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码头论坛_LOGO_广告语_名字_征文_歌曲_包装_景观_文创征集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故事] 关于有奖征集“天大故事”(第二期)的活动公告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9万

帖子

2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4318

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宣传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13:4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对于历史的研究与传承、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天津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代代天大人(北洋人)在这里谱写下璀璨绚丽的青春篇章,吟唱出激情澎湃的岁月之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生动有趣的校园故事,从不同侧面生动阐释了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理念。
2014年,天津大学面向全体师生、校友征集了“天大故事”(首期),现已收集整理完毕,并将陆续在学校各类媒体刊出。为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弘扬天大精神,展现天大形象,传播天大能量,我们特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天大故事”(第二期)有奖征集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1
活动主题
我所知道的天大故事

2
征集范围
1.天津大学在职和离退休教工。
2.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校友。
3.校内在读学生。
4.专家学者及关心和了解天津大学的社会各界人士。

3
故事内容
1.校史故事:学校发展过程中标志性事件或重要事件背后的细节故事及某段史料的背景故事。
2.院系与学科故事:院系或学科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大科技成果或某项成果研发背后的细节故事或育人故事。
3.人物故事:反映学校师生、校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爱国奉献等精神的故事或某些小人物的闪光故事。
4.风物故事:不同时期学校的建筑、环境(如校园、教学楼、湖泊、树木等)的变迁。
5.老照片故事:围绕个人或集体收藏的一张或几张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6.其他:大学期间记忆深刻的故事,特别是某一个群体共有的记忆(如海棠季、水果节等)或历史上能够反映当时工作、生活状况的回忆文章。

4
征文要求
1.故事兼具真实性与生动性,能够真实再现历史,生动记录历史。
2.字数不少于800字,请于文末标注作者信息。师生信息包括:姓名、单位(在校学生注明专业和年级)、联系电话等信息;校友信息包括:姓名、现工作单位和职务、毕业院系和年级、联系电话等信息。
3.文章最好配有图片及文字说明(老照片故事必须有图片)。图片最好为JPG格式或JPEG格式,不低于1M;如有纸质版,也可以联系宣传部,扫描后归还作者。
4.本次征文将于2016年7月1日截止。投稿最好为电子文档,并在邮件主题栏注明“天大故事——文章题目”,连同照片一起发送到至邮箱:tdgszw@qq.com。如为纸质文档,请在信封上标注“天大故事征文”,连同照片寄至: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内雅观路135号1895大楼A330,邮编300350。

5
奖项设置
1.征集活动结束后,设立专家评审组,对投稿故事进行评审并予以表彰。本次活动设一、二、三等奖若干,颁发奖品及获奖证书。
2.欢迎提供故事线索及推荐社会公开出版物(报刊、杂志、书籍等)刊登过的、与天大人和事有关的历史故事性文章,线索及文章一并通过邮箱发送。本次活动设最佳线索奖若干,对提供故事线索者和推荐文章者颁发纪念品。
3.学校将对本次征集的优秀故事连同首期故事予以整理出版,入选者可获得稿费并赠送出版图书一本。

联系人:张昊   联系电话:022-85356068

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
2016年3月15日

>>>>
天大故事(首期)征集文章精选
(滚动查看哦~)
袁启明与“天大小白宫”
自从来到天津大学从教,陶瓷实验室建设就成为我国先进陶瓷专家袁启明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在他的带头努力下,天津大学陶瓷学科七•五攻关出色完成,八•五期间又获4项攻关,承担了2项863及1项产学研等国家级项目,总经费310万元。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袁启明先生并没有满足,他的梦想是要有朝一日建成像当时日本精细陶瓷研究中心那样世界水平的实验室。
然而,一切从零开始,其过程何等艰辛,常人难以想象。1991年,他开始着手建设结构陶瓷研究基地。首先是实验室用房建造,袁启明既是总设计师又是施工监理,大到房间规划,小到瓷砖颜色、花样、油漆色调,他都亲自过问,精雕细刻。实验室建筑装修水准在当时是超前的,很多人不理解。外墙镶瓷砖,被人们议论为把人民币往墙上贴;周围绿化草地,被讥讽为大树下面种青草,有钱没处花。但是,袁启明力排众议,坚持认为这是高水平实验室的所必要的。
不仅八•五的科研经费全部集中使用,他为了添置设备,还贷款了100万元。当时贷款利率很高,相当于每天利息500元,但为了基地建设,他什么都舍得。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硬件水平,每次拿到项目以后,课题组即组成团队,分工负责,经费集中使用,可以分配给个人的科研酬金也全部用于添置设备、改善实验室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在袁启明的组织和领导下,完全靠项目经费建起了面积达800平方米的高温结构陶瓷实验研究基地。室外绿草成茵,乳白色瓷砖镶嵌的整体建筑,高大的玻璃顶棚,巧妙的地下研磨间,敦实的压力机,新型的烧结炉,一改过去的破败景象,宛如一座陶瓷宫殿屹立于绿色绒毯之中。当时,这一建筑被师生戏称为“小白宫”。国家教委领导视察后赞赏地说道:“完全靠科研经费,靠自己的力量建成这样一个实验室,不容易,看得出你们是要干大事的人”。
1993年初,“高温结构陶瓷与加工技术实验室”被勾画为第一批教委开放实验室,也成了天津大学一道独具特色的景观,经常接待国内外各种参观,成为了2002年重点实验室评估的一大亮点。澳大利亚科学院的一位陶瓷专家参观后说:“我走遍世界许多地方,能用仅仅二百多万元的投资建成如此完备的实验室,还绝无仅有。”使用有限的经费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建成如此规模和质量的实验室,袁启明先生功不可没。

整理人:李飞跃
摘自《天津大学人物志》



文字来源: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权盈月
今日小编:梁苏越  袁菁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Mw==&scene=6#r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征集码头网http://www.zhengjim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征集发布|征集码头 ( 皖ICP备2021000921号-1 ) 

GMT+8, 2024-6-29 17:48 , Processed in 0.47369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