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揭晓] 第三届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大奖得主揭晓 意大利90后青年学者获奖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5 15: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
评选现场 2017年10月29日下午3点,第三届林茨摄影奖学金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会议厅正式开评。本届邀请到了张晓凌、王端廷、杨小彦、李媚、蔡萌五位担任评委。据悉,参与本届林茨摄影奖学金的共有6位,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目前摄影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评选现场(左起:张晓凌、王端廷、李媚、杨小彦、…




评选现场
  2017年10月29日下午3点,第三届林茨摄影奖学金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会议厅正式开评。本届邀请到了张晓凌、王端廷杨小彦李媚、蔡萌五位担任评委。据悉,参与本届林茨摄影奖学金的共有6位,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目前摄影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评选现场(左起:张晓凌、王端廷、李媚、杨小彦、蔡萌)
  评选伊始,第三届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评委、学术主持蔡萌总结了第三届来稿情况,虽然投稿数量不多,但学术水准较上届又有了一定提高,且参选者的学术背景也较强。另外,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有多位海外背景的研究者参与申请。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艺术史家、批评家张晓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端廷
独立策展人、编辑,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李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研究员、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学术主持蔡萌
  在6位申请者所提交的选题中,评委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朱馨芽(Giulia Pra Floriani)的《中国早期摄影的本土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接受摄影技术的历程以及摄影跟其他媒体的对接》和唐卫的《中国题材摄影传播路径与误读研究》两个研究课题入围。对于这届的6位申请者,评委们给出了高度的认可,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概念模糊、理论研究不规范等,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国内青年摄影理论研究者们的薄弱之处。  
  随后,评委们对朱馨芽(Giulia Pra Floriani)和唐卫两人的研究课题进行了严谨的考虑和深入的探讨。最终,来自意大利的九零后参选者朱馨芽(Giulia Pra Floriani)的研究课题《中国早期摄影的本土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接受摄影技术的历程以及摄影跟其他媒体的对接》被评审委员会全票通过,获得本届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的大奖。
评选结束后评委签字
  朱馨芽(Giulia Pra Floriani)的研究课题《中国早期摄影的本土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接受摄影技术的历程以及摄影跟其他媒体的对接》之所以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是因为她论题清晰、理论研究规范。该选题围绕摄影作为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本土后所产生的影响展开,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深入全面,作者选择通过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多学科提供的方法来观察摄影的到来,包括作为技术和物品的历史的美术史,也包括摄影史、文化研究、现代文学、后殖民研究和语言学提供的理论和思考。
评委合影
  林茨摄影奖学金是为了缅怀摄影研究学者林茨而设立的奖项,旨在发现、支持和培育优秀摄影理论人才,鼓励他们的摄影理论研究,推动本土摄影理论和学术研究的良性展开。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为两年一届,并委托候登科纪实摄影奖代评,其申报与评选时间与候登科纪实摄影奖同步进行。
  每届可最多奖励三名学者,每位获奖者的奖金为人民币10000元。从本届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质量与数量上判断,经过充分的讨论,评委们决定今年在获奖人数上作出调整,只评出一个大奖。因为其余两位名额空缺,所以30000元奖金均由朱馨芽(Giulia Pra Floriani)获得。
  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的评选范围不仅包括摄影史、摄影基础理论、摄影美学以及摄影个案研究,还包括与摄影相关的其它研究学科,如:视觉文化、图像学、图像志、社会学及视觉人类学研究等;此外,国内外高校在读的与摄影理论研究相关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来自不同机构和民间的学者(年龄不限)也同样具备申报条件。
  【二位入围者选题分享】
  第三届林茨摄影奖学金评委:
  张晓凌1956年生,安徽阜南人。1979年毕业于安徽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1990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师从王朝闻、刘纲纪先生。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08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评审组专家。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总编辑,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欧洲科学、艺术和人文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师范大学鸿国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论文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入选作品奖、文化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美术奖、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成果评论一等奖等奖项。
  杨小彦,笔名老彦,1957年生,南蛮粤人。16岁下乡;21岁读本科,广美油画系,学士学位;27岁读研究生,广美西方艺术史方向,师从迟轲教授,硕士学位;40岁读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师从吴庆洲教授,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工学博士学位。
  现就职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带方向为政治传播学为基础之视觉传播学;受聘为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方向为艺术批评与新中国摄影研究;受聘为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王端廷,1961年生,湖北蕲春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欧美同学会美术家协会副会长。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三次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分别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研究院(1997—1998年)、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艺术史系(2002—2003年、2010年)。长期从事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研究和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已出版译著《当代艺术》《抽象绘画》,专著《迷狂的独行者——雷蒙·饶可让的绘画艺术》《人体艺术欣赏》《百年困惑——现代美术》《后印象派》《立体派》《巴黎画派》《静沐西风——西方艺术论说》《西方美术史》《从现代到后现代》《新现实主义》《超前卫艺术》《王端廷自选集》等20部。发表论文三百多篇。
  李媚,1969 年于贵州省艺术学校毕业。原《现代摄影》杂志、《摄影》丛书主编,《焦点》杂志社长,独立策展人、编辑,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曾策划过的展览有:“看真 D.com: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之“庄学本诞辰百年回顾展”(广州,2009 年)、“四度空间:两岸四地当代摄影展”(香港,2010 年)和“2011年第三届大理国际影会”之“逝者如斯:林茨(张谦)纪念展”(大理,2011年)、“灵光与后灵光: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北京,2014)、“侯登科摄影回顾展”(深圳,2016)等。
  蔡萌,美术学博士,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并兼任《大学与美术馆》副主编。曾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2008)和广东美术馆 (2009—2010)。策划的展览有“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2009)、“首届CAFAM未来展”(2012)、“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3)、“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2014)、“第二届CAFAM未来展”(2015)、“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5)和“罗杰·拜伦:荒诞剧场”(2016)等。
  林茨摄影奖学金
  林茨(原名张谦),1958年生于杭州;197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曾在江苏美术馆工作;1989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后留在研究院的美术研究所工作,2006年调入摄影艺术研究所,并任《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主编空缺);在其负责杂志编辑工作期间,癌症复发,2009年在北京去世。病重期间,林茨完成了40万字的论著《摄影艺术论》(与王瑞合著,已经由三联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填补国内摄影理论研究空白的一部论著。
  为了缅怀一个在摄影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遵照家属愿望,我们用林茨留下的部分遗产设立林茨摄影理论奖学金,用其鼓励和资助更多有志于从事摄影理论研究的学者完成学位论文和研究课题。







(责任编辑:杨晓萌)
https://news.artron.net/20171029/n964066.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27 18:33 , Processed in 0.53023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