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写出一篇好文章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20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5:0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样写出一篇好文章 香港: 黄东涛(东瑞) 1.写作的目的 写作的目的,非端正不可。因为为什么写作和能否坚持下去很有关系。那么,我们为什么写作呢? 曾经有个马来西亚的华人学


怎样写出一篇好文章
                                      ·香港: 黄东涛(东瑞)


1.写作的目的
  写作的目的,非端正不可。因为“为什么写作”和能否坚持下去很有关系。那么,我们为什么写作呢?
  曾经有个马来西亚的华人学生在我演讲完毕问我,是什么动力令我写了四十多年?我说,是“兴趣”——一个人假如对某一种艺术兴趣日益加浓,那么他就会坚持一辈子而不知疲倦,甚至只要身体健康,永不退休。
  “兴趣”可以是动力,但为什么写作?却事关写作的目的。有的人为稿费写作;有的人为出名写作;有的人······正确的写作动机应该是为表达意见,抒发感情。为什么呢?首先是在我们的世界,写作在各个国家境况不同,为钱写作未必能如愿以偿;为出名写作,也并不那么容易,而且一旦达不到目的,容易就将写作放弃了。
  写作,用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平时我们说的“有感而发”、“不平则鸣”就是“为情造文”。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什么事有感想就要说出来,有不满就要出声,有感情、有情绪就要发泄出来。总之,有什么意见我们都可以通过文字抒发出来。如果我们的写作目的正确了,就必然会坚持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被我们所克服。

2·创作是一种文字艺术
  由于文学是一种文字的艺术,因此它和随便写下来的东西是有区别的。文学必须经过一番构思,耗费相当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写出来。清朝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献出了一生的岁月。
  字与字组合成词组;词组与词组组合成句子;句子与句子组合成文章。
  老舍先生说,汉字有几万字,但常用的仅是几千字。美妙的文章就由这几千字经过千变万化变出来,有点像那种游戏魔方。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书好读”每一句次序不同,意思也有别。
  闽南人用“不知死”、“死不知”、“知死了”形容人的三个成长阶段,非常形象。也是把字的次序稍微对调而已。
  我们清楚了写作的目的,就会不计得失地写下去。因为创作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劳动,文学作品又是社会和人生的缩影,它们并不像一般照相、影印那样机械、那样照搬,而是经过一系列艺术加工,因此作家往往穷一生时间,才可能在众多的作品中产生一两部精品。有人用诗歌,有人用小说、散文······不同形式就有不同的“游戏规则”——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规律。

3·写作的步骤
  写作需要准备什么?要通过什么步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呢?有的同学非常焦急,问:写不出来怎么办?没有灵感怎么办?其实,这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写不出来时就不要硬写;没有灵感时就去睡觉、休息、读书或做其它事情。等到“灵感”来到时才坐在写字枱边,打开计算机或摊开稿子。
  各种运动或技艺都有步骤,甚至旅行都有“行程”。跑步比赛,并非乱跑一通,而是有步骤的,包括热身、起跑姿态、留前斗后、最后冲刺等等。写作也有步骤,掌握了这步骤,所有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其步骤如下,不妨参考:
  一,把要写的题目记在笔记本或计算机里。
  有些灵感突然在脑中一闪,如不及时记下,很快一闪而过。记下来的好处是它可令我们念念不忘,记住有这么一篇文章还没写出来,方便我们在一个长时期内构思
  二,在平常的时间内,将已经拟定的题目不断构思(写法)和充实(内容)。
  三,考虑比较成熟了,选择一个较充裕的时间,试试把它写出来。如果文章较长,请列下内容次序,可以分几天来完成。
  四,在三两天内将写好的文章,读两三遍,每读一遍,就修改一次。
  在修改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改掉所有错别字;
  2,删去所有可说可不说,或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罗嗦的话);
  3,将别扭的长句尽量改短一些;
  4,回过头来看看原先的题目是否和内容相符、切合;如果不合,就改一改题目
  5,最后才考虑发表。
  以上是我几十年来写稿的经验;近年来我的写作状况更是按照上述步骤,结果效果极好。闪过脑际的灵感、题目,没有一次落空,而是几乎老老实实被我全部捕捉,从一个题目或灵感变成一篇小小说(我的《小站》里51篇小小说就是按这些步骤写出来的)。
  那些闪过的灵感(题目)有的在短期内无法变成小说或散文,没关系,就那么放着,终有一天会出现奇迹。

4·终极秘诀:多读多写
  我们经常听到中外作家们谈到创作时,劝勉大家的一句话:“多读多写”。为什么阅读总是和写作连在一起、不分开的呢?读,是一种吸收营养的过程;写,是一种训练“写作”体能的过程,多读多写,可以将勤补拙,熟能生巧。
  如果按我40年的业余写作生涯的体验,阅读的确对写作影响很大;正确的、丰富的阅读,有助于创作水平的提高。
  我尝试总结,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实在极大极大。写作中的阅读,对写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了技巧、叙述、文风、文字、构思、题材等方面的影响。
  一是技巧上的。我读过德国作家托马斯写的《魂断威尼斯》,非常喜欢他的这部象征性的长篇小说,我用自己的方式和完全不同的内容,写成了《迷城》。
  二是资料上的。我在一九八八年写了一篇约四千字的散文《致婆罗浮屠》,用了我散文罕见的第二人称,描述一座人类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而用仿书信体,有相当的难度;但文内的不少历史知识、引用的数据,却是我找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和资料,有机地融和在文内才完成文章的。
  三是文风上的。早年为写《老舍小识》、开了出版社后出版了不少刘以鬯的小说,我读老舍、读刘以鬯的作品较多,非常欣赏他们那种深入浅出的风格,自然而然写作时,也受到这一种文风的影响。
  四是用词上的。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旧在交替,年轻人的用词和旧文人的传统用语往往很不同。我们应该互相学习和吸收。我的小女儿为我的散文集《雨中寻书》写序,她有一句话是“以真实的情感捞获读者的心”,其中的“捞获”我没用过,觉得很新鲜,想到了池塘里的鱼虾和捕网。它比“感染”“感动”“赢得”等都具体新鲜。
  五是构思(结构)上的。刘以鬯的名篇《打错了》发表后,影响巨大。初学写作的朋友、同学纷纷仿效。
  六是题材上的。有时我们思维枯萎,读一读书,忽然,书内一些篇名、或文章里的一两句话,给了我们灵感,成为我们一篇小说或散文的题目和内容。
  读书的好处真是说不完呢,已经和写作分不开了。记得:写不出时,一定要读书。读得多了,你很快就可以进入写作的最佳状态了。

5·欣赏好文章也是一种艺术鉴赏过程
  既然阅读和写作关系那么密切,那么如何从一篇好文章里吸收“养分”,就变得十分重要了。许多同学读一本书或读一篇文章,有的有收获,有的没有,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有的同学爱好写作,他们是有意识地读文章的,把阅读文章、欣赏好文章当着一种欣赏艺术的过程,而不单单是消闲和娱乐。。
  一篇文章好不好,有没有标准呢?有。在我到中学教同学们写作时,都会将我认为最好的作业打上最高分——凭的是什么呢?
  以一篇记叙文为例(散文)。
  首先,是有较深刻的意义。文章的意义就是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意思。有的文章虽然也有意义,但写得较为肤浅、一般,表达得不够深刻。有的不然,在几十篇文章里,它将主题挖掘得很充分也很深,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写得很认真,文章的意义也就较为深刻了。我们在读怀念亲人的记人文章里,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好文章。它给读者许多的启发。
  其次,是有较真诚的感情。文章写得有没有感情,以及写得真诚不真诚,和内容是否真实、作者写时是否很投入,以及表达能力强不强很有关系。读的人是会感觉得到的。
  第三,是有较精彩的布局。这正如建造一间屋子,有了好建筑材料还不够,还要有较好的设计。就一篇文章来说,就是看它的结构安排得如何。叙事手法如何?有的文章有很吸引人的开头;有的文章从事情的中间写起,充满了悬疑性····总之,文章只要不死板、不那么平铺直叙就很好了。
  最后,是有丰富的文采。什么是文采呢?文采不等于形容词。恰恰相反,用太多形容词的文章未必就是好文章。当然文采当然也包括了适当和恰当的形容词。但独创的句子、特别的结构、新颖的意思、别出心裁的意境、充满诗意的段落等等,其实都是文采的组成部分,绝不要小看了
  还不要忘了,全篇文章是否一个错字都没有?标点符号是否都用对了?
  以上条件都做到了,就可以称得上“好文章”了!

6·虚构·想象·幻想和魔幻的必要
  散文的生命在于“真实”。必须有真情实感,虚假不得。它成为散文的基础和主流。但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文人在文章内加上了很多想象、虚构甚至魔幻的成分,将它发展,成为更为丰富的文体,包括民间的传奇、演义、寓言、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小说、故事······小说中又有长、中、短、小之分。我们读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小说,就会发现,不但有大量的虚构,还有许多幻想像,甚至魔幻的东西。其实这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文学创作规律,例如,中国最出名的古典名著《西游记》,其中只有唐僧到西域取经是真实的,其它三个人物和所有情节都是虚构的;《三国演义》有历史根据,但经作者加油添酱的改编,已经和历史事实不一样了。莫言的小说,暂时我只读过他的短篇,很多是掺入和融合了民间故事,加上魔幻的成份。例如他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挂像》,前半写实,发展到后来,就进入“魔幻境界”,鬼魅气氛很浓,对于表现十年动乱那种噩梦般的岁月,我认为很有力度。以下是我认为写得很精彩的两段:

  皮发红跟着皮发青进入小巷,到了皮发青的家,鬼魅开始出现,令人冷汗直冒:
“·····院子两侧竖立着许多纸人,这些纸人,都是在文革初起时,村子里游行时扎制的象征着那些著名的坏人的傀儡。想不到这些傀儡读集中到这里来了。皮发青高举起灯笼让我们把傀儡们看清楚,嬉笑着说:“他们正在开会呢。”

  对那些象征所谓牛鬼使神的幽魂——纸人的恐怖有更生动形象的描述;

  “一阵阴凉潮湿的风从院子里刮进来,那些排列在院子两侧的纸糊的大人物发出一阵簌簌落落的声音,中间似乎还夹杂着嗤嗤的冷笑。我的头发直竖起来,脊梁沟里冷飕飕的。”
  经常阅读、思考,就是协助我们的想象力长上翅膀的最好方法。

7·灵感就是一种撞击的火花和触机
  大家都知道故事要虚构,要加油添酱,但也决不是不合逻辑,凭空捏造,而要根据故事需要进行艺术加工。那么,故事哪里来的?换一句话说,故事的灵感从何而来?有没有“灵感”这回事呢?
  “灵感”是有的,“灵感”其实就是世界上的事情引起自己创作的“触机”(机会),即和自己的思维撞击出创作火花,并非如同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神乎其神。很多故事,犹如大树干,再加上一些想象的东西,就成为完整的故事了。最重要的是那个大树干或大支架的来源。照我几十年的写作经验,“灵感”来自以下好几个方面——
  1        媒体新闻(报纸、电视、网络);
  2        从亲友听来的事;
  3        旅途的见闻;
  4        读书时,书内一些文字的启发;
  5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6        某个自己认识的人的故事;
  7        家庭里的故事。如此等等。
  当然,根据灵感的几个来源,“故事”往往不完整,于是,要加上虚构啊、想象啊、改编啊,而这些都是有原则的,要注意的就是:
  一,虚构后,主题更加突出;
  二,添加后,变得很有意思;
  三,改编后,故事更加完整,更加好读。
  比如,写有关植物人的故事,在你来说可能不会困难,因为你有亲友是这种状态,你也刚刚看望过她。描述那位植物人的状态、情况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你观察过和了解过。但要根据这些材料写成一个故事,就有好几种写法,主要看看这你想表达什么主题而决定写法。如,1,写拖了十年八年,家属为了一个“孝”字,几乎倾家荡产:2,家人协商之下,决定采取“安乐死”,主要想尽快解除病者和家属的负担;3,重点写家属的争吵、争论,病人突然醒来,皆大欢喜;4,子女争做要承担责任,但各家都有各家的困难,这时,病人突然停止呼吸···我有篇小小说《肉气球》,就采取了第四种写法。主要比较罕见,较有创意;至于这样写,读者会怎样理解都是允许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明白,有了灵感还不够,从灵感到故事,还有好几道功夫。

8·以本人的得奖小小说《转角照相馆》为例
  最近,我的一篇写于2011年的《转角照相馆》获得了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小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这篇小说的灵感来自多方面,有电影上的、家庭的、体验上的、阅读上的、媒体上的、行走上的······:
  1,我看过一部韩国电影《八月照相馆》,很是喜欢。它写一个女生喜欢上照相馆的老板,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爱”字说出口,但拍得很文学,很美,印象很深,看了很多次。在《转角照相馆》中,我想写的是父子和旧式照相馆的感情。数码机的发明,令照相行业起了大革命。那些拍全家福的旧照相馆差不多在香港绝迹了。我这篇是怀旧的,向旧照相馆致敬之作,毕竟这样的旧照相馆,也曾经做出它的贡献。那个照相馆后来被收购,成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供人参观。
  2,早期,我父亲也很喜欢拍照,他有一部德国劳莱菲克名牌照相机,在当时,非常名贵。我还记得那种家伙很大,像一个盒子,镜头是从上面望下去的。后来有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里看到这种当时的名牌相机,已经被当作老爷机和古董展出了。和数码机比较,历史发展的迅速叫我感慨万分。
  3,在印度尼西亚、大陆和香港,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曾经有过多次派全家福的体验,地点就是此类还要打光、还需要用巨伞遮光、相机要用黑布蒙头的照相馆。我们亲眼目睹照相器材起大革命的过程。
  4,在香港,我读过几个童星成为电影明星的故事,有一两个跟这类照相馆有关,都是照片贴在橱窗里被星探看中
  5,香港政府近年注意旧建筑、旧行业的保育和保护,有时会做出相应的措施、活化和赔偿。。
  6,九龙有几条街,都是成列的五六层高的旧唐楼,马路不要说晚上,连白天都很静。
  于是,我这篇小小说的地点、情节、故事几乎都有了。很快我就写成了《转角照相馆》。
  在小说获奖前的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的八十人的文学座谈会上,约有六七位文友座谈《转角照相馆》,他们很欣赏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


  晨风刮着,落叶在地面上滚动着,发出沙沙沙的声响。
  这一区都是五十年以上的唐楼。前面一条大马路,尽管属于双层路,但行人稀少,大半天不见一个人影。大约在中段,有一条横街,密集并排着一列都是五六层高的唐楼。唐楼窗外,架满横七竖八的晾衣长竹竿。横街偶然有一两只流浪狗走过,对空乱吠几声,之后,就静得犹如死寂的墓地。
  那照相馆就在大马路和横街交界处的转弯。也许就是这个原因,馆主干脆就将它命名为转角照相馆。木门很残破,除了馆主上班,每天发出悉悉索索锁匙钻锁孔、然后“咿呀”的一声的开门声,到了一天将尽、再次重复之外,不再有任何其它声音了。
  最令人魂销的是傍晚时分,太阳的余辉照在转弯照相馆外面的橱窗,反射出残黄的馀晖,与橱窗内泛黄的、四角卷起的旧照片相得益彰,构成一种天然的怀旧色彩,也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野了。

     文友们喜欢,大概也和我认真、细致来写照相馆的地理位置、处境很有关系。我想用环境描述来体现这一行业的衰落。没有行人、流浪狗对天空乱叫、开门关门的声音、黄昏太阳光的斜照等等,都涂抹了一种感伤的色彩。

9·题目宜简洁、精练、引人
  好题目会非常吸引读者来阅读。
  经常有同学问:究竟先有题目(篇名)而后才有内文,还是先有内文才有题目(篇名)?问这个问题毫不奇怪,因为这牵涉到我们写作的思路先后步骤,或许还造成了成败的关键。这两种情形于我来说都有。
  先有题目:例如我去过台湾阿里山,走过阿里山森林,那种在森林的感觉特别深刻,我就先草拟了一个大概的题目《漫步阿里山》。内容就围绕游阿里山的感受和体验来写。写完,我发现“漫步”那两个字太一般、太多人用,也无法体现我文章的重点内容,想了很久,也改动了无数次,最后用上了《沐浴阿里山》这个题目。“沐浴”是冲凉、洗浴的意思,有所谓“日光浴”“森林浴”的说法,“沐”由“水”和“木”组成,非常形象又较为少人运用。
  先有内容:我想写有关在马来西亚槟城坐三轮车游车河的游记,但题目一时想不出,我就先把文章写出来,才考虑如何下题目。文章写好,我本来想用“漫游槟榔屿”,但又觉得太普通。没有特点。最后破了我爱用短题目的篇名《坐在三轮车上慢读半座老槟城》,长达十三个字。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题目不好下的,先将内文写出来才说;即使先拟定题目的,文章写好之后,也往往还要根据内文将篇名改得准确适当或特别。
  一般来说,题目的拟定有没有准则呢?有。一是准确。例如《游览九龙城》内容写的只是九龙的一个区——九龙城区,篇名不可写成《漫游九龙》。那是整个九龙了。前者小,后者大。完全不同。二是简洁。尽量不要太罗嗦。刘以鬯有篇小说《打错了》多么简短有力!《人鱼公主》《小王子》《国王的新衣》这些题目多么简单明白!《一篇多余的游记》诸如此类的篇名好不好呢?当然不好。既然多余为什么要写?什么游记?也没点出来。有些文章或书,题目太罗嗦太别扭太作状。都不是好题目。有些简洁的题目虽然普通也不要紧,只要内容有特点些,也就很好了。莫言的短篇有不少题目起得非常好,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例如我买了一本莫言短篇的下集。全书收了45篇,我就先挑题目特别的先读。我们为自己的散文或小说起题目,切题第一,在切题的大原则下要求精练简洁、吸引人,像莫言那样——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冰雪美人、麻风女的情人、屠户的女儿、奇异、神嫖、辫子、夜渔、天才、拇指铐、倒立、臭味族、月光斩、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与大师约会
     这些小说题目有的很长,长达10个字,有的只有两个字,但都非常吸引人。
词组与词组之间,有许多玄机和疑问,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东瑞注】许秀杰老师文章的诗意题目也是一绝。除了个别稍长,他的散文、小说题目变化着和揉合着唐诗宋词,古典味浓重,洋溢着抒情气息,形式很美,如《执手相看两生厌》、《一只蟋蟀的轻吟低唱》、《天国里的外祖母,你好吗?》、《父亲墙》、《刺槐花开》、《今夜,你与文字为友》等等。大大加强了读者阅读的吸引力。——2014年2月12日补充)

10·人生是一场取舍,写作题材也是
    人的一生,都是赤裸而来,空手而去的。
   我们一路走来,看到路的两边都是美丽的花花草草、精致的瓶瓶罐罐,我们都想占有都想拥有,于是什么都要,背负的包袱越来越重,到了半途,肯定背不动,就开始学会放弃、放下。
  写作也是一种放弃、放下的过程。什么都想写,结果什么都写不好。
  譬如,到一个地方旅游,不过三四天而已,可是去的景点很多,想写一篇游记,如何取舍呢?如果不想写成一般常见的流水帐,只好将所到的地方排比一下了。那些或哪一个景点最值得我去写?以我2012年一次鹿儿岛旅游为例,前后虽仅四天,但旅游车跨越了鹿儿县、宫崎县、熊本县三个县,先后在至少近二十个景点停泊,让团友参观游览。
  写什么好呢?
  我把印象较好的几个地方排了一个“名次”:高千穗牧场、阿苏火山、太宰府神社、水前寺庭院、熊本城。这是我个人的排次名单(别人未必一样)。为什么呢?有我个人的理由:熊本城虽然是列入日本国家级历史名城,具有400多年的历史,很有特点,但比较中国大陆许多古城(例如万里长城,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几算不得什么了;水前寺庭院有湖、有松树、绿草坪,一切是那么齐整而精致,但人工痕迹也太明显了;到太宰府神社那天,正遇万千中学生毕业后由老师带领成群结队来此许愿,印象深刻,但论神社规模,又不怎么样:阿苏火山,够壮观了,但我多次在印度尼西亚看过火山,如婆罗摩火山、万隆的覆舟山等等,也不很稀罕了;最后剩下“高千穗牧场”了,这样美的牧场,我一生没看过。也许没有污染的关系,空气清新如过滤过,花草长满山坡,树枝直刺蓝色天空。太阳将云彩照射得散发金光,天空是那样明丽纯净啊。真的是太美了。生活在香港这样的大城市太久了,一颗麻木的心,像沉睡中的人,突然被唤醒般,百感交集,真的是激动万分,这样的感受和感情,很少有过。既然被景色感动了,还有什么犹豫的呢?写一篇《高千穗的云》,我就不相信会写不好啊。
  取舍功夫就是这样,看一看在排比之下,那一些是印象最深、而且被它感动了的?同理可证,一大堆事情如乱麻纠结在一起时,总有一条可以被你抽出来。   校园题材、家庭题材、社会题材、读书报告·····无不如此。

(本文是2012年11月受福建泉州华侨大学之邀在校友论坛为中文系、新闻系学生做的演讲的讲稿,听众月有200名)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11-15 15:32 , Processed in 0.41297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