心之境。茶需细品,这样,才知沉浮之中只有淡泊才能宁静,茶需慢酌,这样,才知漫长人生只有沉淀才有生命的芬芳。
酒需豪饮,这样,才知成败之中的酸甜苦辣,酒需怡情,这样才知在浮躁的世界里释怀人生。茶可静心,是用一颗平常心去淡泊名利,是雅的人生之境,是悟的心灵禅语,酒可醉人,是用一颗清醒的心去麻醉自己,是性情舒张的纽带。如若人生是一杯茶,由浓变淡,从混沌到清澈,从滚热煎熬到平淡涤荡,凉了淡了,沉下去才能浮起来,生命的风采在于恬淡、平静和淡雅。
如果人生是一杯酒,让人陶醉,达到精神的享受,也能忘掉愁苦,也有解脱的短暂欢乐,有时清醒,能看清自我,有时虚幻,也能体会到人生的热情。把盏人生,也就是善品生命,知味生活,杯中乾坤,杯中世界,到最后不是淡,就是醉,一份简单,一份糊涂,也许,这也是人生最好的结局。
把盏人生,也在于感受,心灵会越来越纯净,生命会越来越醇厚,人生会抛弃浮华,变得淡定,生活的滋味独自品尝,可以清茗留香,也可以沉醉而流连忘返。把盏人生,也在感悟,人生没有那么多的伟大和炫耀,更多的还是茶的温和,酒的热情,有苦涩,也有辛辣,最后都会归于尘埃落定。
把盏人生,茶不可满,酒不可深,茶怡情不可多,酒乱性也不可深,沧桑淡然都要品尝,如果适度品尝,回味中也就有了自知之明。把盏人生,品的也是一种心境,人活着就是一种状态,茶之静,酒之厚,清醒与昏醉都是人生,茶与酒都蕴含着人生的道理,会品的能品出清香和甜美,不会品的会感觉苦涩辛辣,实际人生就在茶酒之间徘徊。




10
《香茗品人生 香幽润心境》  作者:胡玲云
你是那春天里的使者,把绿色装点世界;你是夏天里的清凉,让人感受淡淡的清新;你是秋天的生气勃勃,在萧瑟中不失风采;你是那冬天的冰雕,却不畏风雪袭击。一年四季,春去秋来,你依然在自己的天空绽放着自己的那片翠绿,点缀着这大千世界。
女子如茶,茶如女子,是一种淡雅的美。没有更多的粉饰,有的是一种别样的气质,淳朴的像一幅水墨画,宁静中蕴含着的美,是你不曾看见的羞答答。那如江南的美,那种静态的美,仿佛有淡泊以明志的情怀。撑着油纸伞,陶醉在如烟的江南,那淡淡的幽香,怎能不想起那片片长裙的江南女子?品着香茗,思索着这一切,教我如何不想她?它的神韵就像女子,看着也是一种舒适。欣赏着,品味着,更是一种情趣,一种韵味。
茶似君子,君子似茶,是一种谦逊的美。茶被视为德行高尚的清雅之友,只有君子才配得上这样的名字。午后时光,漫卷诗书,品一杯香茗,感叹着世间的变化,是人间一大乐事。同时那种“客来茶当酒”的脱俗,使薄寒之地也陶情惬意。有暇独坐寒斋,凭栏品茗,更是如饮玉乳琼浆 ,如赏春兰秋雪,像有八面来风,带给人清静与恬淡之感。我喜欢君子的坦荡,茶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让你从身心对这位君子油生仰慕之情。试问那个女子会不为之钦服?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在繁华世界寻找着那份宁静与静谧。独自居在陋室,只要有着这淡淡的茶香,也是一种幸福。一种别人不曾在乎的幸福。那茶叶在杯中舒展开来,慢慢的只见杯中绿了起来,那不是浓妆的绿。那绿触动了我的心,也使我的神经清醒,它清心明目,提神醒脑,荡涤了胸中浊气,让我的精神振奋,好似受了教益与鼓舞。在这其间我感受着它给我带来的温暖,那种感觉只有你静下心来,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你才可以听得那么的真切。
    我喜欢安静,喜欢茶的清香,是那种淡淡的,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是纯天然的清香。我时常想象着走在一片茶园,那里到处都洋溢着那茶香,仿佛置身在一个人的春天里,真想躺在茶香的世界里,让时间停止在那里,用心去体会大自然如此大的恩泽。
茶如人生,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深远,看不透的是繁华过后的平淡,而让我们猜不透的是它隐藏着的韵味。那杯中的人生,涵盖了多少哲理,蕴藏着多少生命的转机?从此我的心境里有着一股来自你的幽香,那是我不曾厌倦的清新。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陈香白教授亲题墨宝一副,泓德品茗券5张,允品家大乌叶茶叶四盒
二等奖(2名)
泓德品茗券3张,允品家大乌叶茶叶两盒
三等奖(3名)
泓德品茗券1张,允品家蜜兰香茶叶两盒
获奖者均可获赠陈香白教授亲笔签名茶文化书籍一本
345c99646b.jpg


潮州市泓德茶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心秉承“茶艺优美得以雅致生活,茶道深泓得以滋心养德”的理念,以茶艺培训,主题茶会和茶叶品鉴会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弘扬茶文化,丰富潮州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大潮州工夫茶文化对外影响力。
地址:潮州市湘桥区牌坊街甲第巷16号古民居博物馆
电话:18998733326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w==&scene=6#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25 05:00 , Processed in 0.402855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