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大花》引发行业大讨论 为抗战剧树立标榜,极致视角获专家肯定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14:2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研讨会于昨日(4月8日)在京召开,会议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丹彦主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武桂林,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原《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著名文艺评论家陈先义,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陈芳,播出方代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主任秦振贵,以及该剧总制片人吴毅,编剧郝岩出席研讨会。会议当日,出品方介绍《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八年沉淀,独树一帜的创作历程。同时行业内的文艺评论家从思想性、历史性、创新性等方面对电视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表示:该剧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其独特的创新性不可复制。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王大花为行业提供样本 极致视角获专家肯定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电视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讲述了抗战期间平凡煮妇王大花的成长故事,对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首先从该剧内容方面表示了肯定:“该剧把这个焦距对准了最底层老百姓的抗日自觉和行动,通过一个农村小集镇,最普通的家庭主妇,王大花从自发、反抗到成长为自觉战斗的大城市心脏的中共谍报人员,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深刻的根源是广大人民群众反侵略的自觉行动。她作为一个独特的视角,表现出了全民抗战,才是赢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正确、最辉煌的方面。是抗战题材第一部这样的作品。”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相较于同题材的其他作品,《王大花》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独到的创新优势,喜感与谍战交织的手法同样获得了李主席的肯定并赋予了崇高的意义:这种尝试外国也有很多,在中国过去不能说没有,但是做到这样的极致确实是第一次,它对幽默手法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很有魅力的艺术表达,打破了同类题材常见的叙事的沉重,也丰富了革命斗争的人生意味。这个斗争确实很残酷,时刻都有牺牲的危险,但是它不仅仅是牺牲,她每一次获得成功,都得到人生目标和人生意味的满足,也丰富了她的人生感受。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正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该剧表现出了同题材中少有的胆识。李准表示:该剧不仅仅是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历史观察点来看待历史,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人们将笑着和自己的历史告别,这个告别是更理性地看待历史,《王大花》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样本。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神剧雷剧亵渎历史 王大花突破谍战题材困境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作为国内首部女性视角的谍战题材作品,《王大花》身上承载了不同以往的双重身份:既是脱胎于百姓的小人物,同时在女性抗战中具有深刻意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此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整个戏给我的审美质感,我觉得它的格调是健康的,艺术上是认真的,是值得肯定的。全新的视角抓到了共产党领导抗日的本质性特点,人民战争,全民抗战,全民族的抗战。创作说到底就是习总书记说的话,一千条一万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面对充斥着雷剧的行业现状,仲主席表达了对正向影视品味的呼吁,再度肯定了《王大花》在题材中的重要意义:“这部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它的关键问题是靠它本身的历史品位和美学品位在吸引感染受众,而不是视听感官去冲淡受众的精神美感。它是正方向去提升观众的,而不是反方向去败坏观众的趣味,我们有一些神剧、雷剧,就是反方向,亵渎了这场神圣的战争,也亵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同样肯定了该剧在矫正行业风气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示:“比较其他无所不能的谍战题材的作品来讲,《王大花》把固有的思维模式扔到一边,把目光转向战争环境的弱势群体,在意义上早已突破了普通作品的叙事,希望用天然小人物的亲切之感来改变观众对于抗日雷剧、神剧的抗拒和反感,对已经陷入困境的谍战剧有一个改变。”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专家批电视圈跟风现象严重 王大花的成功在于不可复制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不可质疑的是,无论是题材角度还是艺术造诣,《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俨然成为了行业内大胆创新的标志性作品,从饼子店老板娘到大连客栈高级特工,这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人物形象,这个生动而令人难忘的形象将写进中国电视剧史的人物的画廊里。据悉,已有多部模仿该剧创作的作品正在筹备当中,然而曾庆瑞对此却表示:王大花的创新不可复制,并对跟风模仿的风气进行了批判:“《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的艺术创新是难以复制的。即使我们的电视剧界有个跟风的毛病,这样的创新也跟不了风的。今天研究它的成功,我更为看重的不在于它是不是“风向标”,而在于它这样一种创作心态和叙事智慧。它告诉我们,中国的电视剧走到今天,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创新。它还说明在创新的艺术之路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尝试不可以突破的。没有尝试,没有突破,就不会有成功,中国的电视剧也就不会有明天。”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曾庆瑞教授指出:王大花树立信仰并且坚信信仰,这使这个人物坚韧不拔,也是她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小人物也可以演绎悲壮和崇高。电视剧是人的艺术,描写人物一定要像这个戏一样深入骨髓,揭示人性里最为深层的东西,让真善美的人性闪耀光芒,这就回到了电视剧艺术创作的原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28 13:43 , Processed in 0.34331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